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

2020-12-23 檸果育兒

執筆:檸兒

到底是生一個孩子好,還是生兩個孩子好?這一點,獨生家庭和二胎家庭都有話說。但是,人生不笑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誰比誰更強。我們還是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

我們小區陳大媽,今年63歲了,家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給兒子和女兒輪流帶孩子,有時候也會拿錢幫襯子女,晚年忙忙碌碌,但也很充實。而小區尚大媽,今年也是60歲出頭,只有一個獨生子,她也是給兒子帶孩子,所有積蓄也拿來幫襯兒子。等到兒子家的孩子大了,不用她帶,她還跟老伴出去旅旅遊,日子過得相當輕鬆。

但是,前不久,這兩位大媽都病了。陳大媽一雙兒女知道了,兒子出錢給媽媽看,女兒請假在窗前伺候媽媽,陳大媽半個月不到就又精精神神地出現在了小區,跳廣場舞。但是,尚大媽,就一個兒子,兒子工作忙,讓兒媳照顧她,兒媳又要接送孩子上學,忙不過來,就給她請了護工。護工伺候得不周到,尚大媽發火,最後換了幾個護工,兒子兒媳沒辦法,就把她送進了養老院。

據說,尚大媽其實病也不嚴重,就是心裡難受。本想著就這一個兒子,怎麼也要給自己養老,結果病了讓護工照顧,他們忙不過來還把她「丟」進養老院。於是,越想越氣,現在病情嚴重,竟然要坐輪椅。

所以,從兩位大媽的事情上,我們看出來看,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

獨生家庭比二胎家庭,經濟更輕鬆

說起獨生家庭和二胎家庭,大家都知道養一個孩子更輕鬆。父母掙多少錢,都花在這一個孩子身上,孩子從小吃穿、所受的教育,以及長大後結婚、買房、養家,父母都會幫襯這一個孩子。

但是,二胎家庭,因為父母要養兩個孩子,一份錢要掰成兩一瓣花,所以孩子在吃穿、教育上不如獨生子女享福。而且,以後孩子結婚、買房、養家,父母也給不了多少幫襯。

所以,父母年輕時,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就是,獨生家庭比二胎家庭,經濟更輕鬆。

獨生家庭,老人晚年帶娃輕鬆,二胎家庭,老人帶娃更忙碌

另外,等到父母老了,最主要的事就是幫子女帶娃,因為年輕人生活壓力大,要忙於工作,孩子自然要請老人帶。獨生家庭,不用說,父母要幫忙帶娃。但是,只用給這一家帶,帶完就輕鬆了,可以有自己的晚年生活。

而二胎家庭,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父母都要幫忙帶娃,往往是這家帶完那家帶,老人很少有喘息的時候。所以,在帶娃上來說,家有一個孩子比家有兩個孩子要輕鬆很多。

晚年養老,獨生家庭的老人,比不上二胎家庭的老人有福氣

不過,從我們小區兩位大媽的晚年經歷來看。其實,獨生家庭,是先甜後苦,二胎家庭,是先苦後甜。因為,獨生子女,就算家庭條件再好,照顧父母時也難免力不從心,無人替換。而且,忙不過來時,內心很無助,很可能無奈把父母送進養老院。

而二胎家庭,家有兩個孩子,可能家裡經濟條件不是最好的,但是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手足間相互幫襯,還能有喘息的機會。這樣,輕輕鬆鬆就給父母養老了。畢竟,父母晚年,最需要的不是錢,不是護工的專業照顧,而是子女在身邊的陪伴,這對父母是一種莫大的心理安慰。所以,家有兩個孩子,輪流陪伴父母,父母晚年更幸福。

所以說,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如果有條件,我們能生二胎就生,生完努力奮鬥,好好教育,晚年才能老有所依,收穫幸福的晚年。

