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獨生子女認為,表親堂親和親生的一樣,真的嗎?

2020-12-22 妖妖其華

有一個關係比較密切的同事,聊天時喜歡打聽我的生活並發表言論。從他的反饋中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認為表親堂親和親生兄弟姐妹一樣親。

我講到打算買房的時候不和親戚借錢,只問父母拿點湊首付,剩下的部分靠消費貸。他評論說:「你表哥堂哥那麼多,和他們借唄,他們肯定願意的。」

我當然張不了這個嘴,畢竟不是親生的,關係怎麼好都隔著一層,人家也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對同事打包票的態度感到很詫異。

他繼續說:「沒差啊,反正我表哥堂哥和親生的沒區別的。」至此我才忽然想起來,他是家裡的獨生子,他的表親堂親基本也是獨生子。

那麼,表親堂親和親生兄弟姐妹真的一樣嗎?

作為一個非獨生子女家庭出身的孩子,我自己可以很確定地說:不一樣。

最基本的一條,親生的兄弟姐妹,大的帶大小的,照顧吃、照顧拉、照顧學習、照顧工作,哥哥姐姐就是弟弟妹妹的另一個監護人,這樣日積月累起來的感情,每次放假才相聚的表親堂親怎麼比。

再有,親生的兄弟姐妹一起分享父母的愛和關注,一起承擔父母的怒火和失誤,他們共同感受家庭無數次的爭吵和歡笑。這樣的甘苦與共,「別人家」的表親堂親怎麼比。

最重要的一點,將來父母老了,親生的兄弟姐妹可以相互依靠著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換到表親堂親身上,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要操勞,姑姑姨媽生病了買束花來看看已經算得上有心,怎麼能奢求他們和親生兄弟姐妹一樣。

我不確定是否存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網友們持有著相同的觀點,但是我想對那些確實如此認為的人說:表親堂親真的和親生的兄弟姐妹不一樣。如果你覺得一樣,那只不過是從沒感受過有親生兄弟姐妹是什麼樣的。而且更幸運的是,你的表親堂親也恰好都是獨生。但凡他們有個親弟弟妹妹,你就能在相處時明顯感覺到落差。

