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父母:我們獨生子女,沒有過兄弟姐妹,怎麼教二寶和諧相處?

2020-12-22 李姥姥話育兒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和兒子的同學麗麗媽媽聊天,他們家姐姐12歲,弟弟一歲半,兩個孩子相差將近10歲。昨天發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弟弟和姐姐一起玩著玩著,弟弟就抬手打了姐姐一下,接著姐姐就發怒了,大聲吼著弟弟說:「你為什麼打我?你打我,我也得打你!」麗麗很生氣地回打了弟弟一巴掌。

麗麗媽正在做飯,轉身聽見兩個孩子打鬧了起來,趕緊跑到客廳一看,姐姐剛打完弟弟,弟弟在那裡聲嘶力竭地大哭,還不停地喊著:「媽媽,媽媽,姐姐打我,姐姐打我,好疼呀,好疼呀!」

姐姐一聽到弟弟這麼說,立刻不願意了,站起來就吼著弟弟和媽媽說:「弟弟先打我的,他打我我就得打回去!」

麗麗媽一看這個情況也不知道該抱抱兒子,還是該哄哄女兒,兩個人各執一詞,「手心手背都是肉」。

麗麗媽和我說:「天天這個樣子快累死了,整天判這種無頭公案。本來我也是80後,從小是一個人長大的,也沒有和兄弟姐妹相處過。這響應國家二胎政策生了兩個孩子,可是這二寶的關係整天吵吵鬧鬧的,這兒子才剛一歲多,就開始這樣。等以後再長大一些,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我特別不想讓姐姐因為年紀大而讓著弟弟,更不想因為要護著姐姐,而讓弟弟備受委屈。遇到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你們家是怎麼處理的呀?」

我們家也是二寶家庭,哥哥和妹妹之間相差7歲半,在別人看來哥哥是能幫著爸爸媽媽照顧妹妹的年紀。可實際上哥哥和妹妹之間也是像麗麗媽說的一樣,經常會發生一些爭執。而且在起爭執的時候,哥哥絲毫不讓妹妹,有的時候還大打出手,妹妹完全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如今我家妹妹已經長到4歲半了,在這些年的相處過程中,我總結了一些經驗,今天特別想分享給像麗麗媽一樣所有80後的爸爸媽媽們,希望在處理二寶的關係時,我們一定要秉持以下幾個原則:

1、明確告訴孩子們不可以動手

爸媽們一定要明確的告訴兩個孩子,如果有爭端的時候,可以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千萬不要動手打人,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避免孩子嗜打成性。

只有提前和孩子說明不能做的事情,才能讓孩子去嚴格遵守。兩個人打鬧,只會兩敗俱傷,沒有什麼和平解決的方法。打一次、兩次還好,如果長期打下去肯定會破壞兩個孩子之間的親密感情,這對於孩子們長久的成長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傷害。

特別要提醒家裡有兩個男寶寶的家長們,一定一定不要動手,如果兩個孩子都長大了,真打起來可能爸媽們都不容易去解決。

2、有問題請孩子呼叫爸爸媽媽

在孩子們之間有爭端和意見不合的時候,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直接去喊爸爸媽媽或當時在家的家長,讓家長們來逐一解決問題。孩子們在爭吵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話趕話或者是一方無理取鬧,無非是想要家長來安撫情緒,其實一般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對錯可言。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朋友們最好先安撫孩子們的情緒問題。明確地用語言告知孩子們:「媽媽已經看到了,了解到了。」孩子們爭吵的時候,往往是想讓媽媽來安撫自己,特別想讓媽媽關愛自己,而這些正是我們可能日常做得不夠完善的地方,多給孩子關愛才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3、日常引導尊敬互愛打好基礎

先分享一個我們家的例子,之前我帶妹妹去早教的時候,經常從早教中心拿一小塊餅乾分享給哥哥,就是那種薄脆的很小的餅乾。可是哥哥每當吃到這一塊小餅乾的時候就特別開心,因為是自己妹妹送給她的。

