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鬱悶」的三個姓氏,人人以為是日本姓,其實源自中國古代

2020-12-16 天涯看點歷史

姓氏從每個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不可少,不過姓氏裡面也有「冷門」和「常見」之分。像王、李、張、劉、陳這些人口非常多的大姓,我們隨便在街上拉幾個人,很大概率都能拉到姓這些姓氏的。

冷門姓氏就不一樣了。2015年,官方發布了中國最新姓氏人口數目排名,排在最後三位的姓氏分別是:嶽(上下要顛倒過來,讀成「亞」)、死(是的,有人姓死)和難(讀音同「去」)。估計大部分讀者在生活中完全沒見過它們。

不過這三個姓氏雖然冷門,但也不至於讓人產生誤解。在我國有三個姓氏特別容易被誤解成日本姓,這就很讓人鬱悶了。小編敢打賭,看到它們後一定有人產生懷疑:這本來就是日本姓啊!話不多說,先看第一個姓。

第一個姓氏:東野。是的,就是跟寫《白夜行》的東野圭吾一樣的「東野」。在中國,東野屬於典型的複姓,這個姓氏有多古老呢?先來看個故事。春秋時期,有個叫東野稷的人跑到魯莊公面前毛遂自薦,說自己駕車技術特別好。

魯莊公一聽,就讓他駕車到處轉悠演示一番。這東野稷趕著車一會往前一會往後,表演得十分盡興,結果大臣顏闔看到了,告訴魯莊公他的車肯定要翻。果然,東野稷光顧著表演不考慮馬已經累得不行,最後直接從車上狼狽滾下來。

這就是著名的「東野稷敗駕」典故。這個典故說明,東野姓在中國的歷史非一般悠久,孔子生活的年代就已經有東野姓的人四處活動。那麼東野姓源自哪裡呢?《東野志》記載,西周時期,周公姬旦被封到了魯。

但他沒去封地,反而是他兒子伯禽去了,然後當上魯公。伯禽生了3個兒子,最小的兒子叫做「魚」,伯禽很照顧小兒子,把東野田賜給他當產業。然後「魚」就指地為姓,改姓「東野」,世世代代傳下來,如今還能在山東找到。

第二個姓氏:新垣。看到這個姓,大家面前是不是已經浮現出某位日本女星的甜美笑容?然而,它並非日本專產,我們先不論證日本的新垣姓氏從何而來,只說國內的。《史記·魏世家》記載:「……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

意思是秦國把魏國的「新垣城」搶走了。「新垣」兩字在古文裡的意思是新築的垣牆,至於這個姓氏出現得多早?《史記》裡也有相關記載:「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就有姓新垣的人了。

由於缺少資料,只能大概推測新垣這一姓氏最晚出現在周朝。《史記·封禪書》也提到,漢文帝時有個叫新垣平的術士跑宮裡裝神弄鬼,最後漢文帝發現他造假,一怒之下將新垣平全家誅滅。這一姓氏如今在國內非常稀少,比大熊貓還少。

最後一個姓氏:木門。這個姓看起來比較古怪,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木頭做的門。日本不缺含「木」或者「門」字的姓氏,比如木村、木下、大門等等。木門姓比較罕見,一看之下很容易被誤會成日本姓氏。

其實木門也是個源自中國古代的複姓。《姓氏考略》記載:「衛子鮮奔晉,託於木門。為衛之支裔,因氏。」這個姓古代曾經在河南出現,但如今比較難找,不知道民間到底有多少以它為姓的人。

事實上我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每個姓氏都有一段「背後的故事」,容易讓人誤會的姓絕對不止以上三個。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見冷門姓氏,不要急著驚訝懷疑,畢竟同樣一個字古義和今義截然不同的狀況,實在太多了……

