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 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

2021-01-08 中國網·錦繡天府

絞吸船正在清淤 本報記者 馬丁 攝

  錦江是成都的「母親河」。如何儘快讓錦江清起來、美起來、亮起來?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環。

  自去年12月1日錦江水生態治理啟動以來,成都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遵循「統一規劃、流域治理、集中收集、市區共建、分項建設、分期實施、公司運營」的原則,採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按照「一年治汙、兩年築景、三年成勢」時序要求,以錦江綠道建設為載體,以持續改善錦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為核心,項目化、工程化加快錦江水生態治理,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新錦江」,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提供強有力的水生態保障。

  怎麼規劃?

  規劃引領建設

  形成「1+9」的規劃體系

  工程建設規劃是引領,錦江水生態治理工程有什麼樣的規劃?

  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錦江水生態治理,我市形成了「1+9」的規劃體系,「1」是指1個總體規劃,即《錦江水生態治理總體規劃》,該總體規劃已於2017年11月編制完成;「9」是指9個子規劃,即根據總體規劃,分別編制了《水環境規劃》《水利及水資源規劃》《水系連通規劃》等9個子規劃。「同時,錦江沿線12個區(市)、錦江綠道公司分別制定了截汙、清淤、補水工程方案。」

  怎麼治理?

  力推三大工程

  實施五項具體措施

  錦江水生態治理行動路徑是什麼?

  成都將分「兩步走」:

  2018年5月底前,錦江幹流和重要支流全面完成截汙、清淤、補水工程,實現無汙水下河。

  到2020年,錦江堤防整治、閘壩改造、生態修復、景觀提升、視頻監控及錦江流域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與錦江綠道建設同步完成,碧水長流、生機盎然的宜居濱水廊道初步呈現。

  具體而言,第一階段,成都將力推三大工程: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流域清淤工程、有序推進清水補水工程這三大工程。

  怎樣加快推進控源截汙工程建設?

  成都將強化汙染源頭綜合治理。結合推進河長制管理、「成都治水十條」、錦江流域「一河一策」落地落實,構建錦江流域綜合環境管理體系、監督體系、支撐體系、考核體系,通過拆、關、停、管等措施,對錦江流域內各類水汙染源進行嚴控截流;對新建工業園區,督促各區(市)根據環境容量以及園區規模、產業類別、企業數量和用水特徵等因素,在有關主管部門指導下科學編制園區供排水規劃,加快建設集中式汙水處理廠、供排水管網設施。對現有工業園區,督促區(市)根據實際情況及需求,對原有汙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研究出臺支持園區汙水處理廠建設的專項政策。

  推進排水管網提標改造。加快排水管網配套設施建設,實施市政管網病害治理,進一步提高設施排水能力,逐步實現城市建成區排水管網全覆蓋。

  實施末端截汙工程建設。在錦江幹流沿線城鎮建成區沿河敷設截汙幹管約36公裡,建設棄流井,分散布設小型處理設施,對初期雨水及少量分流不徹底的汙水設置最後一道防線。

  提升城鎮汙水處理能力。加快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及擴能提標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汙水處理水平。

  加快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採取控源截汙、治理內源,活水循環、補給清水,淨化水質、修復生態等措施,對黑臭水體實施綜合整治。

  排查和整治下河排水口。開展全域河渠下河排水口排查、標識和整治工作,對有汙水排放的下河排水口逐一制定治理方案,有針對性地採取治理措施,確保截斷所有「汙口」。

  怎樣全面推進流域清淤工程?

  成都對錦江流域內河渠進行清淤整治,徹底清除河渠淤堵物和汙染底泥,清撈河渠水面漂浮雜物,清除岸坡和堤岸垃圾雜物,實現河渠水流通暢、水域環境整潔衛生。

  怎樣有序推進清水補水工程?

