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寶寶的外出不簡單,警惕這些意外傷害

2021-01-13 潮魚說育兒

春天有著傾向於夏天的溫度,沒有了寒冷的限制,加上春天景色優美怡人,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外出活動的念頭,家有活潑好動的寶寶更是呆不住,天天要鬧著出去,雖然帶寶寶出門活動有利於身心健康,但也要警惕傷害喔。

像剛學會走路沒多久的寶寶,走起路來蹣跚不穩,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附加其他的傷害,外出對於好動的寶寶來說,其實並不太安全,我們還得做好這些預防工作才對。

一、踢到小石頭或者磕碰、硌到腳趾腳底

外出的路顛簸不平,寶寶的身體重心不穩,走路並不能像常人一樣可以抬得很高,遇到路上的小石頭,因為走路剎車不及時,經常會磕傷腳趾的問題,或者硌到腳底刮傷皮膚,外出時,想要讓寶寶盡情無懼的走動,記得還是要給寶寶穿上帶有適量鞋底的鞋才行。

二、寶寶走路不穩當,防止摔跤摩擦傷

三周歲前的寶寶,走路其實都還處於危險當中,在放飛自我的外出,更是困不住寶寶的腳步,一個跑得鬧騰得太厲害就會有可能摔跤受傷,雖然春天溫度開始升高,但也不要貪涼給寶寶穿上太輕薄的衣服,上身可以透氣一些,但下身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既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又能防止摔跤時磨傷膝蓋。

三、外出紫外線強烈,戴好帽子避免曬傷

寶寶的眼睛瞳孔大,對於有害光線的吸收性也更強烈,強烈的陽光會有灼傷寶寶眼睛的問題,長時間面對明亮的光線,影響了以後的視力發育,並且春夏時節,紫外線會更強,對寶寶的皮膚和身體健康都無益,外出時,記得要給寶寶外露的皮膚塗抹好防曬霜,戴好一頂帽簷寬敞的帽子,防止寶寶曬傷。

四、人口密集,做好防走失工作

春遊必然人口密集,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地方,人擠人是常態,寶寶身體小小的,很快就會被淹沒在人群裡,媽咪可得看好自己的娃了,你可以給寶寶穿上較為鮮豔色彩的衣服,背上帶有標誌性的背包,必要時還要有防走失帶的牽引,避免寶寶走丟。

潮魚寄語:寶寶的新陳代謝快,身體易出汗,水分流失也比較快,帶寶寶外出活動時,記得要時不時的給寶寶補充水分喔,寶寶不愛喝水,可以換成有趣的卡通杯子,吸引寶寶自動去喝水。

作者:潮魚母嬰是一家專注於孩童穿搭,孕期護理以及育兒知識的自媒體,思路源於生活小細節和運用各種事物來印證孕期和孩童養成期的種種問題,旨在幫助各位家長,育兒不僅僅是獵奇式地成長學習,回歸細節也許能讓這些事變得更加簡單。

