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意外燙傷,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涼水?第一步做錯,傷情會更重

2020-12-22 騰訊網

「文/宋媽(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幼兒階段孩子的好奇心強,還不具有辨別危險的能力,如果家長疏於看管,很容易釀成意外事故。

在我國,每年都有超過5萬名兒童因為意外傷害而身故,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後,還有數不勝數的兒童意外受傷事件。

寶寶被意外燙傷,媽媽險些「二次犯錯」

周玉(化名)是一名全職媽媽,女兒婷婷從小到大、事無巨細都是由她親手照顧,看著女兒健康成長,周玉內心充滿了自豪感。

但最近婷婷卻出了事,2歲的婷婷正是好動的年齡,那天周玉把剛燒好的暖水壺隨手放在桌上,沒想到剛學會走路的婷婷踮著腳尖碰翻了水壺,滾燙的開水順著婷婷的小手流了下來,疼得婷婷哇哇大哭。

聞訊趕來的周玉,見到女兒的模樣差點暈過去。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的周玉,趕緊上前打算把婷婷的衣服解開,可婷婷哭個不停,周玉沒辦法,只能抱著孩子到水龍頭下衝涼水。冷水的刺激緩解了燙傷帶來的灼熱感,婷婷哭聲漸小。但周玉不放心,還是趕緊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醫生得悉周玉差點先脫掉婷婷的衣服,忍不住說道:「好在誤打誤撞沒有脫掉衣服,否則脫衣服過程中,衣服纖維會跟皮膚表層黏在一起,一不小心就會將孩子的肌膚撕裂,導致傷情加重。

寶寶被意外燙傷,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涼水?第一步做錯,傷情會更重

1、 先衝涼

孩子意外被燙傷,家長應該立馬進行「急救」處理,用大量的自來水衝洗,可以降低燙傷的灼熱感,起到鎮痛作用。同時,冷水可以防止附著在孩子傷口上的衣服剝離,避免熱量繼續滲透進入肌膚,帶給孩子持續性的傷害。

點擊播放 GIF 0.0M

2、 脫衣服

冷水衝洗持續20-30分鐘左右後,可以慢慢地給孩子脫掉衣服,這個步驟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在脫衣服過程中發現有肌膚與衣服有粘黏部分,一定不要用「蠻力」硬扯,可以用剪刀剪開,注意不要弄破孩子的肌膚。脫開衣服之後,繼續用冷水為孩子燙傷部位降溫。

點擊播放 GIF 0.0M

如果燙傷的面積不大,那麼浸泡冷水疼痛得到緩解,家長可以為孩子塗抹燙傷藥。如果燙傷面積較大,則需要就醫治療。

據有關數據顯示,0~12 歲小兒燒燙傷佔有30%~50%的比率,而大多數原因都是因為家長疏忽照顧造成的。

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燙傷呢?這些細節別忽略:

一:家庭高危區域設置禁區

廚房、衛生間都屬於寶寶的家庭禁區,通常很多時候家長會將熱水瓶放在廚房或者浴室,孩子一不小心碰翻就會導致燙傷。給寶寶洗澡也容易發生意外燙傷事故的時候,洗澡之前,家長應該先接涼水再接熱水更加安全。

除了高危地帶要引起家長注意外,家長最好把熱水都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安裝了飲水機的家庭,要確保飲水機裡沒有熱水,以防止寶寶玩耍時候誤碰燙傷。

二:給寶寶餵食時,注意高溫物

除了給寶寶餵食的食物要保持適口的溫度外,餵食過程家長也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寶寶身上,從而忽略了周圍的「安全隱患」。

如果周圍有放置熱湯、熱粥等溫度較高的液體、流質食物,也容易燙傷寶寶。畢竟低齡段的寶寶本就是活潑愛動的階段,打翻碗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三:冬季睡覺,合理取暖

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很多父母都擔心孩子受涼生病,於是保暖工作立馬跟上。熱水袋、暖水壺各種「神器」輪番上陣,但偏偏就是家長的「好心辦了壞事」。一些新聞也報導過,因為熱水袋滲漏導致熱水燙傷寶寶的消息。

