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家人》劇評|不管走到哪裡,家永遠是每個遊子漂泊的歸宿

2020-12-17 水木君說

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家:執著,艱辛,幸福,溫暖。

人是漂泊的船,人是南飛的雁,家是溫暖的岸,家是避風的港灣,是可以供人遮風擋雨的地方。因為那裡,有自己最愛的——親人。

時間:1981年,地點:中國溫州,瑞安古樹村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但依舊是「今年盼著明年好,明年還是吃不飽」的現狀,逼迫著人們走出大山,尋求快樂幸福的明天。那是一個開始倡導「五講四美」的年代,在如今這個道德、人生價值觀、世界觀取向有所滑坡的社會裡更是有著值得借鑑之處。

一臺破舊的拖拉機和一粒鈕扣當周萬順賣掉祖公業,送走13歲的阿雨,領著妻子趙銀花和16歲的兒子麥狗走向溫州城,踏上了一條不歸路的時候,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與果敢。在這條路上,趙冠球是周萬順在創業道路上的第一個恩人,他靠著拖拉機賣廢品謀生。而周萬順在發達時竟把破舊的拖拉機當做古董般收藏起來,這不得不說是對施恩之人的一個懷想。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趙銀花因為一粒鈕扣,奔赴江蘇,完成心中的夙願。在叢廠長的幫助下,趙銀花的事業如日中天。而當叢廠長的鈕扣廠遇到麻煩時,趙銀花毅然決然伸出了援助之手承包了廠子,解決了叢廠長的燃眉之急,這不能不說是解救叢廠長於水深火熱之中是一種感恩的回報

往往,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貴人。在某一個關鍵時刻,在千萬人之中,你會遇上他,父母、老師、同學、同事,甚至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他的一點幫助,哪怕是一句話,或者是一個溫軟的動作、一個溫馨的眼神,也可能影響到你,影響到你現在的處境,及未來生活之路。也許這位貴人給予你的只是一株 「稻草」,正恰恰是這微不足道的 「稻草」,它終究成為你生命中的寶,將你帶到生活的正軌,引你指向正確的前方。

臺灣作家林清玄在當記者時,有一次他寫報導小偷作案的文章,因為有感於小偷思維之縝密、作案手法之細膩,他情不自禁地在文章最後發出感嘆:

「像思維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

一句看似無心的話竟影響了這個個青年的一生。多年後,當年的小偷己然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是的,有時候一句話可能會是一把利劍,直戳人的胸膛,但有時候一句話也可以成為溫暖他人一生的陽光,能夠給他人一輩子的溫暖和明亮。這正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劉月寒。」的道理。

一架破舊的手風琴和一封信在義大利的普拉託,聰明、善良的小姑娘周阿雨,救了醉酒的流浪漢卡喬爺爺。而卡喬也用他破舊的手風琴奏出悠揚歡樂的樂曲,給這個在異國他鄉的小姑娘帶來心 靈的撫慰與愉悅。正是卡喬的「我還不能死,我還要給世界待來歡笑。」,讓阿雨感受著生命的珍貴,人間真情的美麗。是卡喬的那句:「孩子,沒有人願意聽你的苦難」的告誡,讓阿雨更加懂得堅強的面對。

卡喬,一個流浪漢,歷經人間滄桑無數,他的樸素的話語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尋味。而現如今在一些新聞報導中,單如少年兒童由於各種原因採取自殺行為的走極端的新聞,真是讓人觸目驚心。一個個活潑頑皮的孩童,恰如嬌豔欲滴的生命之花,未走完生命的全程,卻過早地凋零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此時我覺得對學生的耐挫教育、生命教育的尤為重要了。

阿雨在他鄉時,卡喬對她而言有著知遇之恩。在卡喬的言語撫慰中,阿雨感受到了「人生就像吃甘蔗一樣,沒有人能從頭甜到尾。」「人生就像是個柿子,青色的柿子,只有經歷過了風霜才會變甜。」正是這樣充滿哲理的話語,阿雨無論跌倒多少次,總是能堅強的站起來。而我們眼前的孩子,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得到了什麼?他們失去了什麼?也許這該是一種對社會的拷問,對教育工作者的拷問,我們該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

