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福州5月22日電(鄭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由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領銜,108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
    吳志明多年來持續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他認為,諸多原因導致一系列減負政策措施治標不治本,「唯分數論」現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名校錄取率、搞成績排名等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吳志明告訴記者,以南方某市為例,2009年中小學生義務教育階段使用的教材總數有212種,2019年增加至253種,增幅達16.54%;總頁碼數由2009年的10685頁增加至11932頁,增幅達11.67%,部分學科知識點前移,學習難度增加。據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每天平均寫作業3 小時以上,課業壓力繁重。
    吳志明認為,要改變現狀要從轉變社會育才觀念開始。全社會要改變、更新對孩子們成才的多元理解,考不上大學不等於不成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 元。要扭轉各行業招錄人員唯名牌高校、唯文憑學歷傾向,重視考察求職者的綜合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做到唯才是舉。要加強社會宣傳和對家長的引導,將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尊重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
    同時,還要建立多元考評體系,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嚴禁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或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及獎懲學校和教師。要精簡教材內容,防止知識點前移,減少重複無效布置作業,加強社會培訓機構管理,真正實現素質教育。探索實施體育教育測試過程性評價,將體育科目納入中高考考試科目範圍,並設計與語文、數學等主科同等分數,全面提高體育權重。
    為確保提案內容客觀反映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願望,從4月初起,吳志明就先後深入福州、寧德、平潭等地調研,傾聽教育界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學生和家長意見建議,不斷深化論證打磨,百易其稿不停修改完善。提案一經提出,很快得到了眾多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呼應,聯名為孩子健康成長鼓與呼。
    吳志明希望,這一件由108位委員聯署的提案,能切實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