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眼中的Dora是一位喜歡跑步和健身,性格活潑的姑娘,總能在一些越野跑比賽中見到她,身材超好,又美又颯!最近,我們採訪到了她,想要問問她怎麼才能練出好身材?知行君發現,Dora的完美身材是經過過一番極為刻苦的磨鍊才得來的,也曾在訓練中受過傷。而現在的她,在繁忙工作的同時堅持著運動的習慣,過著極其自律的生活!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她是如何用10年時間練出了完美的身材!
最後還有來自Dora的運動和飲食小建議,想要減肥和塑造身材的跑友一定要看到最後哦!
大學畢業後,Dora一直從事體育相關行業工作,依然保持著訓練習慣。一次偶然機會,她報名參加了一場戶外爬山活動,當時的她並不知道這種形式的活動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越野賽。
這次活動中,Dora感到非常興奮,雖然因為準備不充分加上遇到雨天,跑到一半就退賽了,但她還是喜歡上了越野跑。
「你跑過幾次馬拉松?最好成績是多少呢?」
起步就是越野的Dora馬拉松成績想來也很不錯?知行君很想知道答案。
「我沒跑過馬拉松,一場又沒有,越野賽倒是能有10幾場!」Dora說:「畢業後,我都是忙著工作,想著如何生存,朝九晚五披星戴月,時有被生活壓得喘不上氣的時刻,唯一能讓我感到開心的就是去健身房,每次訓練到暴汗、力竭。偶然接觸到了越野賽,我就喜歡上了這個活動,我喜歡在山間穿梭,感受自然的力量。」
在參加過的這麼多越野賽中,Dora印象最深刻的還是RIC多項賽,這是她第二次參加比賽。賽道全程166公裡,分跑步、騎行、皮划艇、橋降等幾項共同完成,她看著項目多,應該能有意思,就糊裡糊塗地報了名,其實除了跑步以外,都沒接觸過任何項目,加上跑量也少,比賽一路先後經歷髂脛束疼痛、脫水、暴曬,雖說無數次想著退賽,但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Dora的跑步生涯中,參加過的只有跑步的最長距離的比賽是50公裡越野,完成時間大概在8小時,她從沒想過追求成績,只是單純地享受在自然中的感覺。
在開始跑步之前,Dora有非常紮實的健身基礎,這得要追溯到她剛上大學那會兒!
2010年左右,健身這項運動在國內的大城市成為潮流,或是早起、或在下班後,白領階層聚在大廈頂層或半地下的開闊空間,主動流汗。大概相同時期,在東北五線小城四平一所體育學院,大二學生Dora聽從了老師的建議,開始系統地練習健身,目標是考取亞洲體適能和高級私人教練證書。當時,已經吹遍大城市的健身風潮,尚未抵達四平。
社會體育專業所學龐雜,在百度百科此條中,至少有30門課程,從運動科學到體育營銷,甚至還有多大10種以上體育項目基礎知識,面面俱到。Dora學的就是社會體育專業,畢業以後,可能成為中學體育老師,或者去健身房做管理工作,具體會幹什麼,還有兩年才畢業,Dora暫時還沒想好。
體院有位老師,名叫劉俊成,學生們都親暱地稱他為「老爹」,他告訴Dora,說她適合主修健身和健美課程,Dora對健身的概念還很模糊,只知道健身的人身材都好,她當時喜歡港星溫碧霞,健身後身材或許能像那麼好吧!