相關焦點

  • 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和急救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5月25日,著名拳王泰森4歲的女兒因為不小心被跑步機繩索纏住脖子而傷重身亡,再次引發了家長們對兒童意外事故問題的關注。寶寶都好動又好奇,生活中表面無害的物件或行為都可能給他們帶來非常嚴重的傷害,作為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寶寶好動是多動症嗎 可能是小小探索家
    苗苗媽近日來特別煩惱,熊孩子苗苗天生活潑好動,帶她到陌生環境去做客,一點兒都不懼生,不像別人的萌寶一樣乖巧安靜。好像自帶發動機,開始就停不下來。「這麼活潑,讀書的時候可怎麼辦?會不會注意力不集中?怎麼引導才能讓她變得更乖巧,至少安安靜靜地坐下10分鐘!」
  • 孩子太好動?培養自控力是關鍵,但這些調皮信號家長要警惕
    老師要帶著40、50個孩子一起上課,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孩子突然在上課的時候跑開,真的會中斷整個教學過程,沒法教下去。這個孩子究竟是好動,還是患有多動症呢?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衝動是多動症最主要的3種行為特徵。但有時候,孩子多動或者看起來不專心,卻未必是多動症。單純的調皮搗蛋也會存在上課分心、小動作多的情況。孩子雖然好動,但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可以不受幹擾,集中精力去做。比方說他可以坐下來看完一整集動畫片,那就不能給孩子貼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多動」的標籤。
  • 寶寶戴口罩的正確「姿勢」,你知道了麼?這些常識媽媽得了解!
    進入4月,我國多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個省市的學校也相繼開學,但是外出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口罩一定不能拿下來!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抖音新聞,家長因為要給寶寶打疫苗,不得不帶著寶寶出門。可是問題來了,沒有兒童口罩,怎麼破?這位家長就出奇招,實在是太有才了!腦洞大開想出了一個好法子,讓孩子愉快地戴上口罩。
  • 3歲寶寶被媽媽拉脫臼:原來「不經意」的傷害還有這麼多!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由於孩子生活經驗少、好動、避險能力差,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也許你認為自己的孩子保護得非常好,可是當寶寶出生意外傷害,父母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嗎?知道如何進行緊急處理嗎?
  • 青蛙式睡姿的寶寶好動?不同睡姿性格有差異!伏天寶寶睡眠有講究
    寶寶在睡覺或是休息的時候是身體最放鬆的時候,也是家長最輕鬆的時候,寶爸寶媽們一般都是趁寶寶睡覺的時候趕緊讓自己也休息一下,但是有一些細心的家長在孩子睡著的時候不時的看看有沒有蓋好被子,而且還會觀察寶寶睡姿是什麼樣的。每個寶寶的睡姿基本都不一樣的,不少家長簡單認為他們不同的睡姿只是代表不同的習慣而已。
  • 寒冬,這些危險正在靠近,如何避免意外傷害?
    寒冬,這些危險正在靠近,如何避免意外傷害?為自己,為寶寶,為家庭一起學習育兒知識,關注兒科醫生魚小南。....................歡迎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原標題:《寒冬這些危險正在靠近,娃傷不起,爸媽更後悔不起!》
  • 1.5歲女寶意外磕傷額頭,縫5針留大疤,保護寶寶從家庭意外開始
    像這樣的意外傷害,經常發生。意外傷害成為導致幼兒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家庭是發生意外的主要場所,而這些意外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保護孩子,從家庭意外傷害開始:1、摔傷寶寶在家中,容易從床上、窗臺、桌子和樓梯上跌落,預防尤為重要。
  • 寶寶太活潑,到底是多動還是好動?兒科主任教你如何分辨
    最近,有位家長向我諮詢兒童多動症的問題:由於疫情,孩子只能在家上網課,但最近發現自家的寶寶上課老是走神開小差,調皮好動的很,問我是不是多動症?對於上述問題,相信不少家長都有此疑問?寶寶多動好動,老是傻傻分不清楚。因此,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
  • 狐大醫 | 警惕!2月大寶寶一夜之間臉色發青住進ICU
    原標題:狐大醫 | 警惕!2月大寶寶一夜之間臉色發青住進ICU 出品 | 湖南省兒童醫院 作者 | 湖南省兒童醫院危重症醫學一科 副主任醫師 蔡姿麗 編輯 | 胡鑫 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臨,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老母親們又開始操心,小baby們一個個被裡三層外五層裹成了粽子,殊不知,有種傷害正悄悄降臨在這些孩子身上
  • 寶寶磕破碰破怎麼辦?醫生建議:這樣做,好得快還不留疤!
    寶寶格外好動,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皮外傷。當寶寶突發意外傷害時,如果家長使用錯誤的方法處理,可能會給寶寶造成更大的傷害。因此,家長要記住下面這些兒童皮外傷常見的處理誤區。誤區一:馬上止血如果發現寶寶的傷口出血了,爸爸媽媽會很緊張,第一想到的肯定是止血。
  • 總有你意想不到的「意外」!18個媽媽最關心的小寶寶意外傷害應對指南
    但也因此,增大了意外發生的概率。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率是美國的2.5倍,韓國的1.5倍。在我國,每年約有20萬0--14歲兒童因意外死亡,佔兒童死亡總數的26.1%。
  •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
  • 寶寶被意外燙傷,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涼水?第一步做錯,傷情會更重
    「文/宋媽(原創,歡迎轉載分享)」幼兒階段孩子的好奇心強,還不具有辨別危險的能力,如果家長疏於看管,很容易釀成意外事故。在我國,每年都有超過5萬名兒童因為意外傷害而身故,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後,還有數不勝數的兒童意外受傷事件。
  • 孩子喜歡將被子當帳篷,是在發送危險信號,家長們需對此提高警惕
    其實孩子這樣的舉動,可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玩鬧,更是一道發給父母的訊號,家長們對此都需提高自己的警惕。 孩子的行為代表著什麼?理解起來其實也很簡單,主要就是指這一階段的孩子,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自我感知空間和物體之間的關係。
  • 男童長期不掏耳屎,不得不全麻手術?最傷寶寶耳朵的是這些事
    因為在掏耳朵的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寶寶好動而捅傷寶寶的鼓膜。但是,有種耳屎必須要掏!我們都知道,皮膚有油性和乾性之分,耳內的環境也分為乾性和溼性,大部分中國人是乾性的,耳屎乾燥,容易脫落;白人和黑人多為溼性,耳屎黏膩,不易掏出。
  • 寶寶運動要做好防護,以防遇到傷害
    對於寶寶運動,我們是非常提倡的,寶寶做運動對寶寶的身體是非常好的。做運動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可以出汗排除寶寶體內的毒素,也可以保持寶寶的身形,讓寶寶不至於肥胖,也可以加快寶寶的消化吸收。運動的好處很多,但是我們在提倡讓寶寶多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寶寶,不然很容易讓寶寶遇到傷害。我們應該如何給寶寶做好防護呢?一、運動前做好準備運動前要寶寶做好準備運動,特別是跑步,或者是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還有一些球類的動作。
  • 寶寶睡覺愛出汗是什麼原因,這些你了解嗎?
    前幾天她問我說,寶寶睡覺很愛出汗是什麼原因,說孩子尤其是睡著以後,頭上就會有一層細細的汗珠。其實不少媽媽都會有這個疑問,記得我家二寶出生後,也是很愛出汗,那時候天天晚上擔心她著涼。但是別太擔心,寶寶在睡覺時出汗大多數時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表現進行一個判斷。
  • 寶寶意外受傷,正確的處理方法get√
    孩子天性好動,難免出現各種意外和傷害,家長們迅速採取正確急救措施十分重要。不同的傷口類型,要學會不同的處理方法。轉給身邊的爸爸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