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意外傷害之燙傷、溺水、觸電的預防和急救措施!

2020-12-23 成長從這裡起步

意外傷害

在一歲左右的兒童中,由於意外事故而導致死亡人數超過所有其他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的總和, 造成兒童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從發生的頻率來講,依次是:交通事故、燒傷、溺水、中毒、窒息、無意造成的墜落等。提到「意外事故」,幾乎每個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種無法避免的事。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如此。但是,有許多所謂的意外事故實際上是很容易就能避免的。即使有些事故無法預防,但是它們可能造成的傷害是可以預防的。

首先保證孩子有一個安全的環境,一定要把孩子能夠接觸到的所有危險物品清除掉。還要教育孩子養成注意安全的習慣,即使在你最繁忙的時候要謹慎小心。千萬要記住你的剪刀、剃刀、樹籬修剪器等利器的位置,不要因為其他事情突然離開或者注意力分散而忘記把它們收拾起來。

預防孩子意外事故的第二個原則就是對孩子加強看管。即使孩子在有預防措施的環境裡,也同樣應該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監管。剛學步的幼兒喜歡冒險,而且缺乏判斷力,所以更需要有大人看管。

以下介紹三種常見的不安全因素:

一、燙傷

燙傷預防:

熱粥鍋不能放在地上、桌邊上。

不要使用桌布,防止孩子牽拉掉桌子上熱的食物。吃飯時,把熱湯熱菜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並注意孩子的行為。

有餘熱的物品要收好:電熨鬥、電水壺不要隨手亂放。

手裡拿著熱的物品時,要防止孩子突然跑過來。

不要抱著會揮動小手的孩子喝熱飲,防止發生燙傷。

急救處理:

快速脫離熱源,迅速冷水降溫5—10分鐘。

跳入冷水中、用自來水衝洗傷處。

剪開衣服,不要剝脫皮膚。

如果水泡形成,不要把水泡弄破。

不在傷處塗抹植物油或其它藥膏。

嚴重燙傷:

迅速降溫。

保護創面,急送醫院:消毒紗布、乾淨毛巾、手帕、床單等覆蓋創面。

二、溺水

溺水是常見的意外情況,是導致所有年齡段孩子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我們往往會忽略那些潛在的危險,比如馬桶、水桶和水盆等盛水的容器無不對孩子構成了危險。

即使水桶有深3—5釐米的水對孩子都會有生命的危險.因為孩子在玩水的過程中是臉朝下的,當孩子滑倒摔到水桶裡時,整個臉都會被水淹沒,哪怕是幾秒鐘的時間,都會對孩子造成生命危險。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千萬別把孩子留在水裡或留在任何有水的近旁,同時要注意清空所有的容器,如碗、水桶和小盆,然後將它們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急救:讓孩子俯臥在大人的膝蓋上,用手掌用力拍打孩子的後背,讓孩子把吸入的水盡力吐出來,並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暢,撥打急救電話的同時送往醫院,以便孩子得到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三、觸電

防範

1、使用安全電源插座,都應該在隱蔽的位置,儘量不讓孩子觸摸到,對孩子來說,插座上小洞洞很有吸引力。

2、不要用能隨處移動的接線板,電線最好不要暴露在外面,尤其有皮剝落的電線時,防止孩子用手摸。

3、在孩子容易爬上去的地方不要裝置插座。

4、家長要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切斷電源。觸電時不要去抓倒在通電電線上的孩子。

5、可使用木桿、橡膠扳或其他絕緣材料,把孩子推向安全的地方。

急救:

1、脫離電源。迅速關閉電閘或用乾燥的木棒、竹竿等絕緣物體把電線挑開。

2、絕對不能用手直接推、拉孩子。這樣不僅無益,而且自身會發生觸電。

3、最好是戴上橡皮手套,也可用乾燥的絲綢(頭巾)或毛織品(毛衣)厚厚地包裹手部,再抓孩子的衣服,猛力拉開。救護者腳下應墊上乾燥的厚木板或站在棉被、厚塑料板等絕緣物體上。

孩子脫離電源後,首先應觀察他的呼吸和脈搏。如若有脈搏或呼吸不規則或停止時,要進行人工呼吸。注意要將孩子平放在地上或擔架上,使下頜上揚,這樣可以保持呼吸通暢。在進行急救的同時,撥打急救電話同時送往醫院,以便得到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相關焦點

