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生個孩子都一樣?當過媽媽才知道,這裡面差別還是很大的

2021-01-17 張三雨後

我依稀記得那一年計劃生育,口號是「生孩子也一樣」,其實,口號的意思是不讓重男輕女,告訴大家無論生兒子還是生女兒,孩子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並不是說女兒可以不管父母。

就這一點而言,孩子和孩子確實是一樣的,他們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但當孩子做完媽媽後,才知道,孩子和孩子在養育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對待二胎是不一樣的。

女孩:有女孩的家庭一般會生二胎。回憶起當時群裡有一個寶媽抱怨,嬰兒還未出生就到民營醫院做性別鑑定,得知是自己的女兒,丈夫當晚喝起了小酒,告訴寶媽:還是要生二胎的。意義非常明顯,請務必拼出一個男孩。好,寶媽的心大了,還是能夠理解寶爸,要不要一場爭吵。

周圍很多寶媽幾乎都是這樣遭遇的,特別是二胎開放後,很多頭胎是女兒的家庭都會面臨二胎出生的情況。

子:頭胎是兒子的家庭很多都不再生二胎,即使老人孕育二胎,也不會催得太急,記得大嫂生女兒時,孩子剛滿一歲,公婆就開始孕育二胎,而我們頭胎生的兒子,到現在相安無事,沒有孕育,真是幸運。

因此,如果是兒子的話,那麼二胎就是夫婦雙方的意願,不會被公婆或父母催促而生二胎。

二、不同的教育方式。

女:很多人提倡女兒富養,不過這種富養是精神富養,不僅僅是經濟富養。撫養女兒時,對女兒會格外細心,特別是對寶爸來說,許多人都自動淪為女兒奴。

實際上,女兒也應該嚴格要求,女兒將來嫁人時要想辦法與對方融為一體,幸福也要靠自己去爭取,只有嚴格要求,好好培養,女兒才能在未來過得幸福。

兒子:養育兒子要粗糙些,兒子以後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很多家長對兒子的教育就會更嚴格些。不過,棉媽在這裡也要提醒家長,即使嚴苛,也要適度,畢竟男孩也是孩子,不能只嚴苛,而少了關愛。

結婚時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女:畢業後,同學們陸續就結婚了,畢業的那幾年總會去參加同學們的婚禮,印象最深的就是舍友洋洋得意的婚禮。洋洋是遠婚,在婚禮上,新郎要開口喊出雙方的父母,洋洋的公公婆婆笑得很開心,而當兩個新郎向前走時,洋洋的母親眼中泛起淚花。

女孩結婚那天,不管是遠嫁,還是近嫁,女方父母心裡多少都會有些不快。記得當年大姐出嫁時,大姐夫一家都很高興,但我們卻把大姐送到了婆家,等宴會結束,我跟爸媽二姐回家時,心裡感到空落落的。

兒子:小學同學前年生了二胎,兩個兒子,同學說:兩個兒子就兩個兒子,將來娶媳婦,別人家姑娘來咱家,熱鬧。

那實際上就是男女之別,無論平時的兒子有多淘氣,多不可靠,結婚那天父母都很高興,家裡進了新家,將來還會添人,父母都會很高興。

結婚後的幸福指數。

有個寶媽說過一句話:我無數次告訴女兒要自我保護,可你卻不告訴兒子要保護女人。家中若有女兒,父母就會非常害怕女兒嫁得不好,害怕女兒遇人不淑,害怕女兒在婆家受苦受難。

如果家就是家,那就很簡單了,只要好好對待媳婦,畢竟孩子就在自己家,從這個角度來說,兒子還是比女兒有優勢的。但有兒子的家庭也要好好教育孩子,告訴孩子,一定要有責任感,有責任感。