即便是家長要用「神器」為寶寶取暖,也要選擇質量過關的產品,而且裝入的熱水溫度不能太高,不要自己製造「危險」。

孩子被燙傷,都是大人的責任,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畢竟孩子年幼,還不懂得躲避危險,他們因為好奇而「闖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作為家長,不能心存僥倖,更不能掉以輕心。

燙傷如果處理不好,輕則會讓孩子留下無法消失的疤痕,影響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甚至還會威脅姓名安全。

為人父母者,自身必須要樹立安全意識,這是孩子安全的一道有力屏障。而為孩子的安全護航也是父母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任何時候都不能鬆懈安全意識。

那麼,身為父母的您,是用什麼方法防止孩子燙傷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被燙傷,應該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做錯一步可能加重傷情
    小玲家的寶寶今年剛16個月,正是學走路的年紀,過來人都知道,這是小孩最難帶的時期,因為顫顫巍巍的步伐,十分迷幻,而家長為了保護他們,只能一直跟著,很累但又不能放鬆。有一天,小玲正準備做飯,讓寶寶自己玩,一個不注意,孩子就打翻了小玲準備做飯的熱水,這一下,滿屋都是嚎哭的聲音,寶媽小玲非常冷靜,抱起孩子衝到水池給孩子衝涼水,孩子這才冷靜了,二十分鐘後,小玲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 孩子被燙傷後,第一步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涼水?做錯了傷情加重
    吃個飯被湯湯水水燙到了,喝杯熱水被燙到了等等,小意外不斷,家長又不能二十四小時時時刻刻盯著哈孩子,因此最好能學會相關的急救處理方法,以免遇上類似的情況手足無措。孩子被燙傷了,家長應該怎麼進行急救?孩子被燙傷了,哭得聲嘶力竭,這時候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將沾了熱水的衣服脫掉,省得孩子繼續被燙,這麼做,真的錯了,反而可能撕扯到孩子被燙傷的皮膚,萬一孩子被燙的起泡了,家長這麼一脫衣服,孩子衣服底下的那塊皮膚,可能也就沒有了,最終遭罪的還是孩子。那麼,孩子一旦被燙傷了,家長究竟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步驟來進行急救呢?
  • 孩子被開水燙傷怎麼辦!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順序要知道
    有了寶寶之後,各位做家長的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問題,還是衣食住行,都把安全排在第一位。但即使這樣,孩子還會因為各種突發事件而難免受傷,有時還會危及生命。在生活中如果出現這種事情,做家長的實在無法避免,就一定要學會正確的處理措施,再把孩子帶到醫院之前,先給孩子第一手的治療。1.最大的威脅,燙傷雖然寶寶生活中遇到了威脅很多,但是畢竟因為家長的注意,所以孩子被火燒傷以及溺水的概率都不大。
  • 寶寶被燙傷,不先做這步,白白浪費黃金兩分鐘!
    現在,寶媽們先和番茄媽媽一起做一套家庭安全判斷題,揪出家中隱藏的燙傷殺手。寶媽們還記得剛剛你們的答案嗎?正確答案全部是——有哦!如果寶媽你的答案與給出的答案相同,恭喜寶媽,你有很強的安全意識,為孩子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若寶媽的答案有些出入,沒關係,馬上行動起來,對應著改善一下,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吧。
  • 寶寶意外燙傷,學會5招自救!