@妖妖其華 最後想表達的是,當你們為人父母之後,如果有條件就給孩子填個兄弟姐妹吧,絕對不虧。

相關焦點

  • 獨生子女的個性存在缺陷嗎?心理學家:和非獨生子女相比沒有差異
    導讀:30多年前的獨生子女現在過得怎樣?我國從1978年將計劃生育政策正式寫入憲法,1980年確定下「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子女」的人口政策基調,直到2016年1月1日才終止實施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社會對獨生子女存在固有偏見不得不承認,無論中外,社會對獨生子女的個性是存在一些固有偏見的。
  • 獨生子女是婚戀市場的香餑餑?這位女士的「遭遇」和你想的不一樣
    難不成我以後和您兒子結了婚,就不能再管我父母了嗎?他們就我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就該老無所依嗎?如果真是雙方父母同時生了病,那就各自負責各自的爸媽不就好了嗎,會有什麼矛盾?本來就不是多大的事,您為什麼非要揪著不放呢!」男友的母親冷笑了一聲,「閨女,你看我還沒說啥呢,你就開始生氣,這以後真住到一起了,咱們是不是會鬧得不可開交啊?
  • 從美劇《緊急呼救》看,為什麼當代獨生子女需要生育
    她認為,有了母親她才有家,母親賦予她這所房子愛,使它能成為家。因此艾比堅持自己照顧母親。卻在一次體力不支的熟睡後,發現母親竟自行離去。驚恐的艾比此時接愛了911消防員雄鹿的幫助—雄鹿愛著她。最終找到了母親。
  • 「男生真的覺得跟誰結婚都一樣嗎?為什麼?」哈哈哈神評真相了!
    男生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被家長催婚,這個時候還沒有找到自己另一半的原因,是覺得跟誰結婚都一樣嗎?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小編可不這麼認為,如果有自己心愛的女孩,誰還聽長輩的話去相親,碰到合適的、會過日子的,就相處一段時間,不反感就這樣拍板結婚了,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你們實話說,真的認為和誰結婚都一樣嗎,不是為了敷衍長輩,男生在找自己另一半的時候,標準是什麼?
  • 向太超有愛:雖說不是親生,但又像是親生兒子一樣孝順我們
    12月16日向太在社交平臺上面更新一則狀態,正文中向太這樣寫道:雖說不是親生,但又像是親生兒子一樣孝順我,又愛向佐哥哥,人心地善良,又愛動物,單純乾淨,他不大紅大紫老天都不幹啦。向太嘴中說的這個人就是歌手蕭敬騰,就在前幾天蕭敬騰在社交平臺上面發布了自己全新的單曲MV,向太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立馬趕來支持,看著向太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照顧著蕭敬騰,就能夠看覺到平日裡他們之間的交情是有多麼的深,向太語句中的話語就像是家中的長輩在炫耀自家的孩子一樣,看著就超級有愛。
  • 「棄女」肖晶晶:親生父母聽說她考上博士,想用50萬換回親情
    他們把她帶回家,並且取名肖晶晶, 從此待她像親生的女兒一樣照顧。 1、少年時期的肖晶晶 肖晶晶很小就懂事了,她認真的學習,希望有天能幫助這個貧困的家庭翻身。學習之餘,她也幫助父母做家務,減輕家庭的負擔。
  • 獨生子女能繼承遺產嗎?新民法典:獨生子女不等於唯一法定繼承人
    在大家的固有認知中,尤其是多為獨生子女的80後、90後看來,完滿的繼承父母遺產理所應當。但是,等到2020年12月31日《繼承法》失效,囊括《婚姻法》、《物權法》、《合同法》的等九部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新《民法典》誕生,獨生子女的遺產繼承還能這麼順利嗎?
  •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未來婚戀市場上,這3個優勢很明顯!
    更何況,結婚對象是獨生子女還是非獨生子女,這些都很重要嗎?對此,瑤瑤的母親向瑤瑤說明了原因1獨生子女的家庭關係更簡單與獨生子女的結婚,不需要處理婆媳以外的兄弟姐妹的關係和非獨生子女的結婚,除了和對方父母的關係以外,還有和小姑子小姑子小舅子等的關係如果對方的家庭是兩個兄弟,就會面臨複雜的婆媳關係,如果婆婆再把兩個兒子和兒媳分開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成獨生子女家庭首選
    從1980-2016年,在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下,中國誕生了近1.8億獨生子女。 受到獨生子女的影響,我國男女人數不再那麼失衡,這也就代表獨生女不在少數。
  • 第一批「獨生子女」過得怎麼樣?二代「獨生子女」才真正值得擔憂
    一眨眼,現在這一批獨生子女都奔四了,孩子都快念大學了。4個老人、兩個年輕人、1個小孩的「421」結構實在太常見,第一代的獨生子女作為中間層,確實有點難受,特別像深圳這樣的高生活成本的城市。有什麼難受的,很多大家都說過就不重複了,只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像我們這種家庭結構的人最害怕什麼?其中一件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老人生病。
  • 獨生子女家庭的未來,能和多孩家庭相比嗎?20年後差距一目了然
    近幾年,獨生子女家庭和多孩家庭的爭議越來越大,有的人覺得獨生子女家庭很好,減輕自己的經濟壓力,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也可以達到一個不錯的標準。但也有人覺得多孩家庭很好,尤其是二胎政策發布之後,很多家庭都加入了二胎生育大軍,雖然經濟壓力有些大,但是,看著孩子們又覺得很幸福。
  • 獨生子女一代開始負重:焦慮在父母生病那一刻被激活
    像很多獨生子女一樣,她被護士從產房抱出來,迎接她的是七大姑八大姨,又一個中國家庭的「小皇帝」誕生了。而今,母親面臨著「生門」,陳揚沒有兄弟姐妹可商量,她一個人的決定都可能關乎母親的生命或是餘生的生活質量。 陳揚們可能是政策意義上的唯一一代獨生子女,分散在約1.6億戶家庭裡。
  • 流傳兩千多年的謎題,呂不韋真的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嗎?
    那麼,呂不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呢?個人認為大概率不是。關於秦始皇生父之謎,根源在於司馬遷的記載衝突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在正史中的地位極高,但也正因如此,由於司馬遷在《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中不同的記載,導致秦始皇的身世變得撲朔迷離。
  • 「獨生子女」家庭日子難過?真實情況完全打臉,過來人表示很輕鬆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家庭都選擇了要二胎,因為感覺獨生子女的壓力非常大,到了父母晚年的時候,獨生子女應付不來。而獨生女嫁給獨生子大多數人感覺未來日子很難過,畢竟上有四個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娃,夫妻壓力比較大,可是真正的過來人卻表示,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獨生子女將來日子難?
  • 獨生子女家庭的利弊,和多孩家庭相比越來越大,差距一目了然
    獨生子女和多娃家庭有不同,十年的差距太可怕,你會選哪種?最近和朋友說到生孩子的話題,只有一個孩子的她表示自己堅決不會再生了,現在的生活非常美好,尤其是和身邊生了兩個孩子的親戚朋友比起來。獨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都有利有弊,只要自己想清楚了,就不怕差距。獨生子女和多子女家庭都有哪些利弊?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很多人不知怎麼選獨生子女更能集中資源培養孩子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家裡都會集中資源培養孩子。
  • 他曾預言地球多次變故,認為中國將是「救世主」,這是真的嗎?
    他曾預言地球多次變故,認為中國將是「救世主」,這是真的嗎?火星男孩是所有預言者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言論曾經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其中也包括最為著名的科學家霍金,那麼聞名於世界的火星男孩到底做過哪些預言呢?又有幾個真正的成為了現實呢?
  • 獨生子女和二胎家庭有何差別?別讓愛的天秤失衡,公平對待很重要
    其實二胎家庭跟獨生子女家庭本就有差距,孩子越長大就越能體現,是很現實的問題。獨生子女的利與弊利獲得關愛獨生子女家庭可以享受更優渥的經濟待遇,獲得所有人的關愛,是家裡的焦點,一般情況下,獨生子女的性格也是活潑開朗的,性格總是呈現積極向上的一面
  • 中國1.8億獨生子女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已經來臨!
    我和你一樣,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知青」。請記住我們的共同的名字,將「知青」二字,永遠銘刻在你我的心上。父母漸老,孩子還小,中國1.8億獨生子女的危機,已經來臨!前不久,一張名為「獨生子」的照片擊中了無數人的心。照片裡的中年男子守護在父母床邊,背影中透出沉重的壓力,它可能就是現在的我們,或者不久之後的我們。
  • 媒體稱中國獨生子女面臨「親戚奇缺」困頓
    但在傳統年文化的影響下,也有不少獨生子女開始主動尋找親情。親戚漸少 獨生子女的「孤寂」年「今年春節,就走了兩天親戚,一天是舅舅家,一天是乾爹家。剩下的時間,都是與同學、朋友打牌、唱歌中消磨的。」身為獨子的鐘全平說,「小時候跟著爺爺、奶奶要走親戚,十天半個月都走不完,現在過年,總覺得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