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共有十四個兒子,最後一個兒子曹王李明,是他與吉王妃楊氏所生,生年不祥,推斷是他在玄武門之變後在位之初的幾年間所生,此後太宗便再也沒有兒子出生。而武則天14歲入宮,侍奉唐太宗11年,卻沒有生下一兒半女,除了太宗身體上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便是太宗對武則天並沒有多麼寵愛。
武則天出身名門,父親是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母親來自名聞天下的的弘農楊氏,為隋朝宗室遂寧公楊達之女。武士彠從事木材買賣,家境殷實。隋煬帝大業末年,當時還是晉陽留守、唐國公的李淵曾多次留住武家,因而與武則天之父武士彠成為故交。隋末天下大亂,李淵在晉陽起兵反隋,武士彠傾盡家產支持李淵。唐朝建立後,武士彠以「元從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書、荊州都督,封應國公,躋身唐朝開國功臣之列。可見,武則天的出身,是極為高貴的,在講究門第出身的隋唐,武則天開國功臣之後的身份,無疑給她提升自身地位增分不少。
然而,再高貴的出身也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貞觀九年(635年)武士彠逝世,年僅十二歲的武則天既要承受喪父之痛,還要面對堂兄武惟良、武懷運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對其母親失禮。很快的,在荊州受夠了這些冷血的堂兄弟百般傾軋的武則天,便隨母親從荊州搬回長安住了。
(武則天劇照)
兩年後,十四歲的武則天已出落的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般,也到了閨字待中之年。在門閥士族當道的隋唐,像武則天這樣出身名門,又有皇家血統的貴族女子,天下人莫不趨之如騖,更何況武則天天生麗質,上門求姻緣者自然絡繹不絕。但作為家長的武則天之母卻一概拒絕,她對自己的女兒很有信心,非皇親國戚不嫁,這是她的最低要求,據傳說,武則天出生之時,屋中便紫氣環繞,著名相士袁天罡曰「此女日後必為天下之主!」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駕幸洛陽宮,聽說十四歲的武則天「容止美」,立馬提起了精神,命人召其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娘」。入宮前,楊氏對女兒入宮分外不舍,哭哭啼啼難掩離別之情,可是年輕的武則天卻表現的非常灑脫自然,她對寡居的母親楊氏告別時說到:「侍奉的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都說「一入豪門深似海」,更何況是進宮,單憑武則天對母親說的這一句話,就說明她早已經做好了入宮的準備,福禍難說,不如過好當下。入宮可能非武則天所願,但卻是她當時能改變命運最好的機會。
武則天於貞觀十一年(637年)入宮,直到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駕崩,在這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對於李世民在位時期武則天在宮中的生活,史書並沒有詳細的描述,只有武則天晚年時自己回憶為太宗馴馬一事。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作為太宗的妃嬪,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竟然沒有為太宗生下一兒半女,這確實令人感到不解,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唐太宗身體原因
唐太宗共有14個兒子,其中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是他與齊王妃楊氏所生,後被過繼給齊王李元吉為嗣(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在玄武門之變後被全部處死)。李明生年史書未載,現僅能根據唐太宗第十三子趙王李福的生年判斷,其最早生於貞觀八年(634年)。自李明之後,太宗再也沒有生過兒子。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年僅五十歲便駕崩,他年輕的時候隨父晉陽起兵,親自參與指揮了許多決定性戰役,常年的馬上徵伐,對太宗身體、精神消耗很大。太宗14個兒子,有一半都是他當秦王時或之前所生。太宗有20個女兒,最小的女兒新城公主生於貞觀八年(634年),而最小的兒子曹王李明據考證也生於貞觀八年(634年),此後太宗便再也沒有子女出生。因此大概可以肯定,這個時候太宗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
作為武功赫赫的一代名君,太宗早年的軍旅生涯,無疑對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年輕時可能還看不出來,但到了他即位當上皇帝後,國事紛擾,身體精神都處於透支狀態,疾病便慢慢顯現出來。《舊唐書》等史書都有記載太宗服食丹藥的事,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身體有所好轉。也就是說,太宗臨幸過武則天,但武則天並沒有懷上太宗的孩子,武則天之後與高宗李治生下了四個兒子,說明原因在太宗,顯然當時太宗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
2:武則天並不得寵
武則天14歲入宮,又生得貌美如花,按理說太宗會對她無盡寵愛,但事實是武則天再宮中做了整整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可見太宗對他並不見的有多寵愛。相反的,自長孫皇后去世後,太宗最寵愛的是比武則天更年輕的徐賢妃,加上後宮佳麗三千,沒有什麼特長的武則天顯然難以獲得太宗的專寵。
不過,武則天不得寵其實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貞觀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晝出現。太史令李淳風佔卜說:「女主昌。」這時民間又廣傳《秘記》之言稱「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聽說後非常不悅。太宗急於找出所謂的「女主武王」是誰,先是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李君賢因小名「五娘子」,並且「官邑屬縣」都帶有「武」字,遭太宗猜忌下獄處死。之後太宗又私下問《秘記》所言是否可信,李淳風這才道出真正的「女主武王」(武則天)正是太宗後宮中的妃嬪,但他並沒有指名道姓,太宗想將宮中所有武姓妃嬪處死,李淳風勸止,認為這是天命,不可違背,如今即便找到並處死她,上天或許會降下更為強大的人,依然於是無補。太宗於是不再過問此事,但顯然心中已有忌憚,對武則天就更加冷落了,12年不得寵就可以理解了。
結語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她14歲進宮,卻12年不得太宗寵愛,沒有為太宗生下一兒半女,這除了太宗自身身體原因,一向不得太宗寵愛也是另外一大原因。如果不是在太宗重病期間與太子李治建立起男女之情,也許她的結局就是入感業寺為尼,終生青燈古佛長伴。
「女主武王」之說在正史《舊唐書》和《資治通鑑》都分別有記載,可見這一說法可信度還是較高的,武則天自出生起,便註定了她有著不可限量的前程,一生侍奉父子兩帝,終成中國唯一女皇,其充滿傳奇又跌宕起伏的一生,無不讓後人對她趨之如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