相關焦點

  • 這三個姓氏在我國最尷尬,經常被誤認成日本姓,其實源自中國古代
    這三個姓氏在我國最尷尬,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其實源自中國古代文/觀心通史中國有本書叫《百家姓》,我想大家都聽說過這本書,這本書專門記錄了中國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當然,中國的姓氏不止一百個,常用的姓氏至少有上千個,如果再加上生僻一點的姓氏,那得有上萬個。只不過有些姓氏確實少見,姓此姓的人數也比較少,所以沒有記錄在百家姓中。在這其中,有三個姓氏特別尷尬,姓這三個姓的人經常會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下面我給大家說說是哪三個姓氏,你之前是不是也誤會他們了呢?
  • 我國最無奈的三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我國最無奈的三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如果提起姓氏文化,一定是我中國的最為博大精深。我們國家最為出名的姓氏文化,當屬百家姓。除了上榜的百家姓,還有很多姓氏沒有上榜。在這之中,有著非常尷尬的3個姓氏。它們出自古代,卻像極了日本姓氏。姓氏代表一個家族,姓什麼則意味著一個家族的來源。中國姓氏之多,導致姓氏文化豐富多彩。就拿這3個姓氏來說,它們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姓氏,卻被誤以為日本姓氏。
  • 我國3個最罕見的姓氏,人人以為是日本的,其實是中國本土文化
    有學者認為,姓氏最初的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想,後來大量文獻也證實了學者的猜測是正確的。一、我國三個最罕見的姓氏姓氏作為中華民族志最獨特的體系,與古代文化的誕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一直與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古代起,日本的許多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借鑑了我國文化的特點。「鑑真東渡」便是一個將中國佛學文化遠渡日本,搭起中日友好交流橋梁的典型例子。然而在中日文化交流融合過程中,也總是會產生一些讓人誤會的地方。
  •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眾人都以為出自日本,其實出自中國!
    其實我國根本不止一百個姓氏,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姓氏至少有上千個,只是許多姓氏的人數非常少,實在是不常見,所以沒錄入百家姓中。而在這些少見的姓氏中,有三個姓氏非常尷尬,不知道這個姓氏的人,還會以為這是日本人的姓氏。
  • 這三個姓氏,很多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都是我國土生土長的
    而所謂的百家姓,並不是指中國有100個姓氏,其實在中國,我們的姓氏多達上千個,而有的現實還很少見,不過我國也有一些偏僻的姓氏,並沒有納入到百家姓中,而百家姓中也有很多的複姓,但是大部分的複姓並不常見,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過,因此很多人都聽到,誰的名字帶這個複姓時都以為是外國人,其實都是出自中國古代。
  •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我國古代
    可能大家都知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些姓氏,不僅是因為它是百家姓的開篇句子,也是因為這些姓氏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其實我們中國的姓氏可遠不止這些,有資料顯示我們國家的姓氏起碼是千位起步,在這眾多姓氏中有很多都是不常見的姓氏,甚至有寫因為太少見了就沒有錄到百家姓中,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國最尷尬的
  • 我國最奇怪的3個「中國姓」,明明是國姓,常被人誤會成日本姓氏
    3個「中國姓」,明明是國姓,常被人誤會成日本姓氏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其實我國根本不止一百個姓氏,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姓氏至少有上千個,只是許多姓氏的人數非常少,實在是不常見,所以沒錄入百家姓中。而在這些少見的姓氏中,有三個姓氏非常尷尬,不知道這個姓氏的人,還會以為這是日本人的姓氏。
  • 中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不少人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別再搞錯了!
    中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不少人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別再搞錯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歷史長遠的發展下,出現了數量很多的姓氏。平時我們身邊遇到的人們也都是比較常見普通的姓氏,一般都是單姓,偶爾也會碰到一些複姓,比如我們經常在小說電視中看到的歐陽、長孫一類的。
  • 這3個明明是「中國姓氏」,出自中國古代,人們卻誤以為出自日本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這是《史記·皇帝本紀》中記載的一句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黃帝的十四個兒子受封之後,將姓氏擴張了出去。據說黃帝本姓公孫,後來改成了姬姓。另有一說,中國古代姓氏大都來源於姬姓和姜姓。
