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和急救

2021-01-19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

5月25日,著名拳王泰森4歲的女兒因為不小心被跑步機繩索纏住脖子而傷重身亡,再次引發了家長們對兒童意外事故問題的關注。寶寶都好動又好奇,生活中表面無害的物件或行為都可能給他們帶來非常嚴重的傷害,作為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記者調查

意外傷害成兒童「頭號殺手」

6月1日,剛1歲半的李睿被媽媽和外婆緊急送到紅十字會醫院。原來在六一兒童節當天,睿睿不小心被家裡的飲水機熱水龍頭給燙到了。睿睿外婆焦急地說:「我們平時也算小心了,怎麼想得到小傢伙那麼好動,自己打開了熱水龍頭。一聲慘叫,嚇得我和她媽媽呀,一看,整個小胳膊都紅了,一會就全是水皰。」經醫生檢查後,確認幸好是夏天,寶寶沒穿厚的衣服,不然燙傷會更厲害,還可能留下難看的疤痕。

而今年3歲的思思和奶奶出去玩,一邊喝著飲料一邊下樓。結果一不留神一腳踩空,從又高又陡的樓梯上滾落下來,手中的飲料瓶隨即被摔碎。那些玻璃碎片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割破了思思嬌嫩的肩膀,思思的肩膀頃刻間血流如注。小思思這一不留神,便付出了縫合6針的血的代價。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廣州市兒童醫院搶救室裡,有近半數的孩子因為意外傷害接受治療。據專家介紹,3到6歲是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的高發期。「意外傷害在全球範圍內成為兒童以及青少年第一或第二死因,而死亡僅是冰山一角,尚有大量因意外傷害致傷的人群。」

網友熱議

兒童意外傷害非小事 所謂「意外」防不勝防

談起「意外傷害」,朵朵外婆認為,孩子出點小意外是難免的。「我們現在幫女兒帶孩子,雖然非常盡心盡力,有時也難免讓朵朵摔個跤什麼的。誰也不想讓孩子受傷害,可有些意外真的很難完全避免的。別說孩子了,就是成年人也難保不扭個腳,沒辦法完全預防,只能多注意。」

幼兒意外是家長失職

小雲的媽媽阿燕做財務工作,她自豪地說:「小雲長到8歲了,今年上3年級。我從來都沒讓他磕著碰著過。的確,粗心、大意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這種『常情』出現在照顧嬰幼兒的家長身上,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了。在我看來,孩子出了意外,就是家長失職。」

專家提醒

家長應增強防範意識

「意外傷害」是突然發生的事件對人體造成的損傷,它包括中毒、窒息、溺水、交通事故、燒傷、燙傷等六大類。少年兒童生命力最強,健康問題最少,意外傷害卻最多發。統計表明,14歲以下兒童的死亡原因,意外傷害佔最大比重,其中排前四位的意外傷害事故是摔傷、燙傷、窒息和中毒。

據專家介紹,意外傷害的發生原因多與玩耍和運動有關,因為兒童具有兩個既可愛又非常危險的特點:無知和好動。他們在玩耍或運動時根本想不到可能會有意外傷害發生,缺乏自覺的防護心理,缺乏事故安全防範意識。

中山醫院兒科教授陳醫生談道:「雖然多數家長經常擔心孩子會發生意外傷害,但對於某些能夠引起意外傷害的家庭環境因素卻不夠注意,有近1/3的人不注意保管好家裡的藥品,放在孩子能拿得到的地方,他們想不到由此可能會導致孩子家庭藥物中毒的發生。例如,在北京非典時期,許多家長將消毒液帶回家,曾發生一位8歲孩子誤飲『消毒液』的意外傷害事件。」另有資料顯示,52%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庭。由此可見,對家長及孩子進行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給家長們的建議

