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被媽媽拉脫臼:原來「不經意」的傷害還有這麼多!

2021-01-09 茉莉媽咪育兒日記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由於孩子生活經驗少、好動、避險能力差,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也許你認為自己的孩子保護得非常好,可是當寶寶出生意外傷害,父母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嗎?知道如何進行緊急處理嗎?

粗心媽媽給孩子換衣服,使勁一拽手臂脫臼

前一段時間,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一位媽媽給孩子換衣服,由於毛衣又厚又緊,媽媽就使勁一拽,沒想到居然把孩子的胳膊拉脫臼了!醫生說,5歲以下的寶寶很容易由於拉扯造成孩子脫臼。沒想到,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就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評論區的網友也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也很容易脫臼,可能只是睡了一晚上就把自己胳膊整脫臼了。可見,寶寶發生脫臼是很常見的,並且脫臼的手臂很可能再次發生。

如何預防寶寶脫臼?寶寶的手掌向上並被拉直的時候很容易發生脫臼。不能「人肉當鞦韆」,陪孩子玩耍要注意安全。給孩子脫衣服要當心,不要一隻手生拉硬拽,改用兩隻手慢慢脫衣服。多給孩子補鈣,增強體質,減少脫臼的風險。寶寶脫臼後又應該如何處理?寶寶脫臼後不要隨意亂動,找毛巾、布條進行固定,減少因二次傷害帶來的影響,及時送去醫院就診。在就診之後,還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在這一階段,不要頻繁地使用脫臼胳膊,更不能做一些提、拉的動作。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面臨非常多的意外傷害,父母需要具備處理緊急情況的知識和能力。

寶寶意外受傷怎麼辦,4種常見意外的處理辦法

一、意外摔傷

快速判斷孩子是否意識清醒,是否有大面積出血的情況,迅速就醫。如果孩子有擦傷、流血的情況,及時用酒精消毒、紗布包紮,塗抹一些止血的外用藥。對於疼痛感明顯的地方,可以用冰袋或者冰塊精心冰敷。(扭傷腳不可以冰敷)若孩子的身邊某個部位不能動,可能發生骨折,及時就醫。在寶寶受傷的72小時內,要多觀察,看寶寶有沒有頭暈、嘔吐、臉色蒼白、痛感突然明顯等症狀,如發現異常,還是要及時就醫。

二、燙傷

快速用涼水衝洗,至少10分鐘,降低皮膚的表面熱量,降低損傷。如遇到大面積燒傷,不要急著將衣服脫下來,而是用剪刀將衣服剪開,以免衣服和燒傷部分黏在一起,再次造成傷害。燙傷嚴重時,繼續泡在涼水裡,在緊急處理時快速送孩子到鄰近醫院就診。

三、被寵物咬傷

用清水或者肥皂水快速處理傷口,衝洗10分鐘,用酒精進行消毒。寵物咬傷很嚴重的時候,快速止血、送去就近醫院治療。一定要打狂犬疫苗。

四、誤服藥物

發現寶寶誤食了藥物,及時催吐。父母可以刺激孩子舌根部位,儘可能地吐出來。催吐是治療誤服用藥物最好的辦法,父母要第一時間進行催吐,不要錯過最佳的時間。馬上送孩子去醫院就診,帶上誤服用的藥物。以便於醫生進行判斷。在送孩子去醫院的路上,切忌不要給孩子餵水、食物。

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在孩子發生意外傷害時,父母更要保持冷靜,對孩子進行緊急處理,以減少意外帶來的損傷!