對親情的渴盼巴爾餐廳裡,阿雨日夜期待著家人的來信。大洋彼岸的親人是阿雨日思夜想的牽掛。當郵遞員小米為她送來有與市長的合影的報紙時,阿雨誤以為家人來信,情急間衝過去竟撞倒了小米。她得知不是家人的來信時,一個懂得文明的人連句對不起也忘了說。在希望升騰的時刻裡,失望接踵而至,甚至是一種絕望。突然間,讓我想起了席慕容的詩歌:

如何讓我遇見你,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一種對親情的渴盼,在異國他鄉時顯得格外的強烈。也許一個男子漢也難以承擔這樣的重壓,但阿雨做到了。現如今,許多孩子,在成為留守兒童的日子裡,與父母聯繫時大多都是限定於物質的需求,而很少有精神的需求。許是因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手機、網際網路的介入增加了人們的聯繫,而忽略了思想的情懷的傳遞。這種現象,不能不說是社會進步中的一個遺憾的角落

一間破舊的教室和一個擁抱麥狗,在蒼茫的陝北高原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與快樂,他除了擁有黃土高原上特有的藍天、白雲外,還擁有一間得到生命價值體現的殘破教室和一群可愛的孩子,脫離了一種被安排的日子。陝北的一個山村的教室裡,周麥狗手執著教鞭,教孩子們歌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從此走向繁榮富強。」一臉的陝北黑,一臉憨厚的笑,他已經完全融入了西北這片土地。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許多職業的人,為了所謂的追求而跳槽,麥狗甘於清貧的選擇與執著,我佩服他對教育的堅守,堅守著陝北這片貧瘠的土地,我佩服他堅守教育陣地的勇氣

時間:2004年,地點:中國瑞安當嘟囔著嘴離開古樹村的阿雨二十多年後回到故裡的那一刻,她倚靠在門上,眼裡噙著熱淚,抽了抽嘴角,嘴裡深情地喊了一聲「爸!」周萬順正在倒開水,雖然背對著,但他的背還是不斷地抽搐著,頭不斷地跟著顫抖起來。阿雨走將前來,一個深情的擁抱,頭緊緊地埋在父親的肩膀上,抱得緊緊的……所有的心裡的不快與埋怨已經被歲月的滄桑滌蕩得無影無蹤。是呀,這正是血濃於水的親情,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強

溫州一家人,世界一家親

當我們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真心為彼此付出的時候,再寒冷的冬日裡也能讓人感受到陽光般的溫暖,幸福也就一定會在某一個轉角處悄悄來臨。陽光總在風雨後,堅持一定會有美好的結果。當《溫州一家人》這部劇結尾麥狗一家久別重逢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為之觸動,再沒有比親情更重要的東西了

也許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家,幸福而溫暖。

若干年後請仍然記住他們:

