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女士的兒子今年4歲,今年9月,顧女士把兒子送到寧波餘姚的一家幼兒園,但只上了兩個多月,孩子就怎麼都不肯去上幼兒園了,嘴裡還總是嘀咕一句話。
兒子口中的「一個人不一樣」
母親連續三天蹲點發現原因
顧女士的丈夫:「要不要上學啊(顧女士的兒子:不要)以前特別喜歡上學(不要上學)」
顧女士:「他一直說,媽媽,幼兒園一個人不一樣,因為那個時候我不知道什麼叫一個人不一樣,幼兒園離我店也很近,我每次生意做好的時候我就來幼兒園觀察了嘛。」
顧女士說,孩子在寧波餘姚的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讀小班,從11月23號開始,就沒再去過了。因為孩子老說一個人,顧女士就到幼兒園旁邊的一處民房連續三天蹲點觀察,拍下了一些視頻,她說後來終於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說了。
顧女士:「我說你這個早操會不會做,他說不會做,那我說其他小朋友會不會,他說會的,老師有沒有教你,他說沒有啊。」
從顧女士拍下的視頻來看,老師帶領孩子們做操的時候,顧女士的兒子並沒有參與進去,而是一直在旁邊獨自走動。
另一段視頻顯示,顧女士的兒子一開始和幾個小朋友一起在室外活動,但走過來一個生活老師,單獨把顧女士的兒子牽走了。
顧女士出示了一張浙大兒院的檢測病歷,內容是兒童孤獨症家長評定量表,在醫生意見一欄顯示空白,顧女士說,醫生解釋,這說明孩子並沒有相關病症。
顧女士:「2月份的時候開始,我兒子一句連貫的句子是不會說的,爸爸媽媽這些是會叫的,那個時候我們帶他去杭州檢查,所有檢查出來都是好的,就是語言發育遲緩,就這個問題。醫生建議我們去培訓機構學習,就可以了。」
幼兒園園長:有存在教學上的疏忽
家長準備辦理退學手續
顧女士說,兒子讀幼兒園之前,她把孩子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老師,並提出只上半天課,下午,他們會按照醫生的建議,把孩子送去培訓機構上感統訓練的課程。可最近,她聽到了一些有關於兒子的議論,趕到很難受。
顧女士:「說我兒子在上半天的,在讀認知跟感統的是屬於問題兒童的。通過周圍家長的了解,說我兒子表面是看不出什麼問題的,其實有問題的。我想請問一下,你去哪個家長那裡去了解的,我兒子有什麼問題,我想請問你(寧波餘姚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 厲園長:那我們也沒直接說她兒子是問題兒童,也沒有這樣去斷定過。)」
顧女士表示,結合之前自己觀察拍攝的畫面,她認為,幼兒園把兒子當做問題兒童區別對待。但幼兒園的厲園長表示,園方並沒有這樣的行為,顧女士看到的場景,都是事出有因。
寧波餘姚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 厲園長:「戶外活動的話,因為是只有一個老師的,還有大媽媽帶出來的,因為我們(那天)有一個教研活動,那麼老師也是為了更好地去管理更多的孩子,可能大媽媽一起幫了下忙(顧女士:你沒有讓我兒子去參加,他在一個正常的情況下,你把他帶走了,你沒有給我兒子一個參與感啊,你有沒有讓他參加呢)」
厲園長介紹,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表達表現,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顧女士的兒子相對來說活潑一些,為了更好地管理,才把他帶到一邊。
至於為什麼孩子沒有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操,她說:
寧波餘姚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 厲園長:「做早操這些,放在下午的,因為下午一般是藝術類的活動。下午因為他是沒來上學的,那麼可能沒學到,這一點老師也是向家長承認過,是教學上的疏忽,因為要管理另外的孩子,確實沒有另擇時間去教他,所以早操沒有讓他參與做起來。」
厲園長還提供了園內的部分監控畫面,表示平時班主任都是非常耐心地對待孩子,做早操的時候,儘管顧女士的兒子因為不會做 沒有參與進來,但老師也沒有對孩子馬虎過。
寧波餘姚黃家埠鎮中心幼兒園 厲園長:「頭是一直在往他這邊看的。他不會,就是又去找陳老師,陳老師這邊安排好就過去(教他怎麼玩了)陪他玩。」
現場,顧女士拿出了和班主任的聊天記錄,說是之前孩子經過感統訓練有了很大的進步,她就想讓孩子開始上全天的課,但感覺班主任不是太同意。
班主任 陳老師:「花在他一個人身上的時間精力可能比較多,然後對班級其他孩子的照顧上就會有疏忽,因為是小班,其他孩子也很容易產生小矛盾。」
顧女士對園方和班主任的解釋並不滿意,此前她已經把情況反映給了餘姚市教育局,得到的回覆是,園方會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也請她多跟園方溝通。
但她表示接下來打算辦理退園手續,不會讓孩子繼續在這裡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