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一個孩子寫了一篇作文:上周末,媽媽陪我在家裡複習功課,那天媽媽已經刷了一天的抖音了,晚上我有一點累,想玩一下手機遊戲,才剛玩一會兒就被媽媽搶走手機,還痛罵了一頓,說我成績不好,還玩手機!
我不明白,為什麼媽媽可以玩一整天的手機,而我卻不能玩一會兒的手機呢?
這篇文章一出, 馬上引來網友的一片熱議:是呀,不是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嗎?怎麼這一位老師自己都沉迷了手機,而不給孩子休息玩一下手機呢?
可能會有家長反駁說:功課是孩子的呀,我們只是監督他們做功課而已!
但是我想問的是:作為父母,難道家長就真的沒有「功課」了嗎?
非也,父母最大的功課,那就是給孩子樹立「榜樣」的功課。
不少父母都有這種「強盜」思維:自己不努力,卻希望孩子有出息
不少父母都有類似這樣的「強盜」思維,認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沒有什麼可以努力的空間了,所以可以過著鬆懈、得過且過的日子,但是他們卻對孩子提出非常嚴格的要求,要求孩子考試第一名,畫畫第一名,甚至也跑步也都希望他是第一名。
曾經我聽到一位懶媽媽用「醜小鴨」的故事來激勵自己的孩子:醜小鴨小時候長得醜,但是經過他自身努力之後,他最後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了!
後來有一位網友反駁這一位媽媽:醜小鴨最後變成天鵝,是因為它的爸爸媽媽本來就是天鵝!
這也就說明,你想孩子以後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作為父母,你至少樹立好一個榜樣,讓他知道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讓孩子一個人獨自去尋找「出息」的方向!
作為父母,你的身教大於言傳
曾經有一位老師在家長會上說了一句話:想要孩子有好成績嗎?那家長在家裡,先把自己的「功課」做好!
其實不止在學習功課了,任何有關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這都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如果希望孩子能養成有自控力的好習慣,那父母自己就一定要始終如一地自控;
因為你在孩子面前的身教大於言傳!
-----
更多優秀的文章,請點擊下文查看:
養娃扎心真相:你花10萬給孩子報的興趣班,為什麼最後都沒用呢?
為什麼你家孩子小學成績好,中學成績差?有多少父母知道原因呢?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願意和父母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