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2021-01-19 燃燒的狼煙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為了爭奪制海權,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國海軍主力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

日德蘭大海戰

從兩國海軍艦隊帳面實力來講,英國顯然要略勝一籌。德國公海艦隊艦隊共99艘戰艦(16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6艘前無畏艦,11艘輕巡洋艦,61艘雷擊艦)。而英國本土艦隊共151艘戰艦(28艘戰列艦,9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26艘輕巡洋艦,78艘驅逐艦,1艘布雷艇,1艘水上飛機母艦)。英國海軍在戰艦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然而雙方交戰的主力艦艇當屬性能最為先進、威力最為強大的無畏級戰列艦了。

德國公海艦隊

無畏級戰列艦首先由英國開始製造,第一艘艦艇命名為無畏號,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可以稱之為是戰列艦發展史上的裡程碑。無畏號戰列艦採用統一彈道性能的主炮,不僅使得戰艦的火力提升,而且艦上的指揮人員能夠統一指揮所有主炮瞄準相同目標進行齊射,用覆蓋式的火力投射範圍來提高主炮命中率,對戰列艦的作戰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無畏號戰列艦開工建造

無畏號的5座雙聯裝主炮炮塔,在艦首尾各一座,艦體舯部鍋爐艙後一座,布置在艦體中心線上;在2個鍋爐艙之間,兩舷對稱布置各一座,共10門12英寸/45倍口徑火。全艦側舷最大火力8門主炮,向前火力理論上6門主炮,火力優勢成倍提高。副炮僅保留了27門3英寸/50倍口徑火炮用來防禦小型的魚雷艦艇,另外還有18英寸水下魚雷發射器5座 。彈道性能一致的主炮,使採用統一火力控制系統成為可能。

英國無畏號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相比之前的戰列艦,在戰鬥力上有了成倍的提升,使得無畏艦自誕生之日起,就讓各國之前建造的戰列艦紛紛落伍。無畏艦的問世,掀起了帝國主義列強建造新式戰列艦的狂潮,德國在短時期內就建造並組建成數量龐大的公海艦隊,成為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的海上力量,這反過來又極大的刺激了英國,為了維持海上霸權,保持海軍優勢,英國必須建造更多、更強的新式戰艦。海上軍備競賽陷入白熱化,大艦巨炮的時代走上歷史的巔峰,各國之間的矛盾也因為軍備競賽的激烈進行而日益惡化。

德國最新式無畏級戰列艦

無畏號戰列艦的設計成功,成為了戰列艦建造技術的分水嶺,在無畏號模式之前的戰列艦則被稱作「前無畏艦」,在無畏號之後,此類戰列艦廣義上被統一概括為「無畏艦」,泛指世界各國以「無畏號」為模板設計建造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如果細分,則廣義的無畏艦還可以分為(早期)無畏艦、超無畏艦、後日德蘭型無畏艦、條約型無畏艦、高速無畏艦。值得注意的是,自海軍條約時代起,有人不再將此後的戰列艦看作無畏艦,但由於這些戰艦還是符合無畏艦的核心意義,即「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因此嚴格說仍然屬於無畏艦類型。無畏艦成為了世界各海軍強國的絕對主力艦艇。

無畏級戰列艦大口徑主炮

英德雙方在日德蘭海域鏖戰過後,英國本土艦隊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共計11萬噸,英軍6,094人陣亡 ,674人受傷, 177人被俘;德國公海艦隊損失1艘前無畏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魚雷艦,共計6萬噸,德軍2551人陣亡 507人受傷。 就雙方交戰損失而言德國以少勝多,以較小的損失給英國造成了重大傷亡,在戰術上獲得絕對的勝利,然而就戰略而言,德國海軍沒能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全球海洋霸權仍然掌握在英國海軍手中,德國公海艦隊被困在港內毫無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艦隊」,英國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英國損失的艦隻,憑著強大工業經濟生產能力,很快就得到了補充,正如美國《紐約時報》所評論的那樣:「德國艦隊攻擊了它的牢獄看守,但是仍然被關在牢中。」