今日話題:網友們,你覺得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家庭,到底哪一個能笑到最後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到老了才明白,家裡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真的不止一點
    這年頭,全民颳起一陣「生二胎」風潮,多數人都抱著給家庭湊一個「好」字的念頭!但你知道嗎?養一個娃和兩個娃的區別不止一星半點,所以生娃一定要慎重再慎重。4年前,閨蜜和丈夫決定再生個娃,畢竟老大已經上幼兒園不再需要人時時刻刻貼身照顧。而且閨蜜和丈夫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從小就羨慕別人有兄弟姐妹,所以如今兩人一拍即合,果斷選擇生二胎。可是,剛生完二胎,閨蜜的婆婆就因為公公生病不得不回老家照顧,於是閨蜜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娃。
  • 人往往到老才明白: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孩子,真的太現實!
    人們在年輕的時候,辛苦付出往往都是為了孩子。當我們漸漸老去的時候,也到了該休養生息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的狀態如何,往往都是由孩子之間的差距來區別,有的孩子比較孝順,比較體貼父母,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就會很好,如果孩子不孝順,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真的很悽涼。
  • 童年的自卑,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巨大的差距
    可能有人好奇為什麼不學音樂和體育,道理很簡單,從小就沒聽過幾首歌,完全五音不全,也不敢表達;體育太累,身高也不達標。最後的結果就是我想了好久,自己無情地抹殺了這個衝動。因為我聽說學藝術類的都很燒錢,我要是學不成,錢不就白花了。為了供我上高中我媽媽就已經在外打工,總不能再逼著家裡人了。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笑了笑說:「有的時候窮人家的孩子連夢想的入場券都買不起。」
  • 到老了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
    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綜合競爭!但是主要還是孩子之間的競爭!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房子,不是車子,不是票子,不是那即將成為過去的位子,而是培養出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孩子!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觀念就會越來越強烈!
  • 孩子你要明白怎樣才是真正愛一個人
    真正的愛情是細水長流,是相互成全.當我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已經是自我成長的一個好的開始.我們不再為一杯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也不會因為得不到而耿耿於懷,而去強求!很多時候我們明白真愛一個人,是成全,是鼓勵對方做自己,也是鼓勵自己勇敢做自己!人的一生最好愛就是陪伴和成全.當我們可以成全別人的時候,我們也是在成就自己!
  • 生過兩個孩子,與生一個孩子區別有多大?看過之後你還想著二胎嗎
    生二胎一直是我們近幾年關注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相信大家也是看了許多,不過簡單來說,其實孩子一個與兩個並沒有什麼區別,可能是出自心理因素,拿給大寶當陪伴,老有所依各種藉口來為二胎託詞,實則大家不知道,生孩子不僅是多生一個那麼簡單,真正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的寶媽,又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一個娃與兩個娃的寶媽差距有多大。
  • 養女兒和養兒子的區別,越長大越明顯,父母別等到老了才明白
    除了養育的方法不一樣外,養女兒和養兒子的區別,是越長大越明顯,父母別等到老了才明白,早知道能早安心。第一個區別:照顧起來感覺不同。孩子小時候,女孩子小時候會更粘人,沒事喜歡粘著爸爸媽媽,有時候雖然覺得有些不方便,但是能被孩子依賴著也是件幸福的事情,而且女孩子會更容易哭鬧,一不順心就會掉眼淚,更要求父母要多細心,多點耐心。
  • 有了孩子才重新明白了生命的真實意義
    每個人都曾想過生命的意義吧?生是為了什麼,死又是什麼,生命來去又為了什麼?值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慢慢明白其實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的過程,是一個延續的過程,生在於體驗生命!當一個孩子降生在世上,沒有理由,因為生而生,不求結果的一個養育過程!有些人說『養兒防老』生孩子是為了養老,可能是有這因素,但真的有人完全因為這個原因而去創造一個生命的降生嗎?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所要承擔的一切責任你都想明白了嗎,要做的犧牲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嗎?
  • 上公立和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有什麼區別?上小學後差距明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是孩子開始離開父母進入集體生活的第一站,一個好的幼兒園能夠讓孩子受益匪淺。在幼兒園的選擇上,有些人更偏向於公立幼兒園,但有些人則更認可私立幼兒園。所以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就是父母比較苦惱的問題。
