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兒保中心: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2020-12-26 騰訊網

快住手!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

用力搖晃寶寶入睡

有些媽媽可能在日常中,喜歡晃著寶寶入睡。不經意地使得寶寶頭部劇烈搖晃,這時寶寶各項都沒有發育成熟,大腦還沒發育好,而頸部肌肉對頭部的支撐力較弱,搖晃過程會對大腦內的血管進行牽拉,可能造成顱內出血,留下偏癱、癲癇、失明等後遺症,腦損傷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正確做法:當我們需要通過輕微搖晃來安撫寶寶時,注意力度一定要輕柔,可以配合輕拍寶寶的後背。

過早豎抱

過早豎抱寶寶是不可取的。因為寶寶頸椎處於較脆弱的階段,加上頸部肌肉力量不足,不能很好地支撐和控制頭部,加上家長可能掌握不好方法,會有損傷到寶寶頸椎風險。

建議在寶寶滿三個月後才開始嘗試著豎抱,3個月以內的寶寶頸椎尚未發育完善,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多,肌肉還不發達,頸部肌肉也還不是很有力,寶寶的脖子還很軟,不能很好地支持自己的頭。所以對於1~2個月的嬰兒,最好採取平躺的姿勢,儘量不要豎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

如果在3個月內因吃奶後拍嗝等情況,需要豎抱的情況,一定要注意用手託住寶寶的頭部,給寶寶頭部一個有力的支撐。這樣就不會因為豎抱而給寶寶的頸椎造成傷害了。

正確的豎抱方法:豎抱時媽媽須用手託住寶寶的頭和腰背部;或將寶寶的胸部靠在媽媽的肩上,一隻手挽住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都會落在媽媽的肩膀和手臂上。剛開始豎著抱的時間可以短一點,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以適量增加豎著抱的時間,讓寶寶舒適,大人也舒服。

把屎把尿

這個真的是老生常談了,在這裡還是要再強調一次,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

1、會影響寶寶脊椎發育:在給孩子把屎把尿的過程中,孩子脊椎部分是彎曲的,另外,寶寶腰腿部分會形成一個對摺。這個時候,所有的壓力都會集中到寶寶尾椎上,但家長們需要知道,這時寶寶的脊椎發育並不完善,這樣的姿勢,對寶寶傷害是非常大的。

2、影響寶寶的心理髮育:許多家長在給寶寶進行把屎把尿時,總會定下幾個固定時間點。有時候孩子正玩得好好的,結果就被家長把著進行排便。但孩子這時也並不想進行排便,卻要被家長一直的把著,對寶寶來說,這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十分的不利。

3、容易引起寶寶脫肛和痔瘡:在家長們把著孩子的時候,想一想那個動作,很容易使寶寶的腹壓增大,引起直腸往下滑動,經常這樣的話,很容易導致脫肛。孩子在4歲之前的時候,都很容易出現脫肛的現象。如果家長們不想孩子以後受到這樣的折磨,就不要再對孩子把屎把尿了。

4、影響孩子括約肌的發育:在寶寶三歲左右的時候,位於尿道和肛門處的括約肌才能夠發育成熟,這是寶寶能夠自主控制大小便的基礎。但是,家長們如果經常對孩子把屎把尿,就會造成孩子對便意的感知能力下降,只會在被把的時候排便,不把的話,就容易尿褲子。

正確做法:在日常的生活中,媽媽應該讓孩子進行自主排便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訓練。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會告訴自己想要排便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教孩子脫褲子、排便等一些簡單的動作,可能孩子剛開始的時候會做不好,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這樣下去的話,孩子們一般在2、3歲的時候,就都會自主排便了。

