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96A坦克
城市攻防戰特別節目截圖
眼下各地疑雲重重,烽煙四起,經常就聽見這裡即將起火,那裡正在備戰。一般情況下,在一段時間的的對抗之時,是雙方互相了解、未雨綢繆的最佳時機,也是最後時機。畢竟一旦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中,那麼這場對決的輸贏就高下立判了。這也是我們不希望看到軍備競賽,卻又對此無法加以管制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其中一方的國際形象、國際地位都令人難以信服之時,沒有人知道對方會做什麼,又會有什麼反應,就會形成一種人人自危的緊張局面。
所以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就是這個意思。雖然這個「仗」還停留在紙面上,也無人能準確預測它的去向,但是準備起來,在這種時候,簡直不能更合適。在對對方的意圖和動向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斷之後,我們稍加分析,就可以制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比如現在我們不時會聽到的第一島鏈包圍圈,就意味著,要想衝破所謂的第一島鏈束縛,我們就必要為登陸作戰做準備,在常規戰鬥中,對島鏈作戰,登陸戰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兩棲戰艦的存在意義之所在。
城市攻防戰特別節目截圖
近期,央視《軍事紀實》節目中播出了我軍裝甲部隊,使用096A型主戰坦克,和04A型步兵戰車,進行協同作戰訓練的視頻。其目的,就在於檢驗我軍的城市攻防戰的作戰水平與實操狀態。096A型主戰坦克,是我軍裝備中的二代坦克集大成者,曾經一度被稱為「準3代」主戰坦克88C,是我軍三代坦克服役之前的重要過渡環節。這樣一款名副其實的主戰坦克,用來進行登陸後的作戰訓練是最合適不過的。但是對島鏈作戰,和城市攻堅戰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在這種對島作戰的訓練中,最困難的其實並不是登陸環節,而是登陸後的一系列掃蕩操作。因為在海上前進的過程中,雖然已經暴露了進行作戰的有生力量,但是島嶼面積之小,就決定了其海岸線的極度有限性,要形成半包、全包之勢並不困難,以至於登陸的難度並不大。但是城市攻堅戰就不同了,在成功登陸之後,就面臨著進入島嶼圈,看過抗戰劇的都知道,遊擊戰就是在各種掩體、密道、小路之間進行的,如果對手準備得足夠充分,那麼進入島嶼圈就相當於落入對方的圈套之中。
氣墊船搭載96A坦克衝灘
這時,坦克部隊所擅長的「巷道」戰就將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巷戰」被認為是城市攻堅的最後階段,要在城市百餘種建築物之間穿行,並準確找到並擊毀敵方的有生力量,是困難又十分殘酷的過程。無論對作戰的哪一方而言,都是如此。
既然「巷戰」是坦克的主戰場,那麼作為陸軍軍備的坦克要如何被運用到跨海登陸作戰之中呢?此前央視曾公開我軍的「野馬」氣墊船,搭載96A坦克成功登陸某島嶼的畫面,除此之外,我們還有075型兩棲登陸艦。這在當前的情形下,從某一層面來講,這種訓練除了為城市攻防戰作序鋪墊,也是在為最壞的結果做著萬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