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明明是「中國姓氏」,出自中國古代,人們卻誤以為出自日本

2020-12-16 弋說歷史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這是《史記·皇帝本紀》中記載的一句話。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黃帝的十四個兒子受封之後,將姓氏擴張了出去。

據說黃帝本姓公孫,後來改成了姬姓。另有一說,中國古代姓氏大都來源於姬姓和姜姓。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姓氏變遷和演化,多半正是和黃帝的姬姓和炎帝的姜姓有關。而關於姬姓這個姓氏的演變擴張,目前根據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應該跟周朝建立之後的分封制有關。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黃帝後裔一個姬姓的貴族被分封到「樊」這個地方。然後經過多年發展,這個地方的姬姓後人就會以樊為姓氏,但對於姬姓主脈的人來說,樊氏一脈就是姬姓的分支族人。而中國後世的大多姓氏,都是通過這種分封的方式,從姬姓或是姜姓演化而來的。

然而,中國姓氏源遠流長,至今已經五千多年,在姓氏演變的過程中,有好些姓氏現今已經不存在,也有些姓氏則聽起來比較尷尬。

那麼,有哪些中國姓氏聽起來比較令人尷尬呢?

事實上,這些令人尷尬的姓氏並非是因為不好聽的緣故,而是因為它們被很多人都認為是日本姓氏。譬如說,東野、新垣、木門這三個「中國姓氏」。

一、東野

一說起東野這個姓氏,相信很多人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會浮現「東野圭吾」這個名字,會認為這個東野姓氏乃是一個日本姓氏。其實,這也說得過去。畢竟,東野圭吾是日本的知名作家,其很多作品都被搬上了大熒幕。

因此,很多人下意識認為東野就是日本姓氏。

然而事實上,東野這個姓氏其實在我國古代早已有之,跟天下大多數姓氏源於姬姓一樣,東野姓氏也同樣源於姬姓。據《東野志》記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在被封於魯時沒有接受,反而留下輔佐武王姬發,但他的兒子伯禽代父就封於魯,成為魯公。

而魯公的第三子魚被賜予了東野這個姓氏。自此之後,東野這個姓氏便在魯地開始繁衍了。而這就是我國古代東野姓氏的由來。

不過,因為東野這個姓氏分支一脈,自古以來並沒有什麼出名的人物,就連百家姓都沒有收錄的緣故,導致這個複姓的知名度很低。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一聽東野這個姓氏,就想到了日本的東野圭吾,便覺得這個姓氏是日本姓氏。

事實上,我國山東曲阜、臨沂等地仍然分布在東野姓氏一脈的人,他們的姓氏源於姬姓,跟日本的東野姓氏沒有一丁點關係。這一點,大家應該了解一下。

東野既然有此來歷,便可稱之為地地道道的中國姓氏,那麼木門這個姓氏也跟中國有淵源嗎?

說起來,木門這個姓氏比東野的知名度還要低,但它確實是中國古代的姓氏。

二、木門

因為木門這個姓氏知名度太小的緣故,若是沒有人說它是個姓氏的話,那多數人恐怕也不會知道這是個姓氏。而若是聽說這是個姓氏的話,大家心裡恐怕會下意識的將其歸為日本姓氏。然而事實上並非是這樣的。

木門這個姓氏現如今似乎已經徹底消失了,不過在歷史記載中,確有這個姓氏的存在。而關於木門姓氏的來源考證,以目前可查到的資料來看,從《鄭通志·氏族略》中有所收錄。但其來源卻是有兩種說法。

其中一種說法是木門姓氏來源於子姓,鄭樵註解說春秋時期的宋公子在木門這個地方生活,便以此地為姓氏,其姓氏來源於子姓。另外一種說法認為木門姓氏來源於姬姓,在《姓氏考略》中記載,春秋時代的衛子鮮奔於晉,在木門這個地方生活,便以此地為姓氏,其姓氏來源於姬姓。

不過,同樣是因為這個姓氏沒有出過名人的緣故,以至於這個姓氏沒有多少知名度。就目前而言,在姓氏的演變和發展過程中,我國似乎已經沒有木門這個姓氏了。也正因如此,若別人說木門是個姓氏的話,那麼多數人想來會將其當成日本姓氏。

除此之外,要說起第三個姓氏新垣的話,大多數人恐怕都聽說過這個姓氏。因為日本有個演員叫做新垣結衣,是一個女神級人物,因此新垣這個姓氏廣為人知。

那新垣這個姓氏跟中國有沒有淵源呢?