相關焦點

  • 這樣牽拉寶寶,小心關節脫臼!可很多家長都在做!
    因此,袋鼠麻麻希望借這篇文章給家長們提個醒:寶寶的關節很容易脫臼,家長牽拉一定要當心關節脫臼是怎麼回事?關節脫臼的醫學術語是橈骨頭半脫位,多發於4歲以下兒童。 因為4歲以下的寶寶骨骼和肌肉都還處在發育階段,橈骨頭上端尚未發育完全,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穩定性和保護性都比較差。所以在韌帶上施加很小的力就可以造成骨頭輕微脫位——脫臼。
  • 冬天脫衣太用力寶寶胳膊拉脫臼!這樣牽拉寶寶很危險,家長要小心
    進入冬天以來,婦幼保健院康接診了不少手臂脫臼的患兒,主要是因為脫衣服或走路牽拉胳膊用力過猛導致胳膊脫臼,俗稱「牽拉肘」。 穿衣服怎麼會引起手臂脫臼呢?主任表示,這些孩子大多是因為衣服穿的太厚,牽拉胳膊造成的。還有的是因為孩子走路跌倒,大人突然拉胳膊,想阻止孩子摔倒,造成了胳膊脫臼。
  • 寶寶關節脫臼不可不知的幾件事
    寶寶關節脫臼不可不知的幾件事 很多媽媽會在寶寶學走路時緊緊牽住寶寶的小手,以便在必要的時候拉住寶寶,可是,媽媽們可知道,這樣突然的拖拽,很容易導致寶寶的關節脫臼。寶寶身上哪些部位的關節最容易脫臼?最常見的脫臼原因是什麼?脫臼的時候寶寶會有哪些反應?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得到確切的答案!
  • 「虎媽」趕火車拉脫臼孩子胳膊,醫生提醒:這些危險動作需警惕!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件事情:一位寶媽帶著3歲的兒子趕火車,一手拖著行李一手拽著孩子,但由於孩子太調皮不肯好好走路,這位寶媽情急之下使勁拽了孩子一把,沒想到竟然直接把兒子的胳膊給拉脫臼了!事情發生在長沙開往南京的列車上,寶媽拉著孩子上車之後,發現孩子的左臂不能動了,疑似脫臼,於是慌忙向乘警求助。
  • 寶寶脫臼了,正確的處理方法學起來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思考者寶脫臼了,強拉要不得要不得要不得小傢伙一天天長大,呃,或者說一天天調皮起來,麻麻就要360°安全防範起來,特別是那些不顯山顯水、沒有致命危害,偏偏夠折騰的貨,發現起來就需要專業儲備,很考驗粑粑麻麻哦。
  • 媽媽無意一拉 2歲寶寶手臂脫位「牽拉肘」臨床常見
    遇到這種俗稱「牽拉肘」的幼兒常見損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切莫自行復位指導醫生 泉州市正骨醫院急診科學科帶頭人 吳麗寶泉州網4月24日訊 (記者 許奕梅)不經意間猛一牽拉孩子的手臂遇此情況,家長應第一時間帶幼兒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診,最好不要自行給孩子復位,以防二次傷害。互動時一拉手臂 寶寶肘關節脫位「醫生,我家孩子是怎麼了,一直哭個不停。」日前,一對年輕夫婦抱著孩子,心急如焚地來到泉州正骨醫院急診科。吳醫生見男童左側的胳膊低垂著,靠在爸爸的懷裡啼哭不止,大人看著都心疼。
  • 只是拉了下寶寶,胳膊就動不了了,這件事很多家長都遇到過
    1歲以內的小寶寶,在每個人眼裡都是小天使般的存在,粉嘟嘟的小臉,稚嫩的皮膚,是怎麼愛都不夠啊。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更需要家長的呵護,畢竟他過於嬌嫩,很容易受傷。甚至說一個不經意地拉扯,都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傷害。
  • 孩子關節習慣性脫臼就是缺鈣嗎?脫臼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
    文|福林媽咪寶寶是家裡快樂的源泉,爸爸媽媽也都喜歡逗寶寶玩耍,尤其是爸爸會用上拋或者拉拽寶寶胳膊的方式「刺激」寶寶放聲大笑。而一些突發情況,往往就在爸爸拉拽寶寶胳膊的環節發生――拉拽過猛,造成寶寶關節脫臼。有案例表明,如果寶寶關節脫臼次數多了,寶寶就會形成習慣性脫臼。
  • 孩子胳膊動不動就脫臼?專家教你應急處理辦法!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骨科主任 李旭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骨科門診接診了好幾例胳膊脫臼的患兒,大多都是由於家長不經意間對孩子胳膊的不當提拉造成。該院骨科主任李旭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脫臼,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不正當的處理方式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甚至會導致習慣性脫臼的嚴重性後果。4歲以下兒童易脫臼李旭介紹,兒童脫臼部位大多為胳膊,年齡大概在4歲以下,6歲後較少發生,這是因為4歲以下的兒童橈骨頭上段發育還不完全,肘關節囊也相對薄弱和鬆弛。
  • 兒童手臂半脫位就醫經驗寶寶脫臼的處理辦法