意外傷害 也能預防

像所有的疾病一樣,意外傷害也是可以預防的,關鍵在於家長提高認知度,不要小看意外事故。

預防摔傷:經常發生摔傷的場所:床上、樓梯上、窗戶上、樹上、自行車上、娛樂設施上等等。爬行的寶貝最容易從床上摔下來,初學走路的寶貝最容易從窗戶和樓梯上摔下來。在家裡最容易摔傷的時間是吃飯前後。室內樓梯、臺階要安裝防滑條、寶貝上下戶外樓梯要有人攙扶。兒童坐椅必須保證落地面寬於坐面,才不易翻倒。同時椅子上應有安全帶固定寶貝。不要把寶貝單獨留在成人的床上。

預防吞入異物:除了家長普遍認同的小紐扣、硬幣外,一些質量不好的小塑料勺也有可能成為傷害孩子的武器。質量不好的塑料小勺比較脆,而處於口欲期的嬰兒如果拿到了就會喜歡送到嘴裡把玩,如果被牙齒弄破的話,塑料勺就會形成一些外緣尖利的碎片,碎片在孩子的嘴裡、咽部、食道、胃腸裡都有可能引發不適和危險。

預防窒息:保鮮膜、塑膠袋、花生都可能堵塞在孩子的氣管裡造成窒息。在吞入異物的情況下,如果異物刺激喉黏膜,則會引起劇烈咳嗽,並因反射性喉痙攣及異物阻塞而出現呼吸困難,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喘鳴、失音、喉痛等。最嚴重的是,如果異物較大而且嵌在聲門上,則可能很快造成窒息死亡。

簡單急救常識

專家表示:兒童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如當事者具有救護、自救的知識,能冷靜、迅速地採取急救措施,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爭取時間,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兒童意外傷害按其輕重可分為以下三類:

1。迅速危及生命的如淹溺、觸電、雷擊、外傷大出血、氣管異物、車禍和中毒等。這一類事故必須在現場爭分奪秒進行搶救。

2。另一類意外傷害雖不會頃刻致命,但也十分嚴重,如各種燒燙傷、骨折、毒蛇咬傷等,如遲遲不作處理或處理不當,也可造成嚴重後果。

3。還有一類是輕微的意外傷害,如小刀劃破了一個小口,摔破了一點皮等,這些在家裡可進行簡單處理,必要時到醫院治療。

兒童意外傷害需要急救處理的是前兩類,急救處理的原則是:

搶救生命:首先要注意的是受傷兒童的呼吸、心跳是否正常。如果受傷兒童心跳、呼吸不規律,快要停止或剛剛停止,當務之急就是設法暫時用人為的力量來幫助病兒呼吸,以期恢復自主呼吸。在常溫下,呼吸、心跳完全停止4分鐘以上,生命就會岌岌可危;超過10分鐘,病兒就很難復甦。如果不立即進行急救,只等送醫院再救,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預防併發症:在搶救病兒時要儘量預防和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和以後留下後遺症。如兒童摔傷或墜落傷時可發生脊柱骨折。當病兒脊背疼痛疑有脊柱骨折時,應嚴禁讓病兒走動,轉運時一定用木板作擔架運送。如果讓病兒走動,或用繩索等軟擔架運送,或抱著背著轉送,都可能因脊椎的活動而損傷脊髓神經,造成截癱。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相關焦點

