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了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

2020-12-16 人生微語2020

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庭的綜合競爭!但是主要還是孩子之間的競爭!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房子,不是車子,不是票子,不是那即將成為過去的位子,而是培養出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孩子!隨著年歲的增長,這種觀念就會越來越強烈!

二十年前看父敬子,二十年後看子敬父!

【二十年前看父敬子】人年輕的時候對這句話感受最為真切!它說的就是人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奮鬥,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多掙錢,多為家庭積累財富!自己的實力大了,身份地位提高了,孩子到哪裡都會受到眾人的青睞,都會被別人格外關注,格外照顧,別人對他的孩子也就熱情有加!

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你和一個各方面都比你強大的人都帶著孩子到人場上去!你會感到非常尷尬難受。周圍的人都是關注,誇讚,抱抱那個人的孩子的。而很少有人搭理,拉拉,抱抱,誇誇你家孩子的!仿佛那個人的孩子真的比你家孩子漂亮,聰明,懂事,將來更有前途!其實完全不是!他們之所以那麼赤裸裸地諂媚,完全是衝著那孩子的父母來的。吹捧孩子,其實就是在變相地討好巴結孩子的父母!

人年輕的時候是該努力奮鬥,是該為自己,為家人,特別是為孩子贏得尊嚴!你不優秀,別人不僅看不起你,更看不起你的家人和孩子!

二十年後看子敬父 】但是如果你在該陪伴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了拼命掙錢,拼命工作,拼命搞無效社交,無瑕陪伴教育孩子,那將是你一生最大的失誤!

如果你只知道全力以赴發展自己,提升自己,只知道拼命工作,一門心思往上爬,只知道拼命掙錢,只知道搞交際——和別人打牌,喝酒,釣魚,來麻將!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可別忘了還有「二十年後看子敬父 」這句話!這個甚至比「二十年前看父敬子」更重要!

你自身的發展進步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只顧自己往上爬,而完全不顧自己孩子的培養。那才是你人生最大的失誤!

那等你老了,等你快退休了,等你的輝煌即將不在了,你就會發現,你的孩子可能已經被別人的孩子超越了,被別人的孩子碾壓了!一個不成才的孩子,將讓你不堪回首!

你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輩子,可能就爬個單位的小領導,而且還面臨退休,面臨權力遊戲的結束。你辛辛苦苦打拼大半輩子,可能就比別人多掙個百把幾十萬。但是和人家優秀的孩子所取得的成績相比,那簡直是微不足道!

如果面臨退休或者已經退休的你發現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不成器,而身邊人的孩子非常優秀。這個時候,你往日心中的自豪感,成就感,存在感就會轟然倒塌!茫然四顧,你會感到一生混得非常失敗!

任何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事業!你再怎麼努力,能發展到哪裡去,能有多大的潛力,多大的前途?而孩子卻不一樣!孩子的潛力是巨大而驚人的。一旦孩子培養成功,孩子所能取得的成績簡直是你料想不到的。你終其一生的奮鬥所取得的成績,和孩子的成績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一旦你老了,你會發現一個優秀的孩子,比你當個什麼校長,局長都要榮光得多!你寧可用一生的平庸來換取孩子的優秀!但是這個時候幡然醒悟,為時已晚,悔之晚矣!