其實,我國古代還真有新垣這個姓氏。

三、新垣

說起新垣這個姓氏,多數人下意識會把它當成日本姓氏。但其實,這個姓氏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這個姓氏的具體來歷,通過史料來分析的話,有很大可能是來源於姬姓。

根據史料記載,新垣這個姓氏曾經在歷史上有一個名人,是戰國時期的魏將新垣衍,他曾經奉魏王之命出使趙國勸說趙孝成王支持秦昭襄王為帝,但被齊國義士魯仲說服放棄。而新垣衍則是周畢公的後裔,其姓源自於姬姓。

後來新垣衍移居大梁之垣,其後代子孫以此地為姓氏,慢慢的新垣這個姓氏一開始派生梁垣等其他姓氏。

除此之外,以新垣為姓氏的人物還有一人名叫做新垣平,他是一漢文帝時期的一個方士。新垣平這個方士依靠自身的把戲將漢文帝耍得團團轉,但沒等他得意多久,就被丞相張蒼和廷尉張釋之抓住把柄在漢文帝面前揭穿了。結果,新垣平這個方士落得個被漢文帝夷滅三族的下場。

這件事情在《史記》當中有明確的記載,由此可見,以新垣為姓氏的人物確實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然而目前來說,新垣這個姓氏也已經徹底消失了。

那日本的演員新垣結衣,她的姓氏跟我國古代的新垣姓氏有沒有淵源呢?

實際上,從現有資料可以查到,日本的新垣姓氏或許跟中國有關,但跟中國的新垣姓氏恐怕沒什麼關聯。

四、到底有沒有淵源呢?

前面說過,新垣姓氏在中國古代留下的筆墨描述很少,或許是派生成其他姓氏的緣故,但自漢代新垣平之後就再也沒有相關記載了。而新垣結衣等日本方面的新垣姓氏,其來歷考證若是追根溯源的話,確實是來源於中國。

新垣結衣和其他新垣姓氏的日本人,有很多人都來自於衝繩那霸。而衝繩那霸往上追溯的話,就會發現它本來是琉球王國的首府,跟日本並無多大關係。再往上追溯的話,就會查到一個叫做新垣世璋的唐手武術家,他是唐手中「那霸手」的出色代表人物。

而新垣世璋是久米村林氏新垣家的後裔,也就是說,久米村林氏新垣家是洪武時期漢人移民過來的林氏家族分支。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的新垣姓氏,恐怕真的跟中國有一些淵源。但它跟我國戰國時期和漢朝的新垣姓氏有無關係,這個真的很難說。

因為林姓在中國來源很多,我們無法考證它有沒有一支是戰國時期的新垣姓氏或漢朝時期的新垣姓氏派生出來的,所以日本的新垣姓氏只能查到是來源於中國,但沒辦法查到是不是跟中國的新垣姓氏有所淵源。

結語:

事實上,中國古代複姓不止是東野、新垣等看起來很日本化的複姓。實際上還有非常多,而且聽起來很生僻的姓氏。但因時代發展的緣故,到現在為止,我國現存的複姓只有81個,收錄在百家姓中的複姓只有60個。而被世人所熟知,知名度比較廣的複姓則不到20個。

