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徐州市舉辦首屆政企溝通交流對話會,以如何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為主題,緊扣金融機構如何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如何扶持徐州鋼結構產業復興,加大涉農產業扶持力度等4個專題,雙方齊聚一堂,敞開心扉共商發展之路。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須臾不可缺少。」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說,徐州緊盯短板,在全國率先建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組建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創新開展營商環境專項巡察,讓更多的投資和創業者在徐州享受到堪稱「樣板」的營商服務。
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企業在寬鬆環境中成長
2019年5月,徐州在全國率先創立「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工作機制,明確9類「有求必應」涉企事項和8類「無事不擾」涉企行為清單。
9類「有求必應」,指對政務服務、生產經營、公開承諾、社會保障、融資貸款、法律援助、生活保障、政策諮詢、需政府部門協調解決的其它事項等9類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中的合理訴求,各級政府各涉企部門要及時回應,暢通反映渠道,及時辦理反饋,切實解決問題。
8類「無事不擾」,指對三亂行為、隨意檢查、強制措施、考核評比、材料報送、強制入會、無意義的調查研究、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其它行為等8類行為,要求堅決防止,嚴格查處。
疫情來勢洶洶,企業生產經營一度按下「暫停鍵」。復工復產後,徐州市在全省較早推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21條政策,全方位服務企業,重點幫扶服務業、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21條」的基礎上,各地各部門也紛紛出臺一系列幫扶措施,讓「普惠陽光」灑向每一個角落。
關心無微不至,企業家心底暖暖的。3月初,周鐵根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斯洛維尼亞駐滬總領事普米樂在信中特别致謝,感謝徐州為該國在徐企業凱保樂電子(徐州)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所提供的幫助和支持,稱讚這是雙方良好合作和長期友誼的又一生動案例。
登一網「淘」所有
搭建平臺集成服務企業
作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去年6月,徐州在省內率先設立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10月,上線「淘寶式」綜合性企業服務平臺。
「運行前2個月,已按類別實時歸錄2016年以來國家、省、市、縣涉企服務政策1172條,受理解決企業訴求達300件,企業註冊量突破15萬。」徐州市政務辦副主任耿彩雲介紹,在平臺上,政府職能由過去的「管理企業」、「幹涉企業經營」轉為「主動服務企業」。
如今,使用PC端、手機App或者微信公眾號登陸,55家市級涉企職能部門、386家縣區級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涉企聯絡員共計1318名在平臺上隨時為企業提供服務。它與線下服務窗口、12345熱線互通,形成「一平臺、一熱線、一窗口」服務企業新模式。
近日,徐州恆誠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平臺「政策服務」模塊中,發現自身符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要求,在泉山區企業服務中心的幫助下,成功申報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通過服務中心,企業快速了解,政府幫助辦理,舉措很贊!」公司法人吳雲表示。
截至目前,通過該平臺,共109家企業獲科技局系統國家、省、市資金支持,420家企業獲市場監管局系統國家、省、市資金支持,114家企業獲工信局系統國家、省、市資金支持;受理解決企業諮詢訴求214件,回訪滿意率100%。
2020年,徐州市政務辦將繼續聚焦企業關切,抓好企業服務平臺的規範運行,深入推進「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服務企業新機制,提升企業服務中心功能,真正讓企業辦事不求人、權益受保障。
一是深度釋放政策紅利。擴大政策覆蓋面,加強涉企部門政策發布,實施排查督辦,同時,發揮專業機構政策整合優勢,實時同步更新平臺政策信息。清除政策盲點,持續完善一政策一解讀人和申報類政策獨立成欄等功能設計,制定涉企部門開展政策解讀規範化標準。提升政策使用率,線上精準推送和線下專業輔導相結合,通過「政策匹配行業協會—協會根據偏好推送給企業」流程設計實現政策的精準、高效推送。
二是完善訴求分類交辦制度,提高辦結效能。包括拓寬訴求渠道,健全完善「135」快速處理和「黃橙紅」預警機制,發揮市、縣(市)區平臺聯動機制,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健全程跟蹤、辦理效果評價機制等多項內容,著力提高訴求辦結時效,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
三是全面優化企服平臺功能,持續提高企業獲得感。推進政策一鍵申報,增設行協會分類功能,完成政策發布全域覆蓋和政策解讀精準投放。同時重點圍繞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成立專業服務機構發展聯盟,邀請知名律所、會計事務所、投融資等機構入駐平臺,延伸平臺服務企業鏈條,為企業提供在線「智囊團」服務。健全投資引導和營商環境評估功能,為產業布局優化、提升服務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去年,徐州綜合性企服平臺獲評為「2019年度中國數字政府優秀營商環境十佳典型案例」。5月上旬,徐州市在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公布,當地還將大力推進數據信息共享,加快政務服務網向鎮村延伸,在每個鎮(街道)高標準建設1個鎮級為民服務中心和2個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方便企業和基層群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
首創專項巡查
構建親清政企關係
「推動市公安局建立數據共享制度,實現公民各類基本信息查詢服務接口共享;推動審判機關啟動再審程序,維護有關企業合法利益;推動妥善解決20餘家外地商戶項目建設用地糾紛和汙水倒流等問題……」最近,徐州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察,交出了「成績單」。
徐州市在全國率先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查,查找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
徐州市委市級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汪國強介紹,全市共組建17個巡察組,集中巡察10個縣(市)區和29家市級涉企服務重點部門,查找出各級各部門惠企惠民政策不落地、對標創建優化提升方案質量不高、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各類市場主體堵點痛點依然較多、政務服務效率低下、企業和群眾滿意度不高等方面835個突出問題,提出整改意見316條。各地各單位對照巡察反饋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方案,落細落實措施。市營商辦、巡察辦嚴格督導、對帳銷號。
「政商關係公私分明、清清爽爽,公務人員和企業家各安其位、各盡其分,是一個地方應有的政治生態。」周鐵根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提出要求,要在全市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深化運用政企交往正負面行為清單,進一步明晰邊界、劃清底線,既在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中體現「親」,又在依規辦事、依法辦事中守住「清」,始終做到有交集無交換、有交往無交易;要敢於為發展擔責任,大膽與企業家交朋友,主動與企業家「建群」「結對」「私聊」,通過多種方式經常聽取企業的意見和訴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手抓發展;要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執行機制,制定實施涉企政策要充分聽取相關企業意見建議,完善涉企政策調整程序,政策執行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要建立營商環境「通報制」,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通報服務不到位、政策不落實、企業不滿意的負面典型案例,對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的要堅決問責查處,形成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震懾效果。
今年是徐州市營商環境深化年,當地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注重向破解企業全生命周期中的「堵點」「痛點」問題深化、向部門協同和市縣聯動深化、向增強市場主體感受深化、向健全體制機制深化,打造讓企業更滿意,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文/圖 孫文軍、李剛、呂嘯龍)
責編:紀愛玲
31816667,.江蘇徐州:系統化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區域樣板,.2020-06-18 14:48:00,.204450,.紀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