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由品牌聯盟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節·女性論壇」於5月16日以線上論壇的形式召開。品牌聯盟董事長、品牌聯盟商學院院長王永與探路者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聯合創始人、登山探險家王靜展開對話。
以下為對話實錄:
王永:各位嘉賓大家好,我們將連線王靜女士,首先我介紹一下王靜女士的簡歷,她是中國人民大學的EMBA,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訪問學者,是探路者集團的董事長和CEO,十次登頂8000米以上的雪山,四次登頂珠峰。
我是運動的愛好者,我現在跑馬拉松,但是我還不敢挑戰珠峰的攀登,希望有機會和王總一起。我們通過連線的方式問王總幾個問題,王總你好,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登山家,你能夠給大家講講你的創業經歷嗎?
王靜:好的,謝謝主持人。我是從四川農村出來的小孩,我的創業經歷,簡單的講一下。我18歲就出去工作了,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個餐廳當服務員,慢慢就接觸到了戶外,探路者這個品牌真正成立是在1999年,在北京成立的,所以到現在已經是21年了。
可以說是白手起家,後來在創業板上市,現在上市的時間到了11年時間。整個歷程下來,從中國還沒有戶外品牌開始慢慢的摸索,也包括探路者的起家是從一頂帳篷開始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全面的戶外的生活,慢慢延伸到這樣的專賣店,全國這樣的打開,到現在目前這個程度。也包括我們品牌在中國南北極科考也是連續11年來支持我們中國南北極科考的這些裝備。
以前在中國的戶外用品就很多東西可能都要在國外採購,現在比如說我們國家的南北極都在這邊研發,也做出了很多新的產品,也包括一些國際上的隊伍也來採購。
王永:探路者還是我們北大國發院「戈14」的贊助商。
王靜:不只是「戈14」。在高海拔,挑戰賽,我們探路者系列從日常的系列到旅行的系列,也包括潮牌系列,也包括我們起了童裝,一點點的發展。
王永:沒有想到你這麼嬌小的身軀後面蘊藏著如此大的力量,又可以上得了雪山也可以管得了企業,在登山探險和企業管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談談你登山和企業管理的心得,這兩者之間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王靜:一個是企業管理一個是登山,這兩個事情本身它是不同的兩件事情,但是從管理邏輯上來講,我覺得很多東西都是相通的,我舉個例子,很多企業做拓展,實際上在我的團隊能力,創造能力,相互之間的協同互助等等,這個東西我覺得是相通的。
登山,或者是8000米,都是有死亡率的,是非常極致的極限運動。除了登山,包括潛水,包括世界上最高海拔的馬拉松我都跑過。極限運動有點像和平年代的戰士,我經常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它,也包括我們提到的體育精神,奧運精神,我們企業裡面還是有一些管理的邏輯思維都在,所以平時也會把極限運動,包括系統的管理,實際上它還是非常科學,理性的,整個做極限運動的過程當中它是科學理性的。
大家非常關注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太極致,所以我覺得在我們企業管理當中,它不需要說跟生命去掛鈎,但是實際上也是跟生命掛鈎。舉個例子,那我們企業到底要活多久?也是一種生命,只不過我的生命體現模式是不一樣而已。我覺得很多邏輯是相通的。包括在裡面遇到挫折到底是往前走還是撤下來,企業也是一樣的,我在研發新的產品的時候它是否是具有新的生命力,或者說我在某一個階段,我還沒有面試的時候要,是不是不要投入市場,邏輯上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但是我覺得不管是做企業也好,登山也好,首先它是有一個目標的。在實現這個目標當中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在困難當中你怎麼權衡它,或者是風險的管控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這些邏輯是相通的。
最後你的團隊的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能否讓你達到真正的最高點。很多人覺得登上頂峰是成功,但是我覺得不是的,登上頂峰你要安全下到大本營,在這個安全的地方才是真正成功了。就像一個企業一樣,一旦你到達頂峰的時候你特別容易興奮,你要回到平地上來你要把它延伸下來,這是做企業比較好的狀態或者是心態。
王永:你說你來自四川,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廳做服務員,現在你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的主席,在別人看來也是登上人生的高峰,我本身也登過山,但是我登山都是很矮,作為成功的創業女性,你對目前大學生的創業者你有什麼比較好的建議?怎麼樣從平地登頂,包括人生的山峰也好,包括真實的山峰也好,在這個過程中間有哪一些點是最應該注意的?