    孩子意外燙傷,怎麼辦?!新手爸媽肯定會手忙腳亂地不知道如何應對,老一輩的家長則淡定地拿出家裡常用的牙膏、醬油,先給孩子抹上,再用紗布包好,一氣呵成。牙膏抹上去瞬間,確實會有冰冰涼涼的感覺,但是它很快就會凝固,反而影響散熱,而且牙膏裡面含有摩擦劑,會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再來說醬油。醬油,裡面有各種細菌,加重感染。而且,醬油裡含有鹽分,就是名副其實的在傷口上撒鹽!再有,黑乎乎的顏色,抹在傷口上,會影響醫生判斷傷情,加大診斷難度,耽誤治療。除了牙膏、醬油,還有民間常用的紫藥水、青草膏等等,所有的任何東西,都不能第一時間塗抹。
  • 燙傷高發期,基本急救常識要知道
    一看孩子創面,再加上寶爸說的那句話,也就知道孩子臉上是怎麼回事兒了,這就跟我之前那篇關於「孩子隔著衣服燙傷,是先脫衣服還是先衝水」說的一樣,寶媽犯了嚴重錯誤。先脫衣服容易揭掉孩子創面上的一層皮,所以應該先用冷水衝。
  • 寶寶磕碰傷、燒燙傷怎麼辦?正確的處理方法家長要知道
    或者寶寶不小心被燙傷怎麼辦?家長要學會自己判斷寶寶的病情,學一些緊急處理,把傷情和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一、皮膚、軟組織傷1、軟組織傷若皮膚表皮擦傷、部位較淺,僅軟組織受傷,用稀釋的絡合碘消毒傷口。若傷口出血,小傷口的話用冷開水(最好是生理鹽水)把傷口衝乾淨,蓋上乾淨的棉布,用毛巾包紮,到醫院做進一步處理清創縫合。
  • 孩子被燙傷了,家長能夠怎麼做?
    在他們下班或者周末有時間的話,他們也會去爺爺奶奶家陪孩子玩耍。可是是人總會有疏忽的時候。寶寶在用學步車走路的時候就發生了意外燙傷的情況。事情是這個樣子的,寶寶可能是第一次坐到學步車,玩得也非常開心。因為他可以通過這個車車自己來到處的亂跑。可能也是覺得好玩吧,就到處亂撞,速度也非常的快。一不小心就碰到了電視機旁的柜子上。
  • 燙傷、扭傷、異物卡喉 正確處理方法了解一下
    燒傷、燙傷、異物卡喉、跌倒摔傷、受傷出血……一些意外傷害總是發生得猝不及防,處理不當很可能帶來二次傷害。國慶假期,一旦出現這些意外,可以根據北京市隆福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陳雁、普外科主治醫師寧小晶、骨科醫師施建鋒介紹的方法進行緊急處理,避免更嚴重的後果。 燒燙傷 陳雁介紹,燒燙傷發生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處理非常重要,去醫院前可按照「院前五步法」,即「衝-脫-泡-蓋-送」來處理。
  • 孩子被燙傷怎麼辦?緊急處理4步走,連醫生都會稱讚,父母要記住
    媽媽一把抱起兒子,把孩子的手臂放到了水龍頭下面用涼水衝刷,衝了好一陣時間之後,媽媽才用剪刀剪掉了孩子的袖子,之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給孩子處理完傷處之後,連連誇讚媽媽處理得很好。這種方式能夠減輕孩子受到的痛苦,同時起到冷卻皮膚的作用,讓孩子的燙傷不至於繼續擴散。2.剪掉衣服不少父母在孩子燙傷的第一時間,都會手忙腳亂地把孩子的衣服脫下來。
  • 男孩被100℃的水燙傷,寶媽的急救處理方法,醫生都連連稱讚
    這是媽媽剛剛衝好的開水瓶,裡面的水溫高達100度,可想而知多多腿上的皮膚被燙得有多麼嚴重。媽媽此時沒有猶豫,趕緊把多多抱到了衛生間,開著水龍頭就直接對著多多的腿衝去,一直衝了足足20分鐘,然後才趕緊帶著孩子來到了醫院。
  • 男孩被100度熱水燙傷後,媽媽的做法讓孩子傷情加重,醫生呵斥無知
    孩子生性好動,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些意外。比如被熱水燙傷後,就很考驗父母的處理能力了。若處理得好,能降低被燙到的傷害。若處理得不好,很有可能使傷情加重,甚至會大面積留疤。【4歲男童被100度熱水燙傷,隨後媽媽的做法讓孩子傷情加重,醫生呵斥媽媽無知】李女士(化名)是一位全職媽媽,一天,家裡來客人了,就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宴招待。
  • 3歲寶寶被媽媽拉脫臼:原來「不經意」的傷害還有這麼多!
