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買彩過年」。2019年農曆新年期間,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臺灣地區看到的景象,買彩券已經成為臺灣地區春節活動的一部分。要問過年期間臺灣地區哪裡人口密度最大,可能不是臺北故宮也不是知名夜市,而是公益彩券店鋪了。尤其是到了晚上大樂透開獎的時候,幾乎每個店鋪都擠滿了來買彩券、對號碼和等開獎的人。
「有錢沒錢,買彩過年」。2019年農曆新年期間,以上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臺灣地區看到的景象,買彩券已經成為臺灣地區春節活動的一部分。彩券店內、夜市旁邊、商圈廣場、廟宇門口,臺灣地區經常可見到買「刮刮樂」的民眾和遊客。
據臺灣彩券公司統計,2007年至2018年間,臺灣地區公益彩券銷售總額達1.2321兆元新臺幣(以下價格皆指「新臺幣」,4.5元新臺幣約合1元人民幣)。其中,這12年間電腦型彩券總銷售約7359億元新臺幣,張數達61億張,也就是說臺灣地區平均每人每年購買電腦型公益彩券約23張,購買彩券紙卷總長約50.1576萬公裡,可以繞地球12.5圈;另累計銷售即開型公益彩券「刮刮樂」約4962億元新臺幣。
「臺灣彩券每到逢年過節都會有加碼活動,尤其是春節加碼最多,中獎率也更高,會明顯帶動購買人氣,尤其是到了晚上,全部要排隊,人多的時候甚至沒法打烊。」桃園市大溪區某彩券行老闆說,「春節期間最熱門的是大樂透和刮刮樂,我店鋪就有兩位刮中100萬的。」
「老闆,這個200塊的』金豬報喜』刮刮樂,從47號到81號,我整本全要了。」一位年輕男性走進彩券店後,指著玻璃櫃中的刮刮樂彩券說。
一本彩券,至少有20張,也就是說如果是200元新臺幣一張刮刮樂,則至少要花費4000元新臺幣。此外,刮刮樂的價格從100到2000元新臺幣不等,也有人整本購買2000元新臺幣一張的刮刮樂。而在過年期間,像這樣整本整本的購買刮刮樂彩券的人,在臺灣地區並不算罕見。
「去年我和弟弟湊錢,一次性購買了50張200元新臺幣的刮刮樂和10張2000元新臺幣的刮刮樂,總共花費30000元新臺幣,但是最後只中了19000多元新臺幣,嚴重虧損。今年就沒有再湊錢買整本了,但是每次路過彩券店,還是會忍不住手癢買幾張。」來自桃園中壢的李先生說。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三處購買點隨機詢問了11位購買彩券的臺灣地區民眾發現,最多的回答是「試試新一年的手氣」,其次為「買個發財希望」,第三是「節假日娛樂活動」。
「買彩票的人當然都希望中大獎,但也都知道中大獎概率很小,很多時候也就是買個娛樂和希望而已,萬一就中了呢?而且刮刮樂的娛樂性質很強,就像玩遊戲一樣,尤其受年輕人歡迎。」桃園大溪彩券購買者成先生說,「其實如果沒有中獎,也不會太難過,就當是做慈善了。」
根據臺灣彩券公司統計,從2007年到2018年共12年間,共有363人因彩券中獎而成為億萬富翁,總中獎金額更是高達7390億元新臺幣。其中,2018年共有26人因購買彩券中獎而成為億萬富翁。
此外,彩券在臺灣地區風行,和臺灣彩券較為成功的產品設計模式和營銷手段也有重要關係。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觀察,春節期間電視上關於臺灣彩券的廣告也是鋪天蓋地,不僅有「春節加碼8億」等各式各樣的廣告營銷,「繽果繽果」等產品更是5分鐘開獎一次,保證隨時購買隨時兌獎,在產品設計上也貼合年俗,如印滿金豬、恭喜發財、金元寶等吉祥紋飾,並設計了年輕人喜愛的多種主題遊戲方式。
臺灣彩券公司董事長薛香川也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8年公益彩券績優經銷商表揚大會上承諾,2019年臺彩將持續推出各式創新活動與產品,吸引更多民眾認同與購買公益彩券,提升對彩券經銷商的服務,營造更良好的彩券銷售環境。
除了「試試手氣」和「發財夢」以外,臺灣彩券風行的另一原因是購買者相對認可臺灣彩券的內在價值和公正性。一方面刮刮樂的中獎率會明示;另一方面上述臺灣彩券購買者說的「做慈善」也並非空話。
從發行方式來看,臺灣地區公益彩券的發行權歸政府所有,但發行機構是由私營企業競標,第三屆和第四屆(即從2007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標者均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子公司「臺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彩』)」為福利彩票的受託銷售機構,再由各地區經銷商負責銷售給消費者。
而在經銷商的選擇上,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觀察發現,在攤販式公益彩券銷售者中,多數是有肢體障礙者和年老者,而店鋪式公益彩券銷售者中,多數經銷商都有直系親屬有身心障礙。而根據臺灣地區規定,公益彩券之經銷商為具工作能力之身心障礙者、原住民及低收入單親家庭。
從資金利用上來看,據臺灣彩券公司官網顯示,公益彩券的彩金(彩券銷售額)分配方式為60%為彩券獎金,13.25%為營銷費用,其中包括經銷商佣金(8%-10%)、中國信託管理費用(4.35%)、彩券發行損失及其他賠償責任準備(0.5%),剩餘26.75%為彩券盈餘,此外發行機構每年提供27億元回饋金給財政部門。
而公益彩券盈餘的部分,則有5%歸入全民健康保險,45%歸入國民年金,50%歸入地方政府辦理社會福利及慈善等公益活動。
臺灣彩券公司董事長薛香川曾稱,過去10年來,公益彩券創造的公益盈餘達2560億元新臺幣,這些盈餘是社會福利的重要來源。臺灣彩券公司近期也表示,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為止,第4屆公益彩券累積政府公益盈餘達1436.74億元新臺幣,依規定分配其中718.37億元新臺幣供地方政府辦理社會福利,646.5億元新臺幣供政府補助國民年金,其餘71.84億元新臺幣則挹注全民健康保險準備。
但另一方面,網絡上的質疑聲音也沒有停止過,質疑點在於刮刮樂中獎率是否真實、電腦型彩券封牌時間太長(半小時)、彩券就是合法賭博、資金具體流向等。
「臺灣彩券的確出過一些弊案,比如林昊縉作弊醜聞、刮刮樂偷刮案等。但綜合來看公益性和透明度相對較高。如對比美國、英國、中國大陸等地區的封牌時間,臺灣彩券的封牌時間是最短的,資金的分配也會在臺灣彩券官網上公示,一般每個月的25日會更新一次。」上述彩券行老闆說。
來源:21經濟網
監製|唐銘 編輯|Ti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