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經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2020-12-12 微雨硯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作者: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一首情詩,愛情詩,男女之情。

曾經有過露水情緣的姑娘,是會偶然入夢呢,還是常常思念夢裡相見呢。不知道。反正夢醒之後,人去樓空,難免惘然。

曾經有過天長地久的誓言吧,可世事無常,那個曾經海誓山盟的人兒,如今早已離散,了無去向。一切如煙。

晏幾道是個官二代,也是有名的浪蕩公子。關於他的未取功名,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出生宰相之家,又是家中么兒,實在有啃老的資本。一種是父親晏殊實在太優秀,五歲作詩,十四就中進士,這麼優秀的父親面前,人生實在難以超越。

不管怎麼說,晏幾道反正不打算走父親的老路了。他有後臺,又有才,顧惜他的人應該也不少。但他生性傲慢,硬生生的「自絕於人」。

一代文壇大家蘇軾讀了《小山詞》託人邀約:一起喝個茶吧!他可晏幾道竟然傲慢回應: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

我不和你玩!你看那些大官,其實一半當年都是我家門客,連他們我都沒空見,哪有時間見你啊!

是吧,幾分輕狂,幾分倨傲。但實際上,父親已逝,家道中落,如今的晏幾道,早不是當年翩翩才子少年郎。而當年的門生食客,早已入職朝廷今非昔比。

誰不願意見誰,還真說不準。

愛過很多人,小蘋是其中一個。寫過很多詞,個個文採風流。經過很多事,從錦繡繁華到潦倒終老。一個縱情聲色的浪子,不想接觸官場那些春風得意之人,晏幾道這是清高呢,還是自卑呢,夜深人靜時,有沒有後悔過當年的選擇?

事實上晏幾道應該是後悔了,靠幾首詞撩幾個歌女是綽綽有餘了,但人,就算掐滅了遠大抱負,但終究也要生活啊!

出生權貴,卻又鄙視權貴那麼久,終究還是要靠著幾首主流社會不欣賞的小詞,敲一敲權貴的門,小官小吏當起來,起碼解決生計問題。波折反覆,坎坷無為,人生不得意,美人也是不能長久的呀。

晏殊晏幾道,是常常被人們拿來對比的一對父子。一個走了正統路線,很掌聲鮮花仰慕不斷的一生。可以上教科書的正面典型。一個呢,也曾得意,也很落寞,也風流,但更潦倒,磕磕絆絆的下坡路。

我在想,人生,到底該追求什麼呢?人到底該不該有自己例外的追求呢?就好像如今,滿滿的都是成功學的如今,所有的聲音,都在教你如何做一個成功的人,如何日進鬥金,如何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利用抖音發家如何利用寫作創富,如何……成為晏殊。

我常常覺得,做一個普通人,或者說做一個閒散的人,或者說,身為一個不是那麼成功的人,就仿佛是犯罪。這就是人們一直以來為晏幾道諮嗟的原因吧。是啊,沒人覺得晏幾道是成功的,那麼好的原生家庭,那麼好的社會資源,統統浪費掉了。

社會,始終都是在是用成功用權利用金錢甚至是物質,來衡量人的價值。

當沒有這一切的時候,像晏幾道那樣去拒絕,去逃避,去潛意識的自卑,甚至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改旗易幟,陷入迷茫,真的都是可以理解的。是真實的心境。

在這個遍地都是成功人士的世界,晏幾道們啊,與其在愛情裡幻想,與其在追憶中悵惘,不如真正地認可自己的價值。

讀一讀「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再讀他父親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相對比——生命的輪迴,總有其脈脈不言的用意。或者說,價值。

