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愛恨隨意。
文/涵美一
圖/來自網絡,侵刪
時常會聽身邊的獨生子女說,找結婚對象一定也要找獨生子女,因為面對的事情少、家庭矛盾也少。
也正因為此,這些朋友在談對象時,得知對方不是獨生子女,往往會快刀斬亂麻的「說斷就斷」。
以至於,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獨生子女在婚戀市場上很有優勢,可是,今天聽了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又發生了很大的改觀。
我的朋友小美,獨生女一枚,人如其名,美麗大方、知書達理,985大學研究生,現在一家大央企工作,老家在二線城市,父母都是當地知名大學的教授。
前幾年忙著拼事業無暇顧及感情的她,最近這一年好不容易想放鬆一下,尋覓一下那個他,結果卻因為是「獨生女」被嫌棄。
小美於今年6月份經熟人介紹認識了一個男性朋友,一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經過了解,小美得知他來自三線城市,家中還有一個妹妹,父親國企中層幹部、母親事業單位,家境和小美也算不相上下,鑑於兩個人也挺聊得來,小美便和他相處了大半年。
這一番接觸下來,雙方也都好感倍增,於是順理成章就發展成了男女朋友關係,就在小美以為男友將是自己的Mr.right時,卻被他的母親「打了臉」。
上周末,小美拗不過男友的勸說,跟著他回了老家去見了父母。
最初,男友的父母對小美印象也頗為不錯,對她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後來,在談及家庭條件,得知小美是獨生女時,男友的母親突然變了臉。
「雖然我家是一兒一女,但我女兒嫁了人後,家裡也就兒子一個了,以後你們結了婚,四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會不會壓力大了點?」
聽到男友母親的問話,小美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理解您的意思,阿姨,暫且不說我父母的身體都很硬朗,更何況,他們都有退休金,養老這一塊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假如真到了忙不過來那一步,也是可以花錢請一個護工的嘛。再說了,嫁出去的女兒也有給父母養老的義務,無非是多少的問題,這個到時候都可以商量的。」
對於小美的回答,男友的母親有些不悅,「那可不是這樣說的!自古以來,養兒防老,給父母養老大都是兒子的事,哪有讓女兒操太多心的,我不管別人家是什麼樣,我們家自然是兒子多承擔一點,要不然女兒結了婚天天朝娘家跑,以後我女婿也會有怨氣的是不?你們家就你一個女孩子,你可能不懂這些。」
男友母親的這番說法,讓小美有些尷尬,她本想接著反駁一句,無奈被男友拽了一下衣袖,扯開了話題。
「好了,媽,人家第一次來,你就別說那麼多了,本來孝順父母就是子女應該做的,以後我們兩個都多操點心、多給雙方父母盡點孝,不就好了嗎?你就不用管這些了!」
誰知,儘管男友出面說了這些話,但他母親依舊不死心,「你懂什麼!真是父母上了年紀、生了一場大病啥的,你就知道那時處理起來會有多焦心、發愁了!咱們家還好一點,像她們家,遇到事情都沒有人可以商量,以後都落在了你頭上,所以,這些問題,必須提前溝通一下,省得到時候矛盾不斷。」
聽到男友母親的話,小美忍不住升了語調,「那阿姨您說怎麼辦?難不成我以後和您兒子結了婚,就不能再管我父母了嗎?他們就我一個女兒,沒有兒子,就該老無所依嗎?如果真是雙方父母同時生了病,那就各自負責各自的爸媽不就好了嗎,會有什麼矛盾?本來就不是多大的事,您為什麼非要揪著不放呢!」
男友的母親冷笑了一聲,「閨女,你看我還沒說啥呢,你就開始生氣,這以後真住到一起了,咱們是不是會鬧得不可開交啊?本來嘛,我有兒有女,老了、病了他們都可以幫一把手,但是你父母呢,到時候可全都要靠我兒子了,我說的不是事實嗎?你有什麼不滿的呢?怪不得人家都說,不能找獨生女,嬌慣、自私、目中無人、說都不能說一句。本來嘛,我還在疑慮,到了你這個年紀(小美今年31),條件也不算差,怎麼能還沒結婚?想來性格上也一定是有些原因的。」
「阿姨,您怎麼說話呢!咱倆到底是誰在咄咄逼人?對不起,也許,我真的配不上您兒子,打擾了!」說完這句話,小美拎起包衝出了家門。
男友見狀,厲聲呵斥了母親幾句,本想追上前的他,被母親攔了下來,她高聲說道,「你別追了,我就說了幾句,她就這個樣子,你難道沒看出來嗎,她不適合你!我們家不能找獨生女!嬌慣、脾氣大、以後指不定多難伺候。」
後來,小美剛下了電梯,男友就追上了她,雖說他又是道歉,又是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會說服母親,但小美還是果斷地拒絕。
小美在和我說這些的時候,一臉苦笑:「誰說獨生子女在婚戀市場是香餑餑的?我還沒嫌棄有小姑子的家庭不好相處呢?反倒被人家嫌棄是獨生女,以後父母的養老是一個問題,還因為反駁了幾句就被說成脾氣大,真是比竇娥還要冤。再說了,我不過31歲而已,在這個年紀沒結婚就是性格問題嗎?」
我忍不住大笑:算了,以後你也找獨生子不就行了,沒什麼好耿耿於懷的,只能說三觀不同、不必強融,早一點看清也好,省得結了婚才發現問題。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聽到有家庭反對找獨生子女的理由是擔心太過嬌慣、脾氣不好、難相處的。
當然,我也可以理解,畢竟,一般而言,獨生子女的家庭相對來說比較優渥,再加上只有一個孩子,父母自然寵愛的多一些。
只是,獨生子女就一定嬌慣、自私、難伺候嗎?
我覺得並不能以偏概全。
實話講,生活中,對於「獨生子女」,不同的人確實有不同的看法、認知。
有人覺得獨生子女很好,兩個家庭融為了一個家庭,為了子女,雙方父母會凝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一大家人其樂融融。
當然,也有人會認為獨生子女不好,最主要的就是父母的養老問題,尤其是獨生子與獨生女結合的家庭,四個老人的養老壓力就壓在了兩個年輕人身上,到時候很容易心力交瘁。
說到底,還是不同的環境帶來的認知不同罷了:子女多的家庭會覺得獨生子女太孤單、嬌慣,獨生子女的家庭也會認為子女眾多的家庭生活瑣事繁雜、拉扯不清的事情太多。
當然,也有子女眾多的家庭希望找一個獨生子/女。
其實,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擇偶、評判標準,但大多時候,婚姻過的是否安寧、如意,還是要看兩個「當事人」。
獨生子女的家庭不一定沒有是非,而子女眾多的家庭也不一定就沒有別人幸福。
任何時候,要想有一個美滿、順遂的婚姻,除了雙方互相理解、尊重,更多的還是要取決於自己:經濟獨立、精神獨立。
經濟獨立決定了你可以脫離父母的資助、「掌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而精神獨立則決定了你是否有主見、有自己的想法,不事事依賴、順從父母,在遭遇家庭紛爭時可以有一個不偏頗、拎得清的態度。
不管是獨生子女也好,非獨生子女也罷,與其糾結ta的脾氣,不如仔細考量、觀察ta是否有一個好的家風和人品。
好的家風,會讓家人和諧、家庭和睦。
而好的人品,則保障了婚姻的安寧、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