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了才明白,家裡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真的不止一點

2020-12-23 萌孩控

這年頭,全民颳起一陣「生二胎」風潮,多數人都抱著給家庭湊一個「好」字的念頭!但你知道嗎?養一個娃和兩個娃的區別不止一星半點,所以生娃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一、「我最後悔的事,就是生了二胎」

前兩天回老家,剛好和閨蜜聊了聊生養孩子的心得,其中說到二胎問題時,閨蜜直言別生!聽到這話不免覺得震驚,要知道閨蜜當時可是個寧願辭職也要拼二胎的狠人,如今思想轉變如此之快,著實令人好奇。

4年前,閨蜜和丈夫決定再生個娃,畢竟老大已經上幼兒園不再需要人時時刻刻貼身照顧。而且閨蜜和丈夫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從小就羨慕別人有兄弟姐妹,所以如今兩人一拍即合,果斷選擇生二胎。

可是,剛生完二胎,閨蜜的婆婆就因為公公生病不得不回老家照顧,於是閨蜜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娃。前兩個月,閨蜜還興致勃勃地和我們分享生二胎的喜悅,可漸漸地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天她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和丈夫的爭吵也變得越來越頻繁。

閨蜜抱怨丈夫不幫忙帶娃,可丈夫又要應付繁重的工作,種種矛盾不和導致夫妻倆相互埋怨,最後竟相互指責生二胎就是對方最大的錯誤。但孩子不是一件物品,不想要就不要,哪怕生活再苦再難日子也還得繼續過下去。

慢慢地,閨蜜從時尚辣媽變成了全職太太,每天穿著睡衣在家裡來回走動。明明做飯的是她,可吃飯時卻是最後一個;明明掌握經濟大權,購物時卻只有孩子和丈夫……可以說,從一胎寶媽到二胎媽媽,閨蜜自嘲是最失敗的人。

如果可以重來,閨蜜說真的別生二胎,也千萬別被一時的頭昏腦熱所迷惑!

二、養1個孩子和2個孩子的差別,真的很大

1、經濟壓力成雙倍

現代社會的年輕夫妻壓力都非常大,身上不僅背負著高房貸或高車貸,甚至還可能需要承擔雙方父母親的養老問題。再加上現在的育兒成本較大,孩子從出生起到上學階段的所有費用,沒有幾十萬還真的搞不定。但養育一個孩子尚且能維持,但2個孩子的話經濟壓力成倍遞增,這一壓力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解決的!

2、寶媽付出的精力更多

生養一個孩子,對寶媽的考驗比較大,不論是從懷孕階段還是養育過程,這些漫長的過程都是直接和寶媽掛鈎。在我們身邊,很多寶媽為了生二胎基本上都會辭掉工作,專心在家帶娃,可是那些一胎寶媽卻顯得更為自由。

三、人到老了才明白,孩子多或少的差別

1、孩子多父母打拼時間更多

家裡孩子多,父母的退休時間也會順延,畢竟能多工作一天就能多幫襯孩子一天,這樣等到老了走不動路的時候,才會給孩子少添一點麻煩。

所以說,家裡有2個孩子以上的家庭,父母一般都會更努力更拼命的工作,就是為了多賺一點錢給孩子。而那些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可以在孩子成家後安享晚年,能夠更快地享受生活。

2、晚年很容易因為利益扯皮

當孩子們各自成家的時候,老人也要考慮幫誰帶娃的問題。如果說,老大和老二都是女兒,那麼幫誰帶、戴多久就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另外,對女一兒一女的家庭,還會涉及到財產分配的情況,有時候父母給兒子多一點財產,女兒就會覺得父母重男輕女。所以說,家裡孩子多有時候也容易為了利益鬧得雞飛狗跳。

