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出現了我國的第一位女皇帝,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能坐到這個位置上實屬不易,這個女帝的名諱已經家喻戶曉,她就是武則天。她在位的這十五年,把國家治理的風調雨順,上承"貞觀之治",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政治家,當然如果沒有機遇,她可能也不會走到皇帝這一步,而提供給她這個突破點的人,正是李治。
武則天很早就進入了皇宮,一開始時嫁給了李世民,也就是李治的父親,不過在這一時期,她並不受皇帝寵愛,地位也一直都僅僅是個才人而已,而且入宮十二年都沒有晉升,也沒有過孩子,可見她就相當於後宮中的小透明一般。
但就是如此不受寵的她,後來卻把李治迷的神魂顛倒,硬是要把武則天接回皇宮,而且後來還不顧眾人非議,立她為皇后,不過李治畢竟也是個皇帝,什麼樣的美女沒有見過,如果武則天真的美到眾人挪不開眼的程度,李世民也不可能冷落她,那為何到李治這裡就如此寵愛?其中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一開始的武則天年齡太小,不夠主動,而後來面對李治時則開始主動爭取。都說爭寵,後宮中勾心鬥角的事情太多了,佳麗三千,必然有很多美女供皇帝挑選,寵愛必定是要爭來的,但是那麼聰慧的武則天卻沒有任何動作,其實這主要就是由於她當時太小了。
那時的武則天才13歲,還處於懵懂無知的年紀,她不懂大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對一個自己不喜歡的男人,肯定是不會主動投懷送抱的,而且她也不敢主動,在她前面還有那麼多妃嬪,論家世論心機,當時的武則天很難鬥得過她們。
如果太過於招搖,可能連命都丟了,再加上李世民不是什麼年輕的小夥子,用美色去迷惑他太過膚淺,他本來就不是什麼風流好色之徒,可以說是已經見過了各色不同類型的美女,武則天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自然是不受待見。
不過後來武則天在李治面前,是完全把自己的魅力都施展了出來的,一開始她會去靠近李治,就是一個計謀,肯定會把自己最自信的方面都表露出來,李治也還涉世未深,會被一個成熟美女吸引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就是武則天的智慧在李世民面前沒有施展出來。李治被武則天吸引時,正好就是李世民即將離世的那段時間,這個時間拿捏的剛剛好,如果太早的話,可能會被李世民察覺,太遲的話李治又可能見過太多美女就對武則天沒了興趣。
李治對武則天產生了好感以後,就在感業寺被徹底拿下,然後武則天懷了皇家子嗣,也就不得不把她接回來,回宮後的武則天又用計謀打倒了蕭淑妃和王皇后,甚至不惜殺害自己的女兒。
這樣的智慧,在李治身上正好適用,李世民有過太多閱歷,當時還稚嫩的武則天如果用這些計謀的話,很容易被識破,而且她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可是最後李世民還是沒有那麼寵愛她,說明這些智慧在李世民面前用處不大。
當然,李治最終能夠和武則天在一起,肯定是因為他的喜愛,否則說什麼他也不可能娶自己父親的妃子,而且李治為人性格感性,武則天幹政時他也沒有太大的反應,但要是李世民的話,必然十分反感,正是由於各種因素的結合,武則天就這樣吸引住了李治,最終成為正統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