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樹嘴鎮:以水為筆繪藍圖 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

2020-12-10 瀟湘晨報

大益陽客戶端通訊員 黃紅

「水裡魚蝦戲,空中白鷺飛。」近年來,南縣青樹嘴鎮全面推進大通湖水環境治理工作,以美麗河湖滋養翠蔓青樹,擦亮生態文明優勢,厚植綠色發展底色,繪就了「水美家鄉」的綠色畫卷。

青樹嘴鎮向陽渠位於南縣大通湖垸,青樹嘴鎮中部,是該鎮集排漬、抗旱及調控三仙湖水庫及大通湖水位的主要渠道。該渠道受益村組為青樹嘴村青樹和仁壽,新濱村濱湖,三新村新建和新安,吉祥村雙閘和大吉祥漁場,受益面積為7240畝。

清澈的河道,涉及水環境治理的全套體系。近年來,青樹嘴鎮政府高度重視向陽渠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一是先後投入330餘萬元,對向陽渠兩岸農村公路進行提質改造;二是在向陽渠中新建生態浮床55個,並在浮床內種植狐尾草;三是在吉祥村新建2座透水壩,以減輕周邊渠道在排漬時對向陽渠水質的汙染,並定期對向陽渠投放生物製劑,用以淨化水質;四是累計投入資金80餘萬元,動用15臺水陸挖機歷時5天時間對向陽渠進行了徹底的疏洗,並對兩岸邊坡進行整理,加築了平臺。同時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對渠道內的雜草、垃圾、攔網、地籠等進行清理。

青樹嘴鎮社區居民孫敏介紹:"沒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現在變化可大了,我經常帶著小孩傍晚來散步。"

河水清澈了,周圍的環境設施也要跟上。青樹嘴鎮清除向陽渠兩岸邊坡的雜草樹木,重新規劃並種植了紅葉石楠、紫薇、桂花、香樟、垂柳、銀杏等樹木,並沿河新建生態護坡和水生植物平臺,種植綠化8000平方米。

治水,從古至今,都是重大的民生課題,在青樹嘴鎮,穿鎮而過的向陽渠描摹了水鄉新圖景,村莊內的清澈溝渠點綴了村民家門口的風景,更是成為了居民的休閒之地,增添了青樹嘴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青樹嘴鎮正在以水為筆繪藍圖,努力讓每一條河渠成為風景,讓「幸福河湖」名副其實。