「老爹」給主修健身與健美的學生制定了詳細的計劃:一節課4個動作,一個動作鍛鍊一個大部位,每個動作要在30分鐘內做完。Dora說:「我清楚的記得,有次老師讓我們做卷腹,一共5組,一組100個,中間休息1分鐘。最後,我們有16個同學堅持下來了,大家的屁股都磨破了,我的屁股也磨出血了。」
主修課程之外,Dora還給自己加練,她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六點到七點跳健美操,八點開始上課,她們每天都有一到三節體育課程,按照劉俊成教練的安排訓練,如果沒有有晚課,Dora還會回去健身房訓練一個半小時。
剛進大學時,Dora的身高是165釐米,體重98斤,胸圍96釐米,腰圍60釐米,臀圍89釐米,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進步明顯,體重漲到120斤,胸圍92釐米,腰圍62釐米,臀圍96釐米。劉俊成教練的判斷很準確,Dora很適合健美這項運動,她說:「看著比之前98斤時更瘦,更有力量,整體肌肉線條很明顯,肌肉更加結實,皮膚更加緊緻。」
健身給Dora帶來了真實的改變,她說:「健身之後,整個人看起來很陽光、很健康,在健身房、體育場,總能遇到人來要聯繫方式。」
但在效果沒有顯現之前,運動卻是痛苦的,每個動作要做到力竭,心、肺負荷升至最高,次日肌肉酸脹疼痛,甚至無法正常行動。
「你是如何克服開始健身時的枯燥感呢?」知行君向Dora拋出這樣的問題,希望從她那裡得到獨到的答案。
Dora並未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跟知行君講述了她的經歷。
「我健身的目的性很強,我不喜歡歐美那種大肌肉線條,我的目標是健康和曲線美。」Dora在開始健身前,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
清晰的目標僅是開始,接下來是漫長的執行。
「其實,我每次訓練也都想是放棄,做動作的時候特別累,第二天會有忍不了的疼痛感。不過,每次當我堅持不住的時候,就問自己,如果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還能做什麼呢?這是你喜歡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
就算教練說Dora有天賦,但她依然要經歷隨時想要放棄的過程。運動的過程中,每一次肌肉的「撕裂」,都是更進一步的標誌,雖然時時痛苦,但這卻並非一成不變的枯燥。
2010年開始接觸健身以來,較長時間的中斷,Dora只有三次,她印象最深那次還是畢業前考研那段時間,那段時間太忙了,甚至沒多少睡覺時間。
「考研那段時間,我每天要上網課參加培訓,還得上自習,每天早說6點到晚上10點,都在學習中度過,特別疲勞,這樣差不多有半年時間,身體一直都處在亞健康狀態。」
Dora回憶起那段經歷,至今無法忘記,她說:「終止運動很簡單,堅持很難,肌肉會一點兒一點兒流失,皮膚變得鬆弛,壞心情出現的次數明顯在增加。」
考試結束後,她開始恢復訓練,但放棄容易恢復難,Dora說:「每天都想放棄,很多動作都不規範了,找不到發力點,也承受不了之前的重量,一切歸回到起點。」她只能每天鼓勵自己,一點一點恢復,重新開始熟悉每個動作,重新尋找肌肉的發力點。
研究生考試成績出來了,Dora只差英語的2分,在那段難熬的日子中,多虧有運動的陪伴,她才走出失敗的難過。
現在,Dora已經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節奏,可以把日常訓練安排的井井有條。
關於訓練,Dora每天至少保持1小時的訓練時間,一周進三次左右健身房,每次一、兩個大部位,她的目標很明確——優美的曲線,Dora說:「我我很滿意現在自己的身體,內臟脂肪不高,基礎代謝正常,骨骼肌和體脂率也正常,只要保持現在的狀態就好。」
另外通過合理安排,瑜伽/健身/跑步/爬山等不同項目穿插,保證每天做一項運動,用機動性保持連續性,效果很好。她說,在經歷過幾次訓練停止後,如果再有中斷一次,是真的要放棄健身,放棄運動了。
關於飲食,因為工作,有時候會聚餐,喝酒、燒烤等高熱量食物在所難免,所有會在平時多控制,早餐吃三明治、小米粥、銀耳湯(不加糖)、豆漿、牛奶等;午餐是雞肉、魚肉、牛肉、蔬菜、水果等等,上班時點減脂餐,還會買些低脂雞肉丸,當零食吃;晚上6點之後,只吃水果。
在採訪的最後,知行君請Dora,給想要開始運動和喜歡運動的女孩子,分享些經驗。
「健康是錢買不來的,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得精彩一點,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選擇一個運動堅持住,無論做什麼,千萬別輕易放棄,我們都是普通人,一定要活出自己的光彩。」她說。
從2010年到2020年,Dora用10年時間,找到了生活和運動節奏,獲得了對自己身體的絕對自信,這是難得的,也是她堅持刻苦訓練後應得的。Dora說,我們都是普通人,一定要活出自己的光彩,運動正是一種讓生命閃光的方式。希望所有看過Dora故事的人,都能從她的經歷中汲取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好。