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上幼兒園的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多半是學習的料

2021-01-07 騰訊網

李玫瑾教授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多年,對於兒童的心理分析和教育有一套非常特別的理念。

李玫瑾教授表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難道選擇學習音樂、美術的孩子就沒有美好的未來了嗎」?

可能一些家長會認為,話可以這麼說,但是身為家長真正會這樣做的有幾個!李玫瑾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李玫瑾的女兒在上學期間數學非常不好,考試才考15分,李玫瑾並沒有大發雷霆,反而是跟孩子說:「沒事兒,將來我們學沒有數學的專業就行!」最終她的女兒成為了音樂老師。

李玫瑾在講座中談到,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主要看這3個表現!

一、眼睛喜歡看黑板,而非老師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在課堂上有些孩子喜歡看老師、有些喜歡看同學,而有一些孩子只喜歡盯著黑板看,那麼恭喜你,這種孩子多半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教授分析,有兩類孩子,一種孩子眼神願意與人交流,另一種孩子喜歡看物品、喜歡看黑板。

前一種孩子會把精力放在觀察老師的情緒和外表上,自然學習的時候無心看黑板,所以成績差。而那些眼睛只看黑板的孩子,把注意力全都放在知識上,自然學習更好。

二、能獨自玩上一段時間

幼兒園的孩子大多比較活潑活動,但總有那麼幾個「老實」孩子,這種孩子總是能自己獨自玩上一段時間。

這種孩子專注力要比同齡人更強,有了專注力,到了學齡期孩子才能坐住板凳。李玫瑾教授甚至建議父母在孩子學齡前,一定要讓孩子每天堅持自己獨自在房間玩上一小時鍛鍊專注力。

三、不喜歡看電子產品

一些家長為了圖省事兒,就把孩子交給電子產品,於是很小的年級孩子就養成了看電子產品的習慣。調查發現:長期玩電子產品的孩子,75%的孩子存在專注力不足的問題。

電子產品裡面的信息量過大,容易給孩子造成強烈刺激,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而不喜歡看電子產品的孩子專注力受到了保護,自然在上學的時候更容易注意聽講。

其實從上面三種表現,都在指向專注力的問題。而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孩子學習好壞並非智力問題,而是注意力問題。而這個論調早已被哈佛大學的「看不見的猩猩」的實驗印證。

可以推論出,想要孩子成為讀書的料、學習的料,專注力是基礎!我有幸聽過一位清華教授關於如何培養學霸的演講,也表示專注力好的孩子是潛在學霸!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不打擾、不打斷

孩子在專心畫畫、擺積木時,家長會打斷他們,不是讓孩子喝水,就是吃東西。這是對專注力的破壞,打斷會破壞髓鞘化的質量,而髓鞘化質量越低專注力越不好。所以家長不要打擾、打斷孩子!

2、提供安靜的環境

一個孩子生活的環境如果家庭成員特別多,就會比普通家庭的孩子專注力差一些。這是因為孩子習慣了嘈雜的狀態,一直有其他聲音分散他的注意力,很難有高度專注的體驗。

所以家長要儘可能地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空間,讓孩子在裡面獨自玩上一個小時。如果孩子玩積木的時候桌子上只放積木,這都是鍛鍊專注力的方法。

3、通過遊戲進行鍛鍊

專注力就好像肌肉一樣,會因為鍛鍊變得越來越強大。一些需要高度專注的職業,都有相關的專注力練習,比如飛行員、太空人等等。可以通過舒爾特方格這類的遊戲進行鍛鍊!