    前些日子我家寶寶手臂半脫位,我一共去了三趟醫院,歷時20小時,其間滿滿的都是擔心和忐忑,最終找到了正確的處理辦法,寶寶的脫臼也康復了,所以在這裡告訴大家,寶寶脫臼是很平常的事情,重視但不慌張,只要正確處理很快康復,在這裡我的寶貴經驗一定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以免大家走彎路。
  • 孩子發生關節脫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一、情景再現今天表妹請我們去她家吃小龍蝦,正準備開飯的時候,突然聽見3歲的小侄兒大哭起來,剛剛他還在和姐姐拉著手玩轉圈圈的遊戲,沒有摔倒,也沒有磕碰到任何地方,無緣無故就哭起來了。大家都在安慰小侄兒,叫他別哭了,但是越安慰他哭得越厲害!我突然想到,孩子是不是肘部關節脫臼了?
  • 孩子8歲前這幾個地方最易脫臼,不能用力拽
    知識小編叨叨叨昨天,我的高中同學在班級群裡懊悔地說,因為自己一時生氣,強拉了兒子的小胳膊,竟把他的手臂「拉掉下來了」,也就是脫臼了。後來去醫院復位,同學很是後怕,生怕再傷著孩子,同時,也在班級群裡提醒了我們這些已經當了媽的人——孩子太嫩了,千萬別生拉硬拽!孩子的手臂這麼容易脫臼?
  • 孩子脫臼了我竟然不知道,醫生說這比感冒發燒還常見
    更可怕的是,脫臼過一次的孩子,以後有可能會習慣性脫臼。這幾天特意查了《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也諮詢了相關的骨科醫生。關於孩子脫臼,很想給媽媽爸爸們提個醒。孩子感冒發燒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但同樣常見的脫臼卻經常被忽視。什麼是小兒肘部脫臼?孩子4歲以前,出現肘部拉傷也就是「脫臼」非常常見。
  • 四歲孩子被家長玩成習慣性脫臼,痛苦一生!這個動作真的做不得
    但家長不知道的是,寶寶的韌帶是真的hold不住呀!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胳膊肘脫臼」。很多情況下,胳膊肘脫臼只是因為家長的牽拉姿勢不正確。所以它還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牽拉肘」!1 兒童脫臼一項非常容易被延誤治療的急症!這種病在4歲內的寶寶身上很常見。
  • 寶寶長到12歲前,眼睛最怕四種常見的光,作為媽媽都要了解
    平日裡父母有義務幫助孩子們遠離各種眼傷害。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看著寶寶忽閃忽閃的大眼睛,許多人多不由得感慨,寶寶的眼睛真是明亮又清澈。與成年人相比,寶寶的眼睛處於尚在發育的階段,美麗又脆弱,需要格外加強保護。
  • 因穿脫衣服一月內脫臼3次, 大意家長令一歲男童「很受傷」
    楚天都市報2月1日訊(記者李晗 通訊員 楊麗麗)家長幫助穿脫衣物時用力不當,1歲半男童小龍一個月「脫臼」三次。今天上午,臉上還帶著淚珠的他被媽媽抱著到醫院,醫生通過手法復位幫小龍康復。據小龍的家屬介紹,這是小龍近一個月內第三次因脫臼到醫院就診。第一次是媽媽隔著小龍的棉衣把毛衣拉抻,結果用力過猛令孩子左臂脫臼,第二次是奶奶穿為小龍穿棉衣時,不小心把他的胳膊肘扭了一下導致脫臼。無獨有偶,今天中午,一名4歲的女童昨日也由奶奶領著來到武大中南醫院,這位女童與媽媽玩「你推我拉」的遊戲時,媽媽拉她時用力過猛,令她雙臂同時脫臼,醫生再次通過手法復位解決了問題。
  • 【錦旗飄飄】三歲患兒關節脫位 點讚德醫雙馨好醫生
    「醫生快來,孩子胳膊不能動了」,話音剛落,只見一位焦急的媽媽抱著一個哇哇大哭的幼兒衝進急診室。我院骨科厲薛平醫師立即起身安撫這對母子,結合幼兒症狀後馬上予以橈骨小頭半脫位復位。復位後患兒就停止了哭鬧並能抬起左上肢。
  • 三歲娃調皮不肯好好走路 胳膊被著急趕火車的媽媽拉脫臼
    11月25日,由南京鐵路公安處乘警值乘的G578次列車剛開出長沙南站,一位年輕媽媽急匆匆找到乘警馬旭,說因為自己趕車太著急,三歲的兒子胳膊好像脫臼了。趕車太急跟胳膊脫臼,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不怎麼挨著啊,到底怎麼回事?
  • 3歲寶寶吃出一口「鯊魚牙」,醫生:這些食物,3歲前別給孩子餵
    3歲寶寶牙齒怪異,酷似「鯊魚牙」,醫生:寶媽給孩子吃錯了3歲的童童,因為是父母晚來得子,是全家上下的「心頭肉」,孩子想吃什麼,家裡老人,還有父母,就會給孩子買什麼。但是沒成想,因為這種「嬌寵」,卻讓孩子的牙齒,變得像鯊魚的牙齒一樣。
  •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
    這些行為可能會傷害新生寶寶,別再做了! 寶寶出生後,很多媽媽將全身心的愛給寶寶,恨不得二十四小時都將寶寶帶在身邊。 但媽媽也是新手,寶寶出生,身體等都很不成熟,經不起大人的各種折騰,所以在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時候,這幾種危險的行為千萬別做,不然會傷害到可愛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