因此,一些比較生僻或是知名度極小的姓氏,會被世人誤認為是日本姓氏,也就不奇怪了。

參考資料:《史記》、《鄭通志·氏族略》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無奈的三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我國最無奈的三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如果提起姓氏文化,一定是我中國的最為博大精深。我們國家最為出名的姓氏文化,當屬百家姓。除了上榜的百家姓,還有很多姓氏沒有上榜。在這之中,有著非常尷尬的3個姓氏。它們出自古代,卻像極了日本姓氏。姓氏代表一個家族,姓什麼則意味著一個家族的來源。中國姓氏之多,導致姓氏文化豐富多彩。就拿這3個姓氏來說,它們是中國最為古老的姓氏,卻被誤以為日本姓氏。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一直與我們有著密切的關係,從古代起,日本的許多傳統文化和語言文字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學習借鑑了我國文化的特點。「鑑真東渡」便是一個將中國佛學文化遠渡日本,搭起中日友好交流橋梁的典型例子。然而在中日文化交流融合過程中,也總是會產生一些讓人誤會的地方。
  • 中國最無奈的幾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
    但是中國的姓氏太多,不乏有讓後人深受其害的姓氏,讓後人尷尬無奈,甚至羞於提及。就有這麼3個姓氏,明明是中國姓氏,說出來卻常被人誤解為日本人。那麼,大家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讓人無奈的姓氏吧。
  •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我國古代
    3個姓氏,老百姓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我國古代!第一個姓氏是木門,你這樣一聽是不是感覺特別奇怪,很像日本人才會有的,因為只有日本人才會有這樣的形式,就比如說角色大門五郎,和木門這個姓氏很像,都有「門」而木門我們也容易感覺它是不失代表著木頭做的門呢?其實這個姓氏就是出自我國古代的,只是歷史的長河並沒把讓它留下,所以到現在我們都不確定是不是還有這一姓氏的人存在,你有聽說過嗎?
  • 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總是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
    導語:中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國姓,卻總是被誤認為是日本姓氏我們國家歷史文化悠久,對于姓氏也非常的講究。一開始在母姓氏族社會時,姓氏一般都帶有女字旁,中華有上古八大姓氏,分別是姬、姜、嬴、姒、妘、媯、姚、姞。
  •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國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出自中國古代
    對於生活在人世間的我們來說,姓氏是一個看似平常,其實很關鍵的存在,因為它代表著我們和誰的血緣更相近,也為別人如何稱呼我們提供了便利。而說到華夏的姓氏,大概不少人會先想到那本百家姓,但小編想說的是,其實華夏的姓氏萬千,並非只有那本書上所記述的,譬如說以下這三個,就常常被人們認為是日本的姓氏。
  • 中國這三個古老的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姓氏,哪三個?
    編纂了一部《百家姓》,較為全面的概括了我國的整體姓氏,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也會被要求背誦過。不過,除了我們常見的一些姓氏外,有一些冷門的姓氏並不太常見。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三種容易被誤解為是日本人姓氏的複姓。第一個容易被誤解的複姓是端木。
  • 我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眾人都以為出自日本,其實出自中國!
    這句話是百家姓的開頭,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其實我國根本不止一百個姓氏,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姓氏至少有上千個,只是許多姓氏的人數非常少,實在是不常見,所以沒錄入百家姓中。而在這些少見的姓氏中,有三個姓氏非常尷尬,不知道這個姓氏的人,還會以為這是日本人的姓氏。
  • 中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不少人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別再搞錯了!
    中國最尷尬的三個姓氏,不少人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別再搞錯了!雖然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歷史長遠的發展下,出現了數量很多的姓氏。平時我們身邊遇到的人們也都是比較常見普通的姓氏,一般都是單姓,偶爾也會碰到一些複姓,比如我們經常在小說電視中看到的歐陽、長孫一類的。
  • 中國這3大姓氏,卻常被日本人誤認為是日本姓氏,你知道幾個?
