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格博美景。
由於路途險峻,只能用騾馬運送垃圾筐和補給上山。
幾十支撿拾垃圾小分隊在林間作業。
清理人員徒步翻過海拔4479.6米的多克拉雪山埡口。
人們清理轉經路上驛站附近的垃圾。
2015年是藏曆木羊年,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的卡瓦格博(梅裡雪山的主峰)也迎來了自己的本命年即轉山大年。來自西藏、四川、青海和雲南各藏區的朝聖者絡繹不絕地來到此地轉山,也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影響了當地藏族村民的正常生活,並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為此,迪慶州梅裡雪山景區管理局於10月15日開始,組織了為期12天的清潔卡瓦格博外轉經道活動。昨天,記者從梅裡雪山景區管理局獲悉,此次清潔行動共清理殘留垃圾150噸。
沿途大部分為無人區
卡瓦格博外轉經道途經雲南德欽雲嶺鄉、佛山鄉、昇平鎮及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左貢縣碧土鄉等區境,全長250公裡,大部分為無人區,清理人員需使用騾馬運送垃圾筐和糧食補給等。
今年外轉經線路人數到目前已接近60萬人次,這些地域山高谷深,運力所不能及,致使垃圾存量龐大,而且不斷增加。記者在沿途看到,垃圾主要集中在驛站、河道及其地勢平緩之處,與美景極不協調。
處理垃圾「就地焚燒」
由於路途險峻,不具備將垃圾運出山裡的條件,因此,採用就地焚燒的方式處理垃圾。相關部門表示,就地焚燒會產生汙染,但目前也只能被動的採取此種方式。
據了解,此次清潔活動,景區管理局組織了迪慶州的400餘人次、200餘匹騾馬參與,西藏察瓦龍鄉、碧土鄉百餘名群眾也加入其中,安置鋼絲編制垃圾筐300隻、環保提示牌300處,張貼環保宣傳畫100張。
垃圾數量超前6年總和
迪慶州梅裡雪山景區管理局局長白瑪康主介紹,他們已連續6年對梅裡雪山垃圾展開清理,前6年清理的垃圾總和有百餘噸。今年針對轉山人數較多的情況,組織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清理行動,共清理殘留垃圾150噸。
白瑪康主表示,這次活動雖然暫時緩解了外轉經線的垃圾問題,但從長遠來看,新的垃圾還會不斷產生,形勢依然嚴峻。此次撿拾垃圾活動,旨在喚起更多轉山遊客的環保意識,並在以後和更多國內的環保專家共同探討和尋找大山深處的垃圾處理辦法,從而徹底根除垃圾對梅裡雪山的危害。
>>專家說法
尋找有效解決途徑勢在必行
環保專家表示,旅遊垃圾是人類旅遊活動的伴生物、旅遊業的副產品,也是旅遊業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梅裡雪山風景區生態脆弱,遠離城市,位置偏僻,其環境的脆弱性使旅遊垃圾影響更加顯著,梅裡雪山的垃圾已經成為當地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環境問題,影響到當地藏族村民的正常生活。「從微觀層面研究在生態脆弱地區、在特殊自然地理環境和社區背景下的旅遊垃圾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途徑勢在必行。」
京華時報記者範繼文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