儘管生兒育女的過程各不相同,但在育兒的過程中肯定是樂大於苦,累而快樂。

相關焦點

  • 來自老大催淚提問:媽媽,是不是我不夠好,你才要生妹妹?
    不管老大給出的答案是同意還是不同意,都必定有他自己的理由。當你聽了孩子的理由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很多孩子不要弟弟或者妹妹,很大程度上原因在父母。父母總把老大不要二胎看成是老大太過於自私,怕二胎分享父母的愛。
  • 兩種媽媽養育出來的孩子,這些地方差別很大
    文/小聆的媽媽最近去鄰居家裡面做客,才讓我知道什麼是家有「熊孩子」,鄰居家裡面的孩子雖然才8歲,但是現在的破壞力卻是槓槓的。不光是對家裡人不客氣,就連我這個陌生人也是毫不客氣的,讓鄰居大失顏面。我在臨走的時候特意向鄰居說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建議,可是沒想到鄰居竟然只是笑著表示:孩子還小,不懂事,我也是很無奈,真的是「慈母多敗兒」。沒想到鄰居竟然覺得並不是慈母,在生活裡面,有很多和鄰居這位媽媽一樣,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根本就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嚴母還是慈母?
  • 女人生沒生過孩子,往往從這幾點就能分辨出,想遮都遮不住
    有些媽媽覺得生孩子之後,自己的身上仿佛就有了「媽媽味」,怎麼都消不掉,別人一眼就能發現自己的媽媽身份。但也有現在街上有很多辣媽,跟孩子走在一起像姐姐,根本不像媽媽。不過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還是可以發現蛛絲馬跡的。小王的單位上來了一個新同事,年輕漂亮,今年才25歲,獲得了很多同事的關注。一些同事覺得這是一個年輕的單身女孩兒,便打起了介紹對象的主意。
  • 女人有沒有生過孩子,過來人「看一眼」就知道,關鍵看這幾個部位
    她們把全身心都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根本沒有任何的心力去打扮自己。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之後,更是會顯得老了好幾歲。好在,現在時代在進步,婚育觀念也在改變,即使是懷孕、生產過的女性也有追求美麗的權利和願望。很多年輕的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努力運動,控制飲食,很快就能恢復到生產前的身材,再加上妝容的加持,打眼一看根本看不出她是不是生過孩子。
  • 超能生媽媽走紅,34歲生7個娃,媽媽坦言:不想浪費好基因
    在這全體適齡青年"談生娃色變"的年代,網絡上卻有個"超能生媽媽"走紅了。這個媽媽是個80後,才34歲的她已經有7個娃了!相信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事實,畢竟看她的長相依舊青春靚麗,無論外形還是身材都保養得很好。而且80後也算觀念開放的一代人了,此時獨生子女已經流行,誰還會沒事生那麼多被孩子綁住?  然而這位寶媽就是這麼做了,她生孩子的年齡比較早,21歲就生了第一胎。隨後她隔年就生一個,後來又生了對雙胞胎。
  • 「高產媽媽」走紅,連年懷孕一連生7個孩子,媽媽:基因不能浪費
    但是前段時間卻有一位「高產媽媽」走紅,因為這位媽媽婚後連續生下了7個孩子。「高產媽媽」走紅,連年懷孕一連生7個孩子,媽媽:基因不能浪費現在養育一個孩子父母所面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別說是二胎,就是在要頭胎的時候父母們也會再三考量。
  • B超單上藏有大學問,你想知道的裡面都有,包括生男還是生女
    小年還有兩個月就要生了,她想提前給寶寶準備玩具和衣服,所以就特別想知道寶寶的性別,雖然明知道醫生不會告知孩子的性別,還是想讓醫生暗示一下自己,甚至給醫生發了紅包,小年表示,就算告訴我,我絕對不往外說,孩子的爸爸都不告訴,這讓醫生非常無奈,醫生把紅包退給了小年,告訴她你可以好好看看你的B超單。
  • 年輕時,還以為「生一個,生兩個都一樣」,老了才知道,差距明顯
    前言引入對於剛結婚的人,在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的時候,會想自己以後要生幾個孩子,可能在我們父母的那一輩,他們生的孩子就比較多了,他們當時的觀念就是提倡"人多力量大"孩子可以粗養,等他們長大之後,都出去打工就可以賺回很多錢。
  • 年老了才知道,原來以為的「生男生女都一樣」太天真,差距很大
    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改變,過去大多人覺得生男孩才是最好的,現在人們並不這麼認為,大多數人表示「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真的如此嗎?年老了才知道,原來以為的「生男生女都一樣」太天真,差距很大。生男孩和生女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經常被吼和從沒被家長吼過的孩子,差別在哪?每個家長都該看看
    提起生娃後最大的變化,很多種媽媽並不是在表示自己的身材變胖了,而是在表示自己的嗓門變大了,有了孩子的家長們都知道,特別是孩子到了一兩歲的時候特彆氣人。很多媽媽們都表示自己真的控制不住,吼這個技能到底是怎麼練出來的?