周萬順的膽大、執拗。趙銀花的勤勞、賢惠。周阿雨的堅毅、聰穎。周麥狗的樸實、淡泊。

讓我們記住這一家普通的溫州人,他們代表了千千萬萬為了幸福而努力的人們

相關焦點

  • 故鄉,永遠是漂泊遊子心靈的寄託,像風箏的線掙不斷也斬不掉……
    ,也維繫著我們漂泊在外遊子的情結,房在,人在,故鄉在!至少遊子心裡還有牽掛的地方。房沒,人沒,故鄉沒了,遊子的心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再也找不到哪條路是回家的路?哪裡是遊子眺望故鄉的方向?故鄉的橋(末經允許不得轉載)記得兒時沒有電視的日子,也沒有其它娛樂打發,在冬天吃完晚飯一家人就圍在火爐邊,聽爺爺講著老一輩傳下來大山的故事,我們家後面的大山叫秋山,爬到山頂會看到七十二峰,這七十二峰相傳是很久很久以前,由於戰亂
  • 不管走到哪,都讓你魂牽夢繞的地方,這就是故鄉
    看了大夥的聊天記錄,作為一名在外漂泊數載的遊子,心底觸動頗多。>臺灣歌手費翔,用一首《故鄉的雲》深情地唱出了諸多遊子的心聲。或許每個人,都會在長大後的日子裡懷念童年,在離開家鄉後都會思念故鄉,它不僅僅是一方水土,還有血脈相連的親人,還有那些生命中最純真的時光。
  • 在外的遊子,當你走累了回頭看看家的方向,那就是心的歸宿
    遊子的思念與依戀則是這首歌中的最感人的音符。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你給了遊子多少心的暢想啊,無論何時何地,依戀的大門始終為你敞開。 依戀在遊子無盡的路上布滿了家的痕跡,於是這條尋找歸宿的路便灑滿了尋找的淚水。依戀讓家鄉成為遊子心中永恆的期待。不管當初是為何原因,讓他們離開了它,不管路上是布滿荊棘,還是鋪滿鮮花,依戀總會讓他們當初年輕剛硬的心軟下來。
  • 《溫州一家人》,溫州話怎麼說
    本文導讀:今晚,《溫州一家人》方言版將在溫視新聞綜合頻道開播。今天上午,該劇導演孔笙、編劇高滿堂和劇中周萬順、麥狗、黃志雄的飾演者李立群、張譯、靳東等主創人員都齊聚溫州助威。昨天,由姚峰、天穎、阿土等眾多本土明星加盟的方言版《溫州一家人》在溫州電視臺錄音棚裡趕製第五、六集。這廂屏幕上顯示的字幕還是文縐縐的「鳥槍換炮」,那廂姚峰版的「周萬順」已對著話筒把它翻譯成地道溫州話——襪子升起來當褲穿。
  • 當你老了,一定要在老家有套房,有退路,有清閒,有依靠,有歸宿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背井離鄉多年,才明白,他鄉只是徵途,故鄉才是歸宿。外面的世界再繁華,都不如故鄉的蟲鳴鳥叫;外面的房子再豪華,都不如家裡的竹籬瓦舍。01老家有套房,人生才會有退路無論離家多遠,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人生就有退路,累了,倦了,想回家了,就永遠有個歸宿。
  •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的《遊子吟》你錯過了什麼?
    大家都知道孟郊所寫的《遊子吟》,大家應該從小時候就會背了,那它其中的深意你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關於這首詩的故事和關於母親的這一偉大的形象。寫作背景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著名詩人。少時隱居嵩山。
  • 家是一個人永遠的歸宿
    家是什麼?有人說,家是一無所有時的互相依偎,家是萬家燈火下的那盞燭光,家是一件萬能的風衣,風也要它,雨也要它。如果你問我,家是什麼?那麼,我可能會說,家不僅是疲倦時的充電站,風暴來時的避風港,更是人生的最終歸處,是心靈的歸宿地。
  • 2021,家永遠第一
    家,是內心深處,最後的港灣;家,是所有遊子,殷切的期盼。家中有慈祥的老母;家中有溫馨的氛圍;家中有熱騰騰的飯菜;家中有買不來的安穩!家的味道,或許很平淡,或許很淺薄,但是永遠等你回來!家的感覺,或許有爭吵,或許有怨懟,但絕不會把你拋棄!一輩子,兜兜轉轉,度過多少,勞苦奔波的歲月,而心中長久明亮的溫暖,便是家!
  • 今日冬至|漂泊在外,年終有所歸宿
    因此,冬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既有自然科學價值,也有千年前被賦予「年終有所歸宿」的人文情懷。資料圖:中俄邊境大雪。既被認為是二十四節氣之首,那宮廷和民間對冬至日則十分重視。成書於兩漢之間的《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據說從周代起就有在冬至祭祀活動。
  • 靳東:《溫州一家人》「黃志雄」掏空了我的心
    靳東:《溫州一家人》「黃志雄」掏空了我的心   中新網12月10日電 近日,電視劇《溫州一家人》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之後引發網友觀評熱潮,一路領先同時段其他電視劇,成為收視冠軍。
  • 《溫州一家人》方言版昨晚首播
  • 白居易很樸素的一首詩,寫冬至夜思念家人,寫盡了遊子漂泊的心酸
