為什麼你從早忙到晚卻沒有做成任何一件真正有價值的事?

2020-12-22 遇見夏文芳

我先說答案,那就是你壓根不知道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我們來看下面幾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

走進辦公室,剛坐下來準備列今日計劃。就有同事想和你溝通工作,而這個工作,並沒有那麼緊急,你會怎麼做?

正在寫作,手機忽然有微信消息的提醒,你一旦拿起手機,寫作就會被中斷,你會怎麼做?

說好了今天輕斷食,忽然一個好朋友約著一起吃大餐,你知道其實不去赴約也不會影響你們的友情,你會怎麼做?

據我的觀察,大部分人會選擇和朋友去吃飯、和同事溝通、拿起手機回復微信。

這讓我想起一個有名的時間管理四象限,把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分為四個「象限」:

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大家也都知道,我們做事的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先是既緊急又重要的,接著是重要但不緊急的,再到緊急但不重要的,最後才是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的。

列今日計劃、寫作、輕斷食,在時間管理的四象限中,都屬於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和朋友去吃飯、和同事溝通、拿起手機回復微信,屬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問題是,為什麼明明知道應該先做緊急又重要的,接著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但依然會先去做緊急但不那麼重要的呢?

這個讓我也很困惱的問題,最近我找到了答案,也就是開篇我提到的:

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什麼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昨天我陪晨晨同學去公園野餐,坐在野餐墊子上一口氣看完了《人生算法》。

其中有一個章節,講的就是這個讓大多數人頭疼的問題。

作者認為,所謂重要的事情,是那些構築我們價值觀,並與我們的最高目標保持一致的事情。

這樣聽起來還是很抽象,大意就是說,你奮鬥一生最想過上什麼樣的生活?那麼,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夠讓你實現夢想的,而不是背道而馳。

比如你想成為自由撰稿人,但你每天都在忙著上班帶娃,壓根沒有時間寫作,這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

結合作者的觀點,我細化了幾點:

1、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成果,而不是很快就有收穫

2、是需要主動採取行動,而不是被動作出反應

3、是有明確的成果,而不是為了做事情而做事

比如開篇我提到的3個場景:

每天一大早列好當日清單,這個是有利於在職場上提高效率,而且也能構建你職場的價值觀的一種行為,但同時,沒有人要求你一定要做,是你自己的主動行為。

持續專注寫作和輕斷食也類似,手機微信晚一點處理、和朋友約改天並不能對你構建自己的價值觀有太大的影響,問題也就在於,這些事情都需要長期堅持才有結果。

只可惜,我們很多人都傾向於優先處理緊急食事物,這種現象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彈球綜合症,本質就是將緊迫感和重要性混為一談。

這樣做導致的結果就是,你會一直在救火,卻沒有精力從源頭上阻止火災發生,讓自己活成了一顆不停歇的球。

而我也有一段時間,花了大部分的時間去做緊急的事情,而壓縮了對於重要事情的時間投入,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由於有價值的事情沒有穩定的輸出,反過來影響了我去做所謂的緊急的事情。

具體如何做,作者也給了2個方法,我認為還是很實用的,你也可以試試:

第一個方法:先明確你人生最重要的目標,再規劃如何到達!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作者,所以我對於我來說,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持續輸出,無論我有多麼緊急的事情要處理,這件重要的事情都不能擱置。

第二個方法:確認好每周的優先事項。

每天的時間有限,所以每周一定要預留最優先的事項。

對於如何避免陷入彈球綜合症,作者也給出了建議:

第一:讓關聯人物知道你的時間安排,明確告知身邊的人你幾點有空!

第二:每日復盤總結

第三:對突然插進來的事情要勇於說NO.

