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的責任

2021-01-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要為國家的重大需求、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改善人民生活獻身研究。」對於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們的國家更美。」

雖已年過古稀,郝吉明依然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這是我的專業,我的責任,也是我應該有的擔當。」

研國家之所需

「青年人要有成為國家重要科技創新力量的擔當和責任,力量源於責任,精神貴在堅韌,勤奮鑄就精品,務實才能求真。」 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從美國學成回清華任教的博士,郝吉明時常這樣告訴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定從國家建設需求出發,面向國際前沿,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環境持續發展。」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郝吉明立即意識到,疫情將帶來一定的環境風險。郝吉明聯合其他幾位院士和專家向國務院提出《關於注意和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次生環境風險防控與應急措施的建議》。

隨即,科技部和中國工程院推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與環境的關係及風險防控》應急攻關專項項目。「這個工作非常及時,重大疫情引起的環境風險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較早的應對」,郝吉明說。

郝吉明立即帶領項目組開展研究,推動建立完善應對國家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次生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應對技術支撐體系,研究團隊率先提出了「自然宿主-帶病毒環境介質-人類」的新冠病毒來源及傳播可能路徑假設,受到國務院高度重視和重要指示。

郝吉明說:「作科研要務實,要以為國家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服務為目的,而不是發幾篇文章,不跟國家建設相結合的科研,是沒有意義的。」

郝吉明參加學會活動

面向國家需求,郝吉明擔任了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協第五批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等職務,始終圍繞國家建設需求開展科研,為實現百姓對藍天渴望的夢想而奮鬥。

站在人民的角度看問題

2020年不僅是與新冠疫情鬥爭的一年,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這一年,郝吉明分外忙碌。作為評估專家組組長,除了要做好評估工作之外,他還要在收官之年做好大氣汙染防治的重要工作。

治理大氣汙染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攻堅作戰任務。因此,郝吉明深耕的領域時常面臨很多挑戰,「站在多數人民群眾的角度看問題」是他做判斷的重要依據。

「大氣汙染防治是一個涉及各個方面的系統工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下,如何既保證能源供應又保護大氣環境?」這是郝吉明開展燃煤治理工作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千家萬戶不燒煤顯然不是辦法,要清潔高效集中地利用煤炭。」於是,郝吉明帶領團隊從保護環境和滿足人民生活的雙重角度出發,領導制定和實施了中國燃煤行業的大氣汙染防控政策。

如何協調經濟和環境的關係,也是大氣汙染治理面臨的挑戰。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汽車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機動車汙染成為城市的突出問題。舊車改造成為當時控制機動車汙染的途徑之一,但郝吉明團隊則認為加快研究新車排放標準才是最經濟和最具減排潛力的途徑。

「新車標準會阻礙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嗎?」面對這樣的質疑,郝吉明犀利地反問道:「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是要跟世界綠色發展潮流一致,還是要做大街上冒著黑煙的汽車產業?」

於是,他帶領團隊構建了「車-油-路」一體化的機動車排放汙染綜合控制體系,率先在北京開展實踐,並持續推動中國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與先進國家接軌。此外,郝吉明及其團隊還因對柴油車汙染控制方面取得的成績,榮獲了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清潔空氣獎。

三尺講臺「築夢人」

「大事業大眼界大勤勉,好學問好擔當好先生。」郝吉明的學生們曾為他寫下這幅對聯,他也留給同學們「一輩子為學,與時俱進」的治學理念。

郝吉明曾說:「要當好院士,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為我們國家的工業界、工程技術界培養人才。院士仍然是一名教師,應當承擔人民教師的責任。」

郝吉明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了6門課程,主講的《大氣汙染控制工程(含實驗)》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主編的《大氣汙染控制工程》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材,是目前我國應用最廣的環境類教材。

40多年來,他一邊做環境的守護者,一邊做學生的引路人,培養了110多名博士和碩士,隊伍中湧現出中國工程院院士等一批守護祖國藍天的中堅力量。

郝吉明(左)接受央視主持人採訪

郝吉明這樣要求他的學生,「首先要有報國之志,我們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其次要學報國之能;第三要建報國之功,要強調對國家的貢獻而非追求個人利益。」