家長要記住,專注力好像一扇認知世界的大門,一個孩子想要學會任何一項技能和知識,想要足夠有深度,都需要把這扇門打得夠大,所以培養專注力是比給孩子報補習班更重要的事兒!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小時候有3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會有出息
    對這種為自己不教育孩子找藉口的父母,李玫瑾教授給出了滿意的回答: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後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
  •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
    李玫瑾直言:沒出息的孩子,吃飯多半有這3種表現,不妨自查一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三種情況是不能出現的,如果不及時糾正,那孩子以後將會沒出息!」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出現以下三種情況,要及時糾正:1、用餐行為不雅當你去親戚家做客時,如果看到他家的孩子在餐桌上表現得不文明,這頓飯你還吃得下嗎?有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夾菜,就讓人感到很難受.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三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將來會有所作為的孩子一般從小表現就很明顯,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就曾坦言: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將來多半都有出息,建議家長好好培養。特徵二:自我管理能力強這裡所說的自我管理能力其實就是自制力,自制力強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表現優異,他們做事情比較專注,不會三心二意,因此學習成績都不會太差,他們會有自己的學習和做事規劃,這種自制力強的孩子長大後工作也不會太差,因為他們做事不拖拉,會按時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務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道: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家長別糊塗。①看看孩子學習的專注力怎麼樣學習是一個認真的事,如果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心不在焉,上課走神、發呆,做題馬虎、應付,甚至乾脆逃課。這樣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能夠看出來,不是讀書的料,以後學習成績很難拔尖。因為,他們對學習缺少最起碼的專注力。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個特徵巨明顯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上表示:學習並非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但確實孩子最簡單,最容易成功的一條出路。並且李玫瑾教授也根據自己多年對孩子觀察的經驗,發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其實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可以說具備這3個特徵的孩子學習都不會太差。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像我之前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班上有兩個男生很聰明,上課一聽就會,平時學習成績也不錯,但這兩個孩子在家裡十分調皮,總是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家長說什麼也不聽。後來我發現不只他們這個樣子,其他聰明的孩子也是,如果家長沒有好好管教,讓他們的聰明用上正途,他們的高智商就會白白浪費或者誤入歧途,這都是很危險的事。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幼兒園時期就能看出來,特徵很明顯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不看老師也不跟老師目光交流,所以這種孩子往往把問題聽得更清楚。所以說,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他的眼神就能看出來。只有注意力穩固地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才能對信息作出快速的反應,才能在一件事情上想深想透。
  • 幼兒園老師表示: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多半出自這3種家庭
    但是,還有很多孩子很喜歡去幼兒園,不但不哭,還在裡面交到了很多朋友,每天回到家都是蹦蹦跳跳、樂呵呵的。我有個朋友是從事幼師工作很多年!我和她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她說:"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基本上來自於這三種家庭"。
  • 李玫瑾提示: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從眼神就能看出,不用等他長大
    我在寶媽群中,會發現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問題,自己家的孩子平時看機靈的,但是好像學習方面並沒有什麼突出表現。 難道自己家的孩子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送他去上這3種興趣班,既費錢還坑娃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送他去上這3種興趣班 一味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很容易產生疲勞,甚至厭倦學習,在往後,孩子可能什麼都會知道一點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李玫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情商高,快看看自家娃
    而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這些表現往往是情商高的特徵。9歲前孩子有』「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一、愛送東西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很讓家長不解,而且送出東西後孩子還挺高興。跟同齡人玩耍時也很大方,仿佛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孩子出生後,家長就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養育孩子身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因為自古以來就我們平民來講學習還是相比之下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他是一塊敲門磚這是鐵的規律。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我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影響寶寶智商高低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遺傳因素: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就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為什麼呢?因為孩子越聰明想法越多,他就越「調皮」越喜歡「動」所以才會招人煩。李玫瑾教授還舉了3個例子,如果你家孩子在這3個方面表現的很調皮,說明孩子很聰明。
  • 李玫瑾:這3種能力,是定義孩子天賦的重點,想要成績好必須具備
    李玫瑾教授也曾說過,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應該會有有遠見的父母,他們知道培養孩子的何種能力,才能使孩子在成長、求學以及長大成人,開始進入社會後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生存、達到最好的成果。李玫瑾教授還特意向各位父母建議,若想孩子在學業上有所成就,長大後有出息,應注重培養孩子的3種能力。
  • 李玫瑾教授:專注力差的孩子,父母多半有這幾種表現,怨不得孩子
    但是有的時候家長用力過猛,往往會做出一些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事情。針對這個問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為此也曾進行過研究,她說:「孩子的專注力不好,大多是家長每天都在做這5件事導致的」。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孩子情商不高的4種表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