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鈴彎舉重量是多少為你分析它的訓練技巧

2021-01-19 伊秀女性網

看你個人的力量了,先從5公斤或7.5公斤的開始。槓鈴彎舉:也有人叫胸前彎舉、負重彎舉等,簡稱「彎舉」,主練肱肌、肱二頭肌、肱橈肌和旋前圓肌。主要鍛鍊手臂的肱二頭肌。槓鈴彎舉屬於單關節的動作,因此練習者在用這個動作鍛鍊手臂肱二頭肌的時候,很容易就能體會到肱二頭肌的發力,可以說用槓鈴彎舉鍛鍊手臂肱二頭肌是最有效的動作之一。

槓鈴彎舉

也有人叫胸前彎舉、負重彎舉等,簡稱「彎舉」,主練肱肌、肱二頭肌、肱橈肌和旋前圓肌。能擁有高高隆起的上臂屈肌,是健美愛好者十分關注和夢寐以求的,因而此動作深受大家青睞。

動作過程:兩臂伸直反握槓鈴垂於體前,兩腳左右開立同肩寬,上體伸直。肘關節固定,肱二頭肌和肱肌等主動收縮,前臂緩緩上舉逐漸向上臂靠攏,至上述肌肉不能收縮為止。停頓保持片刻,然後慢慢下放還原。

槓鈴彎舉的目的編輯

做槓鈴彎舉的動作主要是為了鍛鍊手臂的肱二頭肌。槓鈴彎舉屬於單關節的動作,因此練習者在用這個動作鍛鍊手臂肱二頭肌的時候,很容易就能體會到肱二頭肌的發力,可以說用槓鈴彎舉鍛鍊手臂肱二頭肌是最有效的動作之一。一起來看看槓鈴彎舉動作要領:

動作要領編輯

動作準備

練習者一般採用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挺胸收緊腰腹,雙手夾緊身體兩側握住槓鈴放於體前,槓鈴的握距可以採用寬握距(或窄握距)。

動作過程

練習者集中手臂肱二頭肌的力量快速將槓鈴舉起至頸部鎖骨位置,然後稍微停頓,再用手臂肱二頭肌的力量控制住槓鈴慢慢還原到起始位置。一般建議在做槓鈴彎舉的動作過程中,向上舉起控制在1秒,停頓1秒,還原3秒。

動作要求

1、練習者在做動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挺胸收緊腰腹部。

2、練習者在做動作的過程中雙手一定要夾緊身體兩側。

3、練習者在做動作的過程中向上發力的時候吐氣,還原的時候吸氣。

輔助動作

1.不同握法的彎舉:正握、反握和對握(U形槓)。2.不同握距的彎舉。3.不同器械的彎舉:直槓曲槓等槓鈴、低滑輪、橡筋、彈簧拉力器等彎舉。4.不同姿勢的彎舉:前俯一定角度、坐姿彎舉等。5.肘關節在外部條件下固定的彎舉,如靠牆練習、肘關節抵住腹部練習等。

肱肌惟一的功能就是作用於尺骨,其拉力方向不因前臂的迴旋而改變,是肘關節屈肌中負荷量最大的肌肉。在肘關節處於80~90度時,肱二頭肌可發揮最大的效率,肱撓肌則是100~110度。肱肌的止點比肱撓肌的止點靠近肘關節,肱撓肌的起點則比肱肌的起點靠近肘關節。槓鈴彎舉練習時,屈肘關節主要是肱肌用力,但肱橈肌有很長的槓桿臂,故開始屈肘時肱橈肌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此,手抓握槓鈴不可過緊,否則會造成前臂肌群緊張,影響肱橈肌發力。

初練者注意力要集中在上臂屈肌上,要用上臂屈肌的收縮力量帶動前臂向上臂靠攏。開始用12RM左右重量練,可側對鏡面,邊練邊觀察動作是否符合要求,便於糾正錯誤。熟練後,可在訓練中注視自己的肱肌和肱二頭肌,並不斷想像它們會膨脹。一兩組練習後,它們就會充血變硬。練至極至時,可借屈膝蹬腿、身體前後擺動等完成1~2個練習。