    到了秦漢時期,便不再有姓氏之分。後來,姓氏不斷發展成為家族文化傳承的一種象徵,北宋時期成文的《百家姓》就收錄了500多個常見姓氏。 在幾千年的發展中,不斷有新的姓氏出現,也伴隨著部分原有姓氏的失傳。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3個現今並不常見的姓氏,這些姓的人常被我們誤以為來自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但它們可確實是自古就有的中國姓氏。
  • 這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實際上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姓氏
    這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實際上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姓氏!提起中國的姓氏,這也是一門學問,我國對于姓氏的研究也有專門的課題。因為漢字的特殊性,中國的姓氏數量也很多,甚至衍生出一本叫《百家姓》的書來普及姓氏。
  • 見到這四個姓氏,別再誤以為是日本的姓氏了,其實都是中國的古姓_騰訊新聞
    見到這四個姓氏,別再誤以為是日本的姓氏了,其實都是中國的古姓複姓在中國是比較少見的,所有就有這麼四個姓氏,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日本人,然而他們卻是中國3000年前流傳下來的古姓。端木姓氏端木姓氏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複姓,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日本姓氏。相信在2010年爆火的電視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有不少人被俞灝明飾演的端木磊圈粉,這也讓「端木」這個姓氏走進了大眾視野中。
  • 我國最奇怪的3個「中國姓」,明明是國姓,常被人誤會成日本姓氏
    「中國姓」,明明是國姓,常被人誤會成日本姓氏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句話是百家姓的開頭,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其實我國根本不止一百個姓氏,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姓氏至少有上千個,只是許多姓氏的人數非常少,實在是不常見,所以沒錄入百家姓中。而在這些少見的姓氏中,有三個姓氏非常尷尬,不知道這個姓氏的人,還會以為這是日本人的姓氏。
  • 中國和日本都有姓氏。你知道它們是什麼嗎?
    在古代,日本經濟文化落後,所以虛心向中國學習。因此,日本的服裝,建築,語言都深受中國的影響。此外,中原發生內亂時,一些中國人漂洋過海來到日本,也帶來了更多的中國文化。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中日兩國共同的姓氏問題。
  • 這三個姓氏,很多人都以為是日本的,其實都是我國土生土長的
    而所謂的百家姓,並不是指中國有100個姓氏,其實在中國,我們的姓氏多達上千個,而有的現實還很少見,不過我國也有一些偏僻的姓氏,並沒有納入到百家姓中,而百家姓中也有很多的複姓,但是大部分的複姓並不常見,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過,因此很多人都聽到,誰的名字帶這個複姓時都以為是外國人,其實都是出自中國古代。
  • 中國和日本都有的姓氏,你知道都是哪些嗎?
    古時候日本經濟文化落後,所以虛心向中國學習,所以日本的服裝、建築、語言等都深受中國影響,加上中原出現內亂的時候,一部分中國人渡海前往日本,又帶去了更多的中國文化,今天我們討論的是中日共同的姓氏。秦氏中國和日本都有姓秦的,秦氏在中國排74名,是比較常見的姓氏。在日本,秦姓是輸入姓,傳說日本秦氏是秦始皇的孫子弓月君在秦末大亂時候經朝鮮半島移民日本的,後來弓月君的後人以秦為姓。
  • 中國這3個姓氏,個個都很唯美,卻被誤認為是日本人,有你的姓嗎
    《通志·氏族略》記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自古以來,姓氏的由來有很多種,國名、邑名、官職、職業等等都能做姓來使用,這也就導致了中國的姓氏繁多且複雜。
  • 中國有這「3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知道的有哪些
    中國有這「3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知道的有哪些 宗政 聽到這個姓氏,可能大家會一口咬定是日本人的姓氏,至少在中國還沒聽說過誰是這個姓。
  • 被國人「誤解」的3個姓氏,常被視為日本人,卻都已經傳承千年
    這其中有3個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很「委屈」的姓氏,明明在中國流傳千年,卻經常被當做是日本人。 02 第一,東野姓。很多人知道東野這個姓氏是因為日本的世界級作家東野圭吾,他的作品《白夜行》以及《嫌疑人x的獻身》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因此很多人堅定不移地認為「東野」是一個日本姓氏。
  • 這三個姓氏最為尷尬,乍一聽誤以為源自日本,其實在古代大有淵源
    相信大家都有讀過這樣一句話——「趙錢孫李,周吳鄭王」,而這句家喻戶曉的古語就是《百家姓》的開頭第一句。實際上,中國自古以來的姓氏的來源多種多樣,大多是以地為姓,以物為姓等。五千年流傳下來,除去一些冷僻古老的姓氏,現存的常用姓氏仍有一百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