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十八般武藝」,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2020-12-23 電網頭條

12月6日,冬日清晨,家住望京的張鵬一大早出門,呼吸著新鮮空氣,來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跑步,這是他每周末的「幸福時刻」。自2018年藍天保衛戰打響以來,藍天越來越多,是他最直觀的感受。

這背後是能源供給和消費結構的改變。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構建清潔低碳高效能源體系。

作為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於2018年年底印發了《關於落實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實施七項藍天行動,採取18項舉措,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來,公司立足大氣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充分發揮電網基礎平臺作用,全面按期完成了目標任務。

能源供給低碳化: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

這個冬天,家住河南平頂山市的王廣民過得非常愜意。與他「朝夕相處」近10年的永煤熱電廠關停了。他不知道的是,替代他家門口以前躲不開的黑煤渣和煤塵的,有一部分是來自1500千米以外的清潔電能。

平頂山永煤熱電廠附近是人口密集的生活區。這家電廠每年向天空排放二氧化硫60噸、氮氧化物180噸、煙塵16噸、二氧化碳88萬噸。每年供暖季,王廣民家都不敢開窗。

7月15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啟動雙極低端送電,青海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乘坐「高速專線」抵達河南。這條線路計劃今年年底正式投運,這意味著,青海每年可向河南輸送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相當於替代原煤1800萬噸,減排煙塵1.4萬噸、二氧化碳2960萬噸、氮氧化物9.4萬噸。

改變不僅發生在河南。現在,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外受電比例分別超過40%、20%。

2018~2020年,公司經營區域內累計新增裝機1.67億千瓦。當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新能源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能源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在2019年年底已經佔全部發電裝機的39.5%。這對作為資源配置平臺的電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距離最遠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輸電大通道穿越天山南北,直達秀麗皖南,2019年9月投運以來已累計送電520.1億千瓦時。

2020年8月29日,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投運。張北壩上草原的「風光」沿著它每年向雄安新區輸送超過7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

針對我國能源稟賦與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國情,2018~2020年,公司累計建成投運特高壓重點工程20項,其中跨省跨區重點工程8項,公司跨省跨區輸電能力達到2.3億千瓦。其中,列入國家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4交4直」特高壓工程,每年向東中部地區送電近4000億千瓦時,減少東中部地區發電用煤1.5億噸,降低PM2.5濃度4%~5%。

特高壓電網在促進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公司積極推動火電靈活性改造,加大調峰電源建設。三年間公司完成河北撫寧、吉林蛟河等10座抽水蓄能電站核准(總容量1148萬千瓦),在建抽水蓄能電站達到30座(總容量4163萬千瓦),系統調峰能力和大電網調節能力明顯提升。

新能源消納利用方式更加靈活。2020年1~10月,公司經營區域新能源利用率達97.3%。目前,公司已建成國家級北京電力交易平臺和27個省級電力交易平臺,省間市場實現市場化運營,6家省內現貨市場啟動試運行,初步構建起清潔能源大範圍消納交易機制。此外,新能源雲的推廣應用,建立了「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新能源開放服務體系,打造了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

能源消費清潔化:不斷拓展電能替代深度和廣度

自2018年河北石家莊辛集市舊城鎮等報村實施整村「煤改電」以來,村民甄二立冬天再也不用每天給爐子加煤、倒爐灰,家裡也不用堆滿煤球了。

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關係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係霧霾天能不能減少,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農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內容。

11月3日,公司全面完成2020年北方15省份10248項「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任務。

2018~2020年,公司為863萬戶居民實施「煤改電」,新增電供暖面積6.79億平方米,2018~2020年兩個取暖季累計完成取暖電量249億千瓦時,預計2020~2021取暖季替代取暖電量207億千瓦時,累計替代電量456億千瓦時,替代散燒煤253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549萬噸、二氧化硫137萬噸、氮氧化物68萬噸、粉塵1240萬噸。

得益於「煤改電」等長效、綜合治理措施,曾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心肺之患」的霧霾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2020年1~10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4.0%,同比上升12.1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

