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家:執著,艱辛,幸福,溫暖。
人是漂泊的船,人是南飛的雁,家是溫暖的岸,家是避風的港灣,是可以供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因為那裡,有自己最愛的——親人。
時間:1981年,地點:中國溫州,瑞安古樹村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但依舊是「今年盼著明年好,明年還是吃不飽」的現狀,逼迫著人們走出大山,尋求快樂幸福的明天。那是一個開始倡導「五講四美」的年代,在如今這個道德、人生價值觀、世界觀取向有所滑坡的社會裡更是有著值得借鑑之處。
一臺破舊的拖拉機和一粒鈕扣當周萬順賣掉祖公業,送走13歲的阿雨,領著妻子趙銀花和16歲的兒子麥狗走向溫州城,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的時候,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果敢。在這條路上,趙冠球是周萬順在創業道路上的第一個恩人,他靠著拖拉機賣廢品謀生。而周萬順在發達時竟把破舊的拖拉機當做古董般收藏起來,這不得不說是對施恩之人的一個懷想。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趙銀花因為一粒鈕扣,奔赴江蘇,完成心中的夙願。在叢廠長的幫助下,趙銀花的事業如日中天。而當叢廠長的鈕扣廠遇到麻煩時,趙銀花毅然決然伸出了援助之手承包了廠子,解決了叢廠長的燃眉之急,這不能不說是解救叢廠長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一種感恩的回報。
往往,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貴人。在某一個關鍵時刻,在千萬人之中,你會遇上他,父母、老師、同學、同事,甚至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他的一點幫助,哪怕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溫軟的動作、一個溫馨的眼神,也可能影響到你,影響到你現在的處境,及未來生活之路。也許這位貴人給予你的只是一株 「稻草」,正恰恰是這微不足道的 「稻草」,它終究成為你生命中的寶,將你帶到生活的正軌,引你指向正確的前方。
臺灣作家林清玄在當記者時,有一次他寫報導小偷作案的文章,因為有感於小偷思維之縝密、作案手法之細膩,他情不自禁地在文章最後發出感嘆:
「像思維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
一句看似無心的話竟影響了這個個青年的一生。多年後,當年的小偷己然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是的,有時候一句話可能會是一把利劍,直戳人的胸膛,但有時候一句話也可以成為溫暖他人一生的陽光,能夠給他人一輩子的溫暖和明亮。這正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劉月寒。」的道理。
一架破舊的手風琴和一封信在義大利的普拉託,聰明、善良的小姑娘周阿雨,救了醉酒的流浪漢卡喬爺爺。而卡喬也用他破舊的手風琴奏出悠揚歡樂的樂曲,給這個在異國他鄉的小姑娘帶來心 靈的撫慰與愉悅。正是卡喬的「我還不能死,我還要給世界待來歡笑。」,讓阿雨感受著生命的珍貴,人間真情的美麗。是卡喬的那句:「孩子,沒有人願意聽你的苦難」的告誡,讓阿雨更加懂得堅強的面對。
卡喬,一個流浪漢,歷經人間滄桑無數,他的樸素的話語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尋味。而現如今在一些新聞報導中,單如少年兒童由於各種原因採取自殺行為的走極端的新聞,真是讓人觸目驚心。一個個活潑頑皮的孩童,恰如嬌豔欲滴的生命之花,未走完生命的全程,卻過早地凋零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此時我覺得對學生的耐挫教育、生命教育的尤為重要了。
阿雨在他鄉時,卡喬對她而言有著知遇之恩。在卡喬的言語撫慰中,阿雨感受到了「人生就像吃甘蔗一樣,沒有人能從頭甜到尾。」「人生就像是個柿子,青色的柿子,只有經歷過了風霜才會變甜。」正是這樣充滿哲理的話語,阿雨無論跌倒多少次,總是能堅強的站起來。而我們眼前的孩子,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得到了什麼?他們失去了什麼?也許這該是一種對社會的拷問,對教育工作者的拷問,我們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
對親情的渴盼巴爾餐廳裡,阿雨日夜期待著家人的來信。大洋彼岸的親人是阿雨日思夜想的牽掛。當郵遞員小米為她送來有與市長的合影的報紙時,阿雨誤以為家人來信,情急間衝過去竟撞倒了小米。她得知不是家人的來信時,一個懂得文明的人連句對不起也忘了說。在希望升騰的時刻裡,失望接踵而至,甚至是一種絕望。突然間,讓我想起了席慕容的詩歌:
如何讓我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一種對親情的渴盼,在異國他鄉時顯得格外的強烈。也許一個男子漢也難以承擔這樣的重壓,但阿雨做到了。現如今,許多孩子,在成為留守兒童的日子裡,與父母聯繫時大多都是限定於物質的需求,而很少有精神的需求。許是因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手機、網際網路的介入增加了人們的聯繫,而忽略了思想的情懷的傳遞。這種現象,不能不說是社會進步中的一個遺憾的角落。
一間破舊的教室和一個擁抱麥狗,在蒼茫的陝北高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與快樂,他除了擁有黃土高原上特有的藍天、白雲外,還擁有一間得到生命價值體現的殘破教室和一群可愛的孩子,脫離了一種被安排的日子。陝北的一個山村的教室裡,周麥狗手執著教鞭,教孩子們歌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從此走向繁榮富強。」一臉的陝北黑,一臉憨厚的笑,他已經完全融入了西北這片土地。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許多職業的人,為了所謂的追求而跳槽,麥狗甘於清貧的選擇與執著,我佩服他對教育的堅守,堅守著陝北這片貧瘠的土地,我佩服他堅守教育陣地的勇氣。
時間:2004年,地點:中國瑞安當嘟囔著嘴離開古樹村的阿雨二十多年後回到故裡的那一刻,她倚靠在門上,眼裡噙著熱淚,抽了抽嘴角,嘴裡深情地喊了一聲「爸!」周萬順正在倒開水,雖然背對著,但他的背還是不斷地抽搐著,頭不斷地跟著顫抖起來。阿雨走將前來,一個深情的擁抱,頭緊緊地埋在父親的肩膀上,抱得緊緊的……所有的心裡的不快與埋怨已經被歲月的滄桑滌蕩得無影無蹤。是呀,這正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強。
溫州一家人,世界一家親
當我們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真心為彼此付出的時候,再寒冷的冬日裡也能讓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幸福也就一定會在某一個轉角處悄悄來臨。陽光總在風雨後,堅持一定會有美好的結果。當《溫州一家人》這部劇結尾麥狗一家久別重逢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為之觸動,再沒有比親情更重要的東西了!
也許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家,幸福而溫暖。
若干年後請仍然記住他們:
周萬順的膽大、執拗。趙銀花的勤勞、賢惠。周阿雨的堅毅、聰穎。周麥狗的樸實、淡泊。
讓我們記住這一家普通的溫州人,他們代表了千千萬萬為了幸福而努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