    「文/茉莉媽咪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由於孩子生活經驗少、好動、避險能力差,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磕磕碰碰。也許你認為自己的孩子保護得非常好,可是當寶寶出生意外傷害,父母真的知道應該怎麼做嗎?知道如何進行緊急處理嗎?
  • 寶寶餐廳裡被開水燙傷,媽媽憤怒追責,服務員:是家長點的開水
    尤其是年幼的寶寶,最常見的就是燙傷,在家吃飯還好,碗筷和餐具都是家長很熟悉的,但在外面餐廳吃飯可就不一樣了。有些時候家長沒注意留心到的危險細節,就有可能釀成大禍。前陣子廣州一個媽媽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在餐廳吃飯,結果孩子被熱水燙傷了大腿,當場嗷嗷大哭起來。
  • 寶寶拉臭臭後,第一步用水衝,還是用紙擦?看看你做對了沒?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養育寶寶無非是一件新之又新的事情,很多細節上的問題往往因為不知道怎麼做而出錯,或者就只是詢問老一輩人的經驗。而時代在變化,有的細節性問題也會因此改變……對於寶寶每次拉完臭臭後的護理問題,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處理方法。那麼究竟是應該用水清洗,還是用專門的棉柔紙巾擦拭呢?
  • 做豆漿時,黃豆先煮還是先打漿?很多人都做錯了,難怪不香濃
    做豆漿時,黃豆先煮還是先打漿?很多人都做錯了,難怪不香濃很多人早餐都習慣喝一杯豆漿,熱氣騰騰的豆漿,喝了腸胃都舒服。不過有時候買的豆漿很難喝,就像是粉末衝泡的,味道很淡,豆腥味還很重。因為有些早餐店為了節約成本和時間,很多豆漿都不是用黃豆現打的,都是用豆漿粉衝泡的。
  • 生活中常見意外急救指南
    如果傷口面積大,出血量多,建議先用消毒的乾淨紗布按壓或包紮傷口,然後立即去醫院進行處理。狀況六 燒傷、燙傷衝:清水衝洗被燒傷或燙傷的皮膚(10分鐘左右,如果無法衝洗,請冷敷傷口)。脫:打溼衣物再小心除去,或者用剪刀剪開衣服(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泡:冷水中浸泡10分鐘,燒燙傷面積太大或孩子年齡過小,不必浸泡過長。蓋:用乾淨的紗布覆蓋受傷部位。送:傷口嚴重,請儘快送往醫院就診。
  • 差點截肢,17個月大寶寶被燙傷後,家人接連犯2個錯
    17個月大寶寶被嚴重燙傷,家人卻第一時間塗上醬油……近日,瀋陽某醫院接收了一名僅17個月大的燙傷患兒。患兒前臂到手指部位燙傷嚴重,屬於三度燙傷。等到送到瀋陽的醫院,距燙傷已經過去30個小時,醫生表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孩子傷勢嚴重,這和家長第一時間的錯誤處理辦法有關,也和家長猶豫耽誤了時間有關。小孩的皮膚比較薄嫩,燙傷後一般都會損傷皮膚的全層。醬油是用來醃肉的,塗抹皮膚可以造成更深的損傷,而且對創面的判斷也會產生誤導。」修一平醫師提醒。
  • 被燙出水泡,用涼水衝就行?很多人的步驟都不對
    在生活中就算小心小心再小心還是會有一些意外發生,而燙傷是一個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小意外。如果在生活中被燙傷了,面積又非常大一定要緊急就醫,這種情況非常有可能造成毀容甚至感染危及生命。如果是小型的燙傷自己在家應該怎麼做一些處理呢?
  • 兒童青少年意外頻發該咋辦|孩子|兒童|徐州市兒童醫院|頭部外傷
    伴隨著成長,孩子的好奇心也會越來越強,他們會不斷地嘗試著打開屋子裡所有可以打開的門;也會調動著尚不靈活的四肢,為了自己眼中的某一個目標「橫衝直撞」……當然,在他們活力四射的同時,也時時存有隱患。比如玩耍過程中跌倒摔傷、誤吞藥物導致中毒……如此種種,足以令家長驚心且擔心。那麼,如何科學防護才能避免孩子被意外所傷?發生意外後,第一時間怎麼做可以有效降低急症損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