  合理配置環境用水。保障錦江流域生態環境用水配置量,優化實施引清調水,實現水體有序流動,改善河網水質。

  擴大再生水利用量。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加強再生水處理規模,擴大再生水管網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生態環境、市政市容、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等領域的再生水利用量。

  在第二階段,成都將實施五項具體措施:實施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推進錦江幹流閘壩改造、實施堤防建設和護岸改造、實施生態修復工程、推進智慧管理設施建設。

  怎樣實施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全市將新建汙水處理設施51.5萬噸/日,提標升級改造汙水處理能力29.4萬噸/日,新建管網36.4公裡,改造管網4公裡,建設汙水調控工程3座。完成中和汙水處理廠二期、合作汙水處理廠三期等5座汙水處理廠建設;實施合作汙水處理廠(一、二期)、雙流航空港汙水處理廠、高新西區汙水處理廠等10座汙水處理廠提標升級改造;建設完成老川藏路汙水調水等3個工程。

  如何推進錦江幹流閘壩改造?

  2020年底前,通過新建錦江、清水河攔漂閘,安靖文化廣場、五丁路景觀水閘、改建龍爪堰、萬福橋、下河新村等7座橡膠壩的工程措施,改善錦江幹流水環境和水景觀。

  如何實施堤防建設和護岸改造?

  2020年底前,結合錦江綠道工程建設,按河道防洪標準完成錦江(柏條河、府河)、走馬河、清水河、徐堰河、江安河等河道生態堤岸的新建和改造,新建堤岸218公裡(其中錦江幹流97公裡),改建護堤岸28公裡。

  如何實施生態修復工程?

  2020年底前,通過實施15處灘地小型人工溼地、8處生態修復區、2處深潭淺灘交替區、2處河濱緩衝帶和1處庫濱緩衝區工程措施,修復錦江流域生態功能。

  如何推進智慧管理設施建設?

  2020年底前,與錦江綠道工程同步完成錦江、清水河、沙河等河道智慧管理設施工程建設任務。

  進展 如何?

  截汙、清淤工程預計5月底完工

  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

  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從去年開工以來,錦江水生態治理項目各項工作正有序有力推進:實施控源截汙,通過摸排汙染源,有針對性地編制治理方案,實施源頭治理,實現汙水不下河;實施清淤疏浚,消除內源汙染,確保河道行洪、輸水通暢;建設樣板工程,在錦江太升橋至大安東路橋之間建設錦江綠道中心城區樣板段,提檔升級綠化景觀,打造親水平臺和休憩驛站,讓廣大市民提前領略錦江綠道風採。「按照目前的進度,錦江水生態治理截汙、清淤工程預計5月底便能全面完工。」

  今年,錦江水生態治理還要重點做哪些工作?

  「除完成截汙、清淤、補水目標任務外,今年,還要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將新建汙水處理廠12萬噸/日,提標改造汙水處理廠8萬噸/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設施20萬噸/日。」同時,該負責人表示,在錦江水生態治理中,一方面著力截汙、清淤等措施改善水質;另一方面,還將注重水景觀的打造,重點打造了高新區新川之心人工湖、天府新區興隆湖和鹿溪河生態區等水生態公園,建設了親水步道、騎遊廊道、主題景觀區域,廣大市民朋友可以隨時體驗。

  【專家解讀】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水專項湖泊主題組副組長王聖瑞:

  錦江水生態治理規劃體系對症「治療」

  是易落地易產生綜合效益的規劃體系

  「錦江水生態治理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規劃體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國家水專項湖泊主題組副組長王聖瑞對錦江水生態治理總體規劃給予了高度評價。

  在他看來,這個規劃體系首先是符合水汙染治理規律的,「水汙染在發達國家也都出現過,這是一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的問題,所以也必須在發展中解決,怎樣解決?水汙染問題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就水治水是很難解決的,必須有一個完整的規劃體系才能解決問題。」

  同時,他認為,這個規劃符合我國水環境治理所處的階段,我國已經從原來的就水治水階段,轉換為現在的流域綜合治理,治理區域由水體向流域範圍轉變,「1+9」的規劃體系也體現了綜合治理的思路。

  此外,規劃體系很好地對症治療,針對錦江流域的特點,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考慮到了水環境、水資源、產業、文化等,非常貼合錦江流域產業特點,「我覺得這個規劃體系是真正能把錦江治理和流域發展協調在一起的,容易落地,也是容易產生綜合效益的規劃體系。」王聖瑞說。

