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節日與習俗有哪些?

2021-02-08 韓國旅遊資訊


 隨著季節的改變,韓國的傳統節日習慣性地重複,充滿民族特色的應季飲食與遊戲多種多樣。由於韓國過去曾使用陰曆, 所以至今大部分的節日仍按農曆來計算。韓國是以農耕與儒教思想為基礎的民族,所以傳統節日都是為了慶祝耕種的開始 和結束,感謝祖先與自然而逐漸形成的。下面請看一下韓國節日的意義以及節日時的傳統風俗習慣。


農曆1月1日

       是在韓國節日當中最隆重的一個。在韓國,新年早上祭祀(向祖先貢獻飲食行大禮)祖先。 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祭祀結束後孩子們向大人拜年,大人還禮祝願。春節那一天吃年糕。這有過了年長一歲的意思。 家屬和親戚們聚在一起玩擲轂遊戲(用4個木塊兒玩的韓國傳統遊戲),跳跳板(姑娘站在長木板兩端輪流地跳的遊戲)等遊戲。 並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摸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


農曆1月15日

       新年伊始,迎接第一次圓月,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 正月15日早上祈求無病吃「鈽飪」(祈求避瘡而吃 花生,慄子,核桃等堅硬的飲食)和 「耳明酒」(為了一年裡兩耳能很好地聽東西而喝的酒)。 早餐吃五穀飯(用大米,江米, 小豆,大豆,高粱做的飯)和野菜(用能吃的草和樹葉做的菜)。並且叫對方的名字,對方答覆就說「你買我的熱呀。」這有一年 中夏天不要中暑的意思。正月15日的遊戲有兩種;一是放風箏,有消滅一年的災難的意思;二是放鼠火,有驅逐妖魔鬼怪 和害蟲的意思. 據說,正月15日晚上,向圓月許3個願都會實現。


農曆5月5日

       端午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端午節婦女們用菖浦(用菖浦葉洗頭頭髮光澤)洗頭,玩兒蕩鞦韆, 男人摔交. 還做樣子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吃,採用這個食品的名字還把端午節稱為車輪節。

農曆7月7日

       起源於牽牛和織女一年一次相見的傳說,從三國時代起這一天舉行各種活動。人們認為在七夕這天能繼承 織女的紡織技術,所以舉行『紡織』(紡織比賽)。七夕婦女們為子女向牽牛星和織女星許願。


農曆8月15日

       是用當年出產的水果和新穀物準備食物的節日(即我國的中秋節)。是在韓國僅次於春節的最大的節日。秋夕這天用新穀物做好食品 向祖先祭祀,然後去掃墓(親自去祖先墓地放飲食敬禮)。還用當年生產的谷,鬥,慄子等做成鬆餅吃,玩拔河, (大家一起握手劃圓圈轉轉)等遊戲.


陽曆12月12日

       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這天吃放年糕團(直徑 1㎝大小的圓形的年糕)的小豆粥。至今老百姓還相信紅色能驅逐妖魔鬼怪而把小豆塗在牆和門上,每個房間裡也都放一碗