【來源:益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慶:打好水環境治理攻堅戰 繪就華陽河湖群「人水和諧」美麗畫卷
    保護修復受損湖泊 打好水環境治理攻堅戰繪就華陽河湖群「人水和諧」美麗畫卷如果說長江幹流、華陽河水系、皖河水系、長河水系等一起構築起安慶市沿江溼地生態系統的骨架,那麼,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沿岸依次分布著的華陽河湖群
  • 保民生安全 繪生態藍圖 譜寫人水和諧城湖共生新篇章
    「保民生安全 繪生態藍圖譜寫人水和諧城湖共生新篇章」今天(1月12日)上午9:00正式召開!請跟隨小布的腳步一起走進新聞發布會合肥市水務局「十三五」以來,全市水務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補齊工程短板,強化行業監管,全面推進「十三五」水利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 以水為「筆」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
    ,使水質由劣五類提升至五類以上,打造出安全、清潔、健康的城市水環境,構建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體系,實現了水質提升、功能提升、景觀提升的河道整治目標,為繪就江南水鄉秀美生態畫卷貢獻了央企的智慧和力量。
  • 六安城區水環境治理國檢合格率100%
    三年來,六安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堅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幸福感為中心,把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補水活水、長效治理作為有效途徑,系統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濱水綠岸改造
  • 三大工程 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環。  自去年12月1日錦江水生態治理啟動以來,成都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遵循「統一規劃、流域治理、集中收集、市區共建、分項建設、分期實施、公司運營」的原則,採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按照「一年治汙、兩年築景、三年成勢」時序要求,以錦江綠道建設為載體,以持續改善錦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為核心,項目化、工程化加快錦江水生態治理,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
  • 繪城市美景 建宜居家園——中衛市著力推進環境改善工作綜述
    2016年,中衛啟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為市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2018年,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上升期,中衛審時度勢,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 藍圖已繪就,奮起正當時。中衛持續改善城市市容市貌,著力提升城市景觀品質,全面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城市品質明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為推動轉型追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現代城市提供了堅強保障。如今,置身中衛,昔日的「髒亂差」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道路、清幽的環境、齊全的設施……這些顯著變化,折射出了全市上下矢志不移推進環境改善的鏗鏘步伐。
  • 溫國輝到車陂湧督導調研 持續深入推進水環境治理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通訊員 穗府信 3月22日上午,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到車陂湧,督導調研水環境治理工作。溫國輝察看車陂湧與歐陽支湧交匯處的水質情況和周邊環境,聽取情況匯報。據市水務局介紹,在全市各級各相關單位努力下,廣州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河湧經第三方機構覆核評估,有139條達到不黑不臭,另外8條河湧的治理正加快推進。其中,車陂湧各項水質指標明顯改善,主湧於2018年5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黑臭水體考核,支湧經委託第三方評估達到不黑不臭。
  • 杏壇鎮逢簡村:以水為脈 繪就美麗水鄉畫
    同時,為了增加廣大遊客的體驗感、幸福感,我們大力推進智慧景區規劃,計劃建設一個智慧停車場,通過科技手段賦能景區治理。」逢簡村黨委書記劉向榮向記者表示,在我國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逢簡將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 ,圍繞人居環境整治、水鄉文化品牌打造、休閒旅遊農業等方面全面推進美麗休閒鄉村建設。
  • 永勝:保護程海一張藍圖繪到底
    引水金沙江保護程海。長期以來,永勝縣始終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把程海保護作為事關永勝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始終把改善生態環境擺在重要戰略位置,通過引金沙江水入程海、源頭治理、湖濱生態修復、修訂完善並施行《雲南省程海保護條例》(簡稱《條例》)和《雲南省程海保護條例實施細則》、發展綠色產業等舉措, 堅定不移地推動程海保護系統工程建設,全力築牢永勝縣生態安全屏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建設有機統一
  • 抓好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做優做美水文章
    陳之常指出淮安河湖眾多、水網密布,保護好水環境、維護好水生態、弘揚好水文化責任重大,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面提升河湖治理水平,切實做優做美水文章,充分彰顯淮安生態文旅水城特色。水生態環境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聯播+丨一張藍圖繪到底!習近平強調了這些大事
    「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11月1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首個水環境跨區域一體化項目全面竣工
    近期,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掛牌一周年之際,由華建集團下屬水利院和環境院聯合設計的首個水環境跨區域一體化項目「元蕩貫通工程」全面竣工。華建集團設計團隊提出以生態岸線貫通、濱水空間重塑、水生態修復、多功能植入相結合的濱水空間更新改造策略:構建各種水體形態,打造水體淨化網絡,開展元蕩濱水岸線的生態修復,滿足防洪和濱水空間的營造要求;打造沿湖特色風貌,多點式植入生活生產活動;以地被花卉、水生花卉、秋色樹種呼應「水潤吳根越角,花開上海之門」的景觀主題,打造變化豐富的沿湖植物特色與上海門戶景觀。
  • 水環境治理:生態優先,提升效能,把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奉獻給市民群眾
    ,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新街河市級河長謝曉丹到花都區調研督導新街河水環境治理工作。謝曉丹仔細聽取新街河水環境治理工程項目介紹,實地察看新街河花都溼地公園段水質和碧道建設情況,充分肯定治理取得的成效, 要求堅持生態優先,以一抓到底的決心和久久為功的韌勁,抓緊抓細抓實各項工作,提升治理效能,把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奉獻給市民群眾。
  • 青山不改 綠水長流——交城縣水環境治理綜述
    為確保磁窯河流域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省委書記樓陽生親自掛帥擔任總河長,提出立即治、系統治、科學治、根上治的總體要求和整治路徑,省、市各級各部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數次深入調研,實地指導,全力推進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等工作落實落細。
  • 寧夏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
    吳忠市以黃河過境段為主線,沿岸謀篇綠色文章。這扇流動的「窗口」,展示生態景觀、城市特色、黃河文化。  一脈青山煥生機。  未來的賀蘭山東麓淺山區,漫步茵茵綠草,流連葡萄小鎮,候鳥輕掠溼地。這是銀川市西夏區描繪的共生圖景。  一張藍圖繪到底。  「加大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力度,確保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5.8%、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
  • 以水為墨抒繪美麗與幸福——河長制助推新湘西建設
    2019年,保靖縣桐木溪、花垣縣壩溪、鳳凰縣小溪河二期、永順縣北門河4處黑臭水體治理已得到有效整治。  湘西州共有規模畜禽養殖場108個,隨著治汙工作的推進,對水環境的汙染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就已完成糞汙處理設施裝備95個,配套率達88%,超額完成省定任務的75%。為減少農業面源汙染,瀘溪縣完成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3萬畝、農業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次。
  • 襄盛舉 繪藍圖 新跨越
    襄盛舉 繪藍圖 新跨越 2020-01-2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鞍山雨山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全力推進 將打造主城區生態綠廊
    &nbsp&nbsp&nbsp&nbsp為重現「碧水長流」,今年4月,雨山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正式拉開帷幕。通過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將雨山河打造成「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濱水生態綠廊,成為群眾「親之樂之」的景觀河。&nbsp&nbsp&nbsp&nbsp清淤疏浚、截汙納管……一項項治理行動旋即展開。
  • 因地制宜 水美新街展新顏
    因地制宜 水美新街展新顏 累計檢測、清淤、測繪合計310餘公裡,新建管網4.6公裡,改造提升10個汙水泵站實現數位化遠程操控……最近,一場「歸零行動」讓新街街道打通了管網「主動脈」,為當地源頭治水注入了新活力
  • 以水為「媒」 依水而「美」烏蘭浩特市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
    近年來,烏蘭浩特市依託「以水為『媒』,依水而『美』」治理理念,統籌推進水環境治理和水汙染防治,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紮實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啟了由河道治亂向河湖景美的升級之路,奏響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