不僅如此,郝吉明還告誡學生作科研求真務實,不能以論文為導向,要從國家經濟建設遇到的問題、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遇到的問題中找題目。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和「良師益友獎」、帶領的環境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團隊……眾多榮譽的背後,是郝吉明對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的踐行。

(來源:中國科協網)

研究|諮詢|服務|交流

【2020年中國能源研究會系列報導】2020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圓滿結束【2020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導】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儲能專委會「儲能創新應用促進多源融合發展」專題論壇在京召開【2020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導】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高質量發展核電 助力能源轉型」專題論壇成功召開【2020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導】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網際網路專委會年會分論壇「靈活電力市場助推綜合能源發展」專題論壇在京召開【2020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系列報導】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委會「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革命與企業轉型」專題論壇成功舉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研究會,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合肥市財政局:「卯足勁」打贏藍天保衛戰
    合肥市財政局:「卯足勁」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以來,合肥市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積極發揮財政職能,著力在增投入、調結構、轉方式上下功夫,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區域空氣品質控制中心:打贏藍天保衛戰,他們是泰安環保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郭健 江煥冉「我們要跳起摸高,緊盯目標,每天必爭,每微克必爭,在最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打好打贏藍天保衛行動收官戰,創造最優戰績!」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在這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區域空氣品質控制中心,在負責人葛衍珍的帶領下,早早吹響了打贏藍天保衛收官戰的「衝刺號角」,深入下沉,時刻保持高戰鬥狀態,堅決扛起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政治責任。有人為了夢想而工作,有人為了理想而奮鬥。
  • 迎「藍」而上 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 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考核年」當前正是各項工作任務衝刺攻堅的關鍵時期 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為了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市有關部門迅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成都市委、成都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擔當實幹、動真碰硬、攻堅克難,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只爭朝夕的精神、最嚴最高的標準、有力有效的措施,提前完成成都市下達的大氣汙染防治目標任務。
  • 黑龍江·同江:「天眼」高懸科技助威 打贏藍天保衛戰
    10月20日,隨著「佳木斯市關於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公告」的發布,2020—2021年秸稈露天禁燒藍天保衛戰再次打響為打贏今年的藍天保衛戰,我市啟動了秸稈露天焚燒智能監控中心,利用「高空天眼,」緊盯秸稈焚燒。
  • 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科技巔峰,致敬「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胸懷「兩個大局」,堅持「四個面向」,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推進國家現代化創新爭先,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等六部門共同評選出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並向全社會發布「2020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
  • 打贏藍天保衛戰,應向「北京標準」看齊
    >  據報導,北京正在構建天地空一體化監測體系來治理大氣汙染:覆蓋全市16個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35個自動監測子站,覆蓋全部街鄉鎮的1000餘個PM2.5和粗顆粒物(TSP)高密度監測網絡微站,1.2萬輛重型車被納入車輛排放監控平臺,同時利用衛星遙感高科技監控裸地,加強揚塵汙染源頭治理,各類工地安裝2500餘套揚塵視頻監控系統,每月對全市各區1400餘條道路塵負荷情況開展走航監測……越來越多的藍天
  • 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北京首都機場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綜合地井系統研發之路創新思路,善於發現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民航局《機場使用橋載設備替代飛機APU推廣工作》的要求,積極推進APU替代設施的建設,大興機場作為國內首家全面應用地井的綠色機場,飛行區內共建有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提升裝置126臺,覆蓋5座指廊,該地井系統結合400Hz靜變電源及飛機地面空調設備替代了傳統飛機
  • 重拳整治揚塵汙染 提升藍天幸福感│開福區攻堅實幹打贏藍天保衛戰④
    重拳整治揚塵汙染 提升藍天幸福感│開福區攻堅實幹打贏藍天保衛戰④ 2020-12-11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電網「十八般武藝」,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自2018年藍天保衛戰打響以來,藍天越來越多,是他最直觀的感受。這背後是能源供給和消費結構的改變。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
