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僅僅說法國生育率高是因為黑人移民,這是不正確的。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法國的生育率已經連續五年保持下降,不過還是在歐洲傲視群雄。
歐盟的平均人口增長水平為0.075%,而法國的增長水平達到了0.5%,高出了歐洲平均水平6倍,人口增長率歐盟第一,總數突破了6700萬,預計到2050年就會成為歐盟的第一人口大國。這還是2018年的數據,現在更甚。
很多發達國家,人口連年負增長,人民欲望低下,社會老齡化嚴重,諸如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政府急的要死,想方設法鼓勵生育,但就是沒有效果。但是同樣是發達國家,法國竟然保持高速增長,你說這些國家怎麼看,羨慕不。
那麼我們說說法國為什麼生育率這麼高:
其他發達國家同樣擁有的針對生育的高福利、高補貼,我們就不談了,這不是法國的優勢,主要是下面三個原因:
第一,法國尚未經曆日本那樣的高速人口增長。
很多人會奇怪,作為一個老牌發達國家,法國竟然沒有人口快速增長過?
是的,法國在1900年,佔世界人口比例為2.49%,到2016年,佔世界人口比例僅為0.92%。法國在一百年前就迷信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提醒人們注意人口與生活資料比例協調, 防止人口的過速增長),將近一百年間保持人口低增長。因此現有的高速增長,是建立在低基數上的。
第二,法國奇葩的政策。
18年的新生兒中,有超過50%為「非婚生兒」,即非婚生育,這與法國執行的一項名為「合作性父母」的政策有關。
「合作性父母」就是可以不用締結婚姻關係,雙方只要你情我願,就可以一起生兒育女,成為新生兒的父母親,這種合作生育的關係不僅在法律上允許,生出來的嬰兒享有同等權利,而且同樣可以獲得法國政府的獎勵金。
現今年輕人不想結婚生育,就是因為不想自由被束縛以及承擔責任,而法國正好抓住了年輕人的這一心結,推出了這種政策,這在其他國家是難以想像的。
第三,移民貢獻了很高的生育人口。
這裡也先要說明一點,不像其他歐洲國家,法國的白人生育率並不低,只是對比高增長的黑人等移民,顯得低。
法國的生育政策不僅針對白人,移民的北非穆斯林,同樣享有。北非法屬勢力範圍,給法國貢獻了將近百分之十七的移民人口,這些移民無論到哪,都保持著高生育。法國的伊斯蘭人口比例在一些大城市,已經達到了百分之45,預計到27年,就會佔據法國人口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