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剁椒娛投」(ID:ylwanjia),作者:藍蓮花,36氪經授權發布。
一場流星雨,讓視頻號再次出圈。據統計,當天有幾百萬人觀看,十幾萬人分享【點擊連結回顧】。從今年1月19號上線開始,視頻號上演了一場短視頻領域的珍珠港偷襲。正如當年微信追趕支付寶的路徑一樣。
2020年之前,大家更多討論抖音,快手和B站,這些短視頻平臺過去一兩年獲得了高速增長。但在這個過程中,微信用戶已經接近天花板。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這兩年公眾號的活躍度一直在下滑。
在這樣的背景下,視頻號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整個微信的流量危機。今年年中,張小龍在微信上透露,微信視頻號日活已經超過2億。
事實上,視頻號的發展經歷了明顯的變化。今年上半年,由於視頻號創作者和內容都比較少,重複率高,用戶體驗不好,業內對視頻號未來發展也存疑,甚至覺得視頻號不太行。
但從6月開始,視頻號停止內測,全面開放用戶註冊,速度驟然加快。用業內人士的話說,微信這次不克制了。
今年下半年,視頻號發生了三大變化。一是功能方面越來越完善,包括開放直播功能;二是視頻號為視頻創作者提供運營工具,比如視頻號觸手;第三,打通整個生態的流量,尤其是朋友圈流量。
在新榜榜哥會負責人張恆看來,經過一年的發展,視頻號已經不是年初看到的模樣。「它慢慢變成熟,可以參與互動分享,也可以賣貨。」
對這件事情,微信要做的決心很大,從視頻號開通多個入口上就能看出來。目前,朋友圈,話題標籤,看一看等,對視頻號一路開綠燈,這是視頻號在今年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在新榜視頻大會上,張恆分享了一份數據。根據11月的數據統計,視頻號的內容生態有以下特點。
首先,在500強裡,排名前三位帳號類型來自於情感、音樂和生活類。接近於一半熱門都是來自這三大類,情感音樂生活加起來244個。
原因是,這幾個類別用戶受眾廣泛,內容消費門檻低。由此可以倒推,視頻號的用戶畫像人群相對下沉。
此外,新榜的數據還發現,視頻號創造者中,女性創作者居多,約佔60%以上。這是視頻號區別於抖音快手的一大特點。
另一個特點是,視頻號的用戶比抖音快手的用戶更有耐心,他們更願意看那些稍微長一點的視頻,而不是特別短快節奏的。根據統計,抖音上的小視頻大多在15秒以內,而視頻號的短視頻大多在16-30秒,甚至40秒以上。
與此同時,目前已經有大量品牌企業進入視頻號。相比之下,抖音快手上的企業號是在後期才進入的。畢竟,品牌企業一般會有微信公眾號,而這跟視頻號屬於同一體系。
在新榜視頻號論壇上,一位論壇主持人範衛鋒提問知名科技自媒體人潘亂,你認為視頻號到底是多大量級的機會?值不值得大家all in?
潘亂回答,視頻號上,霹靂舞凱凱的單條視頻播放量是4億,公眾號時代哪篇文章單篇閱讀量超過4億了?視頻號的市場和天花板是無限拉高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它在微信產品裡面出現,視頻號是可以作為社交名片的。另外,從內容的生產效率和流通速率來看,都是比公眾號時代更高的。」
相信大家對夜聽都不陌生。
這是一家2015年成立,定位為電臺形式的情感類自媒體,公司創始人同時也是公眾號主播的劉筱,曾任職于衡陽電視臺。公眾號以女性為主要受眾,每天晚上10點,會定時發布一段音頻,一句話和一張圖片。
打中情感類的人群,讓夜聽迅速積累了超過1000多萬粉絲。2017年前後,夜聽每天新增粉絲在10-30萬之間。目前,夜聽全網粉絲超過3000萬。
今年2月,視頻號「夜聽劉筱」也正式開通。
在劉筱看來,視頻號上情感性內容佔比高只是階段性的,如果內容過於同質化,用戶一定會選擇離開。而視頻號最大的價值應該來自直播間。
「因為你能夠調動多少用戶來到直播間,每天做直播,直播間有多少人,就是你的用戶日活,一款產品只有用戶沒有日活這款產品也沒有價值。從剛開始做視頻號,我就把重心放在了直播間怎麼運營上。」
目前,視頻號的變現模式依然是廣告,收效最快。但劉筱認為,視頻號的模式應該TOC,也就是應該做交易,把用戶當成客戶。
「我們用戶集中在婚後30歲—40歲之間的人群,相對下沉,這部分人群生活場景最關心的就是家庭的油鹽醬醋,直接和我們用戶產生交易行為更直接,雖然說會做廣告,廣告不是我做視頻號的最重心。」
夜聽在當年的雙創大潮中是優質項目,同時拿到了來自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等幾家知名風投的投資。用劉筱的話來說,拿了幾輪融資就膨脹了,開始幹平臺,但是錯過了2018-2019年的內容機會,直到視頻號出現,夜聽才再次放開手腳做內容。
夜聽的直播間未來要做直播帶貨,人貨場都很重要。
夜聽有內容,但是沒有貨,供應鏈能力欠缺,因此會找優質的供應鏈合作,比如魔筷,進行專門定製產品。
在劉筱看來,夜聽的視頻號直播間這個「場」目前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直播間留不住人,在線觀看人次上不去。「當然也與自身有關,我們是否能讓直播間更亮一些,燈光更專業一些,可能用戶會願意多停留一會。」