是啊,每種人生,都有其價值。

相關焦點

  • 晏幾道四大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一、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兩句詞,原本是五代翁宏《春殘》中的詩句,但在《春殘》一詩中,並沒有很好地傳達出這兩句詩的藝術魅力,它是到了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一詞中,才成為千古名句。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 晏幾道此《臨江仙》,抒發對歌女小蘋的懷念,意境絕美,深情難訴
    晏幾道,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婉約詩人。晏幾道自小文才出眾,精通百家,及受其父親晏殊的喜愛,但是,因為他生性高傲,不願藉助他父親的力量,故而一生仕途不順,後來更是家道中落。晏幾道的詞,工於言情,詞風上既有清麗淡雅的一面,也有富貴婀娜的影子。
  • 晏幾道婉約詞一時獨步天下,一首《臨江仙》出了兩個千古名句
    晏幾道詞風婉約,接近「花間」。陳廷焯在《白雨齊詞話》中曾贊曰:「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文忠之右。」意思是說,晏幾道擅長寫言情,比晏殊和歐陽修都要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莉莉分看來,他的巔峰之作當屬《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驚豔世人千年
    8首《臨江仙》,每首都經典,都有佳句,令人叫絕。讀一讀,你最愛哪首?01 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
  • 晏幾道因一首「抄襲」的詞名流千古,原作者卻不見經傳,讓人嘆惜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來表達對愛情的渴望,北宋詞人晏幾道也因此而名流千古。但是其實這句詞是晏幾道從一首詩當中「抄襲」過來的!令人比較可惜的是原作者竟然沒有因此名聲大噪,晏幾道卻收穫了無數仰慕與名聲。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中華好詩詞·臨江仙|琵琶弦上說相思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格律俱為平韻格,雙調小令,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代表作有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等。
  • 八首經典《臨江仙》哪個更能打動你
    其中詞牌名共有1667個,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最廣為熟知的詞牌名之一——《臨江仙》1、《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 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不知名詩人寫下冷門詩,被晏幾道「抄襲」,成千古名句,盡人皆知
    晏幾道,是北宋著名詞人。提起他的父親晏殊,更是大名鼎鼎。這對父子都非常擅長寫詞,分別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被合稱為「二晏」。而晏幾道的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父親晏殊,他尤其工於言情,詞句言語清麗,感情真摯,深刻細膩,曲折跌宕,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晏幾道最著名的一首詞,是《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頻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 痴情公子遇到薄情女,精讀晏幾道《臨江仙》
    臨江仙宋 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晏幾道的錦繡生活也戛然而止,現實社會的霜刀雪劍讓這個公子哥猝不及防。晏家家境每況日下,漸漸坐吃山空。晏幾道為圖生計,做了太常寺太祝,是個專管祭祀的小官。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晏幾道又捲入朋友鄭俠反對王安石新政一案,被逮捕下獄。後宋神宗雖然釋放了晏幾道,但經這麼一遭,晏幾道的生活便落魄到顛沛流離的程度。1110年,晏幾道在窮困中去世。
  • 晏幾道——《臨江仙》
    晏幾道字板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省)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因鄭俠上書請罷王安石新法,受牽連下獄。元豐五年, 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後去職退居京城賜第,不踐權貴之門。為人磊落,疏於顧忌,終生陸沉於下位。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多情詞人晏幾道的唯美情深!
    晏幾道幾乎把一個紈絝子弟該有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他與其他紈絝不同的是,他有才氣,且是詩詞上的大才,自幼聰慧過人的晏幾道繼承了父親晏殊的優良文學細胞,縱然是風流公子,也擔得起文學才子的稱號。不過提及晏小山,就不得不提那首《臨江仙》,這大約是他所有詞中最著名的一首,是他懷念一個歌女所做之詞,但其中的真摯情感,無不叫人動容。《小山詞·自跋》裡有:「沈廉叔,陳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幾個歌女。」
  • 宋代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晏幾道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
  • 10句出自詞牌《臨江仙》的千古名句,最後兩句尤其值得學習!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代表詞人有蘇軾、李清照、晏幾道、楊慎等,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該詞牌也留下很多著名的詞篇和名句。1、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晏幾道的這首《臨江仙》,其中這一句,真可謂千古不能有二
    —— 劉易斯《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散譯深夜,夢醒時分看見高處的亭臺樓閣朱門緊鎖,酒意消退但見簾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不斷湧上心頭,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中雙雙翱飛。
  • 重讀經典:《三國演義》第一詞《臨江仙》邀您尋古探幽看經典傳承
    我們一般不會推薦人去看《三國志》,但一定會推薦人去看《三國演義》,也會把它當作孩子須翻閱或者延伸閱讀的經典書籍之一。說了《三國演義》,我們再來一起看看什麼是《臨江仙》《臨江仙》是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叫《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
  • 晏幾道最著名的一首《臨江仙》,全詞結構嚴謹,情景交融
    宋代文化繁榮,誕生了不勝枚舉的詞人,今天我們就來通過一首《臨江仙》來了解一下宋代詞人晏幾道。晏幾道,北宋著名婉約派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宰相詞人」晏殊的第七個兒子。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
  • 史上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臨江仙》,全詞意境開闊、盡人皆知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雙調小令,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
  • 這八首晏幾道的「臨江仙」,你最喜歡哪首?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晏幾道《小山詞》中的「臨江仙」一共八首,快來一起欣賞吧。
  • 七首《臨江仙》,道盡曲中多少恨?
    《臨江仙》來源甚廣。初雙調小令,用作詞調。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臨江仙》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可謂「曲中多少恨,唱不盡臨江仙」。1.《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