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幾道——《臨江仙》

2020-12-12 一段讀歷史

晏幾道字板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省)人,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熙寧七年因鄭俠上書請罷王安石新法,受牽連下獄。元豐五年, 為潁昌府許田鎮監官,後去職退居京城賜第,不踐權貴之門。為人磊落,疏於顧忌,終生陸沉於下位。黃庭堅稱其平生困於「四痴」:「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痴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士語,此又一痴也;費資千百萬,家人饑寒,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蓋一純粹性情中人也。

晏幾道潛心六藝,玩思百家,文章翰墨,自立規模。但晏幾道自己認為他作詞不過是「「期以自娛,不獨敘其所懷,兼寫一時杯酒間聞見,所同遊者意中事」而已。故除偶及時事、偶頌昇平之外,餘皆不出歌筵酒席之間、男女離合之事,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諸種人生感慨。風格深婉秀麗,姿韻天然。於慢詞、鋪敘日盛之時,獨能守傳統,高處或過之。與其父晏殊齊名,世稱「二晏」。

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晏幾道在北宋詞人中,頗具另類色彩。他出身相門,卻終身落魄,孤傲耿介之氣,拔俗一時。趨炎附勢自然絕無可能,甚至一些名公巨卿如蘇軾的求見,他也加以委婉拒絕。其瀟灑出塵之姿,如松骨凜然,讓人陡生敬意。然而對於酒友歌妓,卻是全情投入,曾無一絲芥蒂。他的《小山詞》即以相思離情為主調, 寫得聲情搖曳、 悽迷入骨,包含了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是難得的真心真情之作。

這首《臨江仙》寫相思相憶,深厚閒雅、婉轉沉著。晏幾道在當時即有「少陵詩思舊才名」之稱,故小蘋初見,即借琵琶表述傾慕之意,而小蘋的的裝來也是別具情韻的,從晏兒道後來詞中屢屢言及來看,晏幾道確實曾為小蘋的妖嬈風情所迷,小蘋月下歸去的身影歷歷在目。而如今明月依然,弦聲渺茫,斯人已不可復睹。昔盛今衰之感以眼前之明月輕加綰合,意境悽迷,情韻柔厚。晏幾道的這一類作品,其投人感情之真,執者程度之深,曾非一般的應歌之作所能比報。

19限份模只不怕幹公眾費其貝T

蝶戀花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衣上酒痕詩裡字。點點行行,總是悽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宋代王銓《默記》說過一句略帶揶揄的話:「叔原妙在得於婦人。」叔原不踐權貴之門,其清凜之志昭然可鑑。但對於他身邊的女子,卻感覺特別清爽,完全是另外一副面目。這自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紅樓夢》裡的賈寶玉,賈寶玉心魂所牽,全在於身邊姐妹的離離合合;晏幾道的悲歡,也繫於他與歌妓之間的聚聚散散,而且兩人的痴頑同出一轍,真可謂是隔世知音。當然曹雪芹是用「假語村言」來為閨閣立傳,晏幾道則自寫真情,雖不無,「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的帳惘,但皆為一己之真實情事,可作一部心史來看。

代言體的基本要求是仿真,但「仿真」與「真」的界限是難以完全逾越的。而晏詞則是真心馥鬱、真情湧動,讓人如面一位深情而傷感的男子,怦然而動同情之思。「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晏詞在追憶中相思,在相思中唏噓,讓人體味到他的過人之情。

鷓鴣天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燒。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晏幾道的小令藝術真可謂爐火純青,無論是描述幽渺的情思,還是勾畫幽微

的詞境,都給人以清壯頓挫之感。這首《鷓鴣天》寫懷人之幽思,即寫得聲情搖曳,動蕩多姿。

小晏是徹頭徹尾的性情中人,一般的詞人墨客與歌妓的交往以逢場作戲的居多,很少有付出真情、魂牽夢繫的。而小晏則不然,他對於曾經動心的人或物,並不因當時情景的結束而結束,而是追思綿綿。

阮郎歸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這首《阮郎歸》自抒失意抑鬱之情,也顯然超出了閨情的範圍。這首詞當作於作者晚年,此從「殷勤理舊狂」一語可以悟得。