當然這本書中類似這行成長的小方法,還有14個,感興趣可以自己去讀,是一本比較實用的書。

希望你能儘快找到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易經:你真正渴望做成一件事,就不能急,善於耐心等待
    然而,出來社會做事十幾年,我發現,其實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急於求成的心理,只是自己沒意識到而已。人性和規律,往往是相反的。從《易經》規律的角度看,你真正渴望做成一件事,就不能急,善於耐心等待。1、想要做成一件事,需要耐心等待,這是規律。
  • 迭代思維:做成一件事的方法
    好的模式,是優化出來的怎樣才能更好的做成一件事呢?舉個例子,創業。成大事者不糾結,因為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因為如果不做,這件事就永遠是停在腦中的想像,由於沒有真實的反饋,誘惑會越來越大,最後肯定會讓你後悔。而去做,就進入了一個嘗試,反饋,修正的循環,最終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後悔。
  • 職場人每天從早忙到晚,可升職加薪的卻不是你?
    他每天最早到公司,最後下班。每次我們見到他,他總是在書桌前忙著。我們問他在忙什麼,他說:「我能做什麼?」我每天都打字、寫程序。另外,同事們喜歡向我尋求幫助,我自己的計劃經常被同事的要求幹擾。每天找工作後,我都要加班,工作永遠做不完……」。但陳的表現是全系最差的。而陳和小李和陳同一部門同時進入公司,現在該部門的業績一直是最好的之一。
  • 「夜讀」忙,要有價值;閒,要有滋味
    1朋友小北是個極其熱愛工作的人,每天睜開眼,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作。同樣在網際網路公司,別的同事加班加到天昏地暗,他卻常常能準時準點下班。不僅工作絕不拖沓,他還比別人更能留住客戶。他不忙嗎?並不是。只是他總能忙得比別人有價值。每天睡前,他會將腦子裡跟工作相關的想法稍作整理,寫進記事本,還會將前一段時間工作中遇到的事總結復盤。長此以往,他不僅看得到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軌跡,更能夠在需要用到某部分知識的時候迅速地調用它。他常說:「這個時代節奏太快,只有不斷進步才能不被它落下。
  • 王陽明告訴你,想要做成一件事,以下3點很重要
    說到做到,那就大有學問了,不管做事還是做人,其中都蘊藏很多哲學,我們想要真正做到一件事,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還有需要面對的挑戰也會很多,最終是否決定義無反顧做一件事情,是十分困難的,即使決定做這件事情,是否能夠堅持下去,是否能夠勤勞去做,還是偷懶得過且過,都存在很多問題。
  • 想要做成一件事,牢記「專注」與「堅持」
    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有興趣,有行動,夠勇敢,還需牢記專注與堅持,方才能更加快速的見到成效。想要做成一件事,三心二意是大忌,唯有專注一個領域,精耕細作,才能事半功倍,儘早實現既定的目標。想要做成一件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是大忌,唯有堅持不懈,向著選定的方向,勇往直前,必能所向無敵,贏得勝利。
  • 為什麼你無法專注地做一件事?
    為什麼有些人能一直專注於做一件事?究竟時間怎樣才能更好地被掌控?在一秒變身熱血青年,學別人列計劃報課程之前,弄清楚這個問題,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事。
  • 為什麼比你忙的人,還比你有時間跑步?說得太對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是工作就會有忙跟閒的時候,時間按理是有的,想做的事按理是可以實現的。如果真不知道時間都去哪了,那可以做一次詳細的筆記,立馬就能知曉。比如:早上起床,洗漱幾分鐘,上廁所多長時間,吃早餐花了多久,換衣服多久,幾點出門,路程又用了多長時間,幾點到公司。
  • 每天從早忙到晚還被批評,寶寶心裡苦,是因為你沒有做到這個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人員,從早晨上班,到晚上下班,每天都忙個不停,有時還要加班加點趕任務,做工作。即使這樣,經常能聽見老闆、公司其他領導或是其他同事的奪命連環call,A計劃的文檔整理好了嗎?XX通知發了嗎?XXX公司的合同寄出去了嗎?
  • 有沒有一件事,讓我們努力到感動自己?
    荀子的勸學篇有幾句話一直銘記於心: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貴在不舍。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認準一件事,積極努力,堅持不懈。蘇軾也有類似的一句話: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忙是治療一切神經病的良藥