  • 上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和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小學以後差距明顯
    黃麗有一對雙胞胎兒子,雖說是兩兄弟,但是黃麗為孩子擇校的時候還是有了一定的區別,因為她不希望孩子一直待在一起,希望他們能夠各自有自己的成長範圍,因此從幼兒園開始,在替孩子擇校的問題上,她就把孩子分開了。弟弟去公立學校讀,哥哥去私立學校,黃麗心想,自己的經濟能力也有限,所以就把兩個孩子分開,本以為沒什麼區別,直到後來孩子上了小學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真是太不負責任了。
  • 只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孩子差在哪?20年後差距一眼分辨,現實扎心
    小趙和小莉一樣,也選擇了不在家鄉工作,但是和小莉不同,小趙的哥哥已經在家鄉娶妻生子,而且和父母住在一個小區,所以,比起小莉,小趙在外漂泊心裡會更坦蕩一些。這就是「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家庭,20年後差別太明顯,一眼能看穿。許多人在考慮二胎問題時都十分猶豫,可能當下只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孩子差在哪?
  • 孩子老說「一個人」,媽媽蹲點拍視頻,終於明白為什麼……
    顧女士的兒子今年4歲,今年9月,顧女士把兒子送到寧波餘姚的一家幼兒園,但只上了兩個多月,孩子就怎麼都不肯去上幼兒園了,嘴裡還總是嘀咕一句話。顧女士說,孩子在寧波餘姚的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讀小班,從11月23號開始,就沒再去過了。因為孩子老說一個人,顧女士就到幼兒園旁邊的一處民房連續三天蹲點觀察,拍下了一些視頻,她說後來終於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說了。
  • 耐克和阿迪這兩個品牌,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可算明白了
    導語:小時候聽過一個段子,說有個孩子學習不好,家長非常憂愁。無奈之下就給小孩買了全套的耐克服飾,為什麼呢?耐克的標誌全部都是「對號」。家長希望孩子在衣服的好運下,能把題目都做對。真的是替她父母感到心疼。這是我聽到的最早的關於運動品牌的段子。
  • 年輕時要一個孩子,老了才知道晚年能有多悲慘,孩子還埋怨生得少
    文|文兒家裡孩子生得少,有少的好處,年輕的時候只要省著點花,養老壓力也沒有這麼大。孩子多了,雖然當時撫養孩子時會比較累,但是老了卻很享福。這對父母就因為年輕時只要了一個孩子,晚年被孩子埋怨生得少,過得極其悲慘。
  • 「經常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有什麼差距?568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棍棒底下出孝子」,意思即為對待孩子應該敢於去打罵,這樣對於他們的性格塑造,以及未來的成長很有幫助。 我們中國的家長可能更願意用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但是西方的教育中,卻不贊同這種做法,而這主要是大家文化和思想觀念不同的原因。
  • 「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的孩子有什麼區別?李玫瑾:差距很大
    沒有誰是可以一步登天的,十分受大眾歡迎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不爬就走」和「先爬後走」看似沒區別,實際上差距很大。那麼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在爬行的過程是讓寶寶學習如何平衡的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思維能力的訓練,是左腦和右腦相互配合的階段,思考怎麼利用身體各個部位發力來達到整體的協調,加速大腦的發育,因此善於爬行的孩子,也會比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更加聰明一些。
  • 為何同一個父母,孩子長相有很大差距?看了佟大為女兒就明白了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孩子的長相都是遺傳父母,但是基因卻是個神奇的東西,同一個父母生出來的孩子卻差距很大!佟大為大家都很熟悉,他和妻子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他們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後,感情依然很甜蜜,還擁有了三個可愛的孩子,可謂是人生贏家了。
  • 年輕時,還以為「生一個,生兩個都一樣」,老了才知道,差距明顯
    而對於現在人的觀念,加上計劃生育的控制,很多人家庭都是只有一胎了,都選擇精養孩子,而後國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了,國家政策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國家開放二胎了,這時候很多人可能就需要考慮了,到底未來的自己,是要生一個,還是生兩個呢?
  • 夫妻年齡差距太大,老的時候還會幸福嗎?
    婚後她才明白,後媽的角色非常不好當。但既然已經和丈夫結了婚,那就得擔負起這個責任,要好好照顧丈夫的家庭,照顧丈夫的孩子。更累的還是討孩子的歡心,只有孩子喜歡她,她才能在這個家待下去。 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們都長大成人,想和丈夫過過二人世界時,才發現彼此都老了,如今丈夫生病躺在床上,幾乎已經不能獨立行動,她必須要每天照顧丈夫。
  • 家有兩個兒子是先投資房子還是孩子?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天底下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出人頭地,如果家裡面有兒子,那麼就要為孩子多掙點錢,將來要為孩子準備房子才更容易讓女方接受。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家中有兩個兒子,經濟壓力就會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