相關焦點

  • 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話對嗎?
    寶媽提問: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話對嗎?魚媽回覆:你好,我是魚媽。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這話對嗎?有一定道理。很多老人,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家庭、孩子,特別是很多媽媽,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天天張羅著孩子老公,到老了,孩子開心就自己開心,孩子孝順就更覺得幸福,到老了,很多年輕時追求的漂亮/帥氣,打扮,事業、金錢等都已看淡,唯一牽掛的就是孩子。老了反而更像小孩,孩子關注的多,就更開心。
  • 人往往到老才明白: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孩子,真的太現實!
    人們在年輕的時候,辛苦付出往往都是為了孩子。當我們漸漸老去的時候,也到了該休養生息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的狀態如何,往往都是由孩子之間的差距來區別,有的孩子比較孝順,比較體貼父母,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就會很好,如果孩子不孝順,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真的很悽涼。
  • 人到了中年才明白
    人到了中年才明白,該愛的愛,該斷的斷,該珍惜的珍惜,該忘懷的忘懷。人到了中年才明白,枕邊人才是最值得疼愛的人。歲月無情,人生無常,到了中年,才發現,自己忽略身邊人太久太久。真正明白了擁有了就好好珍惜,能夠白頭偕老太不容易。人到了中年才明白,孩子的健康才是自己最大的期待。出生時對孩子萬般疼愛,孩子漸漸成長,有了他的想法與立場,與你的無法重合,於是想方設法地糾正,最後沒了一點耐心和親情。與孩子成了勢不兩立,要麼發脾氣,要麼無話可說,甚至成了仇人。
  • 到老了才明白,家裡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真的不止一點
    這年頭,全民颳起一陣「生二胎」風潮,多數人都抱著給家庭湊一個「好」字的念頭!但你知道嗎?養一個娃和兩個娃的區別不止一星半點,所以生娃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但孩子不是一件物品,不想要就不要,哪怕生活再苦再難日子也還得繼續過下去。慢慢地,閨蜜從時尚辣媽變成了全職太太,每天穿著睡衣在家裡來回走動。明明做飯的是她,可吃飯時卻是最後一個;明明掌握經濟大權,購物時卻只有孩子和丈夫……可以說,從一胎寶媽到二胎媽媽,閨蜜自嘲是最失敗的人。
  • 人的差別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智商
    人的最大差別不在於聰明不聰明,而在於怎樣使用自己的聰明。——張亞勤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國際學術會議上,羅傑斯大學的古魯伯博士說,很多研究都在顯示,天才兒童身上那種神奇的自信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來培養出來的。這個結論的潛在邏輯是,所謂「神童」,並不是遺傳變異的結果,而是環境刺激的產物。
  • 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
    執筆:檸兒到底是生一個孩子好,還是生兩個孩子好?這一點,獨生家庭和二胎家庭都有話說。但是,人生不笑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誰比誰更強。我們還是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我們小區陳大媽,今年63歲了,家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給兒子和女兒輪流帶孩子,有時候也會拿錢幫襯子女,晚年忙忙碌碌,但也很充實。而小區尚大媽,今年也是60歲出頭,只有一個獨生子,她也是給兒子帶孩子,所有積蓄也拿來幫襯兒子。等到兒子家的孩子大了,不用她帶,她還跟老伴出去旅旅遊,日子過得相當輕鬆。
  • 有了孩子才重新明白了生命的真實意義
    每個人都曾想過生命的意義吧?生是為了什麼,死又是什麼,生命來去又為了什麼?值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慢慢明白其實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的過程,是一個延續的過程,生在於體驗生命!當一個孩子降生在世上,沒有理由,因為生而生,不求結果的一個養育過程!有些人說『養兒防老』生孩子是為了養老,可能是有這因素,但真的有人完全因為這個原因而去創造一個生命的降生嗎?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所要承擔的一切責任你都想明白了嗎,要做的犧牲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嗎?
  •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麼大?楊絳的一段話,讓人感到很現實
    都說「人比人,氣死人」。人和人之間是存在差別的,窮富、高矮、胖瘦等等,有時候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是能夠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的。差別有多大,真的無法去衡量,只能就事論事,看怎麼去比較。認識經不起比的,如果拿一個很差勁的人跟很優秀的人比,那差距就非常大,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回答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這麼大?不如讀讀楊絳的一段語錄,讓你感受一下現實。我常奇怪,為什麼有人得了我父親的幫助,感激得向我母親叩頭,終身不忘。
  • 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在於認知的不同