舉槓鈴別蹲太深。槓鈴深蹲,顧名思義,就是扛著槓鈴蹲下去、再站起來,它作為腿部肌肉的經典練習方式,在健美訓練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蹲主要訓練大腿前部的肌肉,同時對大腿後部、小腿、臀部、後背部均有鍛鍊效果,可以增加腿部肌肉、提高下肢力量、提高彈跳力、身體靈活性和平衡能力,是武術、田徑、足球等許多競技項目基本訓練計劃的組成部分。

這個動作最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下蹲過深——有的健身愛好者甚至蹲到大小腿相貼,在大負重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傷:大、小腿呈銳角,膝關節十字韌帶就會承受巨大的拉力、骨骼受力嚴重不均,進而導致膝關節韌帶拉傷、肌腱勞損、骨膜磨損等傷病;同時,下蹲過深會致使上身前傾、下背部不能保持挺直,而傷及腰椎,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病患因之而來。

正確做法

挺胸抬頭,①眼向斜上方看,②保持背部挺直,緩緩下蹲③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注意在垂直位置上④膝關節始終不要超過腳尖,還原至⑤膝關節將近伸直的位置。注意上述幾點,就可保護膝關節、腰椎,更大限度避免運動傷害。

槓鈴深蹲有一些替代動作或輔助練習,比如啞鈴蹲起、箭步蹲、史密斯機深蹲、坐姿蹬腿、腿舉等,都屬於膝、髖兩個關節的運動,同樣要注意不要「摺疊」過度哦。此外,這些動作可以改善大腿及臀部曲線,女性健身者也應多加嘗試。

