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日德蘭海戰對交戰雙方的影響?
日德蘭海戰是個謎團。那是一場參戰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勝的戰役,同樣也是一場難以迅速區分勝利者和潰敗方的廝殺。當天北海海域瀰漫在一片大霧之中,這似乎也給事實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許多人用「非決定性」 來形容這場戰役,對戰局的決定性意義更是寥寥。其他人則將其視作英國的勝利,因為它依然保持著絕對的海上優勢,而對手已倉皇逃回港內。也是在日德蘭戰後,他們似乎不願再駛出港口。只有少數人將雙方艦船損失和人員傷亡數量加以對比,作為例證,聲稱是德國人贏了。 但是板上釘釘的是,德國在日德蘭海戰兩年後宣布投降。
風險理論德國公海艦隊的成軍思路 就是讓對手難以下咽
作為德國公海艦隊之父的提爾皮茨元帥,在1897年被任命為德國海軍國務秘書,全面主持德國海軍的擴建和現代化工作。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組建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艦隊,用來抗衡過去一百年間全世界最強大、經驗也最豐富的英國皇家海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提爾皮茨在1900年拋出了別出心裁的「風險理論」。這項理論宣稱:德國海軍的實力只須使最強大的海軍要毀滅它都須付出極高的代價,便足以產生嚇阻作用。所以從1907年起,德國不斷新建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到1914年8月戰爭爆發前夕,德國海軍在數量和噸位方面都高居世界第二。
蒂爾皮茨的理論 更類似於碰瓷心理
在德國大海軍計劃的刺激下,英國也開始集中財力。他們建造了比德國數量更多、火力更強、續航力更遠的主力艦。到1914年8月,英國艦隊規模超過德國近一倍。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將本土艦隊改組為大艦隊,它擁有21艘較新的無畏艦、8艘前無畏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以斯卡帕灣為基地,負責對北海進行遠程封鎖。
德國雖然也在1907年組建了用於北海決戰的公海艦隊,但全部兵力只有13艘無畏艦、3艘戰列巡洋艦和20艘前無畏艦。他們在航速、續航力和火力方面都不及對手。
在港口內無所事事的德軍戰艦
大部分德軍艦艇都很少立刻海岸的舒適區
過去近兩年的時間裡,兩大艦隊要麼不出港,要麼試圖誘敵作戰,但總是徒勞無功。現在,這樣的等待終於熬過去了。
1916年5月,新任公海艦隊司令舍爾海軍上將推出了他苦心孤詣的大規模遭遇戰計劃:由海軍中將希佩爾指揮偵察分隊的5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以及29艘魚雷艇。首先駛離威廉港基地,沿丹麥日德蘭半島西岸北上,將英國海軍中將貝蒂的艦隊引向連結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斯卡格拉克海峽。待兩軍陷入纏鬥之後,傾巢出動、秘密跟隨在希佩爾身後的公海艦隊主力(16艘無畏艦、6艘前無畏艦、7艘輕巡洋艦和32艘魚雷艇)突然現身,以優勢火力將貝蒂部隊悉數消滅,隨後沿北海東岸儘快返回基地。
德軍計劃在丹麥海岸伏擊對手
然而,此次行動的天機已經洩露。1914年8月,俄國在芬蘭灣口擊沉德國馬格德堡號輕巡洋艦後,俄國潛水員在德國軍艦殘骸意外發現了一份德國海軍的密碼本和旗語手冊,並將其提供給英國。英國人就輕而易舉地破譯了德國海軍的無線電密碼,提前知道了德國的計劃。因此,大艦隊司令傑利科不僅下令貝蒂率6艘戰列巡洋艦、4艘戰列艦、13艘輕巡洋艦、28艘驅逐艦和1艘水上飛機母艦從福思灣出擊,還決定親自指揮大艦隊的剩餘兵力--24艘無畏艦、3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13艘輕巡洋艦和51艘驅逐艦,從北方的斯卡帕灣和馬裡灣東進參戰。
換言之,世界第一與第二大海軍的全部主力幾乎傾巢出動。雙方共派出250艘艦艇參與此戰,總噸位達191萬噸、兵力多達10.5萬人。
大艦隊司令傑裡科與旗艦鐵公爵號
日德蘭海戰的複雜程度 堪稱海軍教科書級別
德國艦隊分為兩個編隊,由南向北行駛。英國艦隊也分為兩個編隊,由北向南航行。
大戰一觸即發。希佩爾海軍中將與貝蒂海軍中將首先交鋒,結果是擊沉2艘英軍戰列巡洋艦及主動撤離而結束第一回合。舍爾海軍上將與希佩爾海軍中將匯合後,貝蒂海軍中將主動撤離並成功將公海艦隊引向由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本土艦隊。雙方合共超過250艘軍艦在北海激戰至日落。
慘遭擊沉的英軍 瑪麗皇后號戰列艦
經歷了12個小時鏖戰,英國艦隊損失3艘戰列巡洋艦、3艘裝甲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共計11萬噸。德國艦隊損失1艘前無畏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共計6萬噸。
最終,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公海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隻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隻,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皇家海軍本土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最終勝利。
德軍在出擊的12小時內 決心繼續龜縮
日德蘭海戰是德國人唯一一次下決心動員整個海軍,但卻在開戰後短短12小時之內忽悠迅速撤退,草草結束了這場有史以來最為著名的海戰。這也註定了他們永遠無法突破封鎖,控制自己想要掌握的海洋。
日德蘭1916 :勝敗攸關12小時
珍貴史料加獨到視角全面解析日德蘭海戰
敘事史寫作手法生動再現波瀾壯闊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