張鵬對此深有感觸。他從2013年開始跑馬拉松,以前,每到冬天,因為霧霾,他每周跑4~5天的訓練計劃有一半完不成。現在他的訓練計劃基本上不會因天氣原因受影響。

除了在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地區,在全國更大範圍看,清潔取暖藍了天空、暖了民心:在新疆,風電採暖取代燒爐子成為新時尚;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青海省瑪多縣,縣城清潔採暖率達100%;在甘肅、重慶的高海拔山區,清潔採暖解決了山區孩子的上課、生活取暖問題……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能源消費領域,電能替代已成為我國防治大氣汙染、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抓手。除了居民採暖,公司還圍繞工(農)業生產製造、交通、電力供應與消費、家庭電氣化等重點領域,充分挖掘電能替代潛力,著力提升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佔比。

2018~2020年,公司在鋼鐵、鑄造、玻璃、陶瓷等重點行業積極推廣工業電鍋爐、電窯爐等技術,制定「一戶一策」替代改造方案,替代燃煤鍋爐、沖天爐,累計替代項目2.5萬個,完成替代電量1145億千瓦時。

交通電氣化是電能替代的重要領域。多年來,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車產業服務領域,構建了覆蓋國內171個城市的「十縱十橫兩環」高速充電網絡,建成全國覆蓋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充換電服務平臺——智慧車聯網平臺。平臺目前已累計接入充電樁103萬個,服務480萬輛電動汽車出行。

在電氣化鐵路建設上,2018~2020年,公司建設電鐵供電線路7400千米,接入牽引站142座,支撐服務39條電氣化鐵路安全可靠供電。

在機場,公司積極推廣機場橋載設備電能替代項目,省會及計劃單列市、重點旅遊城市機場的廊橋機位覆蓋率超過95%。

視角延伸至航運繁忙的河道,交通電氣化、清潔化的實踐從陸路拓展到水路。2018~2020年,公司大力推進「兩縱一橫」岸電工程建設,在京杭大運河沿線碼頭和水上服務區、長江主要港口碼頭累計建設岸電設施1495套,基本實現岸電全覆蓋,帶動社會投資岸電設施4300餘套,累計替代電量54億千瓦時。

能源服務智能化:大力開拓綜合能源服務市場

「樓宇用能優化系統節能效果非常明顯。系統還為我們提供了整體的用能診斷報告,讓我們既省錢又省心。」瀋陽東軟集團後勤部主任賀鐵銘說。

該集團的A6號辦公樓在2020年9月底安裝了樓宇用能優化系統,日節能率超過12%,預計每年減少用電量10.87萬千瓦時,節約電費支出8.15萬元。

電能替代在工業、物流、城市建築等領域的縱深拓展,衍生出新的服務模式、產品形態,公司也在新的經濟生態中探索形成「供電+能效服務」,致力於促進全社會能效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2018年以來,公司圍繞綜合能效服務、多能供應服務、清潔能源服務和新興用能服務,在電網節能、建築供冷供熱、交通運輸、工業生產等領域,為政府、相關企業等各類用戶提供「電為中心、多能互補」的用能整體解決方案,推動社會節能減排,累計實施綜合能源項目1.8萬個。

綜合能源服務是滿足多元化能源生產和消費需求的新型能源服務模式,為廣大市場主體帶來更多智慧用能體驗。在浙江寧波銀晨國際園區,中央空調系統的節能改造及智控管理可降低客戶能耗,業主無須額外投資就能對空調系統進行更換升級;在上海電力大學臨港新校區,改造後的校園可降低能耗20%以上;在福建,鳳竹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上了「私人訂製」的能源管理系統,每年可為企業園區節省350萬元用能成本……

除了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還致力於服務用能側綜合汙染治理。

9月22日,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環保部門執法人員通過電力大數據在谷裡街道荊劉大隊找到了兩處無證經營的木質家具加工廠。「利用電力大數據技術代替傳統人工摸排手段,為環保執法工作帶來了新思路,可以大幅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並實現常態化防控。」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石勇說。

