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2020-12-14 解憂詩詞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的書法也是一絕。

可惜他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上陽臺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李白唯一的傳世之作。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李白有多喜歡喝酒?在他留下的近千首詩歌中,關於飲酒的就有100多首。

有獨自一人喝酒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有兩人對酌的,「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有一群人宴飲的,「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他在20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四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時常想念故鄉,然而他卻在另一首詩中說「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只要酒管夠,他鄉亦不愁。

他曾多次去宣城,城中有位善於釀酒的老師傅紀叟,李白與其私交甚好,在其過世後,還寫下一首詩《哭宣城善釀紀叟》,「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還有,當時汪倫,涇縣一普通農民,為何能邀請他李白?

就是因為他的邀請信正中李白的下懷,「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如此好酒的李白,遇上了一個不給他面子,不肯飲酒之人,可以想像他該有多不爽。

詩題中的「王歷陽」並不是人名,而是指歷陽縣一個姓王的縣丞。

古人一般不會直呼其名,有些是以家族中的排行來稱呼對方,例如「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也有以對方官職代指的,例如「同王右丞送瑗公南歸」、「寄左省杜拾遺」等等。

還有就是像這首詩題中一樣,以任職地來代稱,李白的偶像,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詩人謝朓,曾任宣城太守,故後世皆稱其為「謝宣城」。

再說回這首勸酒詩。

詩歌首聯運用比喻的手法,描寫了當時的天氣——大雪紛飛。

一個「寒」字突出了當時悽冷徹骨的環境,李白在立冬時節曾寫過一首詩,詩云「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這樣寒冷的天氣正適合圍爐飲酒,這就為後文的勸酒埋下了伏筆。

「雪花大如手」,這是個比喻,是為了進一步突出當時天氣之寒冷。

有些人覺得這個比喻有些誇張,其實李白寫過比這更誇張的「雪詩」,他在《北風行》中曾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大如手的雪花比起這句詩裡的「大如席」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

接下來的幾聯裡,詩人引用陶淵明的典故來反諷對方不肯飲酒之舉。

「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歷來為後世文人所景仰,很多人即使無法像他一樣歸隱田園,但也盡力模仿他,彈彈素琴,栽幾棵柳樹。

詩中的這位歷陽縣丞大概就是這種人,可是在李白眼中,王歷陽表面學陶淵明,實際卻絲毫沒有陶淵明的風韻,所以他用了「浪」、「虛」、「空」這些字來嘲諷對方。

那麼為什麼說王歷陽是做表面功夫呢?

因為陶淵明也和李白一樣「性嗜酒」,在他現存的140多篇詩文中,關於飲酒的就有50多篇,將近百分之四十,這是個多麼可觀的數字。

「白衣送酒」、「葛巾漉酒」這些都是關於陶淵明的飲酒典故。

他在當彭澤令期間,「公田悉令吏種秫稻」。

什麼是「秫稻」?就是一種可以釀酒的高粱。

後來在他妻子的堅持下,才改成「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秔」。

可以想像,陶淵明有多喜歡喝酒。

而王歷陽口口聲聲以陶淵明為榜樣,但是卻不肯飲酒,這不是很諷刺嗎?

所以,李白這幾句看似句句寫陶淵明,實際卻是為何反諷王歷陽,以達到激將勸酒的目的。

全詩宛如大白話,卻非常能體現李白浪漫豪邁之情。讀了李白如此豪氣的勸酒詩,想來王歷陽是不喝也得喝了。

雖然這首《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在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歌中不算出彩,但是他的真跡字帖還是非常有價值的,曾流落日本,成了日本重要的「文化財」。

書法大家謝稚柳和陳佩秋夫婦曾十分關注這一字帖,傅申先生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叫《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帖>考》,如果這一字帖也能入藏故宮博物院,想必也是一大文化盛事。

