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馬主木拉提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7月26日,晉江3名勇士騎馬下海救下12歲男孩,令人遺憾的是兩匹馬兒不幸去世。連日來,晉江「救命恩馬」不幸死亡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昨日,記者從中國馬業協會獲悉,馬業界紛紛表達對英雄馬所在馬場的關心和關切,協會考慮將兩匹馬和馬主納入感動中國馬業的評選對象。令人感動的是,協會多家會員單位希望通過捐贈馬匹的方式,幫助見義勇為又痛失愛馬的馬場教練蔡良興,新疆馬主木拉提就是其中一位。
熱心馬主贈送小馬駒的消息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微信公眾號均推送消息《愛的傳遞!新疆馬主向「救命恩馬」騎手送馬駒》,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的推文為《「救命恩馬」走了,新疆馬主出手了!》。得知有好心人贈馬的善舉,網友紛紛點讚:這是真正的「寶馬贈英雄」。
新疆馬主對失去愛馬感同身受初定9月運往泉州
木拉提是哈薩克族人,家在新疆伊犁昭蘇縣,是當地養馬、愛馬的名人。「兩匹救人的馬兒不幸去世令人心痛,它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讓人欽佩。」他說,幾天前,他看到福建泉州馬場教練蔡良興等三人騎馬衝進海水中救出12歲男孩的新聞後,被他們的勇敢精神打動。當參與救人的兩匹馬不幸離世的消息傳來,在馬背上長大的木拉提很傷心。「新疆、福建雖相隔幾千公裡,但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孩子,我們一樣愛馬。昭蘇作為天馬的故鄉、伊犁馬的主產區,我對失去愛馬感同身受。」
木拉提現任職於新疆昭蘇縣天馬文化博物館。他創作的草原牧歌《伊犁馬》廣為傳唱,現在,他的工作重心轉移到培育優秀的伊犁馬上。很快,木拉提與蔡良興教練取得了聯繫,向他表達了捐贈一匹伊犁馬給馬場的願望。
「我送的這匹馬是1歲的伊犁馬,毛色是黑色,頭有白星,後兩腿管白。」木拉提說,之所以送一匹小馬,主要是考慮馬能從小適應福建的氣候,教練也可以陪伴馬兒一起成長,馬兒的服役期會更長點。雙方已就捐贈馬匹的運輸方式和時間進行了溝通,初定9月從新疆昭蘇運往福建泉州。「小馬駒現在山上,等到9月馬群下山後就可以運送。」木拉提表示,馬匹運輸不是問題,他們常年向全國各地運輸馬匹,熟悉運輸車輛和方式,等9月份天氣涼爽,就可以送馬。
導航地圖顯示,昭蘇縣與晉江市相隔5000多公裡,這將是一場穿越祖國大地的愛心傳遞。「我送伊犁馬給他們,就是想印證民族團結一家親,也希望他們能逐漸從難過中走出來,彼此成為愛馬的好朋友,促進新疆人民和福建人民的來往。」木拉提說。
木拉提想贈送的馬(圖片來源:新疆新聞在線網李文武)
記者回訪另一英雄馬隔離治療小馬駒提前斷奶
「經歷這次救援,馬場元氣大傷。獲贈馬匹,將為馬場帶來生機。」對於新疆熱心馬主捐贈馬駒的善舉,深滬「一哥騎馬場」場主施國慶很感動,表示樂意接受。據了解,因為兩匹馬離世,俱樂部的馬匹只剩下五匹。加上蔡良興腳被蛇咬傷不方便,馬場只能暫時停業。即便處境艱難,馬場還是拒絕了被救小孩家長的補償。蔡良興說:「畢竟他們收入不高,我們不能因為遇到這種事,就讓人家來補償。」
據施國慶介紹,當時共有三匹馬下海,除了去世的「888」和「馬莉」,另外一匹馬「將軍」今年3歲多,比較健壯。去年,有馬術愛好者以10萬元價格買來,寄養在馬場照料。他說,7月26日在龍湖衙口海邊救人時,「將軍」也衝入海裡,但沒有像「888」和「馬莉」那樣衝到海水深處,身體受海水侵蝕較小。這幾天,「將軍」也出現了咳嗽的病狀。「體溫正常,但是胃口不怎麼好,我們已向中國馬會的專家發出了求助。」
在中國馬會專家的遠程指導下,生病的「將軍」被轉移到安全的地方隔離,並按照專家提出的方案精心治療。目前「將軍」病情好轉,狀態良好。
此外,「888」去世後留下了一匹2個月大的小馬駒,可憐的小馬駒出於本能,時常會跑到「姐姐」身下吮吸。「然而『姐姐』並未生育,沒辦法提供乳汁。」施國慶看著很是傷感,目前周邊也沒有合適的母馬正處於哺乳期,所以小馬駒只能提前斷奶,靠吃飼料長大。(記者張曉明)
連結
伊犁馬
伊犁草原被稱為「天馬的故鄉」。早在西漢時期,伊犁河流域就是古烏孫國的中心區域。張騫出使西域時,烏孫王攜良馬獻給漢武帝。此後又多次獻馬千餘匹,漢武帝見到烏孫馬後,賜名「天馬」,並賦詩曰:「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裡兮歸有德」。《漢書烏孫傳》中記載「其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說明當時烏孫國養馬的規模。烏孫馬就是現今伊犁馬的前身。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清廷為了鞏固西北邊防,在伊犁草原大辦馬政,建立了多處馬場,培育良馬以供軍需。
現在的伊犁馬是以伊犁的哈薩克馬為母本,融入了前蘇聯頓河馬、奧爾洛夫馬、布瓊尼等優良馬種而成,經過幾十年的精心培育,已成為我國優良的馬種,具有體型、外貌基本一致的品種特徵和較為穩定的遺傳性。剽悍的伊犁成年馬體高1.5米以上,體格高大,四肢強健,而且以耐力持久、速度快而著稱。馬在新疆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在農牧業生產、交通運輸、馬產品生產和馬術運動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現在,伊犁馬的改良已經到了第三代。2008年7月,昭蘇馬場和伊犁種馬場聯合召開首屆伊犁馬拍賣會,參加競拍的200匹馬均為改良伊犁馬,最高的賣到18萬元,小馬駒也賣到了3萬元。各地馬術協會、馬術俱樂部紛紛慕名在伊犁草原尋覓良駒,也使牧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伊犁馬的再度輝煌創造了條件。在全國多次賽馬比賽中,伊犁馬一直在1000米到10000米段中保持著絕對的優勢,並多次改寫了全國紀錄。(曉明整理)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