相關焦點

  • 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
    執筆:檸兒到底是生一個孩子好,還是生兩個孩子好?這一點,獨生家庭和二胎家庭都有話說。但是,人生不笑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誰比誰更強。所以,從兩位大媽的事情上,我們看出來看,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獨生家庭比二胎家庭,經濟更輕鬆說起獨生家庭和二胎家庭,大家都知道養一個孩子更輕鬆。
  • 人往往到老才明白: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孩子,真的太現實!
    人們在年輕的時候,辛苦付出往往都是為了孩子。當我們漸漸老去的時候,也到了該休養生息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的狀態如何,往往都是由孩子之間的差距來區別,有的孩子比較孝順,比較體貼父母,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就會很好,如果孩子不孝順,那麼父母的晚年生活真的很悽涼。
  • 養女兒和養兒子的區別,越長大越明顯,父母別等到老了才明白
    除了養育的方法不一樣外,養女兒和養兒子的區別,是越長大越明顯,父母別等到老了才明白,早知道能早安心。第一個區別:照顧起來感覺不同。孩子小時候,女孩子小時候會更粘人,沒事喜歡粘著爸爸媽媽,有時候雖然覺得有些不方便,但是能被孩子依賴著也是件幸福的事情,而且女孩子會更容易哭鬧,一不順心就會掉眼淚,更要求父母要多細心,多點耐心。
  • 早餐吃雞蛋喝豆漿的孩子,和早餐只吃粥的孩子,區別可不止一點點
    早餐吃雞蛋喝豆漿的孩子,和早餐只吃粥的孩子,區別可不止一點點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吃好早餐可以讓自己元氣滿滿,開始一天的工作或者學習。不同的家庭對早餐的要求不同,有的家庭習慣於每天早上一份粥加鹹蘿蔔,也有的家庭每天早上都準備雞蛋和豆漿。對孩子來說,早餐只吃雞蛋豆漿和早餐只喝粥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可不止一點點!
  • 只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孩子差在哪?20年後差距一眼分辨,現實扎心
    小趙和小莉是一對表姐妹。從小一起長大的她們無話不談。姐妹倆的成長經歷十分相似,但是家庭結構卻大不相同。小莉是家裡的獨生女,而小趙不是,她還有一個親哥哥,是典型的「二胎家庭」。小莉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去大城市工作,雖然收入比在家鄉小城高出不少,但是她也只能一年回來看一次父母,作為家裡的獨生女,小趙總感覺心裡十分虧欠父母。
  • 童年的自卑,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巨大的差距
    漸漸地接觸了太多的人和事,才知道去掉「或許」兩個字才更貼切,而所謂的努力,最後不過是感動自己,而不甘心更多的是對現實的逃避。悲傷的故事大多都如出一轍,而自卑的形成多是通過無數個小事情的累積。就像初中畢業之後我從農村到縣城讀書,城裡的孩子學習差也能上最好的高中,父母辦好入學手續,他們拎包進學堂就好。而像我即使考上高中,也需要考慮家庭境況。
  • 上公立幼兒園的孩子,和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小學以後差距明顯
    黃麗有一對雙胞胎兒子,雖說是兩兄弟,但是黃麗為孩子擇校的時候還是有了一定的區別,因為她不希望孩子一直待在一起,希望他們能夠各自有自己的成長範圍,因此從幼兒園開始,在替孩子擇校的問題上,她就把孩子分開了。弟弟去公立學校讀,哥哥去私立學校,黃麗心想,自己的經濟能力也有限,所以就把兩個孩子分開,本以為沒什麼區別,直到後來孩子上了小學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真是太不負責任了。
  • 到老了才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
    自己的實力大了,身份地位提高了,孩子到哪裡都會受到眾人的青睞,都會被別人格外關注,格外照顧,別人對他的孩子也就熱情有加!每個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你和一個各方面都比你強大的人都帶著孩子到人場上去!你會感到非常尷尬難受。周圍的人都是關注,誇讚,抱抱那個人的孩子的。而很少有人搭理,拉拉,抱抱,誇誇你家孩子的!
  • 夫妻年齡差距太大,老的時候還會幸福嗎?
    其中一位阿姨六十歲了,她的丈夫大她十九歲,她在採訪中說當初和丈夫結婚是因為愛情,他們彼此都愛著對方。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才發現自己過得很累。 這位阿姨告訴記者,她老公是二婚,當初他們結婚時,丈夫還帶著兩個孩子。儘管家裡的長輩不支持,也反對他們在一起,可長輩越是阻止他們,他們就越相愛,最終還是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 孩子偷拿家裡錢,2對父母不同做法,10年後兩孩子差距一目了然
    孩子偷拿家裡錢,2對父母不同做法,10年後兩孩子差距一目了然孩子偷錢,父母應該怎麼做?其實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偷錢的經歷,有些孩子確實是因為生活過於拮据,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不夠用,但是有些孩子偷錢卻可能是在學校遇到了一些不順利的事,甚至可能被校園欺凌所以才被迫偷錢。