  本報記者 胡清

  原標題:三大工程 五項措施 強力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

相關焦點

  • 助力錦江水生態治理 機器人下井「管」中察病
    7月17日,在成都錦江區經天西路,身著綠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員和黃色大型工程車格外醒目,工程車輛運行時發出陣陣轟鳴聲。時下,成都市排水管網普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作為成都錦江水生態治理2.0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排水管網普查工作將在今年完成。與此同時,一項計劃三年,推動錦江生態治理向縱深、源頭、治本轉變的工程也浮出水面。
  • 馬鞍山雨山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全力推進 將打造主城區生態綠廊
    &nbsp&nbsp&nbsp&nbsp為重現「碧水長流」,今年4月,雨山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正式拉開帷幕。通過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將雨山河打造成「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濱水生態綠廊,成為群眾「親之樂之」的景觀河。&nbsp&nbsp&nbsp&nbsp清淤疏浚、截汙納管……一項項治理行動旋即展開。
  • 省政協副主席、錦江省級河長任湘生來碧開展「貴州生態日」錦江巡河工作
    「貴州生態日」錦江巡河工作。任湘生一行到漾頭電站開展「貴州生態日」錦江巡河工作在漾頭電站,任湘生一行實地了解防洪防汛、生態流量管控、跨界河湖管護、庫區日常保潔等情況,並在庫區開展生態漁業魚苗投放、增殖放流活動。
  • ...五項工程」!我市爭當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模範生」
    堅持「五個著眼」 實施「五項工程」!我市自被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一期試點城市後,市委、市政府提出樹立省會意識,爭當全國「模範生」的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我市堅持「五個著眼」,實施「五項工程」,多項經驗被全省推廣,初步形成了市域社會治理的「石家莊模式」。
  • 四川多個水上項目主推生態旅遊:夜遊錦江航道延長 遂寧新造水上線路
    岷江龍溪口樞紐至宜賓合江門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將於年內開工。7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交通設計院公司」)獲悉,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獲批覆,將在川內航道整治中首次採用生態措施。
  • 錦江:槳聲燈影滿蓉城
    20世紀70年代,隨著古佛堰改造,錦江水量減少,徹底斷航。隨之斷掉的還有水的生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膨脹,農業和工業用水急劇增加——錦江汙染嚴重。為了「濯錦清江萬裡流」,錦江的整治工程拉開序幕。為簡潔工程名稱,當時將錦江府河段和錦江南河段合稱為「府南河」,啟動綜合整治工程。
  • 走,跟著總河長去巡查錦江!
    12月23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總河長王鳳朝率隊開展總河長巡河暨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現場辦公,現場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閘壩改造高質量打造「夜遊錦江」在猛追灣二號橋施工現場,王鳳朝仔細巡查了錦江河道,實地察看閘壩改造工程情況。錦江內的橡膠壩已運行20多年,面臨設施老化、噪音大等問題。因此,在錦江水生態治理過程中,成都將對原有的二號橋、老南門、九眼橋、萬福橋、下河心村、百花潭、龍爪堰7座閘壩進行改造。
  • 今年錦江公園怎麼建?打造6條濱水慢行街,還有「熊貓之眼」摩天輪
    日前,《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徵求意見稿》)正式公布,接受市民意見和建議。其中明確今年將開展水生態治理、交通重組、景觀提升、風貌治理、社區治理、照明提升、業態提升、文旅策劃、品牌塑造「九大行動」,其中景觀提升全年計劃投資12億元,成華公園將打造全時沉浸體驗式城市文旅公園,核心項目「熊貓之眼」摩天輪將成為引爆成都的新網紅打卡地。
  • 李偉到車馬碧水庫及龍湖調研工程建設和河長制及水生態治理情況
    掌上曲靖訊7月27日下午,李偉到車馬碧水庫、龍湖專題調研工程建設和河長制及水生態治理情況,區水務局、區住建局主要負責人和項目建設相關負責人陪同調研。李偉一行先後深入到車馬碧水庫、龍湖項目施工現場,實地查看項目建設推進情況,詳細了解項目建設工期、水質監測、環湖路建設情況以及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項目工期是到什麼時候?大壩什麼時候開始蓄水?安全蓄水鑑定什麼時候做?」、「龍湖水質監測值是多少?環湖路全部修通沒有?」。
  • 成都錦江水質達到近二十年來最佳水平
    華小峰 攝C/錦江治汙持久戰統一規劃、流域治理和系統治理,全面落實治水主體責任時間來到2017年,成都頒布了「治水十條」,編制實施《錦江水生態治理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深入推進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無論是之前的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還是後面眾多推進流域水生態綜合治理的舉措,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要做好頂層設計、久久為功,堅持統一規劃、流域治理和系統治理。」劉盛君說。成都實施「源頭減汙—處理回用—末端治理」的全鏈條水環境治理模式,汙染物減排,多渠道補充錦江環境用水,近三年節約農業用水9億立方米,用於補充河湖生態用水。