相關焦點

  • 小編教您彎舉——槓鈴彎舉重量多少教程
    小編教您彎舉——槓鈴彎舉重量多少教程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7年08月02日 10:46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槓鈴彎舉也有人叫胸前彎舉、負重彎舉等,簡稱「彎舉
  • 站姿槓鈴彎舉:強化肱二頭肌的必做動作,多數人因為四個細節做錯
    直接進入正題,本章內容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帶你了解這個高效訓練手臂的動作:一、槓鈴彎舉的優勢:可控+安全 二、動作講解及行程分析 三、優化槓鈴彎舉的四個細節學習和掌握槓鈴彎舉這樣的重量安排對於肱二頭肌這樣的小肌群和彎舉這樣的單關節動作來說,重量增加上有跳躍性,不能實現逐量遞增。而槓鈴除了固定重量的槓鈴器具外,直杆、EZ杆都可以增加不同配重的槓鈴片,訓練者可以靈活拆卸,在訓練時逐漸增加重量。
  • 站姿槓鈴彎舉動作精要,你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站姿槓鈴彎舉的確是一個優秀的訓練肱二頭肌動作,但日常訓練中我們有可能沒有完全領會到這個動作的訓練方法要點,將更多的力量分散到肩部以後背部,從而沒有很好的孤立肱二頭肌,也就是說對肱二頭肌的刺激效果大打折扣
  • 器械訓練vs自由重量訓練:你該如何選擇?
    讓我們舉個例子,槓鈴深蹲和史密斯深蹲。這兩個動作都能刺激到相似的肌肉,但是有一些區別。史密斯深蹲的優點:更多的技巧選擇。由於槓鈴是在固定的軌跡裡移動,你可以做很多自由槓鈴無法做到的事,比如把腳往前放一點(而不是槓鈴正下方)。這種方法就允許你比槓鈴深蹲有一個更加直立的位置,這就表明股四頭肌的參與更多。你可以使用更大的重量。
  • 標準槓鈴杆有多重為你分析它的正確使用方法
    槓鈴是健身房中常見的一種運動器材,而且在看拳擊比賽的時候也是缺少不了槓鈴的。槓鈴不僅可以用來進行比賽,同時它還是鍛鍊雙臂力量和肌肉的一種方法,但是大家能發現槓鈴不僅男性能舉起來,女性一樣可以,因此大家就疑問了槓鈴有多重,它的標準重量是多少,其實槓鈴是有重量區分的。
  • 了解站姿槓鈴彎舉正確姿勢,幫你打造大塊頭,正確解析在這裡
    那麼在健身當中孤立訓練比較典型的一個就是站姿槓鈴彎舉,同樣也是大多數健身人士在訓練計劃表當中都會選擇的一個,但是有一大部分健身人士的站姿槓鈴彎舉並不是標準的,因為有幾個注意事項,他們了解的並不是很充分,那麼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說一下站姿槓鈴彎舉稍注意的一些事項,讓我們在健身過程當中儘可能的做到標準。
  • 關於槓鈴彎舉你不知道的硬幹貨
    槓鈴彎舉是一個很好的肱二頭肌鍛鍊動作,沒錯,但很有可能你還沒有清楚的了解這個動作的一些注意情況。
  • 反握腕彎舉訓練中,啞鈴和槓鈴的選擇,都有哪些需要我們注意?
    今天在這裡就給大家說一下,在槓鈴彎彎局以及啞鈴腕彎舉這些常規訓練動作當中採用反握的抓握方式的話。動作要領以及練習目的方面會有哪些不同?1、反握槓鈴腕彎舉的練習目的對於常規的槓鈴腕彎舉訓練動作而言,它主要是針對前臂內側的一個訓練動作,那麼如果我們改變它的抓握方式,從正握變成反握的話,練習目的也是截然不同的。反握槓鈴腕彎舉主要是發展前臂外側的一個訓練動作。
  • 槓鈴練了這麼久,鈴片重量你選對了嗎~
    槓鈴,是人們最早發明的抗阻力訓練的器材之一。 槓鈴的穩定性比啞鈴要好,左手不夠力還有右手幫忙撐住,而啞鈴則需要雙手都各自穩定重量。槓鈴訓練時可以使用較大的重量,相對啞鈴訓練更有利肌肉力量跟緯度的提升。然而,很多朋友不知道自己增肌鍛鍊該選擇多大的重量合適,重量的選擇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 首先你要明白這一點,不同的動作使用的槓鈴重量也是不一樣的,要自己更換鈴片去選擇合適的重量,下面我們就講解一下如何去選擇槓鈴的重量。
  • 十個突破極限的高強度訓練技巧!
    10個幫你突破極限的技巧 1.強迫組 強迫組算是流傳最廣的訓練技巧了。儘管做的人很多,但這個動作一直以來都被很多新手所濫用,很多人在不經意間就使用了強迫組的訓練技巧,然而只是照貓畫虎,並不能完全做到位,因此效果並不好。
  • 十個突破極限的高強度訓練技巧
    大重量的半程組,雖然增肌效果比不上全程動作,但由於其重量大的特性,你的肌腱和韌帶都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從而變得更加結實「耐用」,降低以後訓練受傷的機率。,試著甩動身軀,利用爆發力或者慣性舉起重量,突破停滯點,比如在做槓鈴彎舉的時候,將槓鈴甩起來。