    家鄉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絆,中國人自古就想要的「落葉歸根」,就是源於這種牽絆。特別是對於古代的遊子來說,那時候車馬不便,往往一次離別可能就得一年半載才能相見,於是這種離愁別緒在他們的筆下,就更為明顯了。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
  • 時光太短 指縫太寬,親愛的遊子 故鄉和牽掛你的人正等著你歸家
    丁文臘月十幾了,年越來越近回家,這個念頭這幾日一直在腦中纏繞許是出來太久的緣故吧,每每看見路上,那些提著大包小包的人們心裡總有說不出的酸楚很享受這樣的旅程雖疲憊,但心裡溫暖回家吧,遠方的孤獨家裡沒有那緊張的忙碌卻很滿足回家吧,思鄉的烈酒寂寞的夜晚不再獨自斟酌麻醉心愁回家吧,相思的淚珠家裡不要那掛在嘴邊的承諾只願平安是福天晴了,雪也開始融化了回家的路也慢慢越來越寬了……《牽掛,那遠方的家》
  • 《溫州一家人》方言版將在溫視新聞綜合頻道開播
    姚峰、餘靜版周萬順、銀花   浙江在線11月30日訊30日晚,《溫州一家人》方言版將在溫視新聞綜合頻道開播。今天上午,該劇導演孔笙、編劇高滿堂和劇中周萬順、麥狗、黃志雄的飾演者李立群、張譯、靳東等主創人員都齊聚溫州助威。昨天,由姚峰、天穎、阿土等眾多本土明星加盟的方言版《溫州一家人》在溫州電視臺錄音棚裡趕製第五、六集。這廂屏幕上顯示的字幕還是文縐縐的「鳥槍換炮」,那廂姚峰版的「周萬順」已對著話筒把它翻譯成地道溫州話——襪子升起來當褲穿。
  • 專訪《溫州一家人》主演殷桃:我跟阿雨很像
    溫州網訊 她是《歷史的天空》裡英姿颯爽的女政委,她是《楊貴妃秘史》中韻味十足的楊玉環,如今她化身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出國闖蕩的溫州商人,在《溫州一家人》中她以永不退縮的「野草精神」,打動了電視機前無數觀眾的心。知名演員殷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她沒有像阿雨一樣經商的頭腦,但性格跟阿雨很像。
  • 天生適合漂泊的我:我無法產生歸宿感,也從不認為自己是異鄉客
    哪成想等到了師傅家客棧那,師傅不肯將我送到酒店那去了,理由是——「反正你也不是第一次來了,那條街離這就一公裡多點,車費我也不要你的了,你自己走過去吧」那會天剛擦亮,月亮雖還在空中掛著,但太陽也隱約中要冒出頭來了。跟師傅確認他確實不準備給我送過去後,我背著包從車裡下來,一邊感慨大清早的就省了十塊錢,一邊在心裡頭說師傅看走了眼。
  • 給大家分享一部勵志的電視劇《溫州一家人》
    估計這個電視劇大家都不陌生,這個電視劇我是最起碼看來5遍吧(高中時候),每個人的人物形象都特別的深刻。《溫州一家人》中周阿雨的人物形象其實是來源於真實的人物—某高爾夫球場的老闆、溫州商人程慧秋。創作之初,高滿堂一度找不到感覺,一次偶然的見面,高滿堂發現一個叫程慧秋的溫州女商人舉止優雅,但臉上寫滿滄桑,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因此高滿堂提出希望能採訪她,卻被婉拒。高滿堂得知她即將飛往廣州,於是自掏腰包,先於程慧秋飛赴廣州並在機場等候她。
  • 新年快到了,回家看看吧——寫給在外奔波的遊子
    《遊子詩》[唐] 孟郊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這就是說,無論漂泊在哪裡,那也永遠不是家,只有回到家鄉才有了安定的感覺。余光中的《鄉愁》、孟郊的《遊子吟》……古往今來,無數遊子在外漂泊,卻忘不了那個遙在遠方的家。
  • 2021,家永遠最重要!願我們都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
    品味生活,感悟成長,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情感勵志美文,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2021,家永遠最重要!願我們都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說起家,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感觸,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同樣也是我們一生中最摯愛的地方,因為有家,所以幸福,因為有愛,所以快樂!家的歡聲和笑語,是我們努力奮鬥的動力,有家在,我們才有真正的歸宿,有家人,我們才會一直被牽掛和疼愛著!
  •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就成了親戚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姐妹就是一家人,父母不在,各自就成了親戚。父母在世時,人生還有根基,心靈還有歸宿。每個在外漂泊的孩子,累的時候還能有個休息的港灣。每逢過年心中總有一個牽掛、相聚、思念的地方,父母離世時,自己雖然也有自己的小家,但是一個我們生活從小至大的家不在了,人生大半生的思念和生活也不在了。心靈就彷佛成為世界的孤兒,忙忙碌碌無人噓寒問暖,只能自己咬咬牙往前走,人生就剩下一段回歸另一個世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