無畏級戰列艦在開炮
受損嚴重的英國海軍艦艇

日德蘭海戰是戰列艦時代規模最大也是最後的一次艦隊決戰。無畏級戰列艦大口徑艦炮的超遠射程起到了很大作用,此戰這也成為了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在這次海戰中,英德雙方都沒能達到自己的預定戰役目標,大艦巨炮主義遭到失敗。此後,德國和其它海上強國開始研發爭奪制海權的新型武器和探索新的戰法。二戰中出現的德國潛艇狼群戰術和美日航母海空決戰正是這一探索的產物。從這個意義上說,日德蘭海戰送走了人類海戰史上一個舊的時代,同時揭開了人類海戰史上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22艘戰列艦艦隊:夜間遭遇驅逐艦,被擊沉萬噸戰列艦趕緊撤
    22艘戰列艦艦隊:夜間遭遇驅逐艦,被擊沉萬噸戰列艦趕緊撤整體而言,發生於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短促而激烈,總共只有兩天的時間,其中5月31日的白天中,海戰最為激烈,英德的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都加入了激烈的主炮對戰,相對而言,此時的英國戰艦損失比較大一些,損失了3艘戰列巡洋艦,而德過公海艦隊損失了1
  • 人類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日德蘭大海戰
    德皇威廉二世立即著手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艦隊——「大洋艦隊」。德國人的目的是想與英國人分享海洋。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交戰背景一戰爆發後,部署在英國本土海域的「主力艦隊」,像一條看門狗,死死盯住了「大洋艦隊」,德國的海外交通線直接處於英國海軍的打擊之下。
  • 決戰大西洋——日德蘭海戰簡史
    而所謂傳統海戰,即是航母出現之前,以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為主力的海軍,正兒八經地排成線列、展開陣勢,正兒八經地以戰艦之間炮擊的方式來作戰的海戰模式,多見於一戰及之前的時期。日德蘭海戰,正是這樣的海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言歸正傳,早在一戰以前,英德海軍之間的軍備競賽就已經開始了。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話說軍世】作為海戰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海戰之一,日德蘭海戰是鋼甲巨炮的戰列艦們,最終重要的一直對決,其中從裝甲艦、無畏艦到超無畏艦,從戰列艦巡洋艦到戰列艦,更新的戰艦,更大的主炮口徑佔據著更加明顯的優勢。
  • 最後一場戰艦大決戰,日德蘭海戰到底是兩敗俱傷還是「雙贏」?
    前言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的一場大海戰,英國和德國都出動了自己全部的戰艦力量,被認為是海戰巨炮的巔峰對決。此戰的結果並沒有很明確,對兩國的實力影響也並不大。此戰結束了以戰列艦為主力艦的海戰史。
  • 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海戰中撕裂對方艦體,24小時「油耗」達360噸
    【話說軍世】自1905年無畏艦出現之後,戰列艦進入了無畏艦時代,前無畏艦們變得有些「落伍」,英國海軍在建造了兩型共計四艘無畏艦後,感覺自己的現代化戰艦數量不足,尤其是面對海峽對面很有「野心」的德國海軍,於是建造了3艘新的無畏艦聖文森特級,在後來的日德蘭海戰中,對德艦射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可敬的老女士——「厭戰」號戰列艦
    戰前生涯1915年,正式入役後,被編入皇家海軍大洋艦隊屬下第二戰列艦分隊。她試射15英寸(381毫米)主炮時,海軍大臣邱吉爾親自到場觀看,後者對其優秀的火力與精確度表示滿意1915年底,厭戰號在福斯河由護航驅逐艦帶領下誤入輕型艦艇水道,擱淺造成外殼損傷。修理完畢後,厭戰號被編入大洋艦隊下專為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組建的第五戰列艦分隊。
  • 最後的戰列巡洋艦:381主炮射擊全艦顫抖,狹路相逢一打二取勝
    【話說軍世】相比較於戰列艦和巡洋艦,「混血」的戰列巡洋艦的歷史確實有些短,在無畏艦時代開始時,以戰列艦艦炮和巡洋艦艦體結合的新型戰艦出現了,在二戰後,這型戰艦便結束了自己的歷史,那麼,哪艘戰艦是最後的戰列巡洋艦呢?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
    最終的法案設想一支由大約41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其中25艘將被分配給公海艦隊,其餘的艦隻則作為後備。繼德皇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之後是維特爾斯巴赫級戰列艦、不倫瑞克級戰列艦和德國級戰列艦,這是德國建造的最後一批前無畏艦。
