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還以為「生一個,生兩個都一樣」,老了才知道,差距明顯

2020-12-23 海馬媽媽育兒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引入

對於剛結婚的人,在為自己的未來打算的時候,會想自己以後要生幾個孩子,可能在我們父母的那一輩,他們生的孩子就比較多了,他們當時的觀念就是提倡"人多力量大"孩子可以粗養,等他們長大之後,都出去打工就可以賺回很多錢。

而對於現在人的觀念,加上計劃生育的控制,很多人家庭都是只有一胎了,都選擇精養孩子,而後國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了,國家政策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國家開放二胎了,這時候很多人可能就需要考慮了,到底未來的自己,是要生一個,還是生兩個呢?

故事案例

張阿姨和丈夫是從農村到農村到大城市打拼的,在城市的生活不算特別富裕,算是勉強過得去,他們在來到城市之前就有一個孩子,而後在城市打拼,自己生活有點安定了,就又生下了一個孩子。如今很多年過去了,大兒子和小兒子都也長大成人了,張阿姨和丈夫也就開始年邁了,生活上也都靠著兩個兒子過日子。可惜的是大孩子也就是他們也開始帶來城市打拼的孩子,長大後顯然收入就不如小兒子了。有時候自己的生活上面都過不太去,更別說給錢來撫養張阿姨兩夫婦了。

後來張阿姨就感嘆道,還好當時生了二胎,有了小兒子,小兒子出息了,對整個家庭都是好事。不論如何,如果當時只有一個孩子,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大兒子身上,不失為有點風險了。

一胎家庭和二胎家庭對比

1. 撫養重點不同

很顯然一胎的家庭在撫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花的精力要更少一點,或者說是父母的精力可以更加集中地放在一個孩子上面。如果把這種情況考慮得更加極端一點,可能就是現在很多家長在考慮的對孩子到底是"精養"還是"窮養"的區別了

2. 一胎二胎的家庭氛圍是不同的

一胎家庭意味著很多時候,家庭裡面就只有三個人,兩名大人和一個小孩,對大人來說這樣的氛圍可能沒有很大影響,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可能需要缺失一種從小有"兄弟手足"之情的情感了。還有二胎家庭,有兩個孩子,彼此一起生活在一起,在生活方面就會出現很多一胎家庭不會出現的問題,譬如兄弟兩吵架,兄弟兩要不要報相同學校之類的問題。

如何看待養兒防老?

1. 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是正面的

養兒防老,從現在的人來看,更多是一種比較傳統的觀念,通過養育孩子,來確保自己老了之後有人可以依靠。這樣的觀念其實是很中肯的,可是說是對生活保障有最大的作用的,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的,選在最穩當的方式才能對自己的人生做好最大的保障。

2. 養兒防老的觀念是因人而異的

養兒防老這樣的觀念的養成影響因素是有很多的,一方面是地區的差異上,很多農村的人就很在意這樣的觀念,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是特別高,希望有孩子來對自己未來生活做好保障,而對於城市的人們來說,人生遇到的挑戰機遇都比農村多很多,觀念也就慢慢形成了比較新的觀念,所以也不意外很多城市的夫妻選擇不生小孩,雙方一起相互攙扶到老。另一方面,對不同人種來說這樣的觀念也是不同的,西方國家對養兒防老的觀念沒有像東方國家的人們那麼重視,可能也是經濟等因素造成的。

總結

無論是生一胎生二胎還是是否崇尚養兒防老的觀念都是個人選擇,作為外人都是沒有可以品頭論足的,但是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這樣的選擇很大程度影響著人的一生,所以一定要認真對待,慎重做出選擇。