  • 蔡甸區朝陽河生態治理工程成效初現,現在像公園一樣,太美了!
    治理前,該河為自然狀態,根據蔡甸區環境保護局2017年1月對朝陽河水質監測的結果,水質為劣Ⅴ類,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為貫徹落實《武漢市「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要求,改善蔡甸區朝陽河水環境質量,蔡甸區政府積極推進朝陽河治理工作,並由蔡甸城投集團組織實施「蔡甸區朝陽河生態治理工程」,積極解決該區域雨汙混排、汙水直排、散排等問題。
  • 廣通河和政縣段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勘察、設計
    廣通河和政縣段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公告1、招標條件本招標項目廣通河和政縣段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由和政縣發展和改革局以《關於廣通河和政縣段水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的立項批覆》(和發改[2020]98號)文件進行了立項批覆,建設資金來源為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
  • 「1+x」專項行動推進水生態保護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巴家偉)2017年起,甘井子區發起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的水汙染治理攻堅戰,在遼寧省率先實施「河長制」,並於當年2月出臺《河道「河長制」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構建和完善河庫保護機制,開展河庫治理「1+x」專項行動,推進水生態保護。
  • 四川多個水上項目主推生態旅遊
    7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交通設計院公司」)獲悉,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獲批覆,將在川內航道整治中首次採用生態措施。此外,成都錦江夜遊水上行船方案、遂寧海綿城市建設引水入城航運工程等省內多個即將實施的水上項目,也都踐行著「環保」「生態」等理念。
  • 長沙公安強力推進二十條措施
    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用實際行動展現公安作為,近期,長沙公安按照全市「強力推進環境大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部署,制定出臺了二十條措施,通過措施的實施充分發揮公安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大對環境保護和汙染整治力度。
  • 涉及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謇公湖生態公園項目
    涉及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謇公湖生態公園項目 一起來關注吧~ 城區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倍速」復工 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有序復工復產。
  • 向著「幸福河湖」出發——江西峽江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近年來,該縣以河湖長制為總抓手,打破「就水治水」的思想藩籬,堅持河岸同治,統籌推進流域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讓河湖本色更亮,贛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獲評江西省「鄱湖杯」水利建設先進、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先進。
  • 我市召開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調度會
    蘇鐵成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調度會上強調擔當作為攻堅克難 整體聯動精細推進 開創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新局面和合承德網訊(記者張麗莉,通訊員張越)10月30日,我市召開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調度會
  • 專家聲音 | 崔志清:改革創新 綜合施策 強力推進河北地下水超採...
    、控管結合、內節外引、綜合施策」的地下水治理模式,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強化組織領導,堅定治理工作的「主心骨」河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學謀劃、精心安排,強力推進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
  • 深入推進「黃河國家戰略」③ | 黃河中上遊生態環境治理思路轉變...
    又如,解決河流斷流或湖泊乾涸問題,通常是跨流域調水予以補給,而對於導致問題的原因(通常是無節制地用水造成的)卻很少去觸動,難以解決。四是倚重工程設施。例如,水利部門治理水土流失往往傾向於使用工程設施,主要是修建水庫和淤地壩(到2018年,黃土高原上共建成淤地壩5.9萬多座),不太重視植樹種草等更有效的生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