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武則天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三子李顯,是歷史上的唐中宗,四子李旦,是歷史上的唐睿宗。武則天的孩子,都是跟唐高宗所生。那麼就有人好奇了,十四歲便入宮在李世民身邊的武則天,為何沒有為李世民生個一兒半女呢?
武則天十四歲入宮
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李世民的文德皇后去世後,沒過多長時間。李世民聽說武士彠的女兒長得漂亮,就把十四歲的武則天,召進宮中。當時武則天要進宮之前,她的母親失聲痛哭。武則天便勸母親:「能見皇帝是福分,不必哭哭啼啼。」
武則天的母親一聽也有道理,就不再痛苦了。武則天進宮之前,被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才人在當時唐朝的后妃等級制度中,屬於正五品,僅比寶林、御女、採女的等級高一點。它屬於嬪妃的一種稱號。
武則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並沒有獲得李世民的寵愛
武則天進宮的時候是貞觀十一年(637年),然而李世民駕崩的時間為貞觀二十三年(649),也就是武則天進宮十二年,都沒有獲得李世民的寵愛,無論《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都沒有記載。《資治通鑑》只記載了,武則天為李世民訓馬的故事。
武則天在李世民病中期間,和太子李治建立感情
關於武則天與李治建立感情,《新唐書·武皇后列傳》記載得清清楚楚:「高宗為太子時,入侍,悅之。」唐高宗李治在當太子的時候,入宮侍奉太宗李世民,見到武則天后很喜歡,從而兩個人建立了感情。
李世民去世以後,沒有子女的武則天,被發配到感業寺為尼
李世民駕崩的時候,按照當時的規定,沒有子女的嬪妃要到感業寺削髮為尼。武則天也在其中,《唐會要》記載,李治在李世民祭日的時候,見到了武則天。武則天見到了李治就開始哭,李治的感情受到觸動。
《新唐書》的記載是,李治的王皇后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將武則天領進後宮。王皇后這樣做,第一為了博得皇帝的開心,第二她希望聯合武則天,削弱受寵淑妃的權力。然而讓王皇后沒有想到的是,武則天有權術,詭詐多變。
再次進宮的武則天,巴結王皇后
武則天再次進宮以後,就希望通過王皇后,得到皇帝的寵信。於是,武則天便低聲下氣、卑躬屈節地侍奉皇后。皇后高興了,就多次在皇帝面前稱讚武則天。再加上武則天的長子李弘的出生,到了652年,武則天被封為二品昭儀。
這個二品昭儀,要比剛入宮的五品才人要高得多。因為昭儀上面,就是皇后、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後期,武則天為了上位,利用了長女安定思公主,嫁禍王皇后,具體細節《新唐書》、《資治通鑑》都有記載。
後來,李治把王皇后給廢了,立了武則天為皇后。從而有了後來的「二聖臨朝」,慢慢的武則天靠近皇位越來越近。武則天跟李世民十二年都沒有懷孕,就是李世民沒有臨幸武則天,這是通過史書都可以查詢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