於是哥哥也「投桃報李」,在學校裡老師給孩子們分巧克力的時候,也厚著臉皮去找老師多要了一顆帶回家給妹妹。兩個孩子的關係總的來說還算不錯,經常會有多帶一些東西分給彼此的經驗。

而且在單獨去超市的時候,孩子們要東西從來都是要兩個,因為要回家送給彼此。相信這些溝通也會為兩個人的相處打下甜蜜的基礎。

4、就事論事判斷對錯適當懲罰

在家裡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好有獎就有罰。但是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最好就事論事,不要翻出陳年舊帳來教訓孩子,讓孩子無辜受冤。

我們家曾經有一次妹妹咬了哥哥一口,哥哥非常委屈。但是姥姥做飯聽到吵鬧後出來看到的卻是哥哥在打妹妹,因為哥哥被咬疼了。哥哥比妹妹大7歲半,可想而知他打妹妹用多大的力氣。

姥姥十分心疼妹妹挨打,於是就吼了哥哥兩句,哥哥當下委屈大哭。等我回到家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做了以下幾件事:

非常嚴厲地責備了妹妹,讓妹妹給哥哥認真道歉,因為咬人是不對的行為。然後妹妹要主動去抱抱哥哥。接下來換哥哥道歉,因為哥哥年紀大,遇到問題的時候應當先叫大人處理,而不是動手還擊,道歉過後同樣要抱抱妹妹。接下來是姥姥給哥哥道歉,因為姥姥沒有了解清楚事實的經過,就責備哥哥,這樣做讓哥哥蒙受委屈,也應當給哥哥正式道歉。當姥姥給哥哥道歉的時候,哥哥眼淚又流下來,看得出是十分委屈。就在這件事情之後,全家都有了深刻的認識,知道要相親相愛,但是不能動手打人。讓孩子們也學會給彼此道歉,這樣才能夠走得更加長遠。

5、不偏不倚平等對待健康共長

在兩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爸媽們儘量要做到平等對待。我們也要理解大寶的心情變化過程,因為二寶剛開始整天乖乖睡覺,不哭不鬧,我們自然會認為二寶就是個「小天使」。

而大寶跟了我們很長時間,在二寶來臨之後,大寶也會各種心理不平衡,所以經常會有一些無理取鬧的時候,我們也要做到理解,多給孩子以關愛,讓孩子平復心情。

像我經常做的就是在哥哥放學回家以後,給哥哥抱抱,在有時間的時候儘量多和哥哥交流,幫助哥哥消除心中的疑慮:「媽媽到底在有了妹妹之後還愛不愛我?」這樣哥哥才會更加疼愛妹妹。

總結:

通過以上的經驗分享,希望能給80後的爸媽們一些參考性的意見。孩子們之間肯定會有各種矛盾不斷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的是正確的關愛,安撫孩子們的情緒遠比解決問題要更加重要

孩子們最看重的永遠都是爸媽的關愛,而這些關愛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希望爸媽們也對孩子多些陪伴,用心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相信兩個孩子都能夠相親相愛地健康成長!

您家處理二寶關係,有什麼問題嗎?可以在評論裡分享給我哦!

我是李姥姥,感謝點讚、轉發或收藏。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也可以私信給我,每天都會有育兒乾貨更新!

