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端午節,英林鎮東埔村敬老院的老人們總會圍在一起包粽子,並將包好的粽子分發給村裡69周歲以上的老人。借著傳統節日,將孝老愛親的中華民族美德發揚光大。
上午,東埔村敬老院氣氛熱烈,粽香四溢。老人們早早就忙碌起來,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包、有的煮。
英林鎮東埔村老人 孫秀雲 要注意的就是粽葉要包得密一點,才不會露餡。大概就是多少米,每顆都要一樣,一塊肉,一粒乾貝。這樣的活動讓老人家很開心,不是說吃這個粽子,就是說很熱鬧,氣氛很好。
這樣的端午包粽子活動在東埔村已經持續開展近20年。除了端午,在重陽和中秋節,東埔村兩委也都會組織敬老院的老人們一起過節,並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借著傳統節日,將孝老愛親的民族美德持續發揚光大。
市委派駐英林鎮東埔村第一書記 張玉鳳 我們確定是村裡69周歲以上的老人每人分5個,我們總共人數是211個,那今天包的粽子總共就有1000多個。
如何把敬老工作做細做實,其實東埔村很早就開始了探索。2004年,讓德敬老院建成,這是福建省首批村級敬老院,共有大小不等的房間54間,床位108個,房間內的設備均按安全無障礙的標準配備。敬老院裡,餐廳、衛生服務站、文體活動設施設備也是一應俱全。
市委派駐英林鎮東埔村第一書記 張玉鳳 可以說就是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讓我們東埔的後浪們可以放心去外面打拼,你們放心去書寫家國情懷,家鄉的老人們交由我們來照顧,這是我們村兩委對東埔後浪們一個鄭重的承諾。
在張玉鳳看來,村裡的老人是東埔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智囊團、宣傳員和監督員,他們曾為村裡的建設奉獻了青春,現在還在發揮餘熱。如今,讓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也正是東埔村鄉村振興建設的最終落腳點。
【來源:晉江電視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