王靜:對於大學生和當今的年輕人,準備要創業的。第一個你要找到你做這個事情你是不是真的感興趣,我說感興趣不是因為錢,我今天可能是不去工作我就吃不上飯,而是你內心的那種動力是否是真的有,你對這件事情的嚮往到底夠不夠。大家都知道創業是一個非常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定力,有時候我們可能上升成一種信仰的時候,你可能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退縮了,這個過程可能就是失敗。
失敗我覺得是一個常態,做事情失敗,遇到挫折是常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是否是第一次遇到挫折之後,或者是失敗之後我還能夠堅持下來。所以剛才講的那個原動力你有沒有非常重要,這個東西是不是你極度的感興趣,如果你極度的感興趣的時候你能把你那種潛能給挖掘出來,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說我可以登珠峰,甚至可以登四次珠峰,可以保持世界紀錄。原因就是你是否在這裡面一步一步它是一個疊加的過程,我從5000米,到5000米的時候我是否還能到6000米,7000米,8000米,其實創業也是很漫長的過程。所以這種原動力一定要找到,是否可以堅持,是否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應該是善意的,不管對周圍的人,戶外就是接觸到自然的你是不是善意的對待你身邊的人和事,也包括我們的大自然,我經常在山頂的時候特別感慨,有的人會在山上留很多的東西或者是帶東西下來,我不帶東西和留東西在山上。上天對你的眷顧你可以達到頂峰,跟上天做一個對話交流互動,你沒有必要用物理上的東西支撐它,反而是一個心理的瓶頸,或者是心理應該懷著這種敬畏之心去對待這些事情,也包括產品的創新都是這樣子的,它是真正帶來了,給人方便了嗎,給人快樂了嗎,我覺得應該是這樣的理念。
王永:我聽到你講的最重要的兩點,第一點一定要有原動力,這個原動力可能是支撐你不斷走下去,不斷面對挑戰,不斷挑戰極限的一個力量的源泉,第二個可能就是善,對客戶的對大自然的,對你身邊人發自內心的善,我也非常贊同。
作為大學生來說,剛開始是創業好,還是就業好?
王靜:這個問題,每個年輕人都面臨這樣的思考,你完全沒有足夠的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你應該嫁接在一個平臺上因為一個平臺上它有很多的經驗的,它可以去跟你分享的,讓你不斷地學習和進步的。當你有有準備的時候,不管這個準備是資金的準備,時間的準備還是心理的準備,它是多維度的準備,只要你做好準備的時候哪怕沒有成功我也可以試一下。我覺得這些都沒有問題,這個完全取決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太一樣,
王永:還有最後一個小問題,今天收聽我們論壇還有很多戶外運動的愛好者,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登頂?對身體有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還是需要多長時間的準備啊?危險係數大不大?登頂珠峰。
王靜:我以前有一個演講的標題是:人人都可以登珠峰。我為什麼這樣說?如果說我們每個人,我們心中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的情況下,你是要去為你的目標付出的,有可能你跟我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我舉個例子,假如說現在比如說誰身體弱一點,誰身體強一點如果你有這樣目標的時候,你是不是可以為這個目標付出,鍛鍊身體,學技能,研究裝備,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5000米去適應,然後6000米去適應,7000米去適應,然後到8000。實際上生活當中的人他的性格不一樣,他會決定他最後導致的結果不一樣。
我舉個例子,有的人根本對珠峰不感興趣,我是2007年去的吉力馬札羅,是5000多米的山,是我第一座山,有的人通過這個過程覺得登山太辛苦了,我嘗試一次就不幹了。還有人覺得5000米這個感覺我還能接受,雖然很累很苦,但是我是挑戰了自我,還可以接受,保持這個水平就OK了。另外人說我既然能做5000米,我就可以幹到6000米,幹到7000米,幹到頂峰,每個人取決於周邊的環境不一樣你只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千萬不要定成一個太遠了,有的人是好高騖遠。
首先我給我內心沉下來一個目標比如說在珠峰,珠峰只是登山的事情,或者是你工作達到一定程度都是一樣的在這個過程當中你的心態要保持非常好,因為你從來沒有幹過,你不知道你能不能幹到你想要的結果,你只需要付出100%的努力,我覺得這就夠了,至於能不能到那是沒有關係的。有時候你到了5000米的時候就發現我可以到6000,到7000米,到8000米,最終達到你的目標地。
登山也好,事業也好,是來回的讓你受挫折,受挑戰,最後達到你的目標,只要我不放棄我就能離我的目標更進一步,我覺得這是設定一個目標,然後把自己手頭的小事做到極致。具體能不能達到沒有關係,總是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
王永:先設定一個小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去努力,只問耕耘,莫問收穫,不管怎麼樣我們總會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近。
王靜:對,因為你努力了。
王永:你剛剛從珠峰迴來,那時候你去測量珠峰的高度,關於這個事情你能不能也給我們做一些分享呢?
王靜:我已經登頂過四次珠峰,這次去珠峰很多朋友都問我這次你用不用登頂?我不用登頂,因為我們是裝備支持方,測量隊的隊員會穿著探路者的衣服去登頂,這對我自己有很多的經驗,測量隊的連體羽絨服是非常關鍵的,按照北坡的情況和隊員的體驗情況做了改良,所以更好的保證我們測量隊的安全。
作為這樣一個品牌,還包括自己多年的豐富經驗的時候,同時也做了一些直播和採訪,來跟大家分享,不管是裝備方面還是攀登方面的一些經驗,也包括很多的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不僅僅是攀珠峰可能很多旅行方面的經驗,高海拔的經驗也分享給大家,對我來講也是非常快樂的事情。
王永:感謝你在珠峰大本營也給我們錄來祝福的視頻。測量最新的高度,這個數字什麼時候公布啊?
王靜:現在是這樣的,需要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即使登完頂之後都需要有一段時間,更加的準確,因為科技非常的發達,包括珠峰的5G現在都可以覆蓋到珠峰峰頂,需要一定的時間,估計應該是在七八月份吧。
王永:時間過的非常快,今天我們的交流的時間就到這裡,我們也再次感謝王靜給我們的分享,我們希望跟你一起攀登人生更高的高峰。
王靜:謝謝。
點擊進入直播間觀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