  • 這三個姓氏最為尷尬,乍一聽誤以為源自日本,其實在古代大有淵源
    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的姓氏的來源多種多樣,大多是以地為姓,以物為姓等。五千年流傳下來,除去一些冷僻古老的姓氏,現存的常用姓氏仍有一百多個。但是據有關資料顯示,至少有數千個姓氏並沒有能被廣為人知,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人丁稀少,因此不包括在一百個姓氏中。在這些冷僻姓氏中,就有三個姓氏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很容易被人當作日本的姓氏,而它們的特徵也相當明顯——居然全是複姓。
  • 我國最容易讓人誤解的三個姓氏,一直是國姓,卻總被誤認為是日本的
    因此姓氏無論是在哪朝哪代、哪個國家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百家姓》也是我國一部非常出名的著作之一,裡面涵蓋了由上古八大姓氏分裂而成的成千上萬個姓氏。但我國卻也有最容易讓人誤解的三個姓氏,一直是國姓,卻總被誤認為是日本姓。
  • 這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實際上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姓氏
    這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實際上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姓氏!提起中國的姓氏,這也是一門學問,我國對于姓氏的研究也有專門的課題。因為漢字的特殊性,中國的姓氏數量也很多,甚至衍生出一本叫《百家姓》的書來普及姓氏。
  • 中國這三個古老的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氏,哪三個?
    編纂了一部《百家姓》,較為全面的概括了我國的整體姓氏,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也會被要求背誦過。不過,除了我們常見的一些姓氏外,有一些冷門的姓氏並不太常見。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三種容易被誤解為是日本人姓氏的複姓。第一個容易被誤解的複姓是端木。
  • 我國有三大姓氏極為委屈,淵源悠久傳承千年,卻常被誤會成日本姓
    提及姓氏,《百家姓》一書自然是繞不過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更是許多人都能倒背如流的。作為我國的傳統啟蒙讀物,《百家姓》的書名並非是指僅有一百種姓氏,「百家姓」乃是中國所有姓氏的總稱,之所以說是「百家」,是泛指數量眾多、成百上千的意思。 據統計,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 我國三個古老的姓氏,經常被認成是日本人,其實在我國已有幾千年
    而百家姓也已經傳遍了全世界,可以說全世界都有我們中國人的姓氏,趙錢孫李等等,當然我們中國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姓氏,那就是複姓,意思很明白就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的姓就叫做複姓。我們耳熟能詳的複姓有諸葛,上官,東方,慕容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和生活之中經常能聽到的,而且中國的複姓也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常見的複姓大約有八十種。可想而知我們了解的才只有一點點。
  • 這3個姓氏發源於中國,如今卻被誤認為是日本姓,個個都十分好聽
    如今,很少有人的姓氏是兩個字,大部分都是以一個字來作為自己的姓氏。在這些少有的兩個字的姓氏中,有三個極其特殊,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部分人都不認為它們是來自中國的姓氏,而會以為其是日本姓氏。
  • 中國最無奈的幾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
    我國的姓氏數目不在少數,光是古代百家姓內就有百個之多,時至今日中國的姓氏更是已經遠遠超過五千之數。中國的姓氏種類很多,各項寓意俱全,可以說應有盡有。但是中國的姓氏太多,不乏有讓後人深受其害的姓氏,讓後人尷尬無奈,甚至羞於提及。就有這麼3個姓氏,明明是中國姓氏,說出來卻常被人誤解為日本人。那麼,大家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讓人無奈的姓氏吧。
  •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國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對於生活在人世間的我們來說,姓氏是一個看似平常,其實很關鍵的存在,因為它代表著我們和誰的血緣更相近,也為別人如何稱呼我們提供了便利。而說到華夏的姓氏,大概不少人會先想到那本百家姓,但小編想說的是,其實華夏的姓氏萬千,並非只有那本書上所記述的,譬如說以下這三個,就常常被人們認為是日本的姓氏。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總是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
    導語: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總是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我們國家歷史文化悠久,對于姓氏也非常的講究。一開始在母姓氏族社會時,姓氏一般都帶有女字旁,中華有上古八大姓氏,分別是姬、姜、嬴、姒、妘、媯、姚、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