相關焦點

  • 乾貨|二胎政策來臨,帶來家有兩寶相對和諧相處的典例
    乾貨| 二胎政策來臨,帶來家有兩寶相對和諧相處的典例 我們親愛祖國,中國在80後,90後的這一代我們都能普遍發現,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戶一個寶。小編是90後,在當年懂事的時候也很好奇,問過媽媽為什麼你那麼多兄弟姐妹,我沒有呢?因為媽媽年紀較大結婚也好敷衍過去,年紀大生不出來唄!
  • 《父母愛情》安傑集資開茶館,優質兄弟姐妹和諧互助,家和萬事興
    如果江衛民是獨生子女,到哪去集資呀。 當然這種和諧互助的前提是,優質的兄弟姐妹多,注意要優質!但是如果這幾個兄弟姐妹人品不好,對兄弟沒有愛心,自私自利,不願意幫他,那他兄弟姐妹再多也沒用。
  • 想讓大寶二寶和諧相處,父母這樣做很重要,別「厚此薄彼」
    我媽詫異道,「天吶,那可怎麼行,你們可是得管管了。」阿姨說,「誰說不是呢,可是又覺得她小,哎.......」 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的相處模式我聽著她倆的嘮叨,想到近期總是聽到類似的情況,大概就是說有了二胎的家庭,老二總是表現的比老大精明,甚至老大打架都打不贏老二,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先來看下大寶和二寶在家裡是怎樣的相處模式?
  • 公益課程丨如何讓大寶二寶和諧共處(附1月公益課表)
    本月開設的課程有《如何讓大寶二寶和諧共處》《父母離婚,該怎麼跟孩子溝通》《智慧的親子溝通》《孩子容易生氣,父母如何引導》這四門,家長們注意收聽。如果不能及時收聽也沒關係,隨時打開我們的微信,有音視頻哦!
  • 長大後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好處嗎?
    說起兄弟姐妹就不得不提起80後這代獨生子女了,這代孩子是最孤獨的。從小的時候就是姊妹一個,沒有兄弟姐妹,童年獨自享有父母的牽掛。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沒有實行計劃生育,計劃經濟年代每家的孩子都是相當多的。這是新中國後第一次生育高峰,後來就有了第二次生育高峰。
  • 沒有兄弟姐妹的你
    像很多獨生子女一樣,她被護士從產房抱出來,迎接她的是七大姑八大姨,又一個中國家庭的「小皇帝」誕生了。而今,母親面臨著「生門」,陳揚沒有兄弟姐妹可商量,她一個人的決定都可能關乎母親的生命或是餘生的生活質量。陳揚們可能是政策意義上的唯一一代獨生子女,分散在約1.6億戶家庭裡。
  • 章子怡家醒醒盼著寶寶降臨,明星家的多個孩子能相處和諧,為什麼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很多明星媽媽都生了二胎或者三胎,而且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家多個孩子和諧相處的場景,不像我們普通人家兩個孩子打的不可開交的場景,這是為什麼呢?章子怡發微博稱醒醒盼著小baby的降臨,看來是好事將近了。其實不止醒寶盼著,我們大家也盼著呢,多一個孩子肯定更熱鬧。
  • 獨生子女和二胎家庭有何差別?別讓愛的天秤失衡,公平對待很重要
    二胎家庭的利與弊利孩子不孤單父母的陪伴和兄弟姐妹的陪伴不一樣,其實孩子更喜歡跟同齡人親密,而孩子從小跟兄弟姐妹相處,他們也會感受到陪伴和溫暖,並學會分享分擔養老負擔獨生子女一人贍養多位老人實在有壓力,但如果是多子女家庭,就會減輕這種壓力,兄弟姐妹多,兄弟姐妹間互相有個依靠。
  • 為什麼父母不在,家裡的兄弟姐妹就疏遠了?4個很現實的原因
    不過在二胎政策全面鋪開後,也有很多家庭加入拼生的隊伍,二胎父母想著「等到我們老了以後,孩子們彼此間還能好好守護對方。」「獨生子女太孤單了,孩子們彼此有個伴。」父母們拼生的初衷充滿了滿滿的柔情,可是多子女家庭也面臨著,父母去世後,孩子們間日漸生疏的窘況。
  • 2019年元旦起,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財產,家裡親戚都有份?
