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如同璀璨的繁星,光芒四射,照耀了大唐盛世獨一無二的詩壇。而「詩仙」李白就是眾多群星中最耀眼最奪目的那一顆。李白是「詩仙」,更是一位「狂人」,他的「狂」不止體現在他的詩裡,更體現在他的人生當中。
李白18歲離家,25歲仗劍出遊,31歲到洛陽。一生憑藉著自己的才華收穫了無數粉絲。不僅是普通文人崇拜他,就連「詩聖」杜甫也是他的小迷弟。皇帝、貴妃都是他的粉絲。他名滿天下,卻無官無職,所到之處,受到了不少貴賓級待遇。許多粉絲為了能夠見到李白一面,絞盡腦汁想盡了辦法。比如汪倫,假借美酒和美景吸引李白,才終於能夠見到偶像一面。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人對於「巨星」李白不甚了解。有一次,李白路過湖州,當地的一個小官竟然不認識李白,還問他是「何許人也」。李白一聽很是生氣,立刻回敬了對方一首詩,短短28字,將畢生的狂妄之氣寫絕了。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唐.李白
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李白狂妄的詩句很多,像「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但是從第一句狂到最後一句的詩,卻只有這首。詩第一句就自報家門,相當狂傲。「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號青蓮居士。「謫仙人」則是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送給他的誇讚之詞。賀知章自從讀了《蜀道難》也成了李白的粉絲,對他的才華讚不絕口,稱李白為「被貶謫的神仙」,於是就送了「謫仙人」這個雅號。而李白一點也不謙虛,也自稱為「謫仙人」。在當時,這個名號已經人盡皆知了。李白用這一句來開篇,也可謂是相當的狂了。
第二句「酒肆藏名三十春」不但表明了自己的年齡,也告訴了他人自己平生的喜好——喝酒。李白的喜好,除了寫詩自然就是喝酒了。不過這一句卻有些清高,李白不願說自己的才華,反而「藏」了起來,將所有的才名都隱藏在美酒當中。這一句不再是李白的狂,反而是李白的神仙氣質——清高又孤傲。
第三句用了一個反問。「湖州司馬」指的就是這位不知李白的小官。「你竟然不知道我是誰?又何必問我?」最後一句有些故弄玄虛,反說自己是佛主再生。「金粟如來是後身」這一句就過分的囂張了。「謫仙人」是神仙,是屬於道家的,不過李白還不滿足,還要說自己是「如來再生」佛家也要,如此看來,這首詩可謂是狂妄至極。
縱觀李白的這首詩,充分體現什麼叫「李白的狂」。別人說他是神仙下凡,他就毫不謙虛地接受了,也自稱為神仙。別人不認識他,他就狂妄自稱為「佛祖再生」。佛與道兼有,不知道被稱為「詩佛」的王維聽到了這句詩,會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