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徐州:系統化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區域樣板

2020-12-16 海外網

近日,江蘇省徐州市舉辦首屆政企溝通交流對話會,以如何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為主題,緊扣金融機構如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如何扶持徐州鋼結構產業復興,加大涉農產業扶持力度等4個專題,雙方齊聚一堂,敞開心扉共商發展之路。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須臾不可缺少。」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說,徐州緊盯短板,在全國率先建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創新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讓更多的投資和創業者在徐州享受到堪稱「樣板」的營商服務。

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企業在寬鬆環境中成長

2019年5月,徐州在全國率先創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工作機制,明確9類「有求必應」涉企事項和8類「無事不擾」涉企行為清單。

9類「有求必應」,指對政務服務、生產經營、公開承諾、社會保障、融資貸款、法律援助、生活保障、政策諮詢、需政府部門協調解決的其它事項等9類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中的合理訴求,各級政府各涉企部門要及時回應,暢通反映渠道,及時辦理反饋,切實解決問題。

8類「無事不擾」,指對三亂行為、隨意檢查、強制措施、考核評比、材料報送、強制入會、無意義的調查研究、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其它行為等8類行為,要求堅決防止,嚴格查處。

疫情來勢洶洶,企業生產經營一度按下「暫停鍵」。復工復產後,徐州市在全省較早推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21條政策,全方位服務企業,重點幫扶服務業、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21條」的基礎上,各地各部門也紛紛出臺一系列幫扶措施,讓「普惠陽光」灑向每一個角落。

關心無微不至,企業家心底暖暖的。3月初,周鐵根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斯洛維尼亞駐滬總領事普米樂在信中特别致謝,感謝徐州為該國在徐企業凱保樂電子(徐州)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所提供的幫助和支持,稱讚這是雙方良好合作和長期友誼的又一生動案例。

登一網「淘」所有

搭建平臺集成服務企業

作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去年6月,徐州在省內率先設立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10月,上線「淘寶式」綜合性企業服務平臺。

「運行前2個月,已按類別實時歸錄2016年以來國家、省、市、縣涉企服務政策1172條,受理解決企業訴求達300件,企業註冊量突破15萬。」徐州市政務辦副主任耿彩雲介紹,在平臺上,政府職能由過去的「管理企業」、「幹涉企業經營」轉為「主動服務企業」。

如今,使用PC端、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號登陸,55家市級涉企職能部門、386家縣區級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涉企聯絡員共計1318名在平臺上隨時為企業提供服務。它與線下服務窗口、12345熱線互通,形成「一平臺、一熱線、一窗口」服務企業新模式。

近日,徐州恆誠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平臺「政策服務」模塊中,發現自身符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要求,在泉山區企業服務中心的幫助下,成功申報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通過服務中心,企業快速了解,政府幫助辦理,舉措很贊!」公司法人吳雲表示。

截至目前,通過該平臺,共109家企業獲科技局系統國家、省、市資金支持,420家企業獲市場監管局系統國家、省、市資金支持,114家企業獲工信局系統國家、省、市資金支持;受理解決企業諮詢訴求214件,回訪滿意率100%。

2020年,徐州市政務辦將繼續聚焦企業關切,抓好企業服務平臺的規範運行,深入推進「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新機制,提升企業服務中心功能,真正讓企業辦事不求人、權益受保障。

一是深度釋放政策紅利。擴大政策覆蓋面,加強涉企部門政策發布,實施排查督辦,同時,發揮專業機構政策整合優勢,實時同步更新平臺政策信息。清除政策盲點,持續完善一政策一解讀人和申報類政策獨立成欄等功能設計,制定涉企部門開展政策解讀規範化標準。提升政策使用率,線上精準推送和線下專業輔導相結合,通過「政策匹配行業協會—協會根據偏好推送給企業」流程設計實現政策的精準、高效推送。

二是完善訴求分類交辦制度,提高辦結效能。包括拓寬訴求渠道,健全完善「135」快速處理和「黃橙紅」預警機制,發揮市、縣(市)區平臺聯動機制,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健全程跟蹤、辦理效果評價機制等多項內容,著力提高訴求辦結時效,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