我是海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年老了才知道,原來以為的「生男生女都一樣」太天真,差距很大
    社會在進步,人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改變,過去大多人覺得生男孩才是最好的,現在人們並不這麼認為,大多數人表示「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真的如此嗎?年老了才知道,原來以為的「生男生女都一樣」太天真,差距很大。生男孩和生女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年輕時要一個孩子,老了才知道晚年能有多悲慘,孩子還埋怨生得少
    文|文兒家裡孩子生得少,有少的好處,年輕的時候只要省著點花,養老壓力也沒有這麼大。孩子多了,雖然當時撫養孩子時會比較累,但是老了卻很享福。這對父母就因為年輕時只要了一個孩子,晚年被孩子埋怨生得少,過得極其悲慘。
  • 結婚時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老了之後就會看出差距,真的很大
    在過去,很多人存在重男輕女思想,認為只有男孩才能夠傳宗接代,女兒長大後要嫁人,無法給自己養老,所以寧肯超生,也要生一個兒子。現在很少有人還存在這種思想,一提到重男輕女,大家都會嗤之以鼻,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只要好好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自己晚年就會很幸福。
  • 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
    執筆:檸兒到底是生一個孩子好,還是生兩個孩子好?這一點,獨生家庭和二胎家庭都有話說。但是,人生不笑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誰比誰更強。而小區尚大媽,今年也是60歲出頭,只有一個獨生子,她也是給兒子帶孩子,所有積蓄也拿來幫襯兒子。等到兒子家的孩子大了,不用她帶,她還跟老伴出去旅旅遊,日子過得相當輕鬆。但是,前不久,這兩位大媽都病了。陳大媽一雙兒女知道了,兒子出錢給媽媽看,女兒請假在窗前伺候媽媽,陳大媽半個月不到就又精精神神地出現在了小區,跳廣場舞。
  • 「生男生女」真的都一樣嗎?20年後,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自從二胎放開後,很多夫妻就希望能再生一個,湊成一個「好」字,有兒子有女兒,這樣家庭更熱鬧。可孩子的性別並非我們操控的,兩女、兩兒、或一個孩子的家庭都很多見。難道「生男生女」真的都一樣嗎?20年後,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 生男生女都一樣?35年後的差距告訴你:有些父母註定進養老院
    文|好孕姐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家推出了計劃生育政策,「生男生女的一樣」的口號更是刷得滿大街都是,人們的思想終於從重男輕女轉變成「女兒頂起半邊天」,獨生女家庭大量出現。這本是一件好事,畢竟平權發展這麼久,難得有了明顯的效果,只不過有時候矯枉過正也是一種錯誤。比如說,不肯直接面對晚年生活差距的老一輩,不肯結合中國大環境下默認潛規則的部分網民,他們整齊劃一說著「生男生女都一樣」,仿佛看不到中國十億底層家庭的無奈和晚年苦楚。所以,今天不如我們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生男生女到底是否一樣?
  • 生男生女差距很明顯,三五年左右就能顯現出來,無需等到孩子長大
    所以,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之中,生男生女的差距也就沒那麼大了,大家普遍都會覺得這兩者沒什麼差異。但其實雖然這一切看起來是這樣,可生男生女還是會有一些不同的,而這些不同,只需要用三五年左右的時間,我們就能看出來,完全不用等到孩子長大。
  • 「生女兒」和「生兒子」,晚年的差距能有多大?看完後父母沉默了
    因為在那個傳統的年代,她做的這一切合乎合理,每個家庭的父母也都是這樣做的。後來,她老伴走得早,她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到了晚年一身病痛,躺在床上不能動,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兒子還過來看看,照顧一下。可久病床前無孝子,時間久了,兩個兒子都不耐煩了,乾脆看也不看。
  • 生一個和生兩個的寶媽,人生有什麼不一樣?五張對比圖告訴你答案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思想也開始轉變,特別是有的家庭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的,二胎特別希望有一個女兒,兒女雙全的家庭,相信是每一個父母都特別期盼的。但是,對於一些寶媽來說,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又有什麼區別呢?生一個和生兩個的寶媽,人生有什麼不一樣?
  • 是不是生個孩子都一樣?當過媽媽才知道,這裡面差別還是很大的
    我依稀記得那一年計劃生育,口號是「生孩子也一樣」,其實,口號的意思是不讓重男輕女,告訴大家無論生兒子還是生女兒,孩子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並不是說女兒可以不管父母。就這一點而言,孩子和孩子確實是一樣的,他們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但當孩子做完媽媽後,才知道,孩子和孩子在養育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對待二胎是不一樣的。女孩:有女孩的家庭一般會生二胎。回憶起當時群裡有一個寶媽抱怨,嬰兒還未出生就到民營醫院做性別鑑定,得知是自己的女兒,丈夫當晚喝起了小酒,告訴寶媽:還是要生二胎的。意義非常明顯,請務必拼出一個男孩。