智能化時代,數據是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今年,公司印發《2020年電力大數據應用專項行動方案》,積極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電力大數據應用,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目前,總部及各省公司實現10餘萬戶汙染源企業用電在線監測,公司重點企業汙染防治監測平臺已經納入生態環境部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預計減少生態執法現場核查超7萬人次/年,節約相關企業環保設備採購成本超8億元。

藍天保衛戰的階段性勝利只是一個新起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明了未來的努力方向。「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公司一直致力於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持續貢獻國網力量。

(王丹、李毅、張愛萍、章岑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北京首都機場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綜合地井系統研發之路創新思路,善於發現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民航局《機場使用橋載設備替代飛機APU推廣工作》的要求,積極推進APU替代設施的建設,大興機場作為國內首家全面應用地井的綠色機場,飛行區內共建有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提升裝置126臺,覆蓋5座指廊,該地井系統結合400Hz靜變電源及飛機地面空調設備替代了傳統飛機
  • 合肥市財政局:「卯足勁」打贏藍天保衛戰
    合肥市財政局:「卯足勁」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以來,合肥市財政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積極發揮財政職能,著力在增投入、調結構、轉方式上下功夫,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藝」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元代的雜劇中。在古今戲劇、小說中,常常用「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來描寫那些馳騁沙場的武藝高強者。可十八般武藝究竟包含哪些呢?施耐庵(元末明初)在《水滸傳》第二回中寫道:「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 【百日會戰】銀川交警多措並舉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百日會戰】銀川交警多措並舉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為進一步加大對高汙染柴油車、冒黑煙車的管控力度,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迎「藍」而上 打贏藍天保衛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 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考核年」當前正是各項工作任務衝刺攻堅的關鍵時期 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為了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全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市有關部門迅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成都市委、成都市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擔當實幹、動真碰硬、攻堅克難,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只爭朝夕的精神、最嚴最高的標準、有力有效的措施,提前完成成都市下達的大氣汙染防治目標任務。
  • 梁山之中哪些好漢精通十八般武藝?十八般武藝的真實標準是什麼?
    自古以來,對高手的評價裡經常會出現這麼一個評語,「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句話被用得太多,以至於都有些不值錢了。但實際上它的含金量很高,在《水滸傳》中,作者施耐庵並不輕易使用這個評價,能被他蓋章為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往往都是高手。那麼,十八般武藝的真實標準是什麼呢?又有哪些梁山好漢達到了呢?  首先我們需要看看十八般兵器有哪些。
  •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形容武藝高強,那麼何為「十八般武藝」?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形容武藝高強,那麼何為「十八般武藝」?我們都知道,形容一個人武藝高強,通常會說他「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實際上,一個人「十八般武藝」並不是說「十八種武學」,而是「十八般兵器」,或者也可以理解為「多種武器」。那麼,「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兵器呢?一般來說,「十八般兵器」有「九長九短」之說,「九長」指的是槍、戟、棍、鉞、叉、鎲、鉤、槊、環;「九短」指的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
  • 人們常說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到底是哪十八般武藝?
    十八般武藝是各種武藝的統稱。元關漢卿雜劇《五侯宴》:「孩兒十八歲也,學成十八般武藝。」可見最遲到元朝,南北都已通用十八般武藝一詞。但其包括的內容,有各種說法:《水滸傳》百回本第二回說是:矛、錘、弓、弩、銃、鞭、簡、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杈。
  • 區域空氣品質控制中心:打贏藍天保衛戰,他們是泰安環保人