    再比如「前天過節,男朋友送了我一個蘋果6S,我就在微信裡發了條動態,結果有人說我在炫耀,可是我真的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想紀錄一下我的心情,還有對男朋友的感謝,為什麼她們要這麼說我呢?晚情姐,如果你遇到這種事會怎麼處理啊?」每次我看到這樣的留言,第一反應不是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我會怎麼處理,我只想感慨一聲:親愛的姑娘,你真閒啊!
  • 一個人最大的問題,在低價值的事上很忙
    一個有二三年經驗的小姑娘或者小夥子能不能幹,他想了想說,大部分都能幹,可能只有很少的環節需要我去看。我說這可能就是問題所在:你幹的都是不重要的活(事務性的瑣碎工作),所以你沒有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任務(發現新客戶)。後來聊開了,他也認識到這方面的問題,說像自己幹這麼多年"我覺得自己起碼應該一年賺100萬,可現在只40萬不到"。
  • 晨讀丨為什麼比你忙的人,反而比你有時間
    每當先生問小穎,書看了沒、文章寫了沒的時候,小穎都沒好氣地回答他:每天忙成什麼樣你沒看見啊?哪有時間看書寫文?回頭看去,做家務花不了多少時間;平時還不用操心工作上的事;孩子也很乖,父母白天幫忙照看,小穎有大把的時間做喜歡的事情。
  • 抱歉,你就算卑微到塵埃裡,也沒有任何價值
    你選了一個很記仇小心眼兒的人談對象,就甭指望ta能跟那些心胸寬廣的人一樣,自行就把這事兒消化了。也許你覺得不是個事兒的事兒,在人家那兒是天大的大事,是沒有辦法原諒的大事兒。當一個人覺得你的性格有硬傷,你的整個價值有硬傷的時候,那麼你再怎麼卑微到塵埃裡,對對方來說毫無價值呀。
  • 為什麼你總是進步比別人慢?影響我們做成事的兩大思維障礙
    讀前思考3秒:你覺得影響我們做成事或成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你有沒有遇到這些情況?。你女朋友突然生氣了,你納悶地說「怎麼又生我氣了!」、我哪裡做錯了?」好的思維模式有助於我們更好做成事的,但是有一些思維障礙是阻礙我們做成事的,而且有些思維障礙是幾乎每個人都存在的。如果你能比大多數人了解這些思維障礙,你會更容易做成事、獲得的成長更快!我會在本文介紹我們最常見的兩大思維障礙,讓你在成長路上少走彎路!
  • 你有沒有為一件事拼盡全力過?
    創造就在一念之間「你有沒有為一件事拼盡全力過?」這是前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在我對未來搖擺不定的時候,問我的話。後來,他給我講了他的故事,在他的故事中,我找到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這位朋友叫阿邦,是精品酒吧裡的一位資深調酒師,但你或許想不到他曾是一個對著電腦算帳的會計。他和我說,他最初學調酒是覺得調酒師們好酷啊,動動手指就能跟著音樂調出一杯,然後一杯被創造出來的雞尾酒就在自己的味蕾上跳起了舞。「之前的生活節奏很慢,雖然很安穩,但時間長了總想給自己找點更有趣的事做做,這時候調酒走進了我的生活。
  • 如何做成和做好一件事?四個字秘訣與你分享:心無外物
    並且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得要把心騰空,不要裝進任何東西,從而不受思想的束縛。想一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發生:上臺演講會緊張,會擔心自己演講不好了怎麼辦?演講弄砸了會怎麼辦?別人嘲笑自己怎麼辦?自己說話結巴了怎麼辦?內心一直在緊張焦慮怎麼辦?這些思想的產生,就會讓自己畏手畏腳,就會對上臺演講充滿了恐懼。
  • 真正在乎你的人,從來不忙,也永遠比你主動
    文/墨然我一直覺得真正在乎一個人的話,即使他自己很累了,也不會去怠慢你。愛是很實際的一個東西,越是愛你的人,越會為你考慮,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好,怕你委屈。在一段感情裡,很多時候一個人在乎你的程度,就是他愛你的程度。愛你的人,他就會更多去在乎你的感受,會永遠比你註定,從生活的一些細枝末節中都能夠體會到他的心意。
  • 一位媳婦熬成婆的真心話:「我最怕過年,從早忙到晚,還被挑理」
    通常著急回老家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學生,一種是未婚人士,因為他們沒有成家,父母就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有一種人,是最怕過年的,那就是小媳婦們,她們由於種種原因,不想過年,因為一到過年,就面臨著去誰家過年的難題。 大多數傳統男人認為,女人出嫁從夫,當然得回婆家過年,在娘家過年算什麼意思?
  • 007賣家們:為了Q4每天忙忙忙到加班,店鋪卻不見起色?其實原因只有...
    Q4已到,前有黑五火爆進行中,後有各大購物節蓄勢待發,又到了各位跨境電商人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了。如果沒有規劃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幹擾和低效便不可避免。可以在前一晚入睡前規劃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第二天一大早到公司沒有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