三是全面優化企服平臺功能,持續提高企業獲得感。推進政策一鍵申報,增設行協會分類功能,完成政策發布全域覆蓋和政策解讀精準投放。同時重點圍繞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成立專業服務機構發展聯盟,邀請知名律所、會計事務所、投融資等機構入駐平臺,延伸平臺服務企業鏈條,為企業提供在線「智囊團」服務。健全投資引導和營商環境評估功能,為產業布局優化、提升服務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去年,徐州綜合性企服平臺獲評為「2019年度中國數字政府優秀營商環境十佳典型案例」。5月上旬,徐州市在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公布,當地還將大力推進數據信息共享,加快政務服務網向鎮村延伸,在每個鎮(街道)高標準建設1個鎮級為民服務中心和2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方便企業和基層群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

首創專項巡查

構建親清政企關係

「推動市公安局建立數據共享制度,實現公民各類基本信息查詢服務接口共享;推動審判機關啟動再審程序,維護有關企業合法利益;推動妥善解決20餘家外地商戶項目建設用地糾紛和汙水倒流等問題……」最近,徐州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察,交出了「成績單」。

徐州市在全國率先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查,查找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

徐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汪國強介紹,全市共組建17個巡察組,集中巡察10個縣(市)區和29家市級涉企服務重點部門,查找出各級各部門惠企惠民政策不落地、對標創建優化提升方案質量不高、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各類市場主體堵點痛點依然較多、政務服務效率低下、企業和群眾滿意度不高等方面835個突出問題,提出整改意見316條。各地各單位對照巡察反饋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落細落實措施。市營商辦、巡察辦嚴格督導、對帳銷號。

「政商關係公私分明、清清爽爽,公務人員和企業家各安其位、各盡其分,是一個地方應有的政治生態。」周鐵根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提出要求,要在全市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深化運用政企交往正負面行為清單,進一步明晰邊界、劃清底線,既在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中體現「親」,又在依規辦事、依法辦事中守住「清」,始終做到有交集無交換、有交往無交易;要敢於為發展擔責任,大膽與企業家交朋友,主動與企業家「建群」「結對」「私聊」,通過多種方式經常聽取企業的意見和訴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手抓發展;要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執行機制,制定實施涉企政策要充分聽取相關企業意見建議,完善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政策執行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要建立營商環境「通報制」,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通報服務不到位、政策不落實、企業不滿意的負面典型案例,對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的要堅決問責查處,形成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震懾效果。

今年是徐州市營商環境深化年,當地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注重向破解企業全生命周期中的「堵點」「痛點」問題深化、向部門協同和市縣聯動深化、向增強市場主體感受深化、向健全體制機制深化,打造讓企業更滿意,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文/圖 孫文軍、李剛、呂嘯龍)

責編:紀愛玲

31816667,.江蘇徐州:系統化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區域樣板,.2020-06-18 14:48:00,.204450,.紀愛玲