-END-

作者:解憂詩詞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僅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代人很少聽過
    不過要說起大眾最熟悉的唐代詩人,非李白莫屬。李白的詩現存1000多首,《蜀道難》、《將進酒》《俠客行》都是經典名篇。按道理說,李白的詩藝術價值應該相差不大。但李白曾經寫過一首特殊的四言詩,這首詩超越了其他任何的李白作品,被稱為「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為什麼呢?因為這首四言詩是唯一一首以李白書法真跡形式保存下來的,至於詩的內容,現代人很少聽過。
  • 「詩仙」李白的唯一傳世書法墨跡《上陽臺帖》,好在哪?
    李白我想就不用過多介紹了,不論你上沒上過學,他的詩你都應該會背幾首。李白被稱為「詩仙」,他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膾炙人口,流傳度很廣,到了我們今天李白的詩依然被人們廣為傳唱。
  • 《上陽臺帖》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
    李白所書自詠四言詩《上陽臺帖》:「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其中「水長、物象」四字脫落,斑駁、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現在的釋文根據清乾隆皇帝四十一年(1776年)寫的跋文得來。《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行草詩,也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用筆縱放自如,快捷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
  • 李白唯一存世書法真跡,毛澤東都為之傾倒
    李白所書自詠四言詩《上陽臺帖》:「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其中「水長、物象」四字脫落,斑駁、模糊不清,無法辨認,現在的釋文根據清乾隆皇帝四十一年(1776年)寫的跋文得來。《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行草詩,也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上陽臺帖》用筆縱放自如,快捷流暢,於蒼勁中見挺秀,意態萬千。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
  •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毛主席愛不釋手!
    他的詩名實在太大, 掩蓋住了他的書法成就。 宋 梁楷《李白行吟圖》 《上陽臺帖》,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
  • 李白極美麗動人的一首小詩,短短20字,寫出了一顆玲瓏少女心
    作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可以說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個熠熠生輝的人物。 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許多詩作都寫的磅礴大氣,熱情奔放,大江大河名山大川的意象比比皆是。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夠把李白那種天賦才情表現出來。
  • 只讀過李白寫的詩?太out了!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嘛
    只讀過李白寫的詩?太out了!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嘛提到李白,大家腦海裡立馬浮現出的大概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或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情厚誼。李白的詩歌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上,達到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對唐代以及後代都產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就已經給他以很高的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可以說李白的詩歌千古流傳,可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領略一下李白唯一存世的一首書法真跡《上陽臺貼》。
  • 詩仙李白唯一墨寶真跡,只有二十五字,卻被歷代高人狂贊幾百字
    你有沒有想過,讓自己寫的字流傳千古呢?可能大部分沒這種想法。李白也沒有,可是人家隨便寫的幾個字,現在價值值過億。  李白最拿手的是寫詩,最愛好的是飲酒。李白的詩寫得太好了讓人過目不忘,不管是小學課本還是高中語文,都有機會背誦李白的詩,人們讀過都覺得浪漫大氣,很爽,這樣常忽視了他其他的才華。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短短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成國寶