小晏詞多聰俊輕靈之語,以狀其繼綿悱惻之情。而此作則用筆沉重,追憶的寫作方式如舊,但情懷已趨深沉,從中可窺見他晚年的寂寞悽苦心態。

相關焦點

  • 痴情公子遇到薄情女,精讀晏幾道《臨江仙》
    臨江仙宋 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晏幾道的錦繡生活也戛然而止,現實社會的霜刀雪劍讓這個公子哥猝不及防。晏家家境每況日下,漸漸坐吃山空。晏幾道為圖生計,做了太常寺太祝,是個專管祭祀的小官。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晏幾道又捲入朋友鄭俠反對王安石新政一案,被逮捕下獄。後宋神宗雖然釋放了晏幾道,但經這麼一遭,晏幾道的生活便落魄到顛沛流離的程度。1110年,晏幾道在窮困中去世。
  • 小楷書宋.晏幾道《臨江仙》
    原創小楷宋.晏幾道《臨江仙》。在這曲詞裡面,詩人醒來之後,卻看不到夢中人。所以,感到無限的感慨。看著在雨中雙飛的燕子,詩人獨自站立,回想去年,和對方相見的情形,只有感慨嗟嘆。詩人只能看那輪明月,依然像當初一樣明亮。去年相見時,明月明如此。
  • 晏幾道婉約詞一時獨步天下,一首《臨江仙》出了兩個千古名句
    北宋詞人晏幾道(1038—1110)字叔原,號小山,是晏殊(991-1055)40多歲時的老來子。晏幾道詞風婉約,接近「花間」。陳廷焯在《白雨齊詞話》中曾贊曰:「晏小山工於言情,出元獻、文忠之右。」意思是說,晏幾道擅長寫言情,比晏殊和歐陽修都要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莉莉分看來,他的巔峰之作當屬《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 一起讀經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作者: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是個官二代,也是有名的浪蕩公子。關於他的未取功名,一般來說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出生宰相之家,又是家中么兒,實在有啃老的資本。一種是父親晏殊實在太優秀,五歲作詩,十四就中進士,這麼優秀的父親面前,人生實在難以超越。不管怎麼說,晏幾道反正不打算走父親的老路了。他有後臺,又有才,顧惜他的人應該也不少。
  • 晏幾道此《臨江仙》,抒發對歌女小蘋的懷念,意境絕美,深情難訴
    晏幾道,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婉約詩人。晏幾道自小文才出眾,精通百家,及受其父親晏殊的喜愛,但是,因為他生性高傲,不願藉助他父親的力量,故而一生仕途不順,後來更是家道中落。晏幾道的詞,工於言情,詞風上既有清麗淡雅的一面,也有富貴婀娜的影子。
  • 晏幾道只有《臨江仙》《鷓鴣天》兩首詞出名,為何名氣那麼大?
    大小晏就是晏殊和晏幾道父子。晏幾道的名氣在一定程度上來源於他的家世,大部分來源於他的父親。晏殊自幼聰穎,七歲能文,十四歲時因宰相張知白推薦,以神童召試,被朝廷賜同進士出身,之後到秘書省做正字。慶曆年間,官至同平章事兼樞密使,位同宰相,掌軍政大權。性剛簡,自奉清儉,好燕飲。
  • 這八首晏幾道的「臨江仙」,你最喜歡哪首?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庭院深深」「採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晏幾道《小山詞》中的「臨江仙」一共八首,快來一起欣賞吧。
  • 晏幾道最著名的一首《臨江仙》,全詞結構嚴謹,情景交融
    宋代文化繁榮,誕生了不勝枚舉的詞人,今天我們就來通過一首《臨江仙》來了解一下宋代詞人晏幾道。晏幾道,北宋著名婉約派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宰相詞人」晏殊的第七個兒子。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
  • 詩詞鑑賞|晏幾道的《臨江仙》: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我一直特別喜歡詩詞,尤其是晏幾道的這首《臨江仙》,是讀之又讀,寥寥幾十個字,就把自己的迷惘之情、孤寂之情、繾綣之情、懷念之情展露無遺,讀後是因之深切的傷感中。也許,一個人的一生中的初見會有許多次,但真正能刻骨銘心的初見卻是很少,而且,想與某一個人永如初見的更是少之又少。
  • 晏幾道因一首「抄襲」的詞名流千古,原作者卻不見經傳,讓人嘆惜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來表達對愛情的渴望,北宋詞人晏幾道也因此而名流千古。但是其實這句詞是晏幾道從一首詩當中「抄襲」過來的!令人比較可惜的是原作者竟然沒有因此名聲大噪,晏幾道卻收穫了無數仰慕與名聲。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宋代: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在《臨江仙》中,最令人稱道的是這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大家好,我是小印,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詩人晏幾道的這首《臨江仙》,本文章閱讀時間大概需要3分鐘,感謝讀者們的耐心閱讀。晏幾道是宋朝初期著名詞人晏殊的第七個兒子。晏幾道小時便十分聰穎,有一次開封府和大理寺的監獄中破天荒地出現了沒有一名囚犯的情況,仁宗皇帝聽到後認為這是自己勤於政事,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去作奸犯科的結果。於是他便大宴文臣武將以示慶賀。晏幾道此時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他跟著父親進宮赴宴,仁宗皇帝見了他十分喜歡,便命他寫首詞呈上來。晏幾道沉思片刻,寫下一首《鷓鴣天》:碧藕花開水殿涼,萬年枝上轉紅陽。