  • 到了晚年才知道,最孝順的是這個孩子,父母別疼錯了
    據新聞獲悉,如今兒女自覺履行孝道讓父母安享晚年的只佔到1/5不到。中國與日本相比,日本的老齡化只佔到28.8%,然而我們的中國是一個老齡化嚴重的國家。究竟問題出在哪裡了呢?前些年回老家,隔壁張爺爺慢聲道,孩子,你真乖,還不忘看看家裡父母。
  • 上公立和上私立幼兒園的孩子,有什麼區別?上小學後差距明顯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是孩子開始離開父母進入集體生活的第一站,一個好的幼兒園能夠讓孩子受益匪淺。在幼兒園的選擇上,有些人更偏向於公立幼兒園,但有些人則更認可私立幼兒園。所以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就是父母比較苦惱的問題。
  • 年輕時要一個孩子,老了才知道晚年能有多悲慘,孩子還埋怨生得少
    文|文兒家裡孩子生得少,有少的好處,年輕的時候只要省著點花,養老壓力也沒有這麼大。孩子多了,雖然當時撫養孩子時會比較累,但是老了卻很享福。這對父母就因為年輕時只要了一個孩子,晚年被孩子埋怨生得少,過得極其悲慘。
  • 生過兩個孩子,與生一個孩子區別有多大?看過之後你還想著二胎嗎
    生二胎一直是我們近幾年關注的問題,關於這個話題相信大家也是看了許多,不過簡單來說,其實孩子一個與兩個並沒有什麼區別,可能是出自心理因素,拿給大寶當陪伴,老有所依各種藉口來為二胎託詞,實則大家不知道,生孩子不僅是多生一個那麼簡單,真正受到傷害的還是我們的寶媽,又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一個娃與兩個娃的寶媽差距有多大。
  • 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到老了是輕鬆還是遭罪?過來人:現實又殘酷
    01隻生一個孩子的家庭,到老了是輕鬆還是遭罪?燕燕出生於八十年代,家裡有三個兄弟姐妹。但是家裡的老人卻一再催促小兩口抓緊時間生二胎,老人的理由是生一個孩子絕對不夠。等到燕燕兩夫妻晚年了,多一個孩子養老負擔也小一點。但是燕燕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她就是在多子女家庭長大的,從小到大吃盡了父母偏心的苦頭,如今她自然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也這樣。
  • 有了孩子才重新明白了生命的真實意義
    值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慢慢明白其實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的過程,是一個延續的過程,生在於體驗生命!當一個孩子降生在世上,沒有理由,因為生而生,不求結果的一個養育過程!有些人說『養兒防老』生孩子是為了養老,可能是有這因素,但真的有人完全因為這個原因而去創造一個生命的降生嗎?
  • 年輕時,還以為「生一個,生兩個都一樣」,老了才知道,差距明顯
    而對於現在人的觀念,加上計劃生育的控制,很多人家庭都是只有一胎了,都選擇精養孩子,而後國家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了,國家政策也發生了一點變化,國家開放二胎了,這時候很多人可能就需要考慮了,到底未來的自己,是要生一個,還是生兩個呢?
  • 不滿足就哭鬧不止?面對孩子的「情緒勒索」,家長試試「冷處理」
    現在的孩子大多家裡都是只有一個或者兩個,他們自然就能完全的得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眾多長輩親人的疼愛。全家的豐富資源和關心寵愛都灌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那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旦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一部分新手家長就會手足無措,最終妥協,滿足孩子心願。但是每一次家長的妥協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威脅家長的手段,孩子都是很聰明的,一旦通過哭鬧吃到了甜頭,覺得發脾氣對事情解決有用就脾氣日益增大,他們逐漸學會「情緒勒索」,綁架家長得到心願滿足。
  • 等到老了才知道,能陪在父母身邊的往往是這個孩子,別疼錯了
    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同村的劉大爺家有兩個三個孩子,都是男孩,因為老大是倆人的第一個孩子,所以父母對他十分的疼愛,等到老二父母幾乎都過了用心的勁兒了,都是撿的老大的舊衣服,吃老大吃不完東西。等到老三的時候,夫妻倆年紀也比大了,算是老來得子吧,加上家裡的經濟條件改善,便又十分的心疼,什麼事都順著他,老三想要什麼夫妻倆都會給。
  • 家裡兩個孩子,大寶總是鬧情緒,怎麼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說說咱家娃,ID:mykidsstor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家裡大寶天天打她妹妹,告訴她打了妹妹就不能跟妹妹玩了,沒有用,防不勝防。兩個孩子一起爭媽媽的時候,老大不讓我抱妹妹的時候……都不知道跟大寶玩什麼遊戲了。現在甚至覺得討厭大寶,第一次有這個感覺,感覺她真能鬧。不能和大寶硬碰硬,究竟該怎麼辦呢?首先給你吃一粒定心丸,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寶長大了,會不再需要父母那麼多的關注,而是更需要妹妹的互動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