  • 幼兒意外傷害之燙傷、溺水、觸電的預防和急救措施!
    意外傷害在一歲左右的兒童中,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死亡人數超過所有其他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的總和, 造成兒童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從發生的頻率來講,依次是:交通事故、燒傷、溺水、中毒、窒息、無意造成的墜落等。提到「意外事故」,幾乎每個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種無法避免的事。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如此。
  • 天使寶貝六周年家宴募捐超千萬元 用於兒童意外傷害預防與救助
    本次家宴通過愛心義拍、現場募捐等形式,共籌得善款人民幣超過1400萬元,將全部用於幫助貧困兒童的意外傷害預防及救助相關的一系列公益項目。上海天使寶貝公益基金會聯合各界人士,共同呼籲全球華人關注兒童的意外傷害領域的預防和救助。
  • 蘇州市首份兒童意外傷害調查出爐
    跌落、車禍、溺水、窒息、燒燙傷……作為全世界兒童死亡和殘疾的首要原因,意外傷害為何停不下來?    日前,蘇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牽頭完成的《蘇州市0-14歲兒童意外傷害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出爐。報告顯示,我市0-14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為9.64%;不同性別、年齡和家庭環境,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情況差異明顯。
  • 寶安區2018年兒童安全報告發布 這種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高達25%
    大會期間發布了《寶安區2018年兒童安全報告》,該報告的所有數據均來自寶安區的社區一線。報告顯示,在寶安區3-10歲的兒童年齡段中,過去一年中發生率最高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是運動損傷,比率高達25%;其次是意外跌落、蜂蟲叮咬、銳器傷/出血,發生率分別為18.3%、13.5%和12.5%。接下來是玩具傷害,發生率高達11.5%。
  • 這份意外傷害防範指南收好了
    遠離意外傷害是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如何防範意外發生快來學習一下一、意外跌落預防措施1.兒童騎車、溜冰時,要準備防護用具,如頭盔和護膝等。急救辦法一旦出現上述意外,應迅速將孩子的受傷部位放到涼水中,至少冷卻10分鐘;然後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一起,不要動它,等醫生處置;如果傷口面積比孩子的手掌還大,要用乾淨的保鮮膜或沒有絨毛的布把傷口蓋起來
  • 丁佳幼兒園開展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培訓
    為了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增長教師的急救知識,保證幼兒生命安全,近日,歷下區丁佳幼兒園全體保教人員進行了主題為「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培訓。
  • 兒童青少年意外頻發該咋辦|孩子|兒童|徐州市兒童醫院|頭部外傷
    市兒童醫院小兒神經外科醫生李政委告訴記者,兒童意外跌倒摔傷很常見,門急診幾乎每天都能遇到。一個是幾個月大的寶寶,家長將其放在床上後沒多注意,居然不知何時從床上跌落下地,頭部有明顯青紫淤痕和擦傷;一個是1歲大的男童,在室內奔跑時不小心絆倒,將右額頭處磕出了一道4、5釐米長的血口子,鮮血譁譁地往外淌,顱內的骨頭隱約可見。
  • 【寶寶健康】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如何處理才能做到最小傷害?
    比如車禍傷、消化道異物、 氣管異物、誤服、燙傷等等 在過年期間該如何避免 孩子發生意外傷害呢 一旦發生意外傷害 如何處理才能做到最小傷害呢 各位寶爸寶媽,這裡列舉三個 常見的意外傷害,請您務必要記住 遇到問題的正確處理方法。