    唐詩,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它照耀了整個時代。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後世之人將其尊稱為「詩仙」,根據不完全統計,李白現存詩數量在1000首左右,其中《蜀道難》、《將進酒》、《望廬山瀑布》均是我們特別熟悉的作品,十有八九的中國人都曾讀過、背過他的詩。
  • 李白寫的一首長江詩,短短28字人人都會背,我們的中學課本上就有
    李白對於我們這些後人而言,就是這麼一座高山。他的詩詞上的造詣是不可否認的,也是不可超越的。而在他寫的這眾多詩詞中,就有這麼一堆山水詩,意象開闊明朗、意境浩淼空曠,充分體現了盛唐士人的時代性格和精神風貌。李白寫的一首長江詩,短短28字人人都會背,我們的中學課本上就有。
  • 李白唯一存世的書法真跡(附高清大圖賞析)
    25歲時,他出離蜀地,在江陵結識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與李白一見如故,贊李白有「仙風道骨」。這個司馬承禎也是大有來頭。他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自號白雲子,人稱白雲先生。他的個人文學修養極深,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司馬承禎還深受唐玄宗的器重。唐玄宗曾命其到王屋山建立道觀,並題寫匾額。
  • 李白唯一書法真跡現世,他用近461套北京四合院買下,後捐給國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李白是我國唐朝的著名詩人,由於他的詩氣魄豪邁樂觀上進,情景唯美,所以被人尊稱為「詩仙」。詩仙的生活是很愜意的,每天到處旅遊、喝酒、談天說地,因此他才有許多的時間來吟詩作對。相反,袁世凱跟李白比起來完全是一個苦逼人生,因為他一輩子都在努力的工作,沒想到這兩個人居然能夠被歷史聯繫到一起來。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李白的明月,李白的美酒,李白的劍氣,這些都攪混在一起,融入、貫穿到了李白的詩歌當中,無論他寫什麼,總是帶有一種傲然浪漫的氣息,所以李白的詩基本不會和其他人混淆,他的氣息,實在太好辨認。即使是邊塞詩,戰爭詩,在李白的筆下,也獨有一種出奇的色彩。他可以很雄壯豪邁,寫邊塞風景,戰爭全貌,也可以很細膩,寫徵夫思歸,怨婦思夫。
  • 他放棄北京461套四合院,購買了李白唯一書法真跡,最後捐給國家
    提起唐朝大詩人李白,想必在中國沒有人不知道的。他一生作詩上千首,有很多佳作都流傳千古。因為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所以後人又稱他為「詩仙」。而李白儘管作了很多詩,但存世的書法作品卻僅有一件,因此這件名為《上陽臺帖》的作品價值連城。
  • 詩仙李白最幽默的一首詩
    在人們的印象中,李白總是瀟灑豪邁,意氣風發的,他的詩也是瑰麗奇絕,俊逸絕塵的,天馬行空,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但事實上,詩仙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會幽默風趣。也需要緩解生活的壓力。
  • 李白在夏日寫下的一首詩,短短四句,清涼至極,千年來也未被超越
    李白的一首詩,就自己在夏天享受清涼一刻時的喜悅心情表達了出來,李白僅用了短短20字就真實、貼切地描寫出古人夏日生活的場景,生動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很少有詩人能在炎熱的天氣中寫出如此灑脫詩句的。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 詩仙的心與物:讀李白真跡《上陽臺帖》
    詩仙李白乘月而去後,留有書法一幅在人間,名為《上陽臺帖》。」詩仙此帖,曾經宋徽宗收藏,並以瘦金書題跋,經啟功先生考證為真跡無疑。世間神物,吉光片羽,彌足珍貴。一、陽臺何處?落款「上陽臺書」四字,道出了李白書寫此帖的地方:「陽臺」。
  • 《紅樓夢》最霸氣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盡顯賈雨村梟雄本色
    但是在賈府出事後,賈雨村不但不幫忙甚至還落井下石,這就是盡顯其梟雄本色了。 從賈雨村的幾首詩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壯志,及才華,且賈雨村大氣、豁達的處事風格更具梟雄本色。
  • 李白唯一留世的書法作品,你怎麼評價
    眾所周知,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詩人,被譽為詩仙。開始接觸語文,漢字的時候,就一直學習,背誦著李白的詩。可是堂堂詩仙遺留下來的筆跡卻是少之又少,甚至潛意識裡,只知道李白的詩,而不知道李白的字。你可知道李白可是有書法傳世的,而且毛主席甚是喜歡,日夜觀摩。
  • 李白此詩水平一般,憑什麼成故宮博物院的國寶?你看看上面的印章
    以上經典,每一首都是唐詩中絕對的精品,每一首水平都達到了後世文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大家知道李白詩如今被奉為國寶,存於故宮博物院的是哪一首嗎?不是以上這些詩中的任何一首,而是一首很多人沒聽過,也沒讀過的四言詩,詩名叫《上陽臺帖》。不少人看到這個題目就笑了,但它卻是李白存世的唯一一幅書法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