  • 「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場凝結著大英帝國海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精華與心血的大海戰,在大西洋的北海上爆發。日後,這場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僅次於雷伊泰灣大海戰)和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以「日德蘭海戰」之名,成為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炮時代最標誌性的戰鬥與頂峰。
  • 日德蘭海戰:一場雙方都認為自己贏了的戰爭,改變了海戰的戰術史
    1916年5月31日,英德兩國海軍艦隊主力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上展開了一場僅維持兩天的巔峰對決,這就是日德蘭海戰。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整個一戰中,交戰雙方一一次使用主力艦隊進行的決戰。
  • 一個時代的來臨,英國「無畏」級戰列艦
    而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上將費舍爾爵士也已經準備提請一項新的造艦計劃,他私下稱這一艘新的戰艦將無懈可擊。按照設計構想,這艘新戰艦的首要特徵將是「武力無可匹敵,裝備至臻完美」,它的火力覆蓋範圍將比當時所公認的最大艦炮射程再向外延伸1000至3000米。蒸汽輪機動力、四軸推進、性能優良的防護裝甲,加上十門305毫米(12英寸)艦炮,讓「無畏」號戰列艦登上了世界級戰艦的寶座。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早就想寫「日德蘭」海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海戰,也是對海軍發展有巨大影響的一場大海戰。但是寫了一點就寫不下去了,因為我沒辦法用較短的篇幅講清參戰的主力艦的情況。只好先把海戰放一放,回過頭來先寫「俄裡翁級戰列艦」,也叫「獵戶座」級戰列艦,前者是音譯,後者是意譯。
  • 44艘戰列艦海上決戰:英軍大敗,依舊海權不衰
    史上最大海戰之一:44艘戰列艦決戰,英國艦隊戰敗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蘭半島附近海域,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與英國皇家海軍爆發了著名的海戰,包括英國151艘戰艦和99艘德國戰艦,總計有44艘戰列艦參戰,這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以更小的代價擊敗英國艦隊,取得了海戰的勝利。
  • 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胡德家族的最後一位將軍便是霍勒斯·胡德少將,此人在指揮第3戰列巡洋艦分隊參加1916年的日德蘭海戰時,因座艦「無敵」號被擊爆沉而不幸遇難,其遺孀則在2年後主持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下水儀式。「胡德」號在本土及大西洋艦隊一直服役到1936年,隨後轉隸地中海艦隊。1938年9月該艦在直布羅陀擱淺,並於次年接受了又1次改裝,艦上的防空武備得到進一步加強。作為「伊莉莎白女王」級的放大版,「胡德」號的假想敵本是德國計劃投產的「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
  • 日德蘭海戰:看似沒有贏家 實則決定一切
    他們建造了比德國數量更多、火力更強、續航力更遠的主力艦。到1914年8月,英國艦隊規模超過德國近一倍。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將本土艦隊改組為大艦隊,它擁有21艘較新的無畏艦、8艘前無畏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以斯卡帕灣為基地,負責對北海進行遠程封鎖。德國雖然也在1907年組建了用於北海決戰的公海艦隊,但全部兵力只有13艘無畏艦、3艘戰列巡洋艦和20艘前無畏艦。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話說軍世】說到日本戰列艦,大和號總是最先被提起得到,畢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其代表著火炮戰艦的巔峰,不過大和號的戰績乏善可陳,實在拿不出手,沒有和其他戰列艦對戰過,雖然說被認為擊沉過一艘護航航母,不過後來美軍資料顯示,這艘航母是被日軍其他戰列艦擊沉的,因此如果說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排名,大和號確實提不起勁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