  • 同病房的兩個孕婦生孩子,一個順產一個剖腹產,產後差距明顯
    剖腹產和順產之間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生孩子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也是一個風險很大很痛苦的過程。對於初次懷孕的孕媽來說,生孩子這個過程既未知,又讓人期待。可就算是沒有經歷過生兒育女的這個過程,相信很多人也有在平時聽到別人說這個過程有多難,有多痛苦。
  • 只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孩子差在哪?20年後差距一眼分辨,現實扎心
    小趙和小莉一樣,也選擇了不在家鄉工作,但是和小莉不同,小趙的哥哥已經在家鄉娶妻生子,而且和父母住在一個小區,所以,比起小莉,小趙在外漂泊心裡會更坦蕩一些。這就是「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20年後差別太明顯,一眼能看穿。許多人在考慮二胎問題時都十分猶豫,可能當下只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孩子差在哪?
  • 「生兒生女都一樣」,到老了你才會發現,壓根不是那回事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養兒防老」的思想,認為兒子才是一個家的根本,可以傳宗接代,可以養老送終。現代人的思想觀念逐漸發生了改變,覺得生兒生女都一樣。其實,人到老了才會發現,兒子與女兒相比,差別真不是一般的大。 案例張大媽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但她一直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對女兒不是很好。
  • 別再說生男生女都一樣了,二十年後這兩點差別越來越明顯
    對80、90後的回憶應該很深刻,那時候計劃生育比較嚴格,牆上都可以看到「生女婿一樣好」的標語牌,其實標語牌說得對,生女婿也不錯,但是生女婿的方法不一樣,特別是20年以後,這兩點差距越來越明顯。第一,戀愛。
  • 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二十年後差距明顯,聽聽過來人的感受
    01二胎開放以來,很多家庭糾結生不生二胎,現代社會的消費和對孩子教育的投入越來越高,並不是所有家庭養兩個孩子都遊刃有餘。村裡的張姨和李姨就是兩個典型例子張姨當年只生了一個孩子,是個女兒,大學畢業後遠嫁異地,張姨自己有工資,經濟方面不用女兒擔心。李姨生了兩個孩子,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李姨費盡心力把兩個孩子都培養成大學生,現在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
  • 泰國胖公主:遠嫁美國生3個混血萌娃,年輕時才是真正的泰式美人
    蒲美蓬國王年輕時也是一個英俊小生,劍眉星目很有霸道總裁氣質,骨子裡卻是專一痴情的種,一生鍾愛詩麗吉一人,郎才女貌,兩人的基因都不差。可生下的瑪哈國王就沒有繼承到一點優點,年輕時的瑪哈就長得很隨意,過大的五官潦草的拼湊在臉上,母親的柔美和父親的帥氣蹤跡難尋,讓人也想不出什麼誇讚的詞語。
  • 人生快走到盡頭,才知生二胎好不好?快看看這三組家庭的真實境況
    一個決定,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有人說,應該生,生了多一個人給養老,孩子互相有個伴,多好!還有人說不該生,一個孩子都養不過來,再多生一個,夫妻倆的負擔增大,倆人都會很辛苦。倘若為了減負,給兩個孩子的資源不同,這對兩個孩子都不公平。生二胎與不生二胎,看過了人生盡頭,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85後的小金,全職在家四年時間,才帶大了女兒馨馨。
  • 黃磊直言「後悔」生下三胎兒子,理由引共鳴,老來得子並非都是喜
    隨著二胎時代的開放,有不少高齡父母都拼二胎,享受老來得子的快樂,但現實與想像始終都是有區別的,老來得子有時候並非是喜,孩子長大後老來得子並非有錢就可以。 以前老來得子是天大的喜事,但現在老來得子到底是喜是悲真不能輕易下決定,如果真的想要生孩子,就儘可能在年輕時生子,不然等以後後悔都來不及。
  • 生過兩個孩子,與生一個孩子區別有多大?看過之後你還想著二胎嗎
    生二胎一直是我們近幾年關注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相信大家也是看了許多,不過簡單來說,其實孩子一個與兩個並沒有什麼區別,可能是出自心理因素,拿給大寶當陪伴,老有所依各種藉口來為二胎託詞,實則大家不知道,生孩子不僅是多生一個那麼簡單,真正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的寶媽,又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一個娃與兩個娃的寶媽差距有多大。
  • 閨蜜兩人,一個畢業後結婚生娃,一個32歲生娃,如今兩人差距很大
    閨蜜2人,一個畢業後結婚生娃,一個32歲生娃,如今兩人差距很大1)肖文畢業後結婚生子,35歲的她如今成為全職寶媽,無穩定收入肖文和趙琳是大學時候的閨蜜,兩人無話不說,感情非常好。但畢業後她們選擇了不同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