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2020-12-23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雖然在冬至,沒有長假期,沒有春節那

    原標題: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春節可能是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但在兩廣人的眼裡,冬至卻也是一樣重要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還重要得多,兩廣人有句話叫「冬大過年」,從此可見冬至在兩廣人心目中的地位.

 

  雖然在冬至,沒有長假期,沒有春節那舉國興騰的、喜洋洋的、歡欣異常的氣氛,但兩廣人會在這一天極大鋪張,舉家團聚的朝拜祖先之餘大魚大肉的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萬事如意!

 

  冬至習俗你知多少?細數冬至的傳統習俗

 

  那麼,冬至的習俗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冬至的習俗:古代傳統習俗

 

  1、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南北地區的傳統飲食習俗

 

  1、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吃餛飩.

 

  2、南方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餃子.

 

  3、狗肉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4、紅豆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5、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6、蘇州冬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7、麻餈

 

  麻餈,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乾後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餈也是閩南 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餈香甜可口,食後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天台冬至這些習俗 你知道多少?
    冬至夜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一家人要在一起吃上一頓冬至夜飯。天台人認為吃了冬至圓就算長了一歲,稱之為「添歲」。天台冬至習俗冬至圓天台的冬至圓有兩種,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的;一種是蒸的一種是煮的;一種是料加外一種是料加內。其實做冬至圓並不難。
  • 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21 13:43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冬至吃什麼,各地風俗不同吃什麼,就有所不同的,那麼大家是不是想知道冬至其他地區吃什麼,想知道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吃啥 1、北京人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餃子餛飩這類象徵團圓   原標題:冬至吃啥?冬至吃啥這些各地習俗你了解多少    冬至吃啥?
  • 冬至習俗 | 冬至究竟吃什麼?
    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南方沿海不少地區有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 冬至習俗,冬至詩詞, 冬至諺語!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 各國的冬至習俗你都了解嗎?
    冬至節氣知多少 冬至俗稱冬節、常至節等,屬於中國二十四節氣,兼具自然和人文兩大內涵,因此冬至要吃餃子也屬於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在冬至這個時期吃餃子是盼團圓的意思,取平安團圓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歸來之意。 《燕京歲時記》中記載:「冬至郊天令節,百官呈遞賀表。
  • 中國傳統節日—冬至的起源和習俗!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不僅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冬至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廣東各地冬至習俗:冬至吃什麼+為啥說「冬至大過年」?
    說到廣東冬至習俗,很多人都摸不到頭緒,其實廣東冬至習俗多樣,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習俗,如陽江吃鹹湯圓,佛山蒸「松糕」、中山吃「水欖」等,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廣東冬至習俗廣東冬至習俗:陽江冬至習俗陽江人過冬至,會做當地的特色傳統美食——鹹湯圓,寓意「一家團圓、美滿幸福」。陽江人把湯圓稱為「圓子」,和普通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裡面,而是把湯圓切成粉粒,湯圓餡放湯裡煮開,聞到香味後,再放湯圓一起煮。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習俗
  • 冬至|冬至節日習俗|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
    冬至節日吃什麼過節的習俗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我國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飲的習俗。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古人喜賀冬至,冬節是「時年八節」之一,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羊肉湯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 冬至大如年,全方位介紹冬至習俗!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 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的冬至是什麼時候?有哪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也許我們不知道冬至是什麼,但冬至是節氣之一.這並不意味著冬天已經開始或結束.冬至也是數字9的開始,我們每年的數字9是從冬至開始,那麼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意義嗎?
  • 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號? 冬至的由來及傳統習俗(圖)
    2016年冬至是幾月幾日?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冬至習俗有哪些?
    冬至日的習俗,上墳燒紙:唐、宋時期,冬至則是祭天祀祖的日子,在冬至這天,皇帝要親自到郊外的天壇,舉行隆重的祭天大典,也就是皇帝要與天對話,祈禱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百姓在這一天也要祭拜死去的親人,故在冬至日人們有上墳燒紙的習俗。吃餃子:冬至日,我國北方各民族有吃餃子的習俗,據說冬至日吃餃子不凍耳朵。相傳東漢時的醫學家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因年紀大了,便向朝廷告老還鄉。
  • 冬至各地的習俗
    冬至節,舊俗也要由學董牽頭,宴請教書先生。先生要帶領學生拜孔子牌位。然後由學董帶領學生拜先生。山西民間有"冬至節教書的"的諺語,說的就是這種尊師風俗。至今民間仍有冬至節請教師吃飯的習俗。晉西北習慣用燉羊肉招待教師,其情盛濃。 過去為人傭工扛活的,習慣在冬至節與東家結算工錢,準備回家。東家按傳統要設宴招待夥計,並且相互商議下一年的事宜。今天,一些農村個體戶企業,還保留此俗,在冬至節設宴共飲。 冬至節,全省大部分地區習慣吃餃子,傳說冬至節吃了餃子不凍耳朵。山區傳統是吃糕。晉南地區興盛熬油菜根米湯喝。
  •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日|冬至的由來習俗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日|冬至的由來習俗:小編現整理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日|冬至的由來習俗的相關內容,希望幫大家更好的了解冬至。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也有人對冬至習俗一無所知,什麼好吃吃什麼 今天小new就帶大家盤一盤 冬至的英語表達&各地習俗 01 冬至節氣知多少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帶你領略冬至習俗
    今天,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真正的隆冬開始了。今天是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是我們古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冬至吃什麼,怎麼吃?一起來看看吧!
  • 冬至各地習俗,你怎麼過?
    今天豆派小編搜集了一些資料,帶大家了解一下各地的冬至習俗。 老北京的冬至習俗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 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今天就不講三國了,寫了那麼多的三國故事,也該讓三國的人休息一下了.主要是今天經朋友提醒了一下,我才發現,呦呵,明天就是冬至了啊!這日子過得...可是真快啊,轉眼間又過了一年了,可是過了三十年的冬至了,這冬至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