  • 加入這招,看似簡單的啞鈴彎舉,也有很多技巧
    而運用到啞鈴彎舉中,你只需要按照以下幾步去做,加入一個小技巧,努力的訓練幾周,對於肱二頭肌的訓練就會有明顯的改善。,在舉起重量之前:先用力的收縮你的肱二頭肌,想像的你要用力的彎舉起來,有一個預收縮的技巧。
  • 手臂細瘦撐不滿袖口,只做槓鈴彎舉還不夠,1個動作練出麒麟臂
    各種形式的彎舉是最常見的訓練動作,其中,槓鈴彎舉尤為普遍,很多人想要藉此來練出飽滿的肱二頭肌,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槓鈴彎舉的訓練效果並不理想,即便是訓練經驗比較豐富的人,也容易出現一系列的代償動作,從而出現訓練重量很大,但肱二頭肌發力感不明顯,以及腰背疼痛的情況,接下來,就介紹一種更容易掌握,訓練效果更好的彎舉動作。
  • 槓鈴彎舉,你真的會做嗎?避免5個誤區,練出「麒麟臂」!
    槓鈴彎舉,你真的會做嗎?避免5個誤區,練出「麒麟臂」!1,不注意離心訓練很多人都知道槓鈴彎舉怎麼做,手臂彎舉之後,再還原,就完成了一個動作,但是很多人都忽視的離心的訓練,總是快起快放,不控制離心訓練可以完成的次數非常多,但是,單次對於肌肉的刺激就會減少了很多。
  • 小重量與大重量訓練區別在哪裡?如何把握好肱二肱三的訓練度
    而臂力作為健身的入門訓練部位,自然被健身者多次關注。如果你想要肱二頭肌不斷增大,逐步加重是必然的。如果你只想要刻畫臂部的線條,小負重訓練就足夠。一般來說肱三頭肌的訓練難度要比二頭肌大一點。肱三頭肌在訓練過程中可配合胸肌,肱二頭肌與背肌,這樣的組合也是全面打造上肢的訓練技巧。又或者二頭與三頭的組合訓練也是不錯的選擇。小白健身者在剛剛開始訓練時不建議使用大重量。即便你的目的是增肌,也要從小負重開始。
  • 3招領略強壯前臂技巧,增強握力強勁手腕
    前臂的訓練也是不容忽視!發達的前臂是很多人的目標,它不僅能改善手臂外形,適當的增強訓練也能讓握力變得更強。但是大多數人在練前臂的時候,其實並不知道前臂到底有啥肌肉,還有就是以及相對應的功能,很多時候就是手臂日後來兩組腕屈伸和腕彎舉,但想練到前臂肌群這點訓練量根本不夠。還是要先了解前臂的肌肉開始,再增加安排訓練但是需要注意不能影響訓練主項的前提下第一個技巧也是最簡單的,只需要你在二頭彎舉的時候,雙手從反握改成正握即可。
  • 怎樣加強肱二頭肌訓練?讓高峰更加明顯,3個技巧請你拿走
    我們的健友在訓練的空閒時間,經常會聚在一起,曬一下自己的全身的肌肉,展示一下自己的訓練成果,但是有些小夥伴的二頭肌高峰不明顯,給人感覺整個雙臂的輪廓都不清晰,在訓練中我們應該使用哪些動作,才能讓它的高峰更加明顯,3個訓練技巧請你不要錯過,實用的話請你拿走,千萬不要忘了寫訓練後的感受。
  • 不同的槓鈴有不同的作用,怪不得奧運冠軍的訓練和我們不一樣
    隨著訓練水平的提升,很多小夥伴已經學會了在訓練中體會各種不同造型的槓鈴杆的好處,比如說做二頭彎舉的時候,曲杆比直杆舒服得多。不過,你也一定發現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槓鈴杆,想嘗試一下但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相對常見的槓鈴杆,指導你該如何使用。專業槓鈴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合理使用可以為訓練增加多樣性,並為大重量訓練進行補充。
  • 每次訓練應該舉多重?選對重量很重要!
    你肯定試過,拿起一個20磅的槓鈴彎舉45次,感到疲勞和手臂充血。相反的,如果你用的是85磅的槓鈴,彎舉了8次,你將不得不扔掉它,因為你已經不能再做多一次了。我們先分析一下力量訓練時使用什麼樣的重量才是合適的?這個問題其實因人而異、因訓練目的而異。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必需先簡單了解一下肌肉纖維的不同類型。
  • 健身高手的巨臂,新人練不出來:錘式彎舉動作技巧,你學會了嗎?
    在過去的四講內容中,我們首先分析了肱二頭肌的形態問題,肌腱和肌腹的形態直接影響了二頭的長短;然後我們討論了肱二頭肌寬度和厚度的打造,針對長頭和短頭給出大家不同的訓練建議,並分別通過站姿槓鈴彎舉、上斜啞鈴彎舉和凳上彎舉三個動作為你剖析動作細節和運動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