相關焦點

  • 徐州:建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
    徐州市近日舉辦首屆政企溝通交流對話會,以如何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為主題,政企雙方敞開心扉共商發展之路。「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須臾不可缺少。」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介紹,徐州在全國率先建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創新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讓更多的投資和創業者在徐州享受到堪稱「樣板」的營商環境。
  • 打造區域樣板,徐州各地在行動
    江蘇金髮科技高分子複合材料項目  8月18日,徐州市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第二次現場推進會舉行。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省委科學擘畫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圖景,賦予徐州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的重大使命。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指出,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事關徐州長遠的頂層設計;不是一般性決策,而是引領全局的戰略性抓手;不是某一領域的單項工作,而是要統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 許昆林深入走訪園區外資企業: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許昆林深入走訪園區外資企業:打造最優營商環境!他強調要營造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及時幫助解決問題,為外資企業投資發展創造最有利條件。
  • 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專家認為,進入2021年,應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以法治支撐中國制度競爭力和治理優勢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自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為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 鹽城: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化(上)
    中新網江蘇新聞12月17日電 題:鹽城: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化(上)  作者 姚洪兵 於欽旺  近年來,鹽城稅務系統立足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積極探索「網上辦稅為主、自助辦稅為輔,實體辦稅兜底」的納稅服務體系,不斷優化辦稅體驗,全力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太倉「只要你覺得」!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發展的「軟實力」。面對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太倉一方面抓實抓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緊跟開放再出發的節奏優化營商環境,全市一季度利用外資實現「開門紅」。
  • 舉全市之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做強服務「軟實力」打造發展「硬...
    亮眼數據的背後,是我市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這一年,我市推行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全市網上可辦率達到97.13%,讓企業和群眾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哪裡的營商環境優、服務質量好、辦事效率高、投資成本低,企業就會到哪裡發展,資金就會往哪裡聚集。今年以來,我市深化項目建設審批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放管服」改革,打造「陽光」交易平臺,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換來企業和群眾的「便捷感」「獲得感」,激勵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
  • 用心服務 電靚全城——國網徐州供電公司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側記
    中國江蘇網訊 12月4日,徐州供電公司根據業擴配套工程的相關政策為江蘇潤企萬國實業有限公司完成立項工作,預計將為用戶節約外線接入成本近490萬元。工程建成後不僅能夠滿足該企業的用能需求,還填補了該區域配網線路空白的現狀,進一步提升區域電網的供電能力。
  • 科技部:國家高新區要為企業營造最優營商環境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聚集地、棲息地,要將國家高新區打造成科技型企業的最佳聚集地,為企業營造最優的營商環境。
  • 花都區「加速度」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區域發展,交通先行。2019年,國內三大機場之一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開啟世界一流航空樞紐建設新篇章。便利的交通已成為發展營商環境的重要基礎。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花都區區長邢翔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首先要對標國際一流標準。
  • 旅順口區「24條」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許明)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最優營商環境。近日,旅順口區出臺24條具體措施,吸引更多的資本、項目、優秀人才向旅順聚集,為厚植旅順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快「兩城兩區一樞紐」建設提供強大有力支撐。    促進「辦事方便」八條措施。
  • 江蘇鹽城全力打造稅收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
    近日,在江蘇鹽城稅收營商環境最佳體驗區建設推進會上,一組組營商環境指標數據新鮮出爐,一個個辦稅繳費服務舉措相繼推出。實施「便民辦稅春風行動」、開展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提升納稅人繳費人體驗感、推進營商環境評價標準化、組織稅收服務「好差評」……招招務實,乾貨滿滿。
  • 劉賜貴:堅持制度集成創新爭創一流營商環境 以「四個超常規」打造...
    劉賜貴:堅持制度集成創新爭創一流營商環境 以「四個超常規」打造營商環境「海南樣板」 2020-08-31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雨花區:對標一流,打造營商環境「雨花樣板」
    築巢引鳳來 固巢留鳳棲自去年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年以來,雨花區營商環境工作碩果纍纍,從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二十五條」,到營造更高效能的政務環境、更具活力的市場環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環境、更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更優質量的城市環境五個維度25個方面推出一攬子舉措,讓市場主體在雨花放心投資、放手發展;並率先在全省啟動
  • 永春:打造特色產業 「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去年以來,永春緊扣創新創業創造中的「三難三問」共性問題,推出「一園一策一規劃」措施,以產業園區「聚弱成強」作答「規模小、競爭弱」,以專項政策「增強信心」作答「需求不明、氛圍不濃」,以產業規劃「構建鏈條」作答「合作難、配套少」,打造特色產業「三創」營商環境樣板。香產業是永春特色傳統產業,以「一園一策一規劃」的總思路,永春著力培育百億產業群。
  • 政前方 | 最優營商環境的青島密碼:「4+1」生態,讓創業企業舒心...
    董家口經濟區是青島市打造「4+1」發展生態的一個樣板。經濟區堅持以企業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對審批和服務事項進行改革和流程再造,推動政務資源要素形成深度關聯、跨界融合、開放協同、利他共生的生態系統,打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親商重商安商富商,讓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歸屬感、安全感,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活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構築投資興業高地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構築投資興業高地 2019-12-19 11:26:00來源:央廣網
  •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枝江品牌」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枝江品牌」 2020-07-30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徐州第二十三屆投資洽談會舉行
    周鐵根在致辭中用淮海中心、產業重鎮、交通樞紐、生態樣板、幸福城市、營商寶地「六個關鍵詞」推介了新時代的徐州。作為「淮海中心」,徐州堅持對標一流城市提升發展標杆、完善功能品質,積極推動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加快把「定位」變成「地位」,投資徐州能夠贏得廣闊的發展前景。
  • 常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羅毅君:努力打造區域營商環境新高地
    【環球網記者 張紅玉】營商環境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好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稱,由於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兩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