  • 晏幾道的這首《臨江仙》,其中這一句,真可謂千古不能有二
    —— 劉易斯《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散譯深夜,夢醒時分看見高處的亭臺樓閣朱門緊鎖,酒意消退但見簾幕重重低垂。去年的春恨不斷湧上心頭,人在落花紛揚中幽幽獨立,燕子在微風細雨中雙雙翱飛。
  •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多情詞人晏幾道的唯美情深!
    晏幾道幾乎把一個紈絝子弟該有的樣子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他與其他紈絝不同的是,他有才氣,且是詩詞上的大才,自幼聰慧過人的晏幾道繼承了父親晏殊的優良文學細胞,縱然是風流公子,也擔得起文學才子的稱號。不過提及晏小山,就不得不提那首《臨江仙》,這大約是他所有詞中最著名的一首,是他懷念一個歌女所做之詞,但其中的真摯情感,無不叫人動容。《小山詞·自跋》裡有:「沈廉叔,陳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幾個歌女。」
  • 宋代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晏殊的去世,門祚的式微,晏幾道的境況也起了很大的變化。 晏幾道簡介: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
  • 晏幾道四大名句: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一、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兩句詞,原本是五代翁宏《春殘》中的詩句,但在《春殘》一詩中,並沒有很好地傳達出這兩句詩的藝術魅力,它是到了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一詞中,才成為千古名句。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 八首經典《臨江仙》哪個更能打動你
    其中詞牌名共有1667個,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最廣為熟知的詞牌名之一——《臨江仙》1、《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 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二流詩人寫一流詩句,被晏幾道引入詞中爆火,原作卻始終無人問津
    而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本《小山詞》讓他的情思與才華齊飛,大宋詞壇為之一震。晏幾道的代表作《臨江仙》更是被文人墨客給予高度評價,想必詩詞愛好者們對這首詞都不陌生,此詞將晏幾道深婉精美的藝術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用情至真,雕琢之細,實乃佳作。臨江仙(宋·晏幾道)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 10句出自詞牌《臨江仙》的千古名句,最後兩句尤其值得學習!
    臨江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後歸」「畫屏春」,代表詞人有蘇軾、李清照、晏幾道、楊慎等,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該詞牌也留下很多著名的詞篇和名句。1、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不知名詩人寫下冷門詩,被晏幾道「抄襲」,成千古名句,盡人皆知
    晏幾道,是北宋著名詞人。提起他的父親晏殊,更是大名鼎鼎。這對父子都非常擅長寫詞,分別被稱為「大晏」和「小晏」,又被合稱為「二晏」。而晏幾道的詞,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父親晏殊,他尤其工於言情,詞句言語清麗,感情真摯,深刻細膩,曲折跌宕,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晏幾道最著名的一首詞,是《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頻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 晏幾道最傷感的一首詞,因思念一位女子而作,堪稱婉約詞中的絕唱
    晏幾道少年時生活環境優渥,學習成為了他的日常,他的父親晏殊為他安排了滿滿的日常學習課程,因為他是按照參加科舉的標準為晏幾道制定的,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走科舉入仕的這條道路。晏幾道初識「蓮、鴻、蘋、雲」晏幾道在學習之餘,也會從事一些社交之類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