相關焦點

  • 別對寶寶做這4個「親密」行為,可能會傷害娃,再疼愛也不合適
    可是,那些在父母長輩眼中看似對孩子的「親密」行為,實際上卻對孩子存在殺傷力。行為一:過早豎抱寶寶寶寶出生後的生長發育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膠質多且相對鬆軟、肌肉力量薄弱且大腦袋需要靠頸部的肌肉和韌帶支撐。
  • 武漢重啟後的新生寶寶是幾點幾分出生的?武漢重啟後的新生寶寶圖片
    這個可愛的寶寶是武漢離漢通道開啟後,在省婦幼誕生的第一個新生命,誕生的這個小生命照亮了所有人的期盼與希望,也預示著武漢迎來新生。面對於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孕媽楊女士有著太多的感慨。從擔心到放心,從期待到熱淚,楊女士說,她和寶寶與武漢這座城一同歷經了磨難,今後也會陪著孩子一起開始領略新的人生。
  • 武漢兒保中心:寶寶的紅屁屁嚴重!這幾個護理「誤區」,寶媽早點糾正
    寶寶的紅屁屁嚴重!這幾個護理「誤區」,寶媽早點糾正 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行為,只能是哭鬧。想必孕媽一定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遇到過這種行為,半夜經常會被寶寶的哭鬧驚醒,不知道是為何原因,等到了第二天才發現寶寶的屁屁出現了很多的紅色點點。
  • 武漢兒保中心:家有「厭奶」寶寶很頭疼?兒保醫生給你支招
    醫生,我的寶寶是不是厭奶啊?該怎麼辦呢?」 前幾日,在武漢瑪麗亞兒保中心有這樣一位苦惱的媽媽,她4個月的寶寶最近一段時間拒絕吃奶,言語交談間明顯感受到這位媽媽的焦急與無奈。很多媽媽應該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相信你們完全可以體會到她此刻的心情。這種情況的確常見,寶寶抗拒,家長著急,有些家庭甚至每次餵奶都演變成了一場戰爭,那我們就來聊聊寶寶「厭奶」的那些事兒吧。
  • 孕期的不當行為,可能會讓寶寶有「小脾氣」,現在改還來得及!
    懷孕期間,孕媽需要忍住各種的不適,還要承受各種痛苦,因為可能平時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懷孕後卻不能做,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發育。今天帶大家來看一下,日常生活中,孕期的不當行為,可能會讓寶寶有「小脾氣」。1、胎兒怕高溫:從末次月經來臨的那一天開始算,到一個月的時間,這是不能稱作胚胎,只能用受精卵。
  • 武漢兒保中心:想要寶寶吃好睡好,嬰兒被動操不可少
    想要寶寶吃好睡好,嬰兒被動操不可少 吃和睡是剛出生的寶寶最重要的兩件事,很多新手爸媽在育兒之初,都會面臨寶寶吃和睡的問題:有的寶寶吃不下,奶量少得可憐,老母親憂心忡忡;有的寶寶仿佛「天生睡渣」體質,鬧得家裡每個人都頂著重重的大黑眼圈……
  • 按這些習慣方式照顧寶寶,可能會讓寶寶受到傷害,寶媽們注意了
    年輕人喜歡通過科學來培養孩子的風俗習慣,所以,每個家庭在育兒方面都有科學和風俗的衝突,但是,一些民間的育兒方法,對嬰兒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如果家裡的老人用這些方法照顧嬰兒的話,爸爸媽媽必須立刻制止。一、新生兒綁腿把兩腿伸直,把兩腿伸直,長大了,腳就不會圓,其實,這種方法根本沒有科學依據,可能會讓寶寶得腳病,新生兒的腳都彎了,和媽媽肚子裡的姿勢有關,強制拖後腿的話,血液流動會變差,最壞的情況是兩腿有壞死的危險。
  • 3種錯誤行為正傷害寶寶脊柱!嚴重會導致長不高,未來身高全毀了
    倘若家長們不注意自己的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脊柱,這對孩子的形體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在脊柱發育階段,家長們要避免以下幾種可能會傷害寶寶脊柱的行為:1、 長時間抱孩子剛出生的寶寶,父母以及周圍人出於愛意,總是忍不住想抱抱孩子。有時候為了防止寶寶哭鬧,家長們也會選擇抱著哄孩子。
  • 寶寶的眼睛看起來正常,其實已經被損傷!這4種行為不可做
    近視、散光、弱視等,我們只憑眼睛看,是看不出的哦,原來是這些小習慣在傷害視力,快看看你有沒有在做!床頭固定玩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媽媽都會在寶寶的床頭上掛小氣球或者一些可愛的小玩具,專門逗寶寶開心,寶寶笑的燦爛,媽媽的心也跟著高興!
  • 如何哄新生寶寶入睡?試試這幾個方法,讓寶寶睡好,媽媽輕鬆點
    如果這種方法搖晃的幅度較小,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 能給寶寶帶來比舒適的感覺,短時間地搖晃寶寶入睡,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還能提高寶寶的平衡能力。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長時間地過度搖晃寶寶,否則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傷害。為什麼呢?
  • 第一次看寶寶,這些東西可千萬別送,浪費錢還傷感情