    2019年元旦起,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財產,家裡親戚都有份?三農戶口本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現在農村大多數家庭裡面都只有一個孩子,尤其是未來一代的80後90後,獨生子女就更加多了。而且家裡面有一個孩子,將來在面臨著父母去世的時候,那這筆財產在大家心裏面當之無愧就是獨生子女的,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其實大家應該弄清楚,2019年元旦後大家一定要謹記住了。不能再糊塗了!2019年起,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財產了!家裡面的親戚都有份,真的是這樣嗎?聽聽專家怎麼解釋?
  • 中國家庭|獨生子女一代對父母和配偶父母的照料意願
    與不情願的配偶一起照顧兩對年邁的父母將是主要的壓力來源,特別是對女方而言,她們可能需要承擔大部分的實際照料任務。有幾位男性訪談者尚未考慮到對未來配偶父母的照料問題,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方面,這說明他們自己的父母從來沒有向他們提出過這個問題,這或許也意味著儒家父權觀念的延續。另一方面,年輕男性比年輕女性在對未來的規劃方面往往更遲一些。
  • 兄弟姐妹之間應如何相處
    兄弟姐妹的關係問題,是大家庭時代遺留下來的,現今還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尤其是在兄弟姐妹都成立各自家庭後如何還不懂得如何相處,不動用一些小技巧和藝術,必然會影響到家庭的和睦。我們常見的兄弟姐妹之間相處不來的因素大約有這麼幾種:一是只考慮小家庭。
  • 親姐妹同時生娃,倆寶寶猶如雙胞胎,真相大白後姐妹斷絕關係
    妹妹看瞞不住就說了真相,原來妹夫不能生育,他們想採用人工受孕的方式,妹妹又無意中得知姐夫捐過精,她就想用姐夫的,也算是種緣分。本想一直瞞著,沒想到被姐姐發現了。雖然丈夫沒有背叛,但小李還是無法過去心裡這一關,一氣之下跟妹妹斷絕了關係。
  • 有種「失誤」叫父母衝大寶顏值生二胎,老大美如花,老二哈哈哈
    想法是多麼的美好,然而現實可能會給你「致命一擊」,等到二寶落地後, 這些衝著大寶顏值去生二寶的媽媽們只能仰天長嘯:失誤啊失誤!有種「失誤」叫父母衝大寶顏值生二胎,「顏值差」看懵網友:這倆人是一個爹媽?第一位網友一胎是個非常漂亮的小公主,五官秀氣,皮膚白皙,稍加打扮後更是靈動可人。
  • 為父母兄弟姐妹一味付出,換來的卻是反目成仇,親情應該AA制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沒有天生誰該對誰好,一味地付出,得到的不是感恩,而是變成仇人。01.父母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王叔叔今年60多歲了,他是家裡的長子,他有2個弟弟和2個妹妹,從小到大吃苦受累最多的就是他。
  •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就成了親戚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各自就成了親戚。父母在世時,人生還有根基,心靈還有歸宿。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父母在時,兄弟姐妹都是家人,經常聚一起,有說有笑,而不在就是親戚,來往越來越少,熱情越來越少了。親人之間即使有點小矛盾,千萬千萬別吵架,只要一吵架,就傷了感情,難得癒合,便成了仇人,最後鬧得永遠不再來往。而父母在親兄妹都和諧相處,互相幫助。
  • 聽說獨生子女認為,表親堂親和親生的一樣,真的嗎?
    從他的反饋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認為表親堂親和親生兄弟姐妹一樣親。我講到打算買房的時候不和親戚借錢,只問父母拿點湊首付,剩下的部分靠消費貸。他評論說:「你表哥堂哥那麼多,和他們借唄,他們肯定願意的。」我當然張不了這個嘴,畢竟不是親生的,關係怎麼好都隔著一層,人家也有自己的日子要過。
  • 獨生子女一代開始負重:焦慮在父母生病那一刻被激活
    像很多獨生子女一樣,她被護士從產房抱出來,迎接她的是七大姑八大姨,又一個中國家庭的「小皇帝」誕生了。而今,母親面臨著「生門」,陳揚沒有兄弟姐妹可商量,她一個人的決定都可能關乎母親的生命或是餘生的生活質量。 陳揚們可能是政策意義上的唯一一代獨生子女,分散在約1.6億戶家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