  • 兒童意外傷害預防和急救
    誰也不想讓孩子受傷害,可有些意外真的很難完全避免的。別說孩子了,就是成年人也難保不扭個腳,沒辦法完全預防,只能多注意。」幼兒意外是家長失職小雲的媽媽阿燕做財務工作,她自豪地說:「小雲長到8歲了,今年上3年級。我從來都沒讓他磕著碰著過。的確,粗心、大意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這種『常情』出現在照顧嬰幼兒的家長身上,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了。
  • 溺水、車內滯留、觸電,5種夏季最容易忽略的意外,你了解多少?
    前兩天還有新聞報導,2歲兒童溺水,10歲哥哥下水去救,結果雙雙溺亡,還有幾個月大的嬰兒被遺忘車內,差點兒窒息的新聞。根據《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的數據顯示,2010-2015年間,我國每年都有0-19歲青少年兒童因意外傷害死亡,其中,1-4歲孩子因傷死亡率最高,佔總比率的33%。
  • 丁佳幼兒園開展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培訓
    為了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增長教師的急救知識,保證幼兒生命安全,近日,歷下區丁佳幼兒園全體保教人員進行了主題為「幼兒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培訓。
  • 暑假到,警惕溺水!掌握急救措施,讓安全不放假!
    夏天遊泳的人多,也容易出現溺水,因此懂得一些基本的溺水預防和急救常識,不僅可以減少自己在遊泳過程中發生溺水等意外傷害的概率,還可以對其他溺水者實施救援。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生古俊曉介紹,有數據統計,每年全球有約36萬人死於溺水,而其中4歲左右的幼兒是因溺水導致死亡的高發人群。「小孩子發生溺閉的情況,最常見的是在河邊、水邊嬉戲玩耍,因為他沒有正確的安全認識,不能識別危險,可能發生失足掉入水中的情況。還有一小部分小孩是在家中的浴缸、盛水玩具裡,也有偶發少數發生溺水死亡。」
  • 蘇州市首份兒童意外傷害調查出爐
    跌落、車禍、溺水、窒息、燒燙傷……作為全世界兒童死亡和殘疾的首要原因,意外傷害為何停不下來?    日前,蘇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牽頭完成的《蘇州市0-14歲兒童意外傷害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出爐。報告顯示,我市0-14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為9.64%;不同性別、年齡和家庭環境,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情況差異明顯。
  • 這份意外傷害防範指南收好了
    遠離意外傷害是送給孩子們的最好禮物如何防範意外發生快來學習一下一、意外跌落預防措施1.兒童騎車、溜冰時,要準備防護用具,如頭盔和護膝等。二、溺水預防措施家中有蹣跚學步的幼兒,洗手間要關門,馬桶蓋要隨時關上。給孩子洗浴後,家長要及時清空浴盆或浴缸的水。
  • 和平街幼兒園開展幼兒意外傷害應急處理培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為提高全園教師處理幼兒常見意外傷害的能力,降低突發事件對幼兒造成的傷害,保護幼兒安全健康的成長,12月16日,和平街幼兒園對全體教師進行了以「常見意外事故應急處理」為主題的專題培訓。
  • 世界紅十字日丨中暑、燙傷……這些必備急救知識你會嗎?
    中暑、溺水、燙傷、扭傷、煤氣中毒……意外總是突如其來,若救治不當很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延誤救命。假如我們身邊發生意外,你知道該採取哪些急救措施嗎?今天是世界紅十字日,快來學學這些急救常識,關鍵時刻用得上!
  • 3歲男童溺水,父母的急救釀成大禍!這些急救方法求你別再犯了
    每年夏秋季節,溺水事件頻頻發生。在溺水發生後,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人工呼吸和心肺按壓急救。但由於這兩個方法在操作上有一定難度,所以更多人會選擇「倒掛急救」。不管是社交平臺上,還是媒體,也會宣傳這種「倒掛急救」。只是,這種急救方式在醫生看來,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 一定要收藏,找不到這麼全的急救寶典
    >兒童急救知識, 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 更是有很多留言說, 需要更多的急救知識! 平時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比如孩子在騎自行車時要戴好 手套、護膝、頭盔等。