  • 【百日會戰】銀川交警多措並舉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百日會戰】銀川交警多措並舉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為進一步加大對高汙染柴油車、冒黑煙車的管控力度,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人大劍指六大癥結
    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於7月9日至10日在京加開了一次會議。在報告形成之前的執法檢查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掛帥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在常委會會議上,慄戰書作了上述報告。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注意到,報告對存在問題的相關省、市及企業,直接點名,不留情面。報告用了兩頁多一點的篇幅談成績,曬問題清單的內容超過9頁。
  • 打贏藍天保衛戰 安徽亳州「全城總動員」
    人民網亳州12月5日電(陳浩)PM2.5年均濃度5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1%,降幅位居全省第5;連續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秋冬季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近兩年來,安徽省亳州市「全城總動員」,向老百姓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藍天保衛戰「成績單」。 說「全城總動員」,一點兒都不為過。這從當地預拌混凝土(商砼)行業的變化上,便能窺知一二。
  • 抓住關鍵 精準施策 全力以赴打贏藍天保衛戰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做好秋冬季汾渭平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抓住關鍵、精準施策,全力以赴打贏藍天保衛戰。 趙一德首先來到渭南市中心西片區多功能館建設現場,實地查看工地揚塵防控措施落實情況,他強調,要夯實屬地責任,狠抓工地揚塵管控,用好智能監控設備,切實把建築施工「六個百分百」要求落實到位。在臨渭區站南街道高田社區,趙一德詳細了解社區煤改氣工作進展,他強調,要加大散煤治理力度,高質量完成清潔能源替代工作,確保群眾安全、溫暖、清潔過冬。
  • 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聚力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
    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以「決戰14天,決勝53微克」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為契機,緊扣治汙降霾目標,按照「盯源頭、查不足、嚴整改」的工作要求,逐級分解任務,加大網格巡查力度,聚合力、打組拳,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守護轄區藍天白雲。
  • 徐宏源調研藍天保衛戰推進工作並慰問一線工作人員
    注重標本兼治聯防聯治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徐宏源調研藍天保衛戰推進工作 並慰問一線工作人員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朝昭)昨日,長沙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對藍天保衛戰推進工作進行調研,並慰問一線工作人員。
  • 孟津縣2020年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暨「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
    27日,孟津縣舉辦2020年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最美科技工作者」表彰大會,對評選出的2020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進行表彰。市科協副主席關建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宗賢、縣政府副縣長魯俊生、縣政協副主席趙浩卿出席表彰大會。這是該縣首次開展此項評選表彰活動。
  • 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               2018年6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雲南竭力抓實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
    北極星大氣網訊:記者日前從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2018年以來,雲南省立足實際採取多種強有力舉措,千方百計確保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落地落實見成效。今年1月至11月,全省16個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為98.7%,空氣品質指標連續3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雲南省高度重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 綠陰幕定蔚藍天——蕪湖市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紀實
    以往,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秋冬季,一度是重汙染天氣頻發的時期,而最近一兩年,在朋友圈裡曬藍天、秀白雲已經成為蕪湖居民的隨手習慣,「蕪湖藍」已成為蕪湖市秋冬季節裡最美的風景底色。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十三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指示。藍天保衛戰,作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誌性戰役的首戰,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誌性戰役之一。蕪湖市藍天保衛戰緊扣「打贏」這個目標,從企業深度治理到機動車嚴防嚴治,從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控到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攻堅,藍天保衛戰全面發力,全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百姓藍天幸福感顯著增強。
  • 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丨鄂爾多斯市優秀科普工作者風採(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助力鄂爾多斯市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事業持續發展,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協會評選表彰40名優秀科普工作者,他們熱心科普、投身科普、創新科普,在不同的崗位身體力行擔負科學普及的社會責任,以科普服務公眾、創造影響,他們是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升,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傾力奉獻的科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