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2020-12-22 中公教師網

冬至|冬至節日祝福|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 。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

南方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北方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今日冬至日-冬至日該吃什麼?

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

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湯圓

江南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湯圓,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做法是先將綠豆、紅豆、糖冬瓜、芋頭分別煮或蒸熟,去皮,分別加入白糖、芝麻、熟豬油等調味品製成四種甜餡料,將湯圓皮分別包入四種不同的餡心,做上記號。將四種湯圓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裝不同餡料的湯圓各一個。

在江南水鄉除了吃湯圓還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年糕

杭州年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曆新年的應時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和冬至,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

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

番薯湯果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跟湯糰類似,但個頭要小得多,而且裡面沒有餡。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老寧波也有「吃了湯果大一歲」的說法。

以上是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相關內容,中公教師網小編祝大家冬至日快樂!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相關焦點

  • 冬至|今日冬至|冬至節日
    今日冬至-冬至日的由來: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冬至習俗 | 冬至究竟吃什麼?
    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據說人們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在過冬至了。冬至正式成為節日是在漢代的時候,盛行於唐宋,沿用至今。在唐宋時期冬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是要到郊外去舉行祭天大典的,而平民老百姓要去拜會父母長輩。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冬至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廣東各地冬至習俗:冬至吃什麼+為啥說「冬至大過年」?
    冬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在廣東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肥冬瘦年」,可以說冬至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廣東人甚至把冬至看做大於年的節日,那麼冬至習俗吃什麼 ? 廣東冬至習俗是什麼呢?在廣東,人們冬至一般祭祖,還要到墳墓前掛紙,俗稱「掛冬」。有的地方冬至宴客以魚肉腊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2020年冬至馬上就要到了,下面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過節吃什麼、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北方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今日冬至日-冬至過節吃什麼?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冬至習俗,冬至詩詞, 冬至諺語!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冬至習俗:
  • 文化傳承之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一位神醫,還有什麼冬至習俗?
    01.冬至節的起源冬至過節的做法源於漢代,盛於唐宋之時,相沿直至今日。《清嘉錄》中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表明古人對冬至節格外的重視。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獨特福氣。
  • 冬至大如年,全方位介紹冬至習俗!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 冬至吃什麼|冬至的習俗和來歷?
    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這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農曆十一月初七。以下為冬至吃什麼|冬至的習俗和來歷!冬至吃什麼?冬至的習俗和來歷?冬至為何總要吃餃子?
  •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2020年冬至時間是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冬至,又名冬節、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下面山東中公教育帶大家詳細了解冬至: 2020年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習俗是什麼?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吃什麼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 冬至吃什麼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什麼?山東中公教育下面帶大家一起看下,今年冬至是哪天?冬至都吃些什麼?
  • 2018冬至吃什麼養生 冬至適合吃什麼進補 南方北方冬至吃什麼習俗
    南方冬至要吃湯圓,北方冬至則要吃餃子,而每個地區冬至的習俗都不一樣,說到養生,冬至適合吃什麼進補呢?
  • 利津縣第一實驗幼兒園情滿冬至樂享傳統節日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到冬至的節日氛圍體驗集體過節的樂趣。利津縣第一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情滿冬至樂享傳統節日」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活動中老師給孩子們講冬至的故事、來歷及民間習俗,讓孩子們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認識了中國傳統節氣冬至,知道冬至的由來和習俗,了解到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 冬至是一個節日嗎?為何總要吃餃子?
    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冬至來臨。在二十四節氣中,它是很特別的一個,在古代也曾被稱為「亞歲」。至今,冬至在人們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有關它的討論也一直未曾停歇。吃餃子、吃湯圓……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時候來一份屬於冬至的美食,代表的也是對不久之後春節團圓的期盼。它是一個節日嗎?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冬節」、「賀冬」。
  • 冬至 | 今天也是佛教的重要節日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 光明幼兒園節日提醒——冬至
    各地傳統美食冬至這天,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山東滕州羊肉湯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
  •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 冬至,是一個節日嗎?今天,你家會吃啥?
    冬至,是一個節日嗎?今天,你家會吃啥?遊擁軍 攝作為「亞歲」的冬至拋開「它是不是節日」的討論,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倒確實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它處在陰氣高漲、陽氣發生之時,也是傳統計算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在古人的觀念中,冬至居於新舊更替的時節,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冬至節俗中許多習俗、儀式內容就來源於人們對這一時節的感受。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2020冬至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為什麼...
    今天我們迎來了「冬至」。作為農曆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氣之一,冬至時節北方素有「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語。而南方也有「吃了冬至圓,每人大一歲」的說法。  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冬至吃什麼,怎麼吃?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
  • 冬至|今日冬至日|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
    今日冬至-冬至日的由來: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