  • 溺水、中暑、異物卡喉?關鍵時刻,這3種急救辦法能救命
    可當意外事故來臨時,大部分人要麼只想著趕緊打120,傻傻等待醫護人員的到來;要麼對急救措施存在誤解,用一些「土方法」導致意外事故者錯過最佳搶救時機,令人遺憾無比。時間就是生命,突發意外事故時,能否在10分鐘內實施正確、科學的方法進行急救,直接決定著一條生命能否得到挽留。畢竟,醫生也無法從天而降。
  • 幼兒園發生意外事故,如何將傷害最小化?
    在金錢的問題上,幼兒園不要過於計較,尤其是在孩子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懂得妥善處理的幼兒園,不會和家長因為錢的問題產生糾紛。 當事情基本安排妥當,幼兒園最好第一時間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很多情況下的費用都是可以通過意外傷害險報銷的。
  • 生活中常見意外急救指南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意外傷害是世界各國0 -14 歲兒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有90萬左右兒童因意外而死亡,佔兒童死亡率的20%以上。想讓孩子遠離意外傷害,家長們需要提前了解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傷害。當潛藏在身邊的危險發生時,有對應的急救措施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 居家/預防燒燙傷(身材總監燒燙傷彈力衣定製)
    居家環境大多狹小,活動空間局限,加上普遍的電器化與瓦斯設備,使得甜蜜溫暖的家,有時也會變成意外災害的傷心地。雖然現在的醫學已相當發達,但是嚴重燒燙傷病患的死亡率仍相當高。即或治療倖存,所產生的疤痕仍會影響外觀及肢體功能障礙,傷者在肉體上與心靈上均留下相當大的烙痕,社會的接納更是一大難題。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燒燙傷發生場所及原因,提供您居家或戶外活動時參考。
  • 兒童青少年意外頻發該咋辦|孩子|兒童|徐州市兒童醫院|頭部外傷
    關鍵詞: 燒燙傷燙傷急救應牢記「衝、脫、蓋、送」泉山區一名3歲男孩因撞倒了熱水瓶導致燙傷,沛縣的一名2歲大女童因打翻了熱水杯造成了燙傷,他們的燙傷部位集中在臉部、頸部、臂部,燙傷程度從淺二度到深二度不等。記者從徐州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燒傷科了解到,最近來醫院看燒燙傷的孩子可不少,每天都要有2-3例左右。
  • 籃球場最常見的四種意外傷害及預防措施
    ----籃球是對抗性很強的運動,也正是這種激烈的對抗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和戰術,賦予了籃球運動旺盛的生命力,從而吸引了球迷的目光。但身體的碰撞自然少不了意外傷害。下面為戰友們介紹實戰中最常見的四種意外傷害及預防措施。
  • 1.5歲女寶意外磕傷額頭,縫5針留大疤,保護寶寶從家庭意外開始
    像這樣的意外傷害,經常發生。意外傷害成為導致幼兒死亡和殘疾的重要原因,家庭是發生意外的主要場所,而這些意外一般都是可以避免的。保護孩子,從家庭意外傷害開始:1、摔傷寶寶在家中,容易從床上、窗臺、桌子和樓梯上跌落,預防尤為重要。
  • 雲城街道辦:開展消防急救知識培訓
    為提高轄區企業、物管、酒店、商鋪等從業人員對安全工作的重視,預防和減少突發事故發生,6月2日,貴陽市白雲區雲城街道辦聯合白雲區消防大隊、貴陽市安全健康教育中心,開展消防安全及急救、職業病知識講座,轄區重點企業、小型經營場所等從業人員共50餘人參加。
  • 寶安區2018年兒童安全報告發布 這種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高達25%
    此次兒童安全主題演講大賽不僅吸引了專業醫護人員、社工、大學生等群體參加,還吸引了來自騰訊、華大基因等企業的志願者參加,演講的主題涉及新生兒窒息、運動損傷、幼兒環境安全、DNA檔案與防走失、交通安全、動物咬傷、溺水等各與兒童安全相關的各個細分領域,讓大家對兒童安全的認識更加具象、有內涵。
  • ...家庭急救包」清單,另附最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關鍵時刻能救命!
    除了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異物入眼、扭傷、流鼻血、燙傷......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也總是難以避免。因此,家中常備一個「家庭急救包」以及掌握實用的家庭急救常識尤為重要,關鍵時刻能幫助我們保護孩子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