    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在這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泰安市生態環境局區域空氣品質控制中心,在負責人葛衍珍的帶領下,早早吹響了打贏藍天保衛收官戰的「衝刺號角」,深入下沉,時刻保持高戰鬥狀態,堅決扛起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政治責任。有人為了夢想而工作,有人為了理想而奮鬥。
  • 鳳崗又新增四家市清潔生產企業,助力東莞打贏「藍天保衛戰」
    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廠長鄧多想說:「在降噪方面,我們噪音達到了國家噪音的排放標準,然後我們是沒有廢水的排放,粉塵我們已經達到了國家的排放標準,達到了國家環保環評驗收的標準,以及行業排放汙染物的標準。」近年來,鳳崗鎮積極倡導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淘汰落後過剩產能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工作來抓,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產以及通過節能改造提高產能,助力東莞打贏「藍天保衛戰」。
  • 打贏藍天保衛戰,應向「北京標準」看齊
    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北京PM2.5連續七年下降創新低,另外,北京正在開展PM1研究性監測。加強環境保護,防止大氣汙染,國家下了最大決心,早在2013年,國務院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並提出奮鬥目標: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重汙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品質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汙染天氣,全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然而形勢不容樂觀。
  • 黑龍江·同江:「天眼」高懸科技助威 打贏藍天保衛戰
    10月20日,隨著「佳木斯市關於禁止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公告」的發布,2020—2021年秸稈露天禁燒藍天保衛戰再次打響為打贏今年的藍天保衛戰,我市啟動了秸稈露天焚燒智能監控中心,利用「高空天眼,」緊盯秸稈焚燒。
  • 藍朋友的「十八般武藝」
    藍朋友的「十八般武藝」 消防員,和平時代最危險的工作之一 他們矢志堅守
  • 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               2018年6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天心區:裸露黃土披「綠裝」 助力藍天保衛戰
    星辰在線11月27日訊(通訊員 張浩宇)為有效治理揚塵,打贏藍天保衛戰,11月27日,天心區新開鋪街道石人經濟合作社對轄區內黃土、建築垃圾裸露地塊,進行綠網覆蓋,並著重處理了破損部分。石人經濟合作社將持續加強對黃土裸露地的覆蓋整治工作,加強對施工單位的督導和監管,確保揚塵治理工作取得實效,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人大劍指六大癥結
    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於7月9日至10日在京加開了一次會議。在報告形成之前的執法檢查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掛帥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在常委會會議上,慄戰書作了上述報告。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注意到,報告對存在問題的相關省、市及企業,直接點名,不留情面。報告用了兩頁多一點的篇幅談成績,曬問題清單的內容超過9頁。
  • 國家電網643億元在津投資全部落地
    從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天津市「十三五」電網建設工程全面收官。「十三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643億元在津投資全部落地,並形成一大批戰略性成果。主網建設方面,天津新增變電容量2133萬千伏安,輸電線路2978公裡,500千伏雙環網初步形成,220千伏電網形成六個合理供電分區。
  • 重拳整治揚塵汙染 提升藍天幸福感│開福區攻堅實幹打贏藍天保衛戰④
    重拳整治揚塵汙染 提升藍天幸福感│開福區攻堅實幹打贏藍天保衛戰④ 2020-12-11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八般武藝」銷空滯銷鵝蛋
    「十八般武藝」銷空滯銷鵝蛋作者:石豔輝時間:2020-03-18     來源:中國郵政網>  「這段時間疫情嚴重,鵝蛋賣不出去也運不出去,時間久了就壞了,我抱著一絲希望給廣播電視臺打了求助電話。人民有需要,郵政有擔當,肇州縣郵政分公司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與養殖戶聯繫,打通供銷渠道,使出「十八般武藝」,迅速聯結產銷兩端。  與牛軍取得聯繫並確定預計銷售量與單價後,肇州縣分公司迅速策劃幫扶方案。因封村封路,沒有特別通行證,無法進入村屯養殖戶家中,肇州縣分公司立即向相關部門尋求支持與幫助,相關部門為郵政開通了幫扶車輛愛心綠色通道。
  • 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聚力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
    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以「決戰14天,決勝53微克」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為契機,緊扣治汙降霾目標,按照「盯源頭、查不足、嚴整改」的工作要求,逐級分解任務,加大網格巡查力度,聚合力、打組拳,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守護轄區藍天白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