    當時看到這則信息,我心裡就想,教練肯定是群發的消息,兒子才上了十幾節武術課,此次就先不參加考級了。而老公則持不同的意見,他的想法是,既然教練已經發通知出來了,那就說明有機會過級,直接報名參加就好了。面對同一件事,我們倆人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不同根源在於認知的不同,而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往往就在於認知的不同。
  • 不要到老了才明白:最後能靠得住的,是守住這張底牌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對於生活就會有了不同的感悟。很多人操勞了一輩子,但是最後不一定會老有所依。不要到老了才明白,最後能靠得住的,是守住這張底牌。楊大爺今年60歲了,兒女也成了家,自從兒女成家之後,就很少有時間回來看他。
  • 認知,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
    象棋大師的「超能力」棋盤上有 20 - 24 個棋子,實驗結果表明,特級象棋大師和大師幾乎能毫無差錯的重新布出棋局,但是不會下棋的人,連一個棋子都放不對,中等水平的棋手表現則介於大師和不會下棋者之間。更讓人驚訝的是——如果讓受試者看隨意亂擺的棋盤(棋子數與真實比賽數相同),大師同不會下棋者都擺不對。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 30年後才發現,人與人最大的差別在孩子
    03A和B的故事,就是每天發生在我們很多人身邊的真實的故事,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選擇。前一陣子,跟幾個牛娃的媽媽取經,如何改變孩子學習不認真的態度。一個媽媽直接懟給我,你現在給任何一個孩子下這樣的結論都是不負責任的。
  • 跑步與跑得好之間的差別 在於有沒有正確的裝備
    跑步裝備  儘管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開始跑步,除了一雙跑鞋並不需要太多東西,但跑步與跑得好之間的全部差別就在於有沒有正確的裝備。然而我個人的感覺是,對於嚴肅的長距離跑來說,這種跑鞋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支撐和緩衝,只有那些體形絕佳、力量充足、靈活性良好的跑者才適合這種跑鞋,然而這種跑鞋卻可以成為一種非常有用的輔助訓練。足部力量變強之後,我們都會從中受益,因為強壯的足部使我們能更高效地奔跑。而穿著裸足跑鞋在屋裡走動或是在公園或跑道上進行短距離訓練將有助於提高平衡和推進力。
  • 「到了53歲才明白,原來老婆才是自己最近的人」
    其實這種男人,才是最幼稚的,也是最愚蠢的,這種行為所造成的結果,就只是讓父母更加輕視她。而聰明的男人,不但不會在父母面前說老婆的一句不是,反而只會故意抬高老婆在家庭中的地位。還有一種男人,可能想著如果在父母面前替老婆說話,會傷了他們的心。先不說這是你應該做的,就說父母與子女之間,是沒有隔夜仇的,當時雖然會有一點小情緒,但第二天醒來,對你還是和以前一樣。
  • 孩子你要明白怎樣才是真正愛一個人
    當我們明白感情的時候或許還不能確定什麼是真正的愛一個人,所以青春懵懂的愛情讓我們為之失去很多本該有的美好.真正的愛情是細水長流,是相互成全.當我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已經是自我成長的一個好的開始.我們不再為一杯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也不會因為得不到而耿耿於懷,而去強求!很多時候我們明白真愛一個人,是成全,是鼓勵對方做自己,也是鼓勵自己勇敢做自己!人的一生最好愛就是陪伴和成全.當我們可以成全別人的時候,我們也是在成就自己!
  •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什麼?不是年齡,不是性別,而是認知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取決於性別、年齡,也不取決於學歷、權力,而取決於每個人的認知能力。認知,是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這個過程就是認知過程。
  •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其實跟誰過都一樣
    輕能量 每天8分鐘,遇見更好的自己 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其實跟誰過都一樣! | 第858期
  • 窮孩子和富孩子的差別:20元能幹什麼?孩子的回答刺痛所有人的心
    就像父母,哪怕我們再苦再累也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環境,可無奈現實差別就是如此的真實!一、20元能幹什麼?孩子的回答戳心了前兩天,有位老師朋友分享了一則學生身上發生的故事,聽完真的很戳心!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上學時,朋友在校門口看到女學生和一位老人拉拉扯扯,看情況應該是女孩的爺爺。
  • 人與人的主要差別?
    為什麼 同樣是人,人生的結果,人生的命運不一樣的呢?到底我們人與人的主要差別在哪裡呢?根據我的觀察和分析:人與人最大的差別,表層現象是我們的選擇,不同本質核心是我們思維的不同。可以這樣說,歸根到最終點就是我們人的思維不一樣。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結果也就是我們人生的命運!我們的人生被不同的思維左右,不同的思維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我們人生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之路,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就會折射出我們不同的人生,進而導致了我們人生的結果不一樣。
  • 人老後,怎麼做才不討人嫌?
    老人受人尊重的前提:人的一生都在做各種選擇,造就了從出生一直到步入老年的生活,有什麼樣的選擇就會有對應的結果,在年輕時對子女的教是育和撫養義務,以及對家庭所盡到的責任,是步入老年後年輕人對老年人態度的一個重要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