(以上來源網絡,貴在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還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讓我們來看看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吧。登高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就有提到過登高: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對山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古時就有登山祈福的說法,那時候大家比較信天上的神仙,認為登上山會離神仙近一點。雖然現在大家已經不再拜天祈福了,但是在許多地方仍有登高的習俗。
  • 入夏後,一個不是節日的節日六月六,都有哪些習俗?曬衣服
    入夏後,一個不是節日的節日六月六,都有哪些習俗六月六,就是農曆六月初六這一天的代稱,在我國的習俗中,這一天也非常重要,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或者在一些地方,也特意將這一天作為節日,更是一個傳統佳節。六月六,這個節日,在我們漢族中,有洗曬節、洗象日、晾經節、蟲王節、回娘家節、天貺節、禾苗節、半年節、鬼挑瓜節等等。當然在一些少數民族的六月六也是特別的節日, 布依族稱六月六為「小年」。苗族「六月六」 是祭祀祖先的節日,同時也是「六月六山歌節」,哈尼語叫「苦渣渣」節,一般於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前後舉行,為期三至六天。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文化習俗?堅持這些文化特色的意義與價值何在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文化習俗?堅持這些文化特色的意義與價值何在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歡迎關注。01覺成觀點堅持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元素,意義與價值在於:一是可以增加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凝聚力。二是可以增加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三是可以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地位。
  • 夏至起源於祭祀,是古代一個重要節日,都有哪些習俗流傳至今?
    小佛曾經在廣東生活了兩年,廣東人十分看重節日,再遠都要回鄉,所以每逢節假日,高速必堵。其實,他們看重的節日除了會放假的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外,還有一個節日就是冬至節,廣東很多企業是會提前一個小時下班,給員工一個過冬至節的時間,真正的詮釋了什麼是「冬至大如年」。
  •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
    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同一個節日嗎?寒食節將至,這天都有哪些習俗?中國古代社會不同時期形成的眾多傳統節日,不僅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神秘意韻,同時也體現出了不同社會思想契機下的獨特人文關懷。筆者認為不同朝代或時期衍生出來的傳統節日,其實就是當時社會思潮與風俗的重要體現。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古代歷史,其實就是一部蘊含多民族特色的習俗史。因為從古代淵源流傳至今的傳統節日中,既有獨具漢民族特色的民俗節日,同時也有少數民族發明並延續下來的傳統節日。當不同民族的習俗交融在一起之後,就形成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譜系。
  • 傳統文化節日:中國的中元節,有哪些文化習俗
    在新疆幾十年,我感覺人們對各種節日較為淡薄,特別是對中國傳統節日,除了較大的傳統節日外,一些延續幾千年的歷史傳統節日,當地幾乎都不會舉辦什麼活動,我想後世對文化傳承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需要學校和當地文化部門,還是要重視和加強中國各種傳統節日的學習和宣傳。
  • 韓國百科裡的「端午」與習俗
    1.韓國的端午端午是韓國的節日之一,日期為每年的陰曆5月5日。這是韓國繼「春節」和「中秋」之後的第三大節日(與中國的略有差異),也被稱為天中節或五月節,不過「端午」這個名字更加常用。端午,作為播種之後祈求豐收的一種祭祀,在我國是很重要的節日,有很多習俗和活動。有用菖蒲水洗頭、採摘艾草和益母草、向棗樹樹枝間放小而圓的石頭、將菖蒲根剪作髮簪等習俗;活動有蕩鞦韆、射箭、摔跤等。據說端午的起源是為了防止災厄,祈求豐饒和穩定。古人認為五月多雨,是病魔肆虐的時節,推測古人可能希望藉此節日驅逐災病。
  • 宋朝百姓們有著怎樣的節日習俗,對如今的我們有什麼影響?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兩宋時期也出現了十分繁榮的節日文化,許多傳統節日都在這時取得了發展。比如在《水滸傳》等小說中,對於宋代都城中的節日慶典就有十分細緻的描摹。那麼在兩宋時期最重要的節日有哪些,其對於如今的我們又有哪些影響呢?
  • 上元節:鮮為人知的古代節日,不為人知的古代習俗
    也許當我們提及上元節時大家很少會有人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節日,可是當我提到元宵節時,大家一定會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嗎!其實上元節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元宵節,只不過上元節更加古老一些罷了,那麼我們所熟知的元宵節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習俗呢?
  • 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賀新春的習俗。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國家確定公布的重要節日有:1月1日元旦,3月8日國際婦女節,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4日青年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中國的傳統節日起源在先秦時代,時間久遠。許多節日基本定型是在兩漢時期,如元旦(春節)、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等。
  •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時間:2020-04-04 10:34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正月十一習俗多,看看有哪些傳統習俗
    正月十一習俗多,看看有哪些傳統習俗【導語】過年期間,全國各地傳統習俗非常多,而且非常喜慶,寓意美好吉祥,數不勝數,充滿歡樂祥和和希望
  • 【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2020年最後一個月都有哪些節日?
    關於【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2020年最後一個月都有哪些節日?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十二月有哪些重要的節日】2020年最後一個月都有哪些節日?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也許我們不知道冬至是什麼,但冬至是節氣之一.這並不意味著冬天已經開始或結束.冬至也是數字9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字9是從冬至開始,那麼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意義嗎? 冬至是節氣的第22個節氣.當太陽達到270 時,就是冬   原標題: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
  • 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
    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3-20 09: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 3月21日是春分節氣,轉眼間,我們就走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那麼關於春分,大家知道多少呢?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
  • 春分是什麼意思象徵著什麼 春分有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是什麼意思象徵著什麼 春分有哪些習俗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春分,此時晝夜平分,隨著氣溫升高,全國許多地方春光明媚、草長鶯飛。在這一天,人們豎蛋、送春牛圖,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加,踏青的大幕漸漸拉開。
  • 漢族傳統節日及習俗
    因此詩詞不需要完全背誦,通過詩句的關鍵詞可以判斷是描寫的什麼節日即可二、元宵節1.時間及古稱:農曆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元夕等2.起源:有三種說法,了解即可(1)起源於佛事活動。因此規定,這一日家家禁菸火,吃三天冷食,以此紀念介子推3.主要習俗:禁菸、冷食(無需生火加熱,可食用的食物)4.文化意蘊:寒食節剛開始是為紀念介子推,後逐漸與清明節合併,演變為以祭拜祖先的節日5.常考相關詩詞句(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