  • 生活中常見意外急救指南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意外傷害是世界各國0 -14 歲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有90萬左右兒童因意外而死亡,佔兒童死亡率的20%以上。想讓孩子遠離意外傷害,家長們需要提前了解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傷害。當潛藏在身邊的危險發生時,有對應的急救措施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 父母必須知道的兒童急救護理知識
    在春節前推送這個主題,也是因為每年過年都是兒童意外傷害高發的時候。常常看到新聞裡有的小朋友被煙花爆竹炸傷、有的玩興奮了磕磕碰碰撞傷、還有的被不靠譜的大人餵食堅果卡住,總之到了不一樣的環境,發生意外的機率比平時高了不少。
  • 急救中心醫生教你預防運動傷害的黃金法則
    120北京急救中心的醫生就來跟大家介紹幾個關於預防運動傷害的黃金法則。做好熱身運動 在身體還沒有充分伸展開時運動,力量不夠,身體協調性差,容易出現拉傷、扭傷的情況,還可能由於運動過程中動作過猛,傷及腳踝、膝蓋或腰部。所以在高強度的運動前,應充分熱身,做做拉伸,讓身體儘快適應。加強自我保護 要選擇適合的運動場地,穿著好運動裝備,並了解一些運動過程中的自我保護動作。
  • 如何預防兒童被意外傷害?家長要特別留心這幾點
    1.運用平安座椅固然在歐美大多數國度,兒童運用平安座椅出行,曾經被歸入法律範圍。但在中國,仍然有很多家長沒有注重這個問題。倡議從嬰兒時期,就給寶寶運用平安座椅,直到他們能獨立運用平安帶。只要把他們平安地固定在平安帶中,才幹防止不測發作時給他們最大維護。
  • 和平街幼兒園開展幼兒意外傷害應急處理培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為提高全園教師處理幼兒常見意外傷害的能力,降低突發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保護幼兒安全健康的成長,12月16日,和平街幼兒園對全體教師進行了以「常見意外事故應急處理」為主題的專題培訓。
  • 身為幼師必須知道的急救知識
    身為幼師必須知道的急救知識 5種常見幼兒意外傷害處理方法:意外傷害一旦造成,應立即進行處理,將傷害最小化。一起來了解一下兒童常見意外傷害的處理法。 擦傷 幼兒衣物在奔跑、跳躍時極易引發意外擦傷,尤其手部或頭部。
  • 德陽市雅居樂泰山路小學:預防意外,銘記於心
    德陽市雅居樂泰山路小學:預防意外,銘記於心 2019年04月25日 08:27:2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25日訊(曾國福 文/圖)
  • 幼兒園發生意外事故,如何將傷害最小化?
    2、勇於承擔責任 首先,孩子的意外傷害一旦發生,不是老師個人就能處理的,要由園長、保健醫和當班老師三方共同協作,給家長一個滿意的答覆。
  • 籃球場最常見的四種意外傷害及預防措施
    ----籃球是對抗性很強的運動,也正是這種激烈的對抗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和戰術,賦予了籃球運動旺盛的生命力,從而吸引了球迷的目光。但身體的碰撞自然少不了意外傷害。下面為戰友們介紹實戰中最常見的四種意外傷害及預防措施。
  • 萬州區:萬州區婦幼保健院兒童健康宣講活動走進幼兒園
    兒童健康關乎每個家庭的幸福,關於國家的未來。日前,為積極推進兒童健康宣傳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兒童健康素養的目的,萬州區婦幼保健院專家走進區直屬機關幼兒園,為該園183名幼兒家長及教職工做了關於「兒童常見急症處理」知識講座。
  • 智慧守護 與愛同行 德國AB品牌「兒童關愛計劃」正在行動
    近年來,兒童意外傷害事故層出不窮,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 8 2 8 , 5 5 0 名兒童因遭受意外傷害,而中國每年超過 4 7 , 4 5 0 名兒童死亡。關注預防兒童意外傷害事故刻不容緩。2020年11月,智慧科技御齡專家德國Augustinus Bader奧古斯汀·巴德品牌,攜手上海天使寶貝公益基金會聯手開展意外傷害預防及救助相關的公益項目——「兒童關愛計劃」,定製500個兒童醫療包以及兒童安全公益宣傳微視頻,通過AB品牌的宣傳力量,幫助預防科普兒童傷害,讓更多人關注到兒童安全預防科普的重要性。同時,德國AB品牌還向天使寶貝公益基金會捐贈10萬元,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中國兒童。
  • 黃金急救4分鐘,孩子噎住了怎麼辦!(帶圖解)
    我國每年有超過5萬名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因吞咽異物或氣管異物阻塞引起意外死亡有近3000名。意外一旦發生,幾乎沒有入院急救的時間。氣管異物阻塞集中發生在3歲以下兒童,男孩佔2/3。瓜子、花生、糖果、小玩具、小飾品……這些小玩意都是孩子的心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