  • 金燦榮:生四個孩子高考加100分,都上復旦大學,這是啥理論?
    誰還不生,我覺得管用,嘿嘿嘿,所以能解決的。」簡而言之,金燦榮教授的意思是說,要趕緊鼓勵生娃,既然中國人都重視孩子的教育,咱們就從教育入手,拿教育當胡蘿蔔,給多生孩子的家庭使勁在高考中加分。生兩個孩子每個孩子加20分,生三個孩子每個孩子給加50分,如果敢生四個孩子,就敢每個孩子給你加100分,還怕你不爭搶著生嗎?
  • 如何判斷女人生過孩子沒?這3個特徵很明顯!想藏都藏不住
    女人在結了婚之後都會生孩子,這也是人生的必修課之一。在女人生了孩子之後各個方面都會發生變化,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不僅如此,身材也會有很明顯的變化,即使產後護理得很好,但是身體外形和身體素質都會發生變化。
  • 女兒想有個小弟弟,對爸爸的「大肚子」抱有希望,媽媽:我看行
    女兒以為爸爸懷小弟弟了,抱很大希望閨蜜分享給我一個視頻,這個小女孩一直想要爸爸媽媽生一個弟弟,但父母遲遲沒有行動。不過女孩兒偶然發現,爸爸的肚子漸漸大了起來,圓圓滾滾的就像裡面有小寶寶一樣,於是他每天對著爸爸的肚子噓寒問暖,不停地問爸爸:這肚子裡是弟弟嗎?
  • 「結婚後才知道老婆以前生過孩子,我要不要離婚,好糾結」
    這是怎麼了,在我仔細追問下,堂哥才說,正在考慮要不要和嫂子離婚。我更驚呆了,這才剛結婚怎麼就想著離婚了,堂哥吞吞吐吐地說,結婚後我才知道你嫂子以前雖沒結婚但生過孩子,現在那個孩子由她的初戀男友帶著,這事做得很隱秘,除了你嫂子的親爸媽,鄰居親戚都不知道。這還是我自己發現,她才承認的。我很納悶,問堂哥是怎麼發現的?
  • 孩子小時奶奶帶還是媽媽帶好?60年前「恆河猴實驗」說出一個真相
    現實是:家裡確實地方也不大,70多平,住著一家五口,早上上個衛生間都得排隊,很是彆扭。而且時間長了,未免會有矛盾。朋友說起這件事,也是滿頭黑線,不知道怎麼辦好?現在已經春天了,老兩口一直和他商量走的事,孩子媽媽那裡又不同意,但是孩子媽媽也不甘心辭職在家帶娃,畢竟自己的工作也不錯。擔心放棄後,就沒有好機會了。
  • 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話對嗎?
    寶媽提問: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話對嗎?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話對嗎?有一定道理。很多老人,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家庭、孩子,特別是很多媽媽,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天天張羅著孩子老公,到老了,孩子開心就自己開心,孩子孝順就更覺得幸福,到老了,很多年輕時追求的漂亮/帥氣,打扮,事業、金錢等都已看淡,唯一牽掛的就是孩子。老了反而更像小孩,孩子關注的多,就更開心。
  • 孩子的稱呼由媽媽到媽,不要忽視了這一個字,差別真的很大
    孩子和家長是最親密的接近者。所以說,對於孩子不同的行為表現,都會給家長一個心理不同的暗示和判斷。很多時候,家長也會根據孩子的習慣和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判斷孩子不同的心理。不知道有些家長注意到了嗎?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稱呼是會發生改變的。對我們成人來說,稱呼不過是這一個人的叫法或者是一個別名,總感覺沒有特別的意義。說白了就是對一個人名稱的稱呼。
  • 我老婆生完孩子的樣子,真難看:要摧毀一個產後媽媽,一句話就夠
    「大家來給我評評理,她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誰沒生過個孩子啊,誰像她一樣變成了炸藥包啊!至於嗎?要不是看著孩子還小,我都想離婚了。」一般來說,網友們對這種類型帖子的反應是兩極分化的。甚至還會有些爸爸,就像是上面吐槽自己老婆的爸爸一樣,覺得女人生孩子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生完孩子照顧孩子也是社會分工,都是應該做的。至於妻子生孩子時的痛苦,以及生完孩子的無助以及心理變化,都被他們選擇性的無視了。
  • 孩子將來是不是大高個,看身上這些部位的「長短」,就能知道了
    很多工作崗位對應聘者的身高也有嚴格的要求,許多崗位都要求女性身高要高於一米六,要求男性身高高於一米七。因而身高過矮的人在求職道路上也是困難重重。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希望他們長得高一些。身高太矮有很多缺點,看著不好看還不止,長大了也還是像個孩子一樣。許多父母心急,想知道自家孩子以後是不是大高個,卻不知道怎麼預測。
  • 生過孩子的女人是藏不住的,這幾個部位暴露無疑,再遮都沒用
    有沒有生過孩子,其實是非常容易看出來的。同樣一對雙胞胎姐妹,只要其中一個生了孩子,兩個人就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狀態和對比,尤其是這幾個細節,根本騙不了人。是那些細節,讓人一眼看出生過孩子的女性呢?著名的國民電視劇演員趙麗穎和楊穎(anglebaby)兩個人都生了孩子,明明兩個長像非常少女的女明星,為何生孩子復出以後,都讓全國觀眾直呼和生子之前截然不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