目前夜聽一共帶貨3場,一場賣電影券,其餘兩場賣貨。第一場預約人數是6萬,第二場是7萬,銷售數據翻倍。
「後來我們也有反思,銷售量有增長,但在線人數有下滑。視頻號用老用戶成交,是私域流量。這種流量面臨這信任的損失,會有流量下滑。這是需要引起內容創作者反思的。我們怎麼讓用戶更多留在直播間,和通過私域流量的信任認可做交易是兩碼事。我在這件事情上更多看到了危機。如何調動用戶,以及在調動之後,還能讓用戶信任你,這是件非常難的事。」
在視頻號上嘗試直播帶貨的不僅僅只有夜聽。
前不久,「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李筱懿在視頻號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3小時,圖書總成交碼洋達190萬,觀看人數達6.5萬,打了漂亮的一仗。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用戶將近800萬,此外,還有公眾號粉絲460萬,最大的單個帳號粉絲350萬,此外,還有40萬廣播用戶,以及30萬內容付費用戶。
李筱懿從今年4月30日剛剛開始做視頻號。做視頻號的時候她就在想,是否可以為商業留下一些接口,因為沒有商業變現,很難持續產生優質內容。
「做公眾號的經驗,給了我們一些數據支撐。視頻號領域相當於我們的二次創業。二次創業的好處就是,你經歷過一個完整的周期,不怕了。就像我的視頻號內容最近流量出現斷崖式下滑,哪有怎樣呢?我們做公眾號六年,至少出現過100多次流量斷崖式下滑,但每一次又都漲回去了,所以,內心沒有那麼緊張。」
在李筱懿看來,內容帶來的廣告或者直播轉化,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想清楚,內容究竟給誰看,這樣才會形成精準粉絲畫像。在目前的視頻號直播帶貨主播中,李筱懿的成績相當亮眼。
第一次圖書直播3小時18分,總成交碼洋190萬,總共的觀看人數6.5萬;第二次直播兩小時,碼洋186萬。
李筱懿坦言,年輕的主播直播帶貨一次性直播6個小時,甚至8個小時,如果靠小時獲得高成交量,那是拼體力。但視頻號不一樣。
「視頻號是建立在私域流量基礎上的,特別有意思。在直播圖書的過程當中,底下有人問,你這個口紅是什麼顏色,我隨口說了一句TF某某品牌,就臨時上架了,一下就賣了400多支。它可以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有一個非常好的場景別人可以在你這找到獨樹的生活方式。」
今年,視頻號裡有一條視頻,早期,很可能每一位用戶都刷到過。一位大約20多歲的建築工人在工友的圍觀下,在建築工地跳起了霹靂舞。如今,這條視頻單條播放量超過4億,視頻中的主角成為坐擁50萬粉絲的「霹靂舞凱凱」。
而霹靂舞凱凱幕後操盤手是曾淺淺,他是一家直播電商公司淺淺傳媒的創始人。從6月份開始進軍視頻號領域,以舞蹈領域,戶外和家居領域為主。霹靂舞凱凱是他們孵化成功的一個號帳號。
「凱凱的用戶65%以上是男性,其中以30-50歲為主。也就是說,基本以務工務農的下沉人士為主。他們平時的娛樂生活不多,而凱凱的定位跟他們的工作崗位幾乎是零距離。」
此外,在視頻號發展過程中,凱凱在內測階段就入駐了,當時內容比較少,凱凱的霹靂舞屬於早期為數不多的優質視頻;第三,凱凱的定位,就是農民工和基層,這種崗位很容易觸動人,有一種即使身在塵埃,也要仰望星空,守護夢想的既視感。
凱凱三條破億的視頻加起來播放量將近10億。「我們每天的PV值是400萬左右,每個帳號是450萬瀏覽量,評論87萬,分享次數220萬,收藏次數40萬。我也玩過抖音,在抖音上,達不到這樣的量。凱凱的第二條視頻單條播放量超過3.8億,點讚量高於第一條視頻。」
現場,曾淺淺展示了一條播放量2.1億的視頻,並表示,這條視頻6月28日發布,最近的一個月,播放量平均每天都在200萬上下。「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關注視頻號的原因,長尾流量太大了,這是抖音沒法比的。抖音上的帳號,流量可能會持續一天,一周,甚至一個月,但絕對持續不了6個月,這麼長時間。」
曾淺淺現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把握住達人的熱度。畢竟,舞蹈很容易形成審美疲勞。
凱凱後續的運營方向,曾淺淺也有嘗試過帶貨。第一場賣出GMV30多萬,但流量下滑的很嚴重。「我們損失也很嚴重,凱凱他不喜歡直播,鏡頭表達也沒那麼強。出於尊重個人意見,以後凱凱會往扶貧的方向發展,他出身於基層,也更願意為基層去做些事情。讓他的帳號,朝著這個方向走。」
曾淺淺在視頻號方面的第二個方向是,嘗試重點運營私域粉絲。「我們直播的時候,拉了200多個群,但運營很差。還要多跟其他高手學習。」第三個方向是,拓寬達人的技能邊界,比如說口技、唱歌舞蹈方面的東西。另外也會新建一些新的人設互相導流。
對於視頻號的價值,曾淺淺認為,最大的價值依然在粉絲上。因為在粉絲群裡有人諮詢,對於霹靂舞,除了線上賣課程的方式,線下有沒有開設舞蹈培訓班。有意向報名的有1000多位用戶,而且在同一個城市。「我們會把私域粉絲十倍,百倍量級的放大和深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