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楊哥桌球
隨著時間的流逝,目前距離東京奧運會已經越來越近了,目前日本乒協和韓國乒協都已經公布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人選。
但是最受球迷期待的國乒參賽陣容至今仍沒有公布,誰能夠獲得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也一直是球迷熱議的話題。
尤其是在女乒方面,究竟誰更有資格獲得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球迷們對此也是爭議不休。
其實女乒方面最大的爭議就是劉詩雯到底應不應該獲得東京奧運會的單打參賽資格。
很多劉詩雯的粉絲認為,國乒欠劉詩雯一個奧運單打資格,應該給劉詩雯一次參加奧運會單打的機會。
為什麼劉詩雯的粉絲會認為國乒欠劉詩雯一個奧運單打機會呢?
裡約奧運會前,劉詩雯當時世界排名高居世界第一,而且同時還手握四個世界盃女單冠軍。
然而,在國乒宣布的最終奧運參賽人員名單中,丁寧和李曉霞獲得了奧運會的單打參賽資格,而劉詩雯僅僅獲得了裡約奧運會的團體參賽資格。
一時間,輿論譁然,很多喜歡劉詩雯的粉絲認為國乒在刻意打壓劉詩雯。
要知道,在宣布名單之前的亞洲杯中,當時的劉詩雯再一次在決賽中擊敗了李曉霞,獲得了自己的第四個亞洲杯女單冠軍。
然而,最終國乒教練組還是選擇了李曉霞而不是劉詩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2015年的蘇州世乒賽女單半決賽,劉詩雯以4-0的比分橫掃李曉霞進入決賽,儘管決賽中不敵丁寧屈居亞軍,但是不可否認,劉詩雯當時的實力確實已經超過了李曉霞。
而李曉霞在蘇州世乒賽輸球之後,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傷病困擾。
甚至在2015年年底,李曉霞多次向國家隊提出退役的申請。
為什麼國乒教練組最終還是選擇了早就萌生退意的李曉霞,而不是選擇正當年的劉詩雯呢?
大家都知道,國乒在奧運會的參賽人選上,一直以來都非常慎重。不僅要考慮運動員的大賽成績,更加看重的還是運動員的外戰以及穩定性。
儘管當時的李曉霞由於傷病的原因,狀態不是很好,但是在關鍵性的比賽中,李曉霞依然能夠穩定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2016年的奧預賽。
2016年奧預賽,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劉詩雯,首輪輪空之後,次輪迎戰中國香港選手杜凱琹,結果劉詩雯以9比11,5比11輸掉了前兩局,第三局雙方打到10平後劉詩雯又連丟兩分,10比12告負,之後劉詩雯12比10,11比4連扳兩局,不過第六局還是7比11告負。最終,劉詩雯以總比分2-4落敗。
從這場比賽可以看出,劉詩雯的抗壓能力不夠,在關鍵分的比賽中出手不夠果斷,最終導致輸球。
輸球後的劉詩雯也是非常沮喪,表示:應該說是特別難過,還是很失落,覺得在比較關鍵的時候輸掉了一場球,對我影響還是挺大的。
而和劉詩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曉霞,她在經歷過傷病的困擾之後,剛剛復出不久,但是在面對劉詩雯和丁寧先後出局的情況下,李曉霞發揮出自己核心隊員的作用,在半決賽以4-1的比分擊敗了杜凱琹。
決賽中,李曉霞更是以4-0的比分橫掃了日本的石川佳純,獲得了奧預賽的女單冠軍。
本來很多人都已經不看好李曉霞的奧運單打前景了,可是李曉霞卻在關鍵時刻,用一場酣暢淋漓的比賽,突然間第一個獲得了奧運會的單打參賽資格。
而剩下的就是丁寧和劉詩雯競爭單打資格了。
劉詩雯和丁寧相比,儘管劉詩雯世界排名高居第一,但是在大賽成績方面和外戰勝率方面,劉詩雯卻又不及丁寧。
儘管當時的劉詩雯手握四個世界盃單打冠軍,但是當時的丁寧卻手握兩個世乒賽和兩個世界盃單打冠軍,在大賽成績上遠超劉詩雯。
同時,在外戰穩定性方面,劉詩雯又不佔優勢。
尤其是對當時中國女乒的最強敵馮天薇,劉詩雯更是在2015年的兩次交手中都輸掉了比賽,這也導致劉詩雯在和丁寧的競爭中不佔優勢。
所以,最終,國乒教練組派出了丁寧和李曉霞參加奧運會的單打比賽,而劉詩雯和奧運單打資格擦肩而過。
事實也證明,教練組的最終的人選是非常正確的,裡約奧運會中,李曉霞和丁寧發揮出色,順利會師女單決賽,兩人在決賽中激戰七局,最終丁寧險勝李曉霞,獲得了奧運會單打冠軍的同時,也成就了大滿貫的偉業。
而劉詩雯遺憾地錯過了自己的奧運會單打機會,只能將目光放在四年後的東京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