    要送給剛生產完的寶媽和新生的寶寶,就需要更加上心了。下面這4件東西千萬別給寶媽們送,真的不合適。鮮花鮮花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擺在家裡也很漂亮,但是鮮花並不適合在看望新生寶寶的時候帶。而且已經有調查顯示,腳踩鋼琴架還對寶寶的腿部發育有害,長期踩這種東西,會造成寶寶的腿部畸形。如果因為自己的禮物讓別人家的寶寶受傷害,不僅自己內疚,還會影響感情。發聲玩具市面上有很多發聲玩具,聲稱特別適合給寶寶使用,但是你實際去看,上面標籤上會印有「3歲以上兒童使用」。
  • 好動寶寶的外出不簡單,警惕這些意外傷害
    春天有著傾向於夏天的溫度,沒有了寒冷的限制,加上春天景色優美怡人,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外出活動的念頭,家有活潑好動的寶寶更是呆不住,天天要鬧著出去,雖然帶寶寶出門活動有利於身心健康,但也要警惕傷害喔。像剛學會走路沒多久的寶寶,走起路來蹣跚不穩,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附加其他的傷害,外出對於好動的寶寶來說,其實並不太安全,我們還得做好這些預防工作才對。
  • 冬季給新生兒保暖,這4件事父母不要做,可能會無意間傷害到寶寶
    如今天氣越來越寒冷,新生寶寶的身體還在發育階段,所以在冬季經常會出現一些小問題。大多數父母擔心孩子著涼生病,所以格外注重保暖工作。但大家知道嗎,給新生兒保暖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一些看似保暖的方法,很可能會無意間傷害到寶寶,然而很多父母都不自知,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如果你中招了,那要趕緊改正哦!錯誤一:不用紙尿褲用尿布很多老一輩的人都喜歡給孩子用純棉的尿布,他們覺得這種尿布更安全更衛生,而且還有一定的保暖作用,不會讓寶寶小PP受涼。
  • 中國即將消滅第一個沙漠,環保主義者:快住手
    世界在不停的發展這,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不確定性了,就像是各種天災人禍,還有荒漠化或者是全球環境惡化,這些都是無法阻止的必然趨勢,只能看世界各國人如何去面對,如何去處理,然後中國就是這麼一個對這種不確定性處理得非常好的國家,甚至引起了一些人反對。
  • 武漢兒保中心:寶寶肌張力低,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學習運動技能
    寶寶肌張力低,家長如何幫助寶寶學習運動技能? 有很多媽媽做兒保的時候都會諮詢 「醫院評估肌張力弱怎麼去治療還是做康復?」「有沒有好的辦法治療肌張力低?」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肌張力低的問題。
  • 新手爸媽必修課|新生寶寶呼吸為何有時快有時慢?
    >和寶寶臉貼臉甚至手指伸到寶寶鼻子下面試探寶寶的呼吸是否正常的確,新生寶寶的呼吸頻率和呼吸動作也是判斷寶寶是否生病的衡量儀那新生寶寶的呼吸有什麼特點呢01>新生寶寶是這樣呼吸的小寶寶在胎兒階段,雖然胸部有呼吸動作(為出生後的呼吸做準備),但這個「呼吸」是微弱而無效的,沒有真正的呼吸,否則就會吸入羊水。
  • 寶寶走路「八字腳」,都是家長們這些行為導致的,快改掉這些做法
    案例朱朱對孩子的發育成長非常上心,聽老話講「寶寶走路早,就會聰明」。在寶寶的幼兒時期,朱朱在孩子學習站立走步這一方面就下了不少功夫,寶寶還沒有學會坐的時候,朱朱就扶著孩子站起來。而一旦孩子在小時候養成八字腳的習慣,長大後就很難去糾正,家長們要多多注意寶寶的走路姿勢。其實,孩子的八字腳形成除了遺傳的因素,也和父母們的一些錯誤行為有關。
  •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脫皮?應對寶寶脫皮,只需這4個小妙招!
    很多寶媽發現,在給新生寶寶洗澡或換衣服的時候,會看到寶寶身上有薄而軟的白色小片皮屑脫落,千萬不要認為是寶寶得了皮膚病,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新生寶寶為什麼會脫皮?寶寶在出生24~36小時候,會有脫皮的現象,並且持續2~4周。這是因為寶寶剛脫離母體,對周圍環境還不適應,所表現出的一種正常情況。同時,由於新生寶寶的表皮角質層出生時並未完全褪去,再加上油脂分泌不足,皮膚比較容易產生乾燥及皸裂顯現。
  • 新生寶寶人生第一個10分鐘,都經歷了什麼?醫生:寶寶真的很忙
    新生寶寶人生第一個10分鐘有經驗的寶媽應該都經歷過,寶寶出生之後沒多久,護士或者醫生就會將寶寶抱過來,讓你親一親、看一看,可還沒等你看夠,護士匆匆就將寶寶抱走,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相當趕時間。新生寶寶出生後都做了什麼1. 催哭新生寶寶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真的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寶寶是否可以能夠進行自主呼吸。我們要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不需要用自己肺呼吸的。
  • 寶寶的這些「殘暴」行為,最易讓父母「掛彩」,且養且小心
    孩子下手沒輕沒重,他不覺得這是在傷害你,只是在跟你玩而已,那麼我們作為家長,要如何預防孩子的這種行為呢?被孩子劃傷臉、扯頭髮怎麼辦?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們的指甲永遠是